趁著直播火爆的東風,MCN機構也要上市了。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獲悉, 6 月 7 日,直播經紀公司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開啟IPO徵程。如果眾妙娛樂上市成功,將成為國內第一家獨立上市的直播公會。
從 2016 年成立到如今推進IPO,眾妙娛樂僅僅融到A輪,也沒有獲得大批VC/PE的關注。天眼查數據顯示,眾妙娛樂僅在 2017 年 1 月完成了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之後眾妙娛樂就再沒有新的融資消息。
鮮少融資的眾妙娛樂,講的是個什麼資本故事?
這是一家什麼公司?
去年營收 3000 萬,旗下註冊主播近 3 萬
一家只融到A輪的MCN機構要去港股上市了。
6 月 7 日,直播經紀公司眾妙娛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開啟了IPO徵程。招股書顯示,2017- 2019 年,眾妙娛樂盈利能力不斷增強,營業收入分別為 5022 萬元,7460. 9 萬元,8302. 2 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814. 5 萬元,2557. 1 萬元,3253. 7 萬元。
具體來看,眾妙娛樂的業務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主播孵化和管理、線上娛樂內容製作、發布及內容營銷。招股書顯示,公司營收主要來自於視頻直播平臺及主播的收益分成,小部分來自短視頻業務及其他服務。2017- 2019 年,公司來自直播平臺和主播的收益在總收入中佔比均超九成,分別為96.6%、94.0%、91.4%。
目前,公司與抖音、快手、YY直播、虎牙直播、陌陌等各大直播平臺都保持著業務關係。截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眾妙娛樂在抖音、快手、今日頭條、企鵝號及嗶哩嗶哩上建立 6 家經過認證的MCN。
與之相對應的,公司旗下主播人數也在上漲。眾妙娛樂月均開播主播由 2017 年逾 3600 名增加至 2019 年 4000 名以上,月均活躍主播由 2017 年的約 980 名增至 2019 年的 1900 名。據官方介紹,截至 4 月 30 日,公司旗下註冊主播約 29300 名,其中泛娛樂節目主播人數超九成。
整體來看,發展並非盡善盡美。2017- 2019 年,公司毛利分別為人民幣 3690 萬元、人民幣5189. 4 萬元及人民幣5574. 2 萬元,毛利率分別為73.5%、69.6%及67.1%,連續三年走低。此外,與大多數MCN機構一樣,眾妙娛樂業務增長部分依賴於頭部主播,三年間,排名前五主播分佔總收入的約29.1%、32.3%及19.9%。
MCN上市不易
VC/PE機構不敢輕易投
如今直播風口正酣,但細數上市的MCN機構,寥寥無幾。
直播公會起家,眾妙娛樂給自己的定位是「人才引擎」,站在視頻直播行業產業鏈的最上遊,主要為各大直播平臺源源不斷的輸送主播。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就視頻直播產生的淨收入而言,眾妙娛樂在中國高度分散的視頻主播公會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佔有率2%。
直播這場風從 2016 年千播大戰開始就沒停過,到了 2020 年更是燒的一發不可收拾。春江水暖,資本先知,主播的背後推手MCN機構自然也成了資本匯集的領域,比如紅杉中國投資了二咖傳媒,字節跳動出手泰洋川禾,德同資本投資美ONE,華映資本投資構美,辰海資本、芒果文創投資了微念科技。
不過,目前大多數MCN機構都處於融資早期階段。眾妙娛樂從 2016 年成立到如今推進IPO,也僅僅只融到A輪,且沒有獲得大批VC/PE的關注。天眼查數據顯示,眾妙娛樂僅在 2017 年 1 月完成了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背後投資方只有一個旭諾資產,之後就再沒有新的融資消息。
「眾妙娛樂對網紅的發展制定了明確的路線,但花的代價也沒辦法估量,」眾妙娛樂副總裁匡世傑曾表示,「這是行業最粗暴的原則,一開始可能賺不到錢,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資源傾斜,但不一定會有回報。而竄紅的周期也不確定,從 1 天至 3 年不等。」
事實上,目前像眾妙娛樂這般跑到上市的MCN機構還是少數。有投資人直言不看好MCN機構的原因,「主要是覺得紅人沒有辦法批量複製,一個頭部網紅的出現,一定是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傳統經紀公司沒能解決的問題,MCN也同樣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