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糲的後朋克三人組「孤獨的利裡」以其不可多得的原始神經,將韌勁和激烈感裹挾進北京地下搖滾場景中而獨樹一幟。有很多人認為「孤獨的利裡」是當下母語搖滾樂環境中最好的樂隊之一,他們挖掘出瀰漫在北京大型城市文化背景中的不安,並將其轉化為舞臺上咄咄逼人而又飽含藝術化表現的後朋克攻擊。聚焦幕後,他們花費一年的時間來製作第二張專輯《前夜的乘客》,這是繼2018年首張專輯發布之後的又一力作,更注重對細節的處理,也更加從容,同時也不失緊迫感和對本質的把握。」
在孤獨的利裡全新專輯的《前夜的乘客》專輯於近期發布後,越來越多的中國樂迷注意到了他們。但你或許不知道,這支位居地下的北京樂團早已憑藉著他們上一張《穿過公園就到了》吸引了一批來自海外的後朋克愛好者。
那麼,在世界的眼中,我們又會看到怎麼樣的一支「小莉」呢?
「… a post-punk band that channels The Fall, The B-52s, Sonic Youth and Joy Division into this buzzing, dark and maniacal debut album, where noise needles into perversely kitschy surf riffs and hoarsely barked punctuation marks.」
這是一張充斥著隆隆聲響,黑暗且瘋狂的全長專輯:他們通過噪聲將 the fall、the B-52s、Sonic Youth 與 Joy Division帶入了一種反常、刻奇般的衝浪音樂riff與歇斯底裡標誌裡。
——NPR Music
「This tense arrangement, complemented by Qiu Chi’s semi-growled vocals, reflect the pressures of urban living in Beijing, which is often cast as a grittier (and more politically restricted) counterpart to the comparatively glitzy metropolis of Shanghai.」 .」
在邱馳半咆哮的聲音裡,孤獨的利裡成功的在一種緊張的結構裡展現出了不同於上海那般浮華的北京生活 —— 一種充斥著沈悶(與政治上的受限)的生活。
——Bandcamp Daily
「 However, none have hit as hard as Lonely Leary’s blistering debut – a down and dirty cesspool of paranoid angst, cool-headed melodies, jagged edges, and pummelling post-punk mania that perfectly captures the band’s live raw energy」
但是,所有的那些都無法同孤獨的利裡的首張全長專輯相比 —— 它沉重又骯髒,充斥著偏執、焦慮與底沉的旋律,並用那如鋸齒邊緣般鋒利且狂躁的後朋克元素清晰的捕捉到了這支樂隊的原始能量。
——Beehy
孤獨的利裡「前夜的乘客」長沙站
3.26 長沙 VOX
預售100/全價120
雙人180(餘票緊張)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信的是,這支來自北京的樂團將會帶著他們的全新專輯《前夜的乘客》讓更多樂迷注意到他們。而在這個三月,我們將會有一次機會在現場感受這支的優秀樂團的凌厲現場,你準備好了嗎?點擊閱讀原文,現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