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北京展覽合集 | 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公共藝術機構最新看展指南

2021-02-18 島嶼時光

北京文化生活指南,分享藝術展覽、戲劇、書店、獨立雜誌等

站在藝術品面前時,

我們總期待著會發生點什麼的。

後臺回復

 進 群 

 可加入北京看展群 


藍天和綠蔭,清涼和炎熱,這些或許是我們提到夏天會想到的詞彙。夏日的北京依舊熱鬧非凡,所有的人和事都被時間推著往前走。

如果身心俱憊,想要恢復元氣——無論是身體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美術館或許是個暫時「遠離一切」、恢復活力的地方。不過最好在人少安靜的時候前往,便能更好的感受美術館、博物館的幽靜和藝術氛圍了。

這一篇北京展覽合集,專門精選了以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首都博物館等為代表的公共藝術機構最新展覽,相比其他當代藝術中心、畫廊或私人藝術機構,它們呈現的展覽往往是宏大的,不管是在主題、內容還是規模上,吸引大眾前往觀看。

國家博物館

中國美術館

故宮博物院

首都博物館

嘉德藝術中心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天安門廣場東側


心靈的暢想——梵谷藝術沉浸式體驗

2019年6月22日 - 2019年9月22日


今年夏天,國家博物館將舉行萬眾矚目的梵谷藝術沉浸式體驗展,本次沉浸式光影展採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視頻影像技術,完美還原梵谷180多幅原作,1500平方米的超大體驗空間,9大核心體驗區,全球最長時長梵谷VR虛擬實境帶你穿越時空。展覽以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形式設定徹底打破參展者對於沉浸式展覽的固有印象,向更加多元多功能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提升了參展體驗感。

展期:2019年6月22日 - 9月22日

門票:單人票:120元;雙人票:220元;三人票:320元

購票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購票

關注本公眾號,留言說出你對梵谷的喜愛或這次展覽的期待,我會選出留言點讚最多的1位,贈送門票2張。

雲鬢珠翠——維吉尼亞美術館藏二十世紀珍寶藝術展

2019年5月30日 - 2019年9月1日

門票:50元

這次展覽展出134件(套)藝術珍品,其中包括11件(套)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及123件維吉尼亞美術館收藏的20世紀珠寶藝術珍品。

得益於藝術贊助人瑞秋•蘭伯特•梅隆夫人的慷慨捐贈,維吉尼亞美術館是目前全世界收藏讓•史隆伯傑作品最多、最全面的公立機構。讓•史隆伯傑是上世紀傑出的藝術家兼珠寶設計師,他以天馬行空和超越時代的想像,定義了20世紀新的時尚風格。美國維吉尼亞美術館此次將其珍藏的123件20世紀珍寶帶到中國,也向中國的觀眾介紹了這位世界珠寶設計大師的傑出造詣,為中國的設計帶來了新的活力。

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

2019年7月9日 - 2019年9月9日

免費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舉辦的「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從眾多文化瑰寶中遴選了191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時期新疆各地區出土的精美文物,包括陶器、金屬器、紡織品、木器、紙張、佛造像、玻璃器等。


此次舉辦的「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也是繼「天山 古道 東西風——新疆絲綢之路文物展」「新疆古代服飾展」後的又一次合作,希望通過鮮活的文物,以展覽的形式,表現新疆和內地各民族共同鑄就的文化相通、血脈交融、命運相連的歷史史實。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

2019年5月13日 - 2019年8月11日

免費

此次展覽以「多元文明並置,古今文明相通」為主線,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美成在久 日出東方」,以文物為載體,凸顯各國歷史文化特色;第二部分「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展示中國漢代以來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相關文物和亞洲絲綢之路沿線地區文物;第三部分「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展示中國與亞洲各國文化遺產領域交流合作情況;第四部分「美人之美 禮尚往來」,展示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與亞洲各國領導人外交活動中受贈的禮品。

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

2019年4月11日 – 2019年7月14日

免費

這次展覽的主旨是倡導絲路精神,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一帶一路」沿線的12個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這次展覽,精挑細選的各個時期、不同門類的234件(套)歷史文物,實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遷徙、經貿往來、科技交流、宗教傳播以及生產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的相互影響等等。

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

2019年5月16日 - 2019年7月21日

30元

這是歷年來甘肅省在國內舉辦的文物展覽中文物數量最多、珍貴文物佔比最高的一次。展出文物數量多達516件,其中一級文物322件,全方位、多角度展現甘肅歷史的博大精深。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

2019年6月1日 - 2019年7月31日

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60元)

本次展覽將展出800餘件藝術珍寶,除卡地亞典藏、故宮博物院藏品外,更匯聚了來自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卡達博物館、瑞士拉夏德芳國際鐘錶博物館在內的全球眾多博物館、藝術機構以及王室、私人藏家的珍貴收藏。展覽以「有界之外」為名,詩意的表達和哲學思考的多重延伸展現了策展理念的開放性和內在動因,鼓勵觀者挑戰事物之界,超越某些看似恆定不變的命題……破立之間,交融重塑,一切都旨在創造一個自由時空,由此開啟關於想像力、生命力與創造力的全新感悟。

2019年4月1日 - 2019年10月31日

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60元)

「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展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與葡萄牙國立瓷板畫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共展出16世紀至21世紀50餘幅葡萄牙瓷板畫精品。由於每幅瓷板畫都是由數塊瓷板拼接而成,因此,用於本次展覽的瓷板多達5000塊左右。

葡萄牙是「瓷板畫王國」,其瓷板畫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體現出濃鬱的地方特色。葡萄牙瓷板畫融合東西方多個文明的元素,堪稱葡萄牙歷史與文化的縮影。本次展覽展品貫穿葡萄牙瓷板畫500餘年歷史,通過不同時代的作品,觀眾不難看出瓷板畫風格的變遷。這些作品頗具代表性,可謂異彩紛呈、精妙絕倫。以「裸展」方式呈現給觀眾,可為觀眾帶來直觀的視覺享受。

2019年7月16日 - 2019年10月20日

免費

本次展覽將展出260件(套)有關良渚文化或受良渚文化影響的玉器,完整呈現中國最早的以玉器為載體的禮制社會。這是以玉器為主的良渚文化的集大成展,也是迄今規模最大的良渚玉器展覽。

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中心位於杭州市良渚遺址,總面積34平方公裡,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良渚遺址分布面積大、遺址點密集、文化內涵豐富,遺存種類多樣,包括墓地、祭壇、村落、大型禮制建築基址、防護工程、手工作坊、農耕區等,201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19年4月19日 - 2019年7月14日

免費

故宮博物院與梵蒂岡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傳心之美——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開幕。1925年,教皇庇護十一世在梵蒂岡組織了一場大型展覽,匯集了十多萬件世界各地的精美藝術品,意在展示天主教會對世界各國人民文化和藝術的尊重。此後,梵蒂岡博物館還接收了一些來自早期傳教士的收藏,最終形成了5000餘件中國文物的可觀規模。

本次展覽首次將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帶回中國展出。策展團隊從梵蒂岡博物館的藏品中精選出78件展品,涵蓋了天主教藝術、佛教藝術和世俗藝術三個方面。天主教藝術在中國不斷與本土藝術相融合,展品中充滿中國審美情趣的天主教藝術品是展覽的一大亮點。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於2019年7月6日在嘉德藝術中心面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也是故宮器座類館藏藏品首次整體出宮展覽。

基於故宮博物院的豐富館藏和長期以來的學術研究,此次展覽以清宮眾多陳設物品中的器座為對象,展出極具代表性的132件藏品,涵蓋宮廷器座的各個類別,呈現了其多元化的樣式設計和用法。觀眾可以全面地了解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近距離領略宮廷藝術之美,感受古人妙師造化,格物盡理的妙趣。

展期:2019年7月6日 - 10月6日

門票:單人票:108元;雙人票:138元;三人票:188元

購票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購票

 

作為40年前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動畫片,《阿童木》已經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此次在嘉德藝術中心展出的《鐵臂阿童木 AI最初的幻想——手塚治虫特展》,不僅帶來有關阿童木的童年記憶,更以「AI」主題帶來跨越時空的科幻色彩。

此次展覽最大的亮點是手塚治虫原畫手稿和原畫複製件。這些手稿再現了手塚治虫先生當年的創作思路,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阿童木如何一步步從漫畫家腦海裡的想法,變成躍然紙上的生動卡通形象。

展覽名為《鐵臂阿童木 AI最初的幻想》,希望運用AI(人工智慧)概念,帶給人穿越之感。觀眾在看「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二次元世界裡的AI幻想的同時,可以藉助現代的裸眼3D科技,看「漫畫」如何突破五彩斑斕的黑和流光溢彩的白,看「賽璐珞」如何動態的構建二次元的世界,從而「體驗二次元與黑科技的碰撞」。

展期:2019年7月6日 - 8月28日

門票:單人票:98元;雙人票:128元;三人票:168元

購票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購票

《見相非相——犍陀羅佛像藝術特展》於嘉德藝術中心展出。為觀眾帶來質樸、祥和、沉靜的佛像藝術和文化體驗。本次展覽由著名佛教文化研究專家於曉非擔任聯合策展人,精選了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等機構珍藏的99件藝術珍品。這些展品反映了犍陀羅佛像藝術的不同形式和題材,能讓觀眾直觀了解犍陀羅佛像藝術及其文化價值。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EXHITION

犍陀羅位於現在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東部地帶,自公元前5至4世紀起,這裡就由波斯帝國統治。此後,到公元前2世紀,先後有希臘、大夏、釋迦、安息、貴霜等民族角逐其間。犍陀羅繼承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又曾經是希臘的殖民地,因而犍陀羅佛像具備了印度與希臘兩種文化交融的獨特氣質。

展期:2019年7月6日 - 8月28日

門票:單人票:108元;雙人票:138元;三人票:188元

購票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購票





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

中國本色——布魯諾·巴貝攝影展

2019年7月18日 - 2019年7月28日

展覽場地:中國美術館 7號廳

免費

法國攝影師布魯諾·巴貝曾任瑪格南圖片社全球主席,現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自1973年跟隨時任總統喬治·蓬皮杜訪華與中國結緣,布魯諾·巴貝多次走進中國,用鏡頭探索中國,是第一位用彩色膠片拍攝中國的瑪格南攝影師。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EXHITION

本次展覽將展出50餘幅攝影作品,是布魯諾·巴貝作為一位外國攝影師所捕捉的普通中國人生活場景和時代影像,呈現布魯諾·巴貝遍布北京、上海、重慶、四川、廣西、江蘇、新疆等地足跡,用鏡頭記錄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難得一見的「中國本色」。


美麗中國——色彩意象中的世界

2019年7月17日 - 2019年12月30日

展覽場地:中國美術館 13—17號廳

免費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美術館梳理館藏作品,特別從建國70年來創作的具有鮮明主題內涵,獨特民族氣派與時代特點的藏品中選取小幅油畫、水彩經典,主題聚焦在美麗中國,以風景為紐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經典抒寫新時代,詮釋真善美。

胡善餘,《長安街》,布面油畫,58x35.5 cm,1963

展覽分油畫和水彩兩個板塊,分別在美術館藏寶閣和開渠廳陳列展出。油畫部分囊括大師大家如:劉海粟、蘇天賜、吳冠中、朱乃正、靳尚誼等人的經典之作。水彩部分集中了如李劍晨、潘思同、、黃鐵山、陳堅等幾代水彩畫家的精品力作。展覽呈現了一個富有詩意美感和人文活力的中國,一個和諧美好家園,也展示了建國70年來中國油畫、水彩畫的發展面貌和成就。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器作•匠心——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展

2019年6月8日 - 2019年8月8日

免費

本次展覽匯集了當代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的作品,展示建國之後中國陶瓷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陶瓷藝術風格的時代變遷。表達當代陶瓷藝術古典與現代、工筆與寫意、釉上與釉下、具象與抽象等要素共存交融、創新拓展的多元化美學理念和個性化發展空間。

展覽分為意趣、空靈、惟妙、變幻四個單元,既有傳統陶瓷工藝的傳承,又有新材質、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創新,整個展覽內容充實,節奏張弛有度,形式設計高雅精緻,觀眾在欣賞、品鑑的過程中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體會新時代的個性與多元,致敬陶瓷藝術大師精於一技的專注與堅持。

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甲9號

「HELLO火星」3D數字太空展

2019年6月21日 - 2019年8月25日

此展擁有1500平米超大互動空間,14大高科技互動展區,STEAM寓教於樂理念,可玩、可學、可拍照,帶你身臨其境漫步火星。展廳內的雙屏幻影全息劇場會播放小電影《時空歷險:從海底到火星》,不用帶眼鏡,就可以享受裸眼3D的畫面效果。 

一進展區,就會看到一個沉浸感強烈、幾乎上下左右把你全方位「包圍」的大屏幕。這是最新的cave裸眼3D技術,從天花板到牆壁一直到地板,都是整幅畫面。其中在「大爆炸現場」展區對面的「幻影成像」,你們可以通過操作屏幕,親手打開八大行星的外殼,一層一層地解剖,觀察它們的內部構造。還有3D全息巨幕講座,帶你一起穿越侏羅紀。

展期:2019年6月21日 - 8月25日

門票:單人票 98元;雙人票168元;家庭套票:238元

(需提前一天買票)

購票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購票

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30號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外觀

支架/表面藝術運動:

一次解構繪畫的激越實驗(1967-1974)

The Supports Surfaces Movement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

1A Gallery, THU Art Museum

本次展覽共展出「支架/表面」藝術運動15位代表藝術家的76件作品。「支架/表面」是法國的藝術運動,它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在那個藝術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支架/表面」藝術運動的年輕藝術家們開始對藝術的未來,特別是繪畫和雕塑的未來提出疑問。

▲ 路易.卡內 《無題(紅色十字)》、《剪裁畫布》

他們抱著尋找藝術根基的願望,試圖將繪畫和雕塑之所以能夠成立的實踐條件昭示於天下。圖像空間和雕塑形式在他們手中付之一炬,繪畫被肢解,畫布與畫框分離;雕塑被打碎,跌落底座。這些轉變超越了嚴格意義上的藝術領域,可以將之總結為:改變觀點,改變人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

1946年常書鴻為了推廣敦煌籌集經費,帶著年僅15歲的少女常沙娜在蘭州「物產館大樓」舉辦父女聯展。七十三年往事,一位成為「敦煌守護神」,一位成為「敦煌圖案解密人」!一甲子人生歲月,我們會經歷生命中的喜、怒、哀、樂。可試問,有多少人能為了一件看似小眾喜好又無利可圖的事就這麼耗上幾十年?六七十年後的人生歲月,你我究竟能有多少故事可以傳訴?但相信對敦煌跟敦煌人們來說,經歷時間的打磨,將會是一段又一段,說不完的故事!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EXHITION

如今父女作品時隔七十餘年再次聚現,這歲月滄桑砥礪,有太多內在深沉的意義!對常沙娜來說,這個展覽是她對父親的紀念,是對父親訴說自己堅守敦煌的一種承諾,是希望喚醒更多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這個展覽有藝術家對藝術堅持的夢想,有女兒對父親的敬重與驕傲!

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路5號 北京大學校本部

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

2019年4月26日-9月20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EXHitION

2019年「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中,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將為觀眾們呈現瑪利亞姆·納傑德(Maryam Najd)作品展《世界的花園:民族與文化的融合》。

1965年生於德黑蘭,1991年獲得德黑蘭藝術大學繪畫專業碩士學位,1992年移居安特衛普,進入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攻讀藝術碩士學位。她的作品清晰地反映出兩種文化的差異,創作了一種高度個人化的特點並且秉持尊重兩個不同文化世界的「對話」。近期作品主題包含女性自由、當下難民問題和移民危機。納傑德曾是柏林貝塔寧藝術之家的駐館藝術家,並完成了紐約的國際藝術工作室和策展計劃的駐留創作。曾參與多個群展,其中包括比利時布魯塞爾埃爾森博物館舉辦的「凋謝」展覽;比利時安特衛普Indian Caps藝術館舉辦的「讓·法布爾的選擇」展覽;德國黑爾福德美術館舉辦的「(我自己的)英雄」展覽。2016年在比利時布魯日格羅寧格博物館舉辦「八卷幻想曲」個展。

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時期北大學人群像

2019年4月26日-9月20日

免費

(需帶身份證,校外觀眾僅限周末參觀,需提前7天預約)

2019年為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五四運動是20世紀深刻影響中國思想文化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值此五四百年之際,特舉辦本次展覽,回顧1917至1925年北京大學在學術與文化方面種種努力與進展,展示北京大學百年傳統的歷史生成過程,並向那個時代意氣奮發地建設新北大的師生們致敬。

「燕園聚珍」系列展首展——「文明的曙光」

2019年1月15日-9月15日

免費(需帶身份證,校外觀眾僅限周末參觀,需提前7天預約)

此次「燕園聚珍」系列展充分利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藏文物,圍繞中國考古學年代體系和北京大學考古學學科發展歷程,帶領觀眾深度解讀考古學發現及相關知識。燕園聚珍:文明的曙光」展包括「燕園聚珍」精品文物、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三部分。

⬇️ ⬇️

後臺回復

  進 群  

 可加入北京看展群 

今日福利

歡迎留言評論,對展覽的看法和期待,

我會從中選出1位,

 贈送《畢卡索——一個天才的誕生》展覽門票一張。

歡迎無條件分享至朋友圈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閱讀

6月北京展覽合集

5月北京展覽合集

4月北京展覽合集

 點擊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我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遇到了許知遠

攝影 | 水谷吉法鏡頭下的詩意和藝術

看展│回歸·重塑:布德爾與他的雕塑藝術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 | 詩歌

單向空間:京城的一座理想國│書店巡禮.北京

閱讀書店,獨立雜誌,智性

藝術展覽,文化生活,文藝

潮流玩樂,生活方式,審美

  與  你  相  遇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16家博物館美術館,2018年度展覽計劃
    應該去看哪些展?小編搜集了十六個博物館、美術館的2018年度展覽計劃一篇告訴你:2018,你該去哪兒!金色中國(暫定名)展覽時間:2018年9月-12月本次展覽擬匯集南京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國內多家知名博物館珍藏的金器精品,串聯起中國黃金從先秦至清朝的發展歷史,將是四川首次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等級最高的古代金器精品大展。
  • 足不出戶「雲看展」 北京地區100餘家博物館推出線上展覽
    央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記者王子衿)全景虛擬遊覽帶領參觀者身臨其境遊覽故宮博物院、「雲看展」遍覽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精品……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匯總了一批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的系列線上展覽展示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新媒體手段,實現文博愛好者足不出戶在線觀展。
  • 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線上展覽,可實景逛展館、看展覽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北京市文物局新媒體「北京文博」近期匯總了北京地區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線上展覽資源,觀眾可以在各機構網站上觀看線上展覽、獲取數位化資源。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今年春節各地博物館停止開放,多項原定推出的文化展覽臨時取消。國家文物局日前作出通知,鼓勵各地文物博物館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北京文物局匯總了一批北京地區博物館推出的系列線上展覽展示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新媒體手段,滿足公眾足不出戶在線觀展的需求。
  • 一周觀展指南|莫蘭迪「桌上風景」展北京,乾隆銅瓷臺北呈現
    北京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展期:2020年11月19日—2021年1月30日地點: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品瓷器對比展展期:2020年9月22日—12月20日地點:故宮博物院(景仁宮)
  • 2020北京國家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時間+地點)
    2020北京國家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當此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舉辦「眾志成城——抗疫主題藝術展」,就是要用藝術作品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構築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時代記憶,展現中國在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面前的大國擔當。
  • ...展覽館|art021|上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愛德華·蒙克|博覽會
    在北京,隨著故宮600年大展即將落幕,國家博物館推出的山東博興佛造像展值得觀看;在洛陽,則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一期「國寶聚焦」則呈現了宋代蔡襄《書尺牘》冊和梁楷《潑墨仙人》冊。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元/人;展覽票:60元/人 本次展覽共展出吳冠中先生的畫作111幅,分別來自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分三個單元展示,分別是「風箏不斷線」、「形式是畫家的生命線」和「風格是背影」。
  • 北京近期優質展覽推介
    北京近期優質展覽推介01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時間: 2020年12月31日 ~ 2021年03月31日 每天 09:00 - 17:00地點: 北京 東城區 中國國家博物館費用: 免費(需至少提前一天在國博官網預約)展覽將通過「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
  •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摹山水實景,巴黎蓬皮杜憶大地藝術
    一系列藝術展覽將成為人們的消暑「利器」。在國內,各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已經悉數開放。卡茨個展、庚子藝事展與芬蘭藝術家組合展等呈現疫情後的藝術策展與創作動態。臺北故宮博物院則在近日迎來「新展攬勝——近現代實景山水畫」與「筆歌墨舞」,呈現歷代名作,並探討實景與山水畫之間的複雜關係。在國外,英國國家美術館於7月8日起重新開放,標誌著英國的藝術機構開始回歸正常軌道。
  • 一周觀展指南|山西北朝壁畫展倒計時,北京畫廊周重新啟動
    近期的重要藝術展覽中,一方面新展陸續開幕,如上海博物館的「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供石大展」與上海歷博的「絲筆茶瓷文化特展」,南京博物院的」融合「大展,蘇州博物館的館藏仕女畫精品展,北京的第四屆畫廊周等,另一方面,一些疫期之前開幕的重要展覽也進入閉幕倒計時階段,如山西博物院的展覽「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陝西歷史博物館的
  • 奢侈品品牌熱衷在美術館、博物館辦展覽,誰是真正的贏家?
    這些展覽無一不在輸出其品牌價值觀,藝術性卻往往要打折扣,儘管觀眾也樂意為其埋單,但作為藝術殿堂的美術館,是否應該為這些品牌展提供場地卻值得探討。這些商業品牌展覽能否為美術館、博物館帶來正面效益,美術館、博物館辦品牌展覽,是自降身價嗎?
  • 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重點美術館 全國只有廣州這一家!
    她向記者提供了《第二次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申報書》和《博物館定級評估申請書》兩份文件,讓我們得以一睹廣州這座文化藝術殿堂是怎樣可以將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國家重點美術館兩個有關公共文化機構的最高級別稱號集於一身的。即使對文化藝術不甚熟悉的人,應該也不難感受到通常所說的「美術館」和「博物館」的不同。
  • 一周觀展指南|紫禁城六百年展倒計時,臺北故宮聚焦梁楷蔡襄
    繼「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前不久落幕之後,故宮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也將在一周之後閉幕。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一期「國寶聚焦」呈現了宋代蔡襄《書尺牘》冊和梁楷《潑墨仙人》冊。國家博物館繼「宅茲中國」「格物匠新」「玉出紅山」等展覽之後,再次攜手地方文博單位共同推出山東博興佛造像展,系統性展示山東博興地區佛造像的歷史藝術。
  • 典藏專輯丨故宮90,與時俱進:專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
    光輝10月,聚焦為「神筆丹青——郎世寧來華三百年特展」「天保九如:九十年來新增文物選粹特展」雙特展。馮明珠細說:「郎世寧來華300年適逢本院建院90周年,應該也要好好來紀念他,特精選郎世寧相關文物一百組件展出,除了院藏,還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以及義大利熱那亞馬丁尼茲養老院商借了11件畫作。故宮博物院截至今年七月底共典藏有69萬6344件冊;相較原初承繼清宮舊藏,新增近10萬件。
  • 難忘2020|最遺憾的那些展覽,藝術之光卻從未被掩蓋
    這場展覽雲集52家博物館和其他藝術機構收藏的200多件拉斐爾有關的繪畫、手稿及其他作品真跡,被認為是規模最大的拉斐爾展。保額高達40億歐元,展覽前已預售門票7萬多張。,展覽籌備十年,幾乎集結了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賽克勒美術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和亞洲(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美術館、京都國立博物館)仇英有關的館藏,而且特別並置展示幾組原作、仿作、摹本,供觀眾對照鑑賞。
  • 一周觀展指南|藝術裡的清涼,從徐生翁關良看到朱豹卿
    夏日悶熱,但總有一些展覽讓人心生清涼之意,無論是上海博物館的賞石展,還是見證近現代文人畫變遷一脈的上海中國畫院「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紹興博物館徐生翁精品展與義烏市春及草廬美術館的朱豹卿書畫精品展。
  • 「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延展至明年1月
    「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藝術沙龍現場 杜洋 攝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應妮)「容庚先生曾說:『聚實不易,散則何難?與其身後任其散失,不如現在就完整地獻給國家,讓更多的人在前人的基礎上做出更好的成績來。』
  • 一周觀展指南|這些安靜文氣的展覽,有陸小曼,有莫蘭迪
    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推出重磅的「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徐悲鴻、潘玉良、劉海粟等120多藝術家的素描,多數作品屬首次展出。此外,蘇州吳中博物館即將推出「三國志文化展」,展覽既有宏觀敘事,也融入蘇州本土語境。12月,北京木木美術館將推出一場「喬治·莫蘭迪個展」,包含莫蘭迪跨度50年的創作。
  • 一周觀展指南|霍克尼激起「大水花」,大都會呈現中國神明
    暑期接近尾聲,上海博物館的大展「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即將閉幕,與此同時,一些值得關注的新展陸續呈現,在上海,如當代藝術博物館「消失的技法——讓·鮑德裡亞的攝影」, 上海明珠美術館「維克多·雨果:天才的內心」;在北京,如故宮博物院「穆穆之儀:來自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俄羅斯宮廷典禮展」,木木藝術社區「大衛·霍克尼:大水花」;在紐約
  • ...挽救老牌藝術學校、央美藝市周刊年度論壇全程直播、中國美術館...
    博物館等藝術機構閉館不閉展,各種雲服務隨之上線,各大展覽的開幕式也轉向線上開幕。圓明園博物館今年將啟動建設,全面提升圓明園正覺寺安防系統和展陳設施。據統計,2020羅浮宮參觀人數因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72%。疫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而不同的是,我們有了應對的經驗和舉措。冬天終將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