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首的
深圳歌劇院
是很多深圳人關注的重點
最近,又有新進展傳來
▼
1月16日,深圳歌劇院建築設計方案國際競賽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國際競賽工作宣布正式啟動。
目前,正面向全球公開徵集優秀創意設計方案,並將於7月1日前完成共計三階段的設計方案國際競賽,確定最終實施設計方案。
圖源:創新南山(深圳歌劇院概念圖)
深圳歌劇院選址在哪?
要怎麼建?
跟大件事君一起來看看~
據介紹,深圳歌劇院選址
定於南山區深圳灣畔的 東角頭片區
▼
歌劇院選址於深圳南山區,深圳灣畔,蛇口半島南端、深圳灣濱海休閒帶公園之上,呈半島狀伸入海中。向東眺望深圳灣大橋與福田中心區天際線,向南隔海對望香港,向西遠眺大小南山。
場地三面環海,與香港隔海相望,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天然形成「一島雙灣、一河一山」的景觀格局。
歌劇院為何會選址在這裡?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丁強
給出了兩項重要衡量指標
「區位條件、景觀條件」
▼
在專業選址過程中,基本考慮四項條件——場地條件、區位條件、景觀條件、交通條件。「最終選擇在東角頭位置,我感覺是區位條件、景觀條件起到最重要的作用」,丁強表示。
❐ 東角頭是在深圳灣15公裡濱海海岸帶邊上,這條海岸帶已經成為深圳亮麗的名片,於海岸帶上相連香港的大橋,也是市民周末常去的公共場所;
❐ 東角頭得天獨厚的面海依山條件,從海上、山上、橋上等多方面都能夠給歌劇院創造一個好的視點。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深圳歌劇院選址項目地塊由望海路分為南區、北區——
❐ 南區:歌劇院核心地塊,用地面積14.4萬平方米;
❐北區:歌劇院配套地塊,建設用地面積3.1萬平方米。
設計範圍西北側為現狀蛇口山公園,北側為未建設綜合開發用地,東側為現狀深圳灣運動公園,西南側為現狀居住區。
佔地共17.5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共約22萬平方米。其中南區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北區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
場地總體布局示意圖
項目功能設置包括三大功能區——
❶ 核心展演功能區:以歌劇廳、音樂廳、小歌劇廳、多功能沉浸式劇場四個廳為主;
❷ 公共服務和文創體驗功能區:以歌劇舞臺藝術交流和歌劇舞臺文化展覽以及藝術教育培訓與藝術休閒為主;
❸ 配套功能區:包含演員公寓、道具和服裝設計製作中心等,由歌劇院主體建築和配套建築群落組成。
片區功能示意圖
歌劇院地塊未來還將
與周邊山體、海岸、公園等
進行有機融合
▼
地塊西側:將植入公共建築與文化街區,打造蛇口山文化公園;
地塊北側:將規劃星級酒店、商業藝術綜合體等,提供完善的城市服務配套;
地塊東側:深圳灣濱海休閒帶將打造戶外藝術公園。
打造世界級高標準藝術殿堂
和「永不落幕」的公共生活文化活動
發布會上,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吳志偉「揭開」了對深圳歌劇院的「高定位」——將打造成世界級高標準藝術殿堂、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文化交流新平臺、深圳文化新地標和深圳市民藝術客廳。
據悉,深圳歌劇院主體建築內包括歌劇廳、音樂廳、小歌劇廳、多功能劇場等——
❐ 2300座歌劇廳:主要用於歌劇(包含中國民族歌劇)、芭蕾舞、中國民族舞蹈、現代舞等演出;
❐ 800座音樂廳:主要用於交響音樂會、民樂音樂會、音樂會版歌劇、半歌劇等演出;
❐ 800座小歌劇廳:主要用於喜歌劇、輕歌劇、兒童歌劇、戲曲、現代舞等演出;
❐ 多功能劇場:主要用於室內樂、小型音樂會、小型歌劇、小型戲曲、小型舞蹈等演出。
吳志偉表示,建成後,深圳歌劇院將成為代表城市文化發展的最高藝術殿堂,不但能夠承接世界一流水準的歌劇舞劇演出,同時也將創作生產高水平的歌劇、舞劇等舞臺藝術精品,
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高雅藝術盛宴,我們這個城市也將會新增一個世界級的文化地標。丁強則表示,歌劇院演出不會24小時都有,但周邊打造的公共生活文化活動可以24小時永不落幕,打造國際級的精品文化街區。
設計方案國際競賽的時間節點怎樣?
丁強表示,所有方案評選
將於今年7月1日之前完成
屆時將確定歌劇院實施方案
在不就的將來
深圳人又將多一個休閒好去處
讓我們一起期待
與深圳歌劇院見面的那天~
採寫:南都記者 孫雅茜
編輯:余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