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輔導低年級的孩子寫作業,很多年輕的媽媽們,深有感觸,不寫作業,母慈兒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有被氣出心臟病的,做了兩個支架的。
有實在輔導不了孩子,找未來親家,趕緊把孩子領走的。
還有一位母親,因為輔導孩子經常發火,為了平息自己的火氣,經常念經,長年累月受佛經薰陶,終在某日頓悟出家,法號慧解。
就連明星也表示,輔導孩子寫作業真的好難呀!一個個家庭,走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路上,充滿了酸甜苦辣。可是這都不算什麼,陝西的一位母親,卻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把自己送進了監牢。
陝西武功縣的一位年輕的媽媽胡某,在家輔導自己兒子寫作業。孩子調皮,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用心,媽媽很生氣,邊數落自己的兒子,邊動手毆打兒子。導致兒子郭某嘔吐不止,送到醫院進行搶救,還是沒能搶救回來。
孩子的媽媽被告人胡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但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歸案後認罪悔罪,並且懷有身孕,依法從輕處罰,故判處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悲劇呀,作為被告,胡媽媽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處,有期徒刑三年,轉眼就可以結束。可是作為一名母親,親手打死了自己的兒子,她要做的是心靈的牢房,並且這個牢房,她終生也無法走出來吧!自己的親生骨肉,被自己打死,這種痛,就是到死也放不下吧。這是多麼悲慘的事情,兒子小小年級夭折,媽媽背負心靈枷鎖,每每想起自己的愛子,死於自己之手,就如鈍刀割肉,慢慢疼得都麻木了。死都疼死了吧!
很多人發出感嘆,輔導個孩子怎麼這麼難呢!今天我來給大家談談如何正確輔導孩子寫作業。
家長們是非常重視孩子的家庭作業的,畢竟家庭作業不僅僅是課堂內容的延伸,還能及時的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可以拓展知識體系,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每位家長都非常的重視孩子的家庭作業。
可是現實情況是,家長們付出很多,心力交瘁,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造成了雞飛狗跳,甚至鬧出人命。難道是孩子天生討厭寫作業嗎?其實不然,孩子並不是天生就討厭寫作業,而是爸爸媽媽們輔導作業方法不對,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如果是這樣,家長在勞心費神地輔導,也是做了無用功。看到沒有效果,家長就會無名火冒三丈,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輕則罵,重則打的現象,這時孩子會討厭這種感覺,拒絕配合,於是形成惡性循環。
首先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提高作業效率。
很多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磨磨蹭蹭地,使家長大為惱火。其實家長可以估算下老師留的作業,孩子大致可以多久來完成,然後跟孩子商量著約定時間。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作業。
到時間了,就要孩子停筆寫,如果完成了,家長要有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如果沒完成,就要和孩子分析沒有完成的原因。是在寫的過程中東張西望,心不在焉了,孩子遇到了難題卡住了。這樣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原因,進行教育。
叫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有個時間觀念,有點緊迫感,這樣就會慢慢地提高了孩子寫作業的效率。
培養孩子寫作業的主動性,要孩子明白,學習他自己的事情。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關愛過度,用溺愛也不為過。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圍著孩子轉。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由家長給安排。稍有點困難,就會退縮,依賴家長的幫助。
家長們的意識裡也是覺得孩子小,所以都是儘可能地來幫助孩子。造成依賴性很強,生活依賴,學習上也是很依賴家長。孩子根本就沒有意識,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是覺得學習是家長和自己共同的事情。沒有家長的幫助,孩子就會束手無策。或者沒有家長的監督,就不會乖乖地主動地學習。
家長要逐步訓練孩子自覺主動寫作業。可以跟孩子商量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在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什麼作業,家長只要在開始的時候督促孩子按計劃表學習就可以了。
時間一長,孩子就形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一旦形成了好習慣,家長也就不用再進行監督了。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不要老是嘮嘮叨叨個不停,一會說孩子這裡不好,一會覺得那裡不符合要求。明智的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多話,來打斷孩子的思路,就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等孩子作業完成之後,家長在針對孩子不好的地方進行建議,告訴孩子怎麼才是正確的方式。期待孩子以後會有所改變。
那麼第二天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就可能會有所轉變。這時也要及時表揚,如果還是沒有改變,就等作業結束後再次提醒孩子。多次的提醒,孩子就會重視起來。不要在當時就發飆,打斷孩子的思路,使孩子寫作業的效率降低,同時,孩子也覺得自己寫作業有點被動,是給家長寫的,家長處處管制自己,這種束縛,不是孩子想要的。
孩子自己寫作業,遇到難題,他就會自己想辦法,你在旁邊指手畫腳,那他肯定會尋求你的幫助。
所以請給孩子自覺寫作業的權利,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再就是對於孩子寫作業要表揚,少批評,不要動不動就作比較。
有的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橫挑鼻子豎挑眼,總能挑出孩子很多毛病來,然後就開始批評。什麼「馬虎,不認真,字跡潦草,不愛動腦筋」等等。說的多了,孩子就真的給自己貼標籤了。
其實家長要多表揚。表揚時不要籠統的說句「寶貝,你真棒」,而是要具體的去表揚,哪方面孩子做的不錯,那麼以後孩子就會繼續保持。家長每天都表揚一點點,孩子就會每天進步一點點。你想孩子變成什麼樣子,你就把孩子誇成什麼樣子,慢慢地孩子就朝著你誇獎的樣子成長。
反之天天批評,孩子也會氣餒,覺得自己怎麼也達不到媽媽的要求,於是有點自暴自棄,會慢慢的放逐自己,那時家長在怎麼努力,孩子也起色不大了。
很多家長還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比,老是拿著自己孩子的缺點跟別人家的優點比,越比家長就越生氣,越生氣就對孩子越嚴厲。孩子也也害怕家長,於是家長在輔導功課,孩子內心裡很緊張,也不想家長對自己失望,可是越緊張,表現的就會越差,家長就會更加的生氣,於是孩子表現的越差。如此惡性循環,最終造成,孩子一些作業,家裡就會雞飛狗跳,一片狼藉。
還有就是那些優秀的家長,老是拿自己的童年跟孩子比,並且自己這麼優秀,怎麼可能生出的孩子不優秀,對於孩子給予過高的期望,孩子表現的不如家長的意,也是搞得一輔導孩子功課,就像進了戰場一樣,硝煙瀰漫。
還有的家長,拿成年人的觀點來輔導孩子,覺得題這麼簡單,我都講了好幾遍了,怎麼就學不會呢!別忘了,你是多大的年紀,你輕而易舉就可以理解的東西,孩子要費老大的勁才可以理解,所以你要充分給孩子理解消化的過程,不要急於求成。學習是欲速而不達。慢慢提升才是真道理。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充當監工的角色。在一旁指指點點,孩子出現了錯誤,不是分析原因,而是粗暴地去指責孩子,不是嫌孩子寫得慢,就是嫌孩子寫的質量不好。家長的這種表現,就會讓孩子感覺,爸爸媽媽眼裡學習成績,比自己都重要。傷了孩子的心,讓孩子感覺不到一點寫作業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哪個孩子會主動去找虐呢,所以孩子會趨利避兇,儘可能的不想去寫作業,逃避寫作業,就是寫作業他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快樂。
當學習是一種負擔的時候,你覺得孩子還會喜歡學習嗎?
學習不是唯一,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在作業面前,家長和孩子做最好的盟友,和孩子並肩戰鬥,一起挑戰難題,這樣才會往無不利。孩子快樂的時候才是大腦反應最靈敏的時候。一個哭哭啼啼的孩子,你覺得你在講什麼他能聽得進去嗎?
家長要慢慢地培養孩子寫作業的興趣,當孩子一點點發現寫家庭作業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樂於接受的時候,那麼家長在輔導孩子還會發生雞飛狗跳的情況嗎?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但是家長發生了改變,結果孩子也會跟著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