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且讀且思且行 賦能生命成長——江蘇省淮安市白鷺湖小學教師閱讀活動剪影
江蘇省淮安市白鷺湖小學校長 錢峰
江蘇省淮安市白鷺湖小學把教師發展放在學校發展的戰略地位,高度重視,傾心設計,全面實施「教師閱讀」工程,積極打造書香校園、文化校園、特色校園,實現了文化引領、品牌興校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學校辦學質量、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走出了一條以閱讀驅動師生發展的特色道路。
2019年初,學校組建教師專業化成長發展「共同體」,確定以「閱讀」為基點,以每天「朗讀15分鐘+默讀20分鐘」的形式展開。
率先垂範,校長先行
想要每天朗讀,對於整個教師隊伍來說談何容易,面對每天朗讀15分鐘的「任務」,很多教師表示懷疑:這項工作真的能推進下去?錢峰校長在教師群內發出第一段有聲朗讀音頻,《校長如何營造育人文化》成為第一本朗讀的範本,在接下來的21天中,他共朗讀683分鐘,平均每天朗讀32.52分鐘。《新學校十講》《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自此開啟了閱讀和經驗分享。3個月中他讀了7本教育專著,分享了5000多字的教育教學經典名句。校長用每天的音頻、圖片、積累向教師們證明:堅持閱讀,沒有什麼不可能。
不舍點滴,日積月累
為了用朗讀為教師們點燃智慧的火種,學校號召每一位教師都來做「朗讀者」。從此有聲朗讀伴隨著每一位教師度過清晨、黃昏、燈下……教師們每天堅持朗讀15分鐘以上,用聲音記錄閱讀的足跡,用聲音留下學校文化的旅程。
在有聲閱讀時長數量增加的同時,教師閱讀的視野也不斷開闊。閱讀初期,手中無書,只能讀教學雜誌,到如今教師們已經養成自發借閱、購買書籍的好習慣。閱讀的書目類別也從單一的傳統教學類,擴展到歷史類、人文類、教育隨筆、經典古文等各種類型。大家還將自己每天閱讀到的經典句子摘抄下來,與發展「共同體」教師一起分享,每天積累一句,一個月積累30句,一年積累365句,再加上團隊教師的共同分享,每位教師至少可以積累1600句左右的經典教育教學名言、經驗,這種涵化過程雖然緩慢,但是為教師的評課、說課、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且讀且思,分享感悟
讀書共同體求實創新,閱讀速度不要求快而要求嘴與腦能有聯繫;讀書時帶一支筆,邊讀邊畫,邊讀邊思,邊讀邊說。教師們體會到這樣不僅提高了閱讀的效率,而且還鍛鍊了思維能力。閱讀教研書籍、人文書籍、思維創新類書籍和腦科學書籍,教師們對文本的理解力提高了,年輕教師找到了更多教學方法,積累了更多教學經驗,對課堂的設計也更加精準、巧妙。
閱讀不只是瀏覽內容,還是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形成思想的過程。教師們在閱讀交流中,教育視野得到了拓寬,他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有的發表對教育趨勢的感想,有的提出教學中的困惑和不解,思想火花隨處可見,帶來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的變革。
建構課程,多元發展
學校堅持閱讀與課程建設相結合,打造「鷺」文化,開展「鷺」系列活動,構建「鷺」系列課程。
教師閱讀面向低年級學生構建「鷺鳴·聽書」繪本故事課程;將教師的讀後感進行梳理和整合,構建「鷺鳴·師說」讀寫結合系列課程;針對教師閱讀專業和特長建構「鷺鳴·大講堂」系列課程;融合社團建設和勞動學科建構「鷺鳴·樂活」種植實踐課程。此外,學校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詩詞編寫為「鷺鳴·和韻——《古詩詞考級手冊》」,配套推出同聲朗讀音頻。
教師閱讀助推學校發展取得質的飛躍,成果豐碩。2018年至今,學校成功申報了8個省現代信息技術課題;在淮安市首屆智慧課堂區級選拔賽中脫穎而出,全校送審參評95節錄像課,獲得特等獎26節,一等獎32節;「抗疫助學」期間,7位教師參加市級微課錄製12節;「一師一優課」2名教師課例榮獲「部優」,5名教師課例榮獲「省優」,8名教師課例榮獲「市優」,25名教師課例榮獲「區優」。在江蘇省教育現代化作品大賽中共上交273件作品,185件獲獎,其中一等獎36人。
教師閱讀工程,成為白鷺湖小學教學改革的「夢工廠」,成為課題研究的「孵化器」,成為優質資源的「播種機」,成為科研成果的「反應堆」。曾經有人問:如果只能選擇做好一件事,你會選擇做什麼?校長錢峰脫口而出:引導閱讀,為教師發展奠定生命底色。 (錢峰 朱娟)(錢峰 朱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