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帝想尋回初戀,后妃為此爭破頭,我拿著碧玉扣暗自笑了

2020-12-22 每天讀點故事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

茶喝了一杯,閒話也說了一盞,座上的皇后突然將目光轉向了錦妃。

「皇上近來睡得不好,錦妃可知是什麼緣故?」

也難怪皇后這麼問。一月之中,皇帝有十多天都宿在錦妃上官緋寧的芙蕖宮中。這份盛寵,有人豔羨,有人嫉恨,但卻偏偏長盛不衰,令人只有眼巴巴盯著的份。

上官緋寧並未立即答話,她料到總有人要多嘴。

果然有人搶著說話。

「皇后娘娘聖明,正問到了實處。這問題若是來問嬪妾,嬪妾可就說不上來。畢竟嬪妾容顏醜陋,得不到皇上的聖眷,可都好幾日未能見到皇上的面了……」此人說到動情之處,聲調還真有些哀婉,聽來甚是可憐。

上官緋寧連眼皮都不用抬,便知道說這話的人是麗嬪。既然得了一個「麗」字做封號,當然是贊她容色出眾。麗嬪卻偏要說自己「容顏醜陋」,可不就是在諷刺自己?

皇后聽了,倒也笑了。

「若你還容顏醜陋,那這宮中可就沒有美人一說了。」

既然皇后笑了,底下坐著的眾嬪妃當然也都跟著笑了,不管心裡是不是真的想笑,在這宮中,人人都是心裡明白,表面上卻還得裝著糊塗。

上官緋寧卻沒笑,她起了身告罪。

「皇后娘娘贖罪,臣妾愚鈍無知,雖也知皇上近來睡得不好,可卻不知緣故。問了太醫,也只說並無大礙,只是要少勞些心,多加保養即可。」

皇后當然不會真的怪責於她,只是又多叮囑了幾句,不外乎好好伺候之類的話。

又坐了半刻,總算是散了。

上官緋寧自皇后的鳳儀宮中出來,竟覺得有些腰酸背痛。轎輦早就備好了,但上官緋寧卻改了主意,一揮手讓轎輦撤了,只讓貼身宮人臨月陪著,兩人慢慢走著回去。

2

皇帝為何這幾日睡不好,上官緋寧其實是知道緣故的。

簡單來說就是連著幾日都做了同一場夢,可由這夢卻又能引出一段極為複雜的故事來。皇帝一向寵愛上官緋寧,就是看重她聰慧又善解人意,自然沒有瞞她。

原是皇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在宮外曾偶遇過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那時兩人都年少,不識情滋味卻都動了情,只是匆匆一別,便錯過了,未能有再見的機會。偏偏那時礙著禮教,皇帝不曾問得那女子的姓名,如今想來,甚為遺憾。

說到動情之處,皇帝又看了一眼上官緋寧。

「說來倒巧,愛妃與她眉目有些相似。」

上官緋寧心中一驚,面上卻不動聲色,只嗔道:「臣妾如何比得皇上心尖尖上的美人?」

皇帝以為她吃味,便笑道:「是朕睡糊塗了。」

上官緋寧入宮數載,又頗得盛寵,自然將皇帝的脾性喜好摸得一清二楚。所謂什麼夢境少女,不過是因後宮許久沒有新人,令一向貪新鮮的皇帝有些厭倦了。

「……朕還記得,她那一日穿的鵝黃的衫子,十分嬌俏。」

上官緋寧難得見皇帝如此認真,便跟著說:「若皇上真這般惦記,便派人去尋一尋,或許這位姑娘一直等著皇上,至今未嫁也說不定。」

皇帝沉吟片刻,「朕想起來,朕留了一塊隨身所佩的碧玉扣予她。」

大概是那一夜回想了太多過去之事,之後幾日夜裡,皇帝都沒睡好,總是反覆夢見那個令他念念不忘的少女。上官緋寧也無他法,只得打起精神陪著皇帝多說幾句,聽他說起夢境之中不斷的重遇。

這些事自然不能與宮中其餘人說。

哪怕上官緋寧心裡也清楚,若皇帝真起了尋人的念頭,這樁差事,還得著落在皇后身上。

果然幾日之後,一早去給皇后請安,上官緋寧一眼便看出皇后有些不同。

「皇上近來總是不好,你們盡心服侍也實在辛苦,本宮思來想去,這宮裡也該添些新人了。或者進來些新鮮有趣的人,也能給皇上解些煩悶。」

3

大選之期未到,皇后也沒大張旗鼓地選人,只找了個由頭,從官宦人家選了三名女子入鳳儀宮做女官。一時之間,宮中稍有些臉面的嬪妃都暗暗派人打聽消息,人人都想先一步知道那三個女子究竟如何。

臨月也探了一些消息回來。

「聽說皇后依著皇上的說法只找了兩個差不多的女子回來,另外一個倒是皇后自己做主添的。」說到這兒,臨月倒笑了笑,「添的一個是皇后娘家的表妹。」

上官緋寧問:「以你來看,如何?」

說來,皇帝的那次偶遇已是六七年前的事了,那時拿了碧玉扣的少女不過豆蔻之年,那麼如今少說也有十九了,若再往上一些,倒正與上官緋寧年紀相當。這個年歲的女子還未出嫁的實在少見,上官緋寧想想自己,十五歲便已入宮,如今不過二十一歲,卻已是宮中的「老人」了。再聽臨月慢慢說來,還真被上官緋寧猜中了。

第一個叫婉晴的,正是皇后的表妹,恰好十九歲,人也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是個性情和婉的女子,只因多病的緣故才一直拖著未嫁。

第二個名喚玉姿,出身卻有些低微,但模樣生得極好,才剛十八歲,據說本有一樁自小定下的親事,為著這次入宮,家中暗地將親事退了。

第三個卻是叫怡蓉,已滿了二十一,可卻生了一張娃娃臉,看起來倒像是三人之中年紀最小的,性子也是極為活潑。

臨月見上官緋寧有些疑惑,又走近了一步,才悄聲道:「聽說……是早嫁過人的,但近兩年守了寡,沒留下子嗣,跟夫家又鬧得不愉快,便回娘家住了。皇后為了遮掩此事,還費了一番周折給她換了個未嫁小姐的身份。可這樣的事,能瞞得了外頭,宮裡的人卻瞞不住。」

皇后敢這樣做,當然是皇帝點過頭的。看來,皇帝待後宮眾人雖偶有薄情,但對這份少年時的愛戀卻有幾分真。

可是,誰又知道,這三人之中,究竟誰才是皇帝之所愛?

「娘娘,人都入宮了,娘娘也要早作打算。」

最後,臨月提醒了一句。

這話的意思上官緋寧當然明白,皇后此番多添了一人入宮也是出於這一番考慮。

宮中從來都是花無百日紅,即便是聖眷優渥的錦妃上官緋寧,也不能保證自己會不會有一天色衰而愛弛。因而,宮中但凡有點身份地位的女子,都會在自己有寵之時,培育籠絡新人,以此來固寵。

4

一下得了三個美人,皇帝自然忙了,算來已數日未來芙蕖宮。一貫覺得自己被上官緋寧壓著的麗嬪卻得意起來了,找了個由頭跑來芙蕖宮明裡暗裡地諷刺了一番。

上官緋寧倒不甚在意。

很快便有旨意下來,三位新人侍寢之後皆被封為貴人。

只隔了一日,上官緋寧卻見到了其中的兩個,一個是怡貴人,一個是玉貴人。她們兩人正在錦鯉池旁餵魚,說說笑笑,倒是熱鬧。

上官緋寧仔細看了看,那玉貴人的確是個絕色女子,只是大約因為出身不好,玉貴人神色之中帶了些畏縮。而那位怡貴人,雖然容色不如玉貴人,年紀又大了一些,但果真看來如二八少女,嬌俏動人,讓人一見便有些喜歡。

「我當是誰在這喧鬧,原來是你們兩個。」

上官緋寧正看得仔細,卻突然聽見一個略微有些刺耳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轉眸一看,卻見麗嬪正帶著一隊人從錦鯉池的另一條小路上拐了過來。

麗嬪素來淺薄驕橫,平時見了比她位份高的上官緋寧都是一臉不恭,更何況此刻面對的是兩個身份地位都不如她的新人。

「仗著皇上一星半點的寵愛,就這般無禮……」麗嬪一壁說著,眼神一壁朝玉貴人身上瞟,「果真是小門小戶裡出來的,一點規矩都不懂。」

玉貴人本就有些瑟縮,聽了這話更是不敢抬頭,連行禮的聲音都低得聽不見了。怡貴人倒是大大方方地上前行禮,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她略向前走了一步,稍稍側身擋在了玉貴人的身前。

「不知麗嬪姐姐要來,攪了姐姐的興致,都是做妹妹們的不是。」怡貴人又行了一禮,說道,「還請麗嬪姐姐大人有大量,不與妹妹們計較。」

「呸!」

麗嬪這一回卻更沒有好臉色。

「你別胡亂叫什麼姐姐妹妹。你雖不是什麼小門小戶,可你倒還不如她那個小門小戶乾淨。」麗嬪說到這,又看一眼躲在怡貴人身後的玉貴人,「倒難怪你二人投緣,一個卑賤一個淫蕩,可不正好湊成一對?」

麗嬪這番話話說得極為粗俗露骨,連一旁站著的宮人都低了頭只作未聞。

站在樹叢之後的上官緋寧也有些看不下去,便走了出來。

「這裡好熱鬧。」上官緋寧只笑道,「看來是麗嬪又在說笑話了。」

「錦妃娘娘來得正好。」麗嬪也不理她的諷刺,自顧自說道:「往日芙蕖宮可是這宮中最熱鬧的所在,如今卻冷清得不行,想來錦妃娘娘也覺得孤單寂寞。這兒恰好有兩個新人,不如錦妃娘娘認她們作乾妹妹,帶她們去芙蕖宮熱鬧熱鬧。」

上官緋寧似笑非笑。

「麗嬪妹妹說得有理。兩位貴人若是有空,便往芙蕖宮去喝一盞茶,如何?」

上官緋寧素知麗嬪的本性,更知道要與她說話,不需針鋒相對,只需順著她說,她自己便覺得無趣了。

果然麗嬪冷哼了一聲,連告辭的話也未說,轉身便走了。

5

上官緋寧請了三個新貴人都喝過茶,給的賞賜卻都一樣,臨月總勸她早些定下拉攏的人選,她卻總是不急。但她不急,卻有人先急了。

不過兩日,上官緋寧便得到消息,說是玉貴人落水受了驚嚇,與她一道走的怡貴人卻出首告發,說看見是麗嬪的宮女將其推入水中。

此事鬧了一通,皇后叫了麗嬪的宮女去問話,誰知那宮女禁受不住拷打,幾下便招了,但也只說是自作主張,稱麗嬪並不知情。

玉貴人昏迷不醒,怡貴人咄咄逼人,麗嬪受了嫌疑被皇帝冷遇。然而剩下的那一個皇后的表妹婉貴人卻也並未得益。

皇帝當夜翻了芙蕖宮錦妃上官緋寧的牌子。

上官緋寧作家常裝扮,穿了一件水綠的半舊衫子,長發稍挽,不飾珠釵,盈盈行禮,遞上一盞安神茶,又伏在皇帝身畔替他揉捏,令皇帝整個人都舒適安心下來。

「你總是這般溫柔妥帖,最令朕覺著舒心。」

至於什麼人什麼事讓皇帝不舒心,皇帝未說,上官緋寧也不問。

第二日起得遲了,宮女臨月卻來報,玉貴人醒了。

上官緋寧打開妝檯,找出最裡頭的一方漆盒遞給臨月。

「將這個賜給玉貴人,讓她小心行事,不必聲張。」

臨月小心打開盒子,卻見盒中放著一塊成色上好的碧色玉扣,看那玉扣下繫著的絡結,卻像是積年舊物。臨月心下明了,立即送去了玉貴人的居所。

不過三兩日便有傳言,說無辜落水的玉貴人因禍得福,皇帝在探望她時無意間看見玉貴人的一枚碧玉扣,由此認出玉貴人便是皇帝年少時鐘情過的女子。緊接著,連續數日,皇帝翻的都是玉貴人的牌子。

一時之間,玉貴人竟成了後宮炙手可熱的新貴。爾後又有一些風聲傳出來,說是皇帝有意要抬舉玉貴人的位份。

玉貴人入宮尚不足一月,便有如此盛寵,後宮人人自危,只除了上官緋寧。

這一日皇帝未入後宮,獨自歇在了外殿,上官緋寧也未早睡,果然等來了漏夜前來的客人,正是前來謝恩的玉貴人。

上官緋寧眼尖,一下便看見玉貴人將那枚碧玉扣佩在腰上。

說來玉貴人倒真是位美人,近日有帝王寵愛,又多得賞賜,氣度裝扮與幾日之前已完全不同,更顯得豔光四射,明媚動人。

上官緋寧心中有數,卻也並未多留她,兩人只略說了幾句話,玉貴人謝了又謝,臨走之前又帶著些顫巍巍地說了兩句諸如「日後還需多仰仗錦妃娘娘」之類的話。

玉貴人走了,上官緋寧卻仍坐著未動。

臨月有些疑惑,「娘娘還不睡?」

「再等等。」上官緋寧笑道,「說不定還有人要來喝茶。」

6

又過了一刻,門外有宮人報:怡貴人來給錦妃娘娘請安。

上官緋寧似是早料到一般,點頭讓人喚怡貴人進來。數日不見,怡貴人倒還是老樣子,看她神色從容,神採奕奕,看來仿佛一點也不為玉貴人搶得先機而受挫的樣子。

「錦妃娘娘安好?」

「本宮很好。」

「那妹妹也就放心了。」怡貴人話中有話。

上官緋寧疑惑不解:「貴人妹妹這話何意?」

怡貴人卻先站起身來行了一禮,「妹妹雖然入宮時日不長,但也看得清楚明白。這後宮之中,嬪妃雖多,但真正能體察皇上心意,也最能讓皇上惦念的,唯有錦妃娘娘一人。既然錦妃娘娘安好,那便說明皇上安好。」

上官緋寧但笑不語。

怡貴人又道:「這只是妹妹的一點愚見,錦妃娘娘還請不要笑話妹妹。」

上官緋寧只道:「你有這樣的見識,倒是難得。」

「那么妹妹的這點『難得』……不知可否入得了錦妃娘娘的眼?」怡貴人的意思再清楚不過,後宮中有地位的嬪妃想拉攏剛入宮的新人為己用,相對的,剛入宮還未能有根基的新人,也多半都想找個有權勢的嬪妃依附。

上官緋寧喝了一口茶,才徐徐道:「你來得太晚,請安之事從來都是宜早不宜遲。」

「妹妹知道錦妃娘娘已有屬意之人選。」怡貴人卻道,「對娘娘來說,也許覺得玉貴人出身不好,更易於把控,但凡事有利有弊……」

「哦?」上官緋寧一挑眉,「什麼弊?」

「玉貴人會很聽話,卻也只會聽話,根本是個扶不起的阿鬥。」怡貴人生得嬌俏,笑起來也格外動人,「錦妃娘娘以為,妹妹如何知道娘娘屬意玉貴人?」

「你是說……」

「妹妹不過隨意問了兩句,玉貴人就全說了。」怡貴人雙眸熠熠,「錦妃娘娘賜了碧玉扣給玉貴人,不知可否也憐惜憐惜妹妹?」

「什麼碧玉扣?本宮並不知情。」

「娘娘何必裝作不知?」怡貴人笑道,「最懂皇上心意的是娘娘,自然也只有娘娘能憑藉皇上的一言半語就仿造出那般相似的舊物。如若娘娘肯指點妹妹幾句……」

上官緋寧放下手中的茶盞,又盯著怡貴人看了一會兒。

「本宮前日新做了一件衣裳,卻嫌顏色太嫩了些,如今想來,若是穿在怡貴人身上,應當不錯。」上官緋寧使了個眼色,臨月便將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鵝黃色衫裙拿了上來,「至於那枚碧玉扣……既然玉貴人不適用,本宮便一起賞你了。」

怡貴人接過衫裙,卻不懂上官緋寧後半句的意思。

「碧玉扣雖然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上官緋寧笑了笑。

7

皇帝朝事繁忙,已幾日不入後宮,有一日卻召了上官緋寧去御書房伺候。當夜人人都以為皇帝要翻錦妃的牌子,卻沒想到敬事房卻來請了怡貴人。

第二日便有消息傳出,說是皇帝一大早便發落了玉貴人,卻進了怡貴人為怡嬪。

後宮諸嬪妃皆是要一大早便去鳳儀宮向皇后請安的,眾人略坐了一會兒,才見怡嬪姍姍來遲。

上官緋寧抬了抬眼皮,正看見著一身鵝黃色衫裙的怡嬪嫋嫋婷婷地走上來,怡嬪本就顯小,倒真被她穿出幾分嬌俏少女才有的味道。別的倒也罷了,可偏偏她的腰間竟佩著那枚原本應當在玉貴人身上的碧玉扣。

皇后面上不顯,只讓她落座,待她坐定之後才淡淡問道:「皇上方才生了大氣,究竟怎麼回事?」

怡嬪又急忙起身回道:「這……原是嬪妾的錯。」

原來怡嬪前一晚夢魘,不經意間喚了皇帝從前出遊時的化名。那名字甚少有人知曉,皇帝實在覺得訝異,可問了半日,怡嬪卻總是沉默不語。

直到貼身宮人說漏了嘴,皇帝才知曉原來他一直惦記著的女子,並非拿出了碧玉扣的玉貴人,而是眼前這個能說出許多過往細節的怡貴人。

「嬪妾與玉貴人一同入宮,情如姐妹,什麼事也沒有瞞過她,誰想她聽了嬪妾的故事,卻起了心思,暗中偷走了嬪妾的碧玉扣。」說到這兒,如今已是怡嬪的女子似乎有些難過,「嬪妾顧念姐妹之情一直沒有揭發此事,卻沒想到還是被皇上知道了。皇上厭惡得很,連玉貴人的面都不願再見,直接將她發落去冷宮了。」

「原來是這樣。」皇后點了點頭,神色卻波瀾不驚,「也是難為你了。」

皇帝果真將全部的寵愛都轉移到了怡嬪的身上。

從前的那位玉貴人猶如曇花一現,很快便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內。只是眾人很快發現,從前玉貴人得寵之時,皇帝雖然一連幾日召幸於她,但偶爾也有去看其他嬪妃的時候,但自從怡嬪獲寵,竟是獨霸了皇帝,後宮其餘人等已是大半月都不曾見到皇帝一面。

就連從前最受寵的錦妃上官緋寧也是一樣。

上官緋寧閒來無事,正在鳳儀宮內,陪著皇后與皇后的表妹婉貴人閒話家常。

婉貴人雖然容色不顯,但性情很好,上官緋寧也願意與她說話。說了一會兒,皇后又提到婉貴人新編了一支舞,卻還沒選好搭配的舞裙。

「錦妃素來聰慧,最得皇上心意,不如指點一下婉晴?」

上官緋寧倒也不推辭,只道:「婉妹妹不嫌棄的話,到我的芙蕖宮去坐一坐罷。」

兩人出了鳳儀宮的宮門,卻見遠遠有兩個宮裝麗人正朝御花園而去,上官緋寧一下便認出這兩人來,竟是正當寵的怡嬪與許久都不見的麗嬪。兩人親親熱熱挽著手,有說有笑,儼然一副好姐妹的模樣。

上官緋寧還未如何,她身邊站著的臨月卻有些臉色不好了。

宮中人人都知道,麗嬪素來與錦妃上官緋寧不睦,怡嬪既然有心依附上官緋寧,又怎能與麗嬪攪和到一處去?

8

芙蕖宮內,婉貴人正比量著錦妃上官緋寧賜給她的衣料,上官緋寧靜坐在一旁,不時出言提幾句建議。

「喲,錦妃娘娘真是好興致。說來這宮中也就只有錦妃娘娘最好心,最喜歡提攜新入宮的姐妹,自玉貴人到怡嬪,再到婉貴人,真是一個都不落下。」這樣不客氣地打斷別人思路,毫不在意氣氛的,在這後宮之中,當然只有一個麗嬪。

上官緋寧只瞥了一眼急急忙忙跟在後頭的宮人,便知道麗嬪又是不經通報便闖了進來。但更讓她在意的,是跟在麗嬪身後的正是怡嬪。

「給錦妃娘娘請安。」

怡嬪不卑不亢,笑容與往日一般無異。

婉貴人大約也看出來者不善,十分知趣地提前告退了。

「錦妃娘娘一定沒有想到吧?」

怡嬪雖然有些心機,但麗嬪卻素來張狂無知,她見上官緋寧神色有些疑惑,竟得意洋洋地上來解釋:「皇上總是誇錦妃娘娘聰慧過人,只是可惜,錦妃娘娘再聰明也是想不到,婉貴人婉晴是皇后的表妹,而你眼前的怡嬪怡蓉是我的遠房表姐。」

這倒真是上官緋寧沒有想到的。

「這麼說來,之前種種……」

「……當然都是做戲。」麗嬪笑得恣意,語氣之中滿是嘲諷,「而且,就是為了騙這宮中最聰慧的錦妃娘娘。」

三位新人入宮,麗嬪自然猜測到錦妃會想拉攏一位為己用,但婉貴人婉晴是皇后表妹,自然首先出局,剩下兩個,玉貴人貌美而卑微,的確容易控制,為顯出怡嬪的性情,故而有了錦鯉池與麗嬪相爭的那一出,後又為令錦妃覺得怡麗二人勢不兩立,故而又有了玉貴人落水怡嬪指認麗嬪之事。

哪知做了這麼多,怡嬪卻最終從玉貴人處得知錦妃已賜了碧玉扣,怡、麗兩人商議之後,決定主動出擊,這才有了怡嬪半夜請安之事。

麗嬪十分得意,一意要看上官緋寧震驚,或者懊惱,生氣,憤怒。

可是,令麗嬪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在上官緋寧的臉上,只看到了平靜與從容。

「如今看來,你們姐妹二人倒真有幾分相像。」

什麼?在知道這一切之後,上官緋寧竟然還能如此鎮定地品評她們的容貌?上官緋寧並未顯露出任何驚訝的表情,但麗嬪的神色卻變得有些遲疑不定了。

怡嬪心中也有些奇怪,但她還是笑道:「莫非錦妃娘娘早就知道了?」

「不。」上官緋寧搖頭道,「直至方才,聽你們說起才知曉。」

「那你還……」

「雖出意料之外,但既然還沒到最後一刻,又焉知本宮會輸給你們姐妹?」

上官緋寧淡淡一笑。

9

怡嬪盛寵,不分一點與後宮眾人,唯獨只偶爾與皇帝提起,說麗嬪待她極好,皇帝聽了幾次,果然一月之中也多召幸了幾次麗嬪。再分算下來,除了初一十五循例去皇宮的鳳儀宮之外,其餘嬪妃便再無機會。

「麗嬪無知,怡嬪倒有些手腕心計。」上官緋寧道,「入宮以來這些動作,只怕大多都是怡嬪的主意。」

身邊最心腹的宮女臨月亦感嘆:「想不到這怡嬪如此厲害。」

「她再厲害,也還欠缺點火候。」

仿佛為了印證上官緋寧的推測,當夜,上官緋寧已睡下了,卻突然聽見有人扣門。臨月親自去看,來的竟是許久不來芙蕖宮的皇帝。

上官緋寧披散著長發,只穿了薄薄裡衣,更襯得她的一張臉極其生嫩。皇帝看呆了一瞬,不過又很快便走了進來。

宮人們早就退下了。

上官緋寧記起今夜皇帝本翻的是麗嬪的牌子,便笑道:「皇上這樣跑來芙蕖宮,明日臣妾可就與麗嬪說不清了。」

「別提她。」皇帝似有不悅,「朕可有日子沒清淨過了。」

上官緋寧心下明了,也不再多說,走上前來親自替皇帝將披風外衣都解了,再服侍他躺下。皇帝心中顯然裝了事,眉頭微皺,半晌沒有言語。

就在上官緋寧以為皇帝再也不會開口之時,皇帝突然深深嘆了一口氣。

「皇上可是在為前朝之事煩憂?」

「前朝再煩,也總有解決之道。可這後宮……」皇帝的神色似乎有些疲憊,但也只說了半句,皇帝突然話鋒一轉,問道:「你說……朕是不是不該太過執著於過往?」

上官緋寧自然猜出皇帝所言,但卻仍故作不知。

「皇上今日是怎麼了?為何會有此感慨?」

皇帝自覺失言,只道:「朕大概是累了。」

「過往固然令人懷念,臣妾也常常想起幼時在家中的往事,臣妾有個貪玩的小妹,那時她總纏著臣妾,還許願說將來嫁人也要與臣妾嫁到一處去,免得不能一處玩耍。可後來,臣妾入了宮,她卻遠嫁去了江南。」

上官緋寧說到這兒,卻是淡淡一笑,「而長大之後,臣妾與小妹也都並不覺得遺憾。只因過往雖美好,但正因逝去而可貴,若不把握好當下,難不成要一輩子都活在追憶過往之中?」

皇帝聽了這一番話,眉間似乎松泛了不少。

「愛妃說得有理。」

隔日送了皇帝去上朝,臨月便上前來報。

原來近日麗嬪與怡嬪兩姐妹霸佔了皇帝不說,還在皇帝耳畔吹了不少風,一時說玉貴人曾與錦妃交往過密,玉貴人偷盜碧玉扣之事便是錦妃的主意,要皇帝將玉貴人細細審問;一時又說錦妃處處拉攏人心,見玉貴人不成事,又有意栽培婉貴人,想藉此爭寵。

上官緋寧聽過只是一笑,再想想昨夜皇帝說過的話,便知那兩人斷不會長久。

10

皇后在臨水的華悅閣設宴,請了皇帝與後宮諸位嬪妃,宴上婉貴人以一支採蓮舞驚豔四座。皇帝看得盡興,宴罷便攜了婉貴人一同去玉清池觀蓮。

上官緋寧扶著臨月的手準備回宮,卻見皇后朝她招手。

「錦妃陪本宮去御花園散散。」

御花園內正是花團錦簇之時節,上官緋寧刻意放緩了步子,一面欣賞花兒,一面等著皇后先開口。

「錦妃你說,是一枝獨秀好,還是這百花爭妍好?」

上官緋寧笑道:「見著此情此景,誰還能說這樣美的景致不好?」

「錦妃是個聰慧人兒。」皇后也笑了,「也難怪皇上最寵愛你。」

「皇后謬讚,臣妾愧不敢當。」

「只是錦妃有些事……實在是做得聰明過了頭。」皇后忽然轉了語氣,面上顯出些嚴肅的神色來,「本宮聽說,那玉貴人與怡嬪都是受了你的指點?」

上官緋寧心中一凜,皇后果然知道了。

但上官緋寧並不慌亂,只是徐徐道:「臣妾一片痴心,只是想皇上睡個好覺。」

「此話何解?」

皇后的確有些不明白。其實從一開始,聽到皇帝說要尋找多年前的舊人,她便覺得不好。但皇后素來不甚得皇帝歡心,便一心想做個賢良體貼的皇后,故而並未多言。後來她尋來的三個女子,倒也真是費了一番心思,除了她的表妹婉晴之外,另外兩個女子多少都與當年相遇之事有些牽連,正是當年與皇帝相遇之地相隔不遠所居的官宦女子。然而她卻忽略了一人,只因那人早就已入宮當了嬪妃。

皇后原也以為那碧玉扣是錦妃自皇帝那裡打聽來然後仿造的。直到她暗中查了一番,才知原來當年令皇帝鍾情的女子竟就是已入宮的錦妃上官緋寧。但皇后卻沒想到,上官緋寧卻將碧玉扣轉贈了玉貴人,又教了怡嬪一些旁人不知的細節。

若說是為拉攏,倒也有些像,但見怡嬪後來所為,上官緋寧似乎也並不以為意。

這卻是何緣故?

上官緋寧不疾不徐,只道:「臣妾愚見,以為皇上睡不好,不過是有心結未解,只需解開心結,便可安睡了。」

「那錦妃何不自己去做那解鈴人?」

皇后笑道。

「臣妾更偏愛御花園中百花盛放之景致。」上官緋寧亦笑對皇后。

皇后卻不饒她,又問:「可有一點私心?」

「自然有。」上官緋寧嘆道,「臣妾已年長色衰,可不敢再與豆蔻少女相較。」

皇后但笑不語,只伸手掐了一朵開得正好的花兒。

11

有些話,上官緋寧並未說盡,但她料想皇后應當懂了。

其實自新人入宮以來,上官緋寧就從未想過要拉攏什麼人來為己用。第一眼看去,上官緋寧便知玉貴人懦弱,而怡嬪又太招眼,既並非什麼張狂之人,便定是太有城府,至於婉貴人,自然是聽皇后的。

上官緋寧賜碧玉扣給玉貴人,是為引出怡嬪,而教怡嬪細節之時,她的確不知麗嬪與怡嬪的關係,而真就是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心。

沒想到過去多年,皇帝竟然突然想起了當年的自己。

其實帝王之愛終究是薄情的,她入宮之時離他們初見之日不過兩年光景,可皇帝卻並未認出她來。可見這多年之後的惦念,只不過是帝王心中的幻象,將記憶中的少女不斷美化至完美了。既如此,她當然不能坦誠身份,倒不如找個替身,讓皇帝在替身身上漸漸失望。

一定會失望的。

再好的女子,也比不過記憶幻化的完美。

與其令皇帝對如今的她失望,不如讓別人來替她。

待到失望那一日,心結已解,她還是帝王心中最寵愛的妃子。

怡嬪當然不懂得這個道理,她所依仗的籌碼,終有一日會成為她的桎梏。至於怡嬪的那些枕邊風,上官緋寧更是不怕。皇帝記憶中的少女是純潔而美好的,他怎會容忍她做背後告狀的小人?她如此這般,反倒更易失了君心。

正如她與皇帝所言一般,過往只因逝去而可貴,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區區一枚碧玉扣,沒什麼好舍不下的。

本章完,看本專欄所有文章,請點擊下方【購買專欄】↓↓↓

相關焦點

  • 中國文化之碧玉詠贊
    碧玉鮮豔翠綠的顏色,質地細膩的玉質,柔和滋潤的光澤,深受古今人士的喜愛。【碧玉之贊】       碧玉自古為王公貴族及文人雅士所親睞。到了清朝乾隆中期以後,碧玉更是成為宮中普遍使用的玉種。在歷代的文人騷客的筆下,碧玉所受到的讚美遠遠超過包括和田白玉在內的其他玉種。
  • 古代皇帝和后妃的衣服,是穿過了就扔掉,還是要洗幾水再扔?
    公元837年四月的某一天,唐文宗李昂會見一幹大臣時,突然舉起衣袖,一臉得瑟地說道:「你們看,朕這身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我還在穿呢!」頓時搏得了大臣們的一片讚賞之聲。這些大臣不是在恭維皇帝,他們是發自真心的讚美。
  • 初戀故事,如果再見我想對你說
    時光經年回首往昔,初戀暖暖成心底柔軟的一束光。如果能再相見,我好想好好說聲:「謝謝你!」謝謝我們的相遇,雖然最後還是分開了,還是要謝謝你來過。謝謝我們讓彼此成長的那段充滿歡笑和眼淚的青蔥歲月。中秋節的夜晚,你約我去公園裡一起賞月亮,在一棵桂花樹下,你摘了一小把微笑著送到我的鼻子下面,問我香嗎?月光撒在你溫柔的臉龐,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原來你是這麼的好看。那年的生日,你送來了一個特別精美別致的蛋糕,說我們以後要一直一起慶生了,我問你哪買的這麼漂亮的蛋糕,你笑著回答自己做的。我笑你吹牛,你卻霸道的回答,以後蛋糕只許吃你做的。
  • 古代帝王的后妃真的很多嗎?
    因「三宮六院」均處於故宮的內廷,主要為皇帝后妃居所,故而明清之後以「三宮六院」泛指皇帝後宮。所謂的「七十二嬪妃」,其實也並非皇帝後宮的具體人數,而是泛指皇帝後宮人數眾多。《禮·昏儀》規定,「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個規模已經遠超「七十二」這個數字。秦漢時則秉承周制建立后妃制度,並開始建立相應的后妃等級制度。
  • 乾隆皇帝和十二位后妃畫像
    《心寫治平圖》,又稱《乾隆帝后妃嬪圖卷》,現藏於克利夫蘭美術館。為郎世寧等宮廷畫家所繪。畫卷由右向左展開,依次呈現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嬪的半身畫像,每個圖像的右側都附上榜題。其中皇帝、皇后為郎世寧所畫,其餘皆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
  • 乾隆皇帝:她是我初戀,我愛了她72年 | 美好七夕
    其實在歷史上,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比電視劇還要恩愛得多。雍正皇帝在位時,為當時還是阿哥的乾隆皇帝賜號「長春居士」。乾隆皇帝登基後,便賜長春宮為皇后的居所,而圓明園中則賜居長春仙館,要說乾隆到底多愛富察皇后,就是你住的地方也要和我有關。
  • 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初戀的香味就這樣被我們尋回
    周杰倫周杰倫的那首歌,七裡香裡面說到,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初戀的香味就這樣被我們尋回。為什麼他會問到這種魚滋味呢?可能是因為秋刀魚看起來誘人,聞起來很鮮美,可是吃了之後卻有點微微的苦澀,就像初戀給你的感覺一樣。在沒有撥開那層皮之前,你看到的滿是甜蜜,可是真正的嘗試過之後,才覺得也有些微苦,讓人想要充滿要試探卻又不敢試探的這種好奇心。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正因以上三個偶然因素的堆疊,觸發了朱翊鈞心中想要立朱常洵為太子的心思,為此展開了長達十數年的國本之爭。廢長立幼雖然不是歷史上王位繼承的主流,但確實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朱翊鈞的想法其實並不是完全的異想天開。不說其他,歷史上有兩位明君的廢長立幼就取得了重大成功,分別是漢景帝劉啟和漢光武帝劉秀。
  • 清朝后妃的八個等級
    我國古代,從周朝開始,就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皇帝家庭也不例外。皇后是妻;皇貴妃至嬪4個等級為妾;嬪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僅為通房,不算妾室,沒有朝服和朝冠。清初(入關前),努爾哈赤時期還沒有后妃制度。皇太極時期,后妃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五宮: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入關後,后妃名稱多了起來。但直到康熙,用「福晉」和「格格」稱呼後宮嬪妃的情況才消失。
  • 明大禮議之爭 嘉靖帝:我是皇帝我爹必須是皇帝
    但朱厚熜並不接受這種方案,他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 剪個初戀頭,卻再也不想去見初戀
    其實生活還好,沒有大起大落,我想這即是安好吧!無事,遂想剪個頭髮。有人說剪個頭髮是可以換種心情的,我亦認同。去了常去的理髮店,還是一直剪頭髮的那個理髮師。詢問一番,現在流行的就是鎖骨發和初戀頭。光聽名字後者就充滿了誘惑,躍躍欲試的不由得想嘗試,喜歡未知可能是人的一種天性吧,反正我是,索性把一頭長髮交給理髮師任由他剪了。
  • 美國「未合併的領土」,曾讓日本爭破頭,如今已成為美國自由天堂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最早被西班牙佔領,在近代一百年之中,這座島嶼可謂是被美日兩個國家爭來爭去,最後還是歸屬了美國手中,如今這裡已被美國宣布為」未合併領土「,其豐富的遊樂設施,還有美麗的風景,也讓人將這裡譽為美國的自由天堂,風景堪比夏威夷,馬爾地夫等著名旅遊地。而實際上,雖然三分之一都是軍事基地的關島,卻有你想不到的風景所在。
  • 故事:成為皇帝寵妃後,無人敢與我爭,我卻也失去了最愛的人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我是鄭瑤,乳名瑤瑤,喜歡嗑瓜子,喜歡一個人。「拿出來,給我。」我親哥總是板著一張臉,將我堵在牆角要我手裡的瓜子。「沒有,我沒有。」我將雙手藏在身後,緊緊握著手裡的瓜子,對著我哥耍賴。
  • 竟讓世人爭破了頭
    竟讓世人爭破了頭!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賈璉聽說,笑道:「既然給了你奶奶,我怎麼不知道,你們就昧下了。」平兒道:「奶奶告訴二爺,二爺還要送人,奶奶不肯,好容易留下的。這會子自己忘了,倒說我們昧下。那是什麼好東西,什麼沒有的物兒。比那強十倍的東西也沒昧下一遭,這會子愛上那不值錢的!」
  • 古代皇帝們的性生活真的很精彩嗎?當真!
    皇后皇帝圓房,那是影響千秋萬代的重要工程,你敢拒絕,那幫子老臣頭一個不答應,天天上奏摺在你耳邊催你,聯合一幫大臣舉著旗子在宮殿門口跪著求你生兒子、立太子,你要是敢不答應,他便當場撞死在你宮殿門口的柱子上,以死相諫,這比你媽現在天天逼你相親結婚生孩子恐怖多了
  • 穿綾羅、吃珍味、鬥心計,清宮后妃們真的是這樣生活的嗎?
    近幾年清宮戲大火,無數姑娘想穿越回清宮,一圓自己的「清宮皇后」夢。在夢中,她們穿綾羅、吃珍味,得皇帝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史上的清宮后妃們真的是這樣生活的嗎?如光緒皇帝的珍妃,因為年輕愛穿新鮮款式的衣服,就受到了慈禧太后的懲罰連降兩級為貴人。慈禧的懿旨中寫道:「珍貴人,平素妝飾衣服,據按宮內規矩穿戴,並一切使用物件,不準違例。」那清宮后妃們應該穿什麼呢,平常穿著多為敞衣,梳兩把頭。但整個宮廷的女子,只有嬪以上級別的女子能穿紅綠等鮮豔的純色。
  • 明朝:這女人厲害,連后妃都不是,卻成為了皇帝最依戀的人
    那麼,古時候的女人想要飛上枝條,要麼成為皇帝的女人,要麼成為皇帝信任的人,這其中,我們就不得皇帝的奶娘這個角色了。幾乎每個成為皇子奶娘的女人都會想盡辦法俘獲皇子的心,更何況是未來的天子了,那心思多的女人,哪裡會安分的起來呢!
  • 朗誦 碧玉妝成一樹高
    可我以前看這些總感覺太過柔弱,遠沒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來的氣壯山河。直到有一天,我忽然發現藏在花草根系中的奧密,這才恍然大悟,為自己的淺陋而慚愧! 這要從好友軍俠送我的碧玉說起。今年元旦前,軍俠在電話裡說要送我一個盆載,說你一定會喜歡。
  • 古代皇帝選嬪妃侍寢的潛規則:后妃年過50歲就不能侍寢
    應該說,帝王的後宮擁有多少后妃是有一整套宮廷制度的。那麼按照制度,這些帝王的後宮究竟應該擁有多少嬪妃呢?    據《禮記·昏義》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就是說皇帝有名有分的嬪妃有一百二十一人,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宮女,隨時可供皇帝「臨幸」。後宮美女如雲,都是為了侍候皇帝一個人。
  • 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23歲,竟想納她為后妃!這句話成為後世的笑柄
    是將領無能,我天朝大國怎麼能屈服於那穿鼻草約,賠款割地,那傷的是清政府的臉面,決不能答應。 道光並沒有意識到被武力侵犯的嚴重後果,畢竟在此之前,他們只會侵犯別的國家,而不會被人拿著刀子威脅,一時沒有應對的策略。高傲又迂腐的歷史慣性推動著他們不以為然。可是當英軍打到南京的時候,朝廷終於坐不住了,派人和英軍談判。所幸戰鬥還是有所獲,道光也讓人押了個英軍俘虜來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