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信息:遊嘉誠,2019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大類,高中畢業於北京十二中
今年,兒子順利地考進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大類。我很欣慰,總算,我這現代版的「孟母三遷」有了好的結果。
孩子雖然在北京出生,戶口也在北京,但因為我們工作原因他從半歲起就隨我們在深圳上學生活,從幼兒園到初二。我們堅信,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故沒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而是跟著我們到當時號稱文化沙漠的深圳一起生活。
在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時我發現他不敢發言,老師一點名讓他回答問題就放聲大哭。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缺乏安全感,我立刻給他轉學到家附近的另一所公立幼兒園,自己親自上陣帶他。不管多忙,我都準時去接送他上學,寒暑假他就跟我一起去公司上班,成了公司有名的小員工,我有應酬時他爸爸就提早下班來我公司接他走。慢慢地,兒子越來越開朗、勇敢。
小學階段我時常和老師溝通如何鼓勵他認真聽講。一年級時,語文老師覺得他早讀時讀詩歌特別有感情,安排他和另一女生參加學校的詩歌朗誦比賽。不巧的是那時老師病了,沒法指導,在知道即將有可能取消他們表演的節目時,我電話了老師,主動請纓,承擔了訓練他們的任務。我推掉了工作,連續幾天給他們輔導,最終在學校的朗誦比賽中他們得了一等獎。
從此以後,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就像開了掛一樣。從入學時一個字不會寫,第一個月還是倒數,一下蹦到了全班第七名。分析其中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早期讓孩子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做作業快速高效,因而有了很大提高。
到了初中,孩子進入了一所福田區的私立學校。當時班裡一個熟悉的同學都沒有,孩子也變得不太愛上學,經過溝通和分析之後發現,原來是因為他不愛住校。於是我果斷決定每天接送他上學,從南山中心區到福田區,風雨無阻,讓孩子能夠每天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同時在學校的教育下,他潛力爆發,一下從入學的班上第二十五名到了全年級第一。
這麼好的成績,按當時政策,兒子依舊不能參加深圳公立學校的招生,痛心之下,為了孩子,我們選擇了再次搬遷,全家從深圳搬回北京。其中曲折、困難不用贅述,當時只是覺得古代有孟母三遷,作為現代人,我們更得支持孩子。
到了北京,教委給派位到了北京一所普通初中讀初三,它的校訓是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再差的孩子老師都能找到你的某個優點去表揚你,因此對孩子也產生了很大的鼓勵。且一個班只有16人,就配備了7名老師。開學第一次考試兒子語文不及格,因為兩地教材不一樣,進度不一樣,老師主動提出不懂的就直接找他們問,我買了全套的北京初中教材,一門一門地問好北京的進度,深圳進度比北京慢一些。物理沒學過的我就自己輔導。
我提前給孩子打了「預防針」,說我們要回北京,北京比深圳難,(孩子知道要轉學到北京後網上百度了一份海澱區的數學,語文卷子,發現自己考分很低。)兩地教材有差距,又會出現一批陌生的同學,但是在這麼溫暖的集體中,有這麼人性化、天天鼓勵你的老師,你一定能跟上的。同時我每天陪他步行上下學,路上幫他分析學習的得失,教導他同學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兒子努力了兩個月,期中考試就考了全班第一。
但是,中考前的4月29日,兒子在學校運動會上摔傷了,斷了韌帶,體育只能選擇免考,直接少12分,同時很快就是一模,孩子開始猶豫:「我都受傷了,路都走不好,要不我就請假不考了」。我堅決地說:「不行,努力了這麼久,怎麼能為這個小小的傷就放棄呢?」於是我給他講了霍金,講了張海迪。最後他決定去參加考試,一模全區180多名。
有了這樣的成績,兒子收到了北京市十二中的異校推薦面試函,拄著雙拐去參加了面試並被成功錄取。於是兒子進入了豐臺區唯一一所市重點高中----北京十二中。他們的口號是學習交給學校,家長只管孩子生活,兒子在其中學習,如魚得水。學校規定高二高三必須上晚自習。我們家在方莊,堵車時經常一個小時到不了。為了孩子,我們再次選擇了搬遷,住進了學校附近的房子裡。
兒子在十二中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就從中考時幾個實驗班的最後一名,到了高一的期中考試時的全年級第五,成了年級前幾中唯一一個非最強班的孩子,也是唯一一個不是十二中初中部畢業的孩子。到了高二下學期,兒子甚至還考到了全年級第一名。
兒子在學校參加了物理競賽,在老師的指導下打進了北京隊。但參加競賽有個缺點,需要要停課四個月,孩子自己願意一試,我們選擇尊重他。在其他同學紛紛退組時,他依舊堅持了下來,只是最後很遺憾,孩子考試發揮不好,最後只摘得銅牌。
兒子是堅定的清華粉絲,一門心思就想考清華,這一打擊對他自信心損害極大。於是這時我向他講述了我自己的經歷,我曾經高一時被學校選出停課一年去考少年班,結果最後沒能考上。但時我沒有氣餒,也沒有自卑,而是接著回去讀高二,最後高考也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績。同時因為這次挫折,我明白了世上沒有天才,天才都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機遇。這也讓我在後來的工作中百折不撓,任何挫折都不能讓我失去信心。這次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於是他慢慢從沮喪中恢復了,同時立志要裸分考上清華。
想起當時,剛回到北京第二個工作日就是學校的期中考試,他停課四個月,影響還是巨大的,只考了60多名。這個時候,我們請了專業的心理醫生給他減壓,十二中也派出老師專門給他補課、訂計劃、不停地鼓勵他。他振作起來,在期末考試時考到了第六名,一模到了第四名,後續也一直穩定在前五。高考時兒子正常發揮,全班第四名。實現了「裸分考上清華」。
總結兒子的學習奮鬥經驗,我認為家人的陪伴、鼓勵是最好的教育。「孟母三遷」是很有必要的。需要陪伴著孩子度過每一個轉折困惑期,對孩子適當地減壓。
但考上清華大學只是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到了清華更需要努力,兒子現在依舊會拿出比高三還拼搏的精神來學習。但我還是給他減壓,談到清華強手如雲,我告訴他只要盡力了就行,不必強求很高的績點與排名。成功的因素很多,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努力了,就人生無悔。
我告訴他,進了清華,要交一個好友,談一場戀愛,拜一個名師,這才不枉讀一次大學。要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愛國愛黨,學成以後報效祖國,這才不負清華學子的稱號。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招生 圖文 | 遊嘉誠媽媽 封圖 | 苑潔 編輯 | 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