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總是在感慨長大,懷念小時候的無憂無慮,懷念那些可以任性撒嬌的日子,沒有肩膀上沉重的責任,沒有那麼多的煩惱,有的是大大的理想,是敢衝敢做的時光。在時光的流逝之中,在摸爬滾打之中,在逐漸肩負起的責任之中,有多少人逐漸被生活磨平了稜角?慢慢地學會了妥協、迷失了自我?
我們小時候那麼嚮往的長大真的就是一個逐漸妥協,逐漸失去自我的過程嗎?
《雞腳怪屋》的故事中,有一個小小的女孩,她和奶奶生活在一座長了雞腳的房子裡,這座房子會帶著她們奔跑遷移,因為這裡是個神奇的地方,當蠟燭在骷髏頭裡被點亮的時候,生死之門會打開,那些漂泊的死者的靈魂會來到這裡。奶奶是一名「亞加」,她將和那些靈魂交談,為他們營造出最後一個美好的夜晚,幫他們重溫往昔,紀念一生,送他們跨過生死之門,回歸群星。
小女孩知道自己註定要接替奶奶,成長為新的「亞加」。可是,她的心裡卻是那樣的抗拒,因為她是那樣的孤單,住在一座長著腳的房子裡,能見到的只有死人,而他們每一夜都會永遠地離開。她已經不再是一個小寶寶了,這所房子再大又怎麼會大過房子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小女孩嚮往著外面的世界,嚮往著有一個能交心的朋友,嚮往著去過普通孩子的生活,而不是被亡靈所包圍,而不是扛起肩上的責任。
對責任的逃避和對友誼的嚮往讓她犯下了一個錯誤,在她遇到了一個亡靈女孩的時候,她沒有去幫助她回顧紀念自己的一生,為新的旅途做好準備,而是自私地將她藏起來然後享受這長過一天的友情。
這個錯誤差點讓一個無辜的靈魂消散,而也因為這個錯誤讓小女孩失去了奶奶,她能做的僅僅是成為新的「亞加」,肩負起這間屋子的責任。
她必須長大!
但是,她的執念她的不甘讓她犯下了一個又一個的錯誤,她不但沒有承擔起責任,反而任性地將一切弄得一團亂,她一次次的謊言深深地傷害了這座如親人般愛她信任她的房子……
一切都是最糟糕的樣子……
在《雞腳怪屋》的故事中,作者帶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死」,它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生命有多長,而是生命有多美」;它帶我們去重新審視了「親情」,告訴我們家人的愛是什麼樣的,告訴我們要去珍惜現在;它帶我們去重新理解了「責任」和「長大」,去講述了「包容」和「奉獻」。
當房子長出長長的藤蔓去摟住小女孩的時候,就像母親摟住了迷失的孩子。小女孩的淚水和遺憾在這溫柔的擁抱裡得到撫慰,讓她有了在天亮後繼續向前的勇氣。
長大的路或許很艱難,卻並不代表你只有去失去自己這一條路;我們肩上的責任無法逃避,但不代表只能我們自己去承擔;家人之間的溝通、理解和支持,會給你前行的力量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