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不一定體現為躁動。
年輕,也並非全是瘋狂。
有一群人,
他們安靜地彈著、寫著、唱著。
用樸實無華的歌詞道破生活,
用乾淨純粹的旋律釋放能量,
他們,就是丟火車樂隊。
一群東北爺們的深情
你可能不會相信,這群日常黑衣、安靜彈琴、低調唱歌的民謠樂隊是一群絕對原生的東北大老爺們。他們的音樂清新細膩,不故作熱血,更不無病呻吟,仿佛世間最透亮的光,掃走多少人心中的霾。
丟火車實際上誕生於2004年的東北黑土地,經過16年時光荏苒,成員們來來往往,唯有主唱球子一直堅持,他也是僅剩的樂隊初創成員。曾經有人問他不做音樂會做什麼?他脫口而出「會死」,又想了半天,可能會是個商人。也許,沒有人比他對丟火車更深情了。
在這趟音樂的列車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也許有一天連球子也會下車,但他說只要能留下丟火車,就足夠了。
丟火車的歌聲中有一種溫柔的力量,不掩飾,也不放大生活的悲傷與孤單,而是誠懇地吟唱這些低落與失望,從容自在,內心裡存著堅定的溫暖,這使他們在歌迷中成為謎一般的溫暖安慰,陪伴他們在失落中觸摸光亮。
聽完他們的歌,我開始不再孤單……
《晚安》是丟火車的第一首情歌,也是丟火車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一句『晚安』,勝過千言萬語,這便是丟火車的魅力,能恰如其分地戳中人心的柔軟之處。後來的《秋城》,更是準確抓住了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心。歌曲的結尾,樂隊成員的獨白,竟不由得讓人生發出些許悲傷。《茶底世界》訴說著生命中最善良的時光,生活可能如茶水般略帶苦澀,卻又帶有水光般的透亮,不迷茫,不遺忘,我們清醒地走著,永遠永遠。
《如斯》道盡歲月苦短,告訴我們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在時間面前都沒什麼,無論世界如何改變,有琴瑟果腹,便不知疾苦。不快樂的事,打死不做
丟火車樂隊做音樂的態度始終是單純的,就像主唱球子說的:「我們在生活裡做音樂,不被音樂捆綁的生活,更健康一點。我們在更加自如的音樂裡做回自己。」所以在塵世間的人都在追名逐利的時候,丟火車樂隊十幾年間一直默默創作,從不籤約大公司,他們選擇了獨立音樂的道路,保持了音樂的獨立性和純粹性。
生活是生活,音樂是音樂,它們互不糾纏,也互為表裡,但絕不彼此捆綁。
做我所熱愛,但不被熱愛捆綁,這或許就是享受生活。
為了興趣,願付出一切
因為沒有籤約公司,丟火車樂隊的成員們要承擔很多樂隊運營的工作。主唱球子主要負責音樂製作,其他樂隊成員則肩負公關和執行的工作。每一首歌,從創作、錄音、製作到宣傳巡演,都是樂隊成員們親自完成。從2008年的《丟火車》,2011年的《火車日記》,到2014年的《遊歌》,再到2017年的《浮生》,十幾年間,4張專輯,幾十首原創歌曲,每首歌都充滿真誠。為了音樂,這群年輕人在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時光裡,沒有名利,卻幾乎付出了一切。現在,越來越多像球子他們一樣的年輕人,努力地實現自我興趣,傾盡全力地追求心中理想,無視現實世界的各種殘酷規則,仿佛只為興趣而生。最後會發現,當一個人越是隨心而為,不為世界左右的時候,內心反而越是安靜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