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裸分考進清華,媽媽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說得真好,值得收藏!

2020-12-22 中國校園在線

學生信息:遊嘉誠,2019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大類,高中畢業於北京十二中

今年,兒子順利地考進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大類。我很欣慰,總算,我這現代版的「孟母三遷」有了好的結果。

孩子雖然在北京出生,戶口也在北京,但因為我們工作原因他從半歲起就隨我們在深圳上學生活,從幼兒園到初二。我們堅信,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故沒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而是跟著我們到當時號稱文化沙漠的深圳一起生活。

在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時我發現他不敢發言,老師一點名讓他回答問題就放聲大哭。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缺乏安全感,我立刻給他轉學到家附近的另一所公立幼兒園,自己親自上陣帶他。不管多忙,我都準時去接送他上學,寒暑假他就跟我一起去公司上班,成了公司有名的小員工,我有應酬時他爸爸就提早下班來我公司接他走。慢慢地,兒子越來越開朗、勇敢。

小學階段我時常和老師溝通如何鼓勵他認真聽講。一年級時,語文老師覺得他早讀時讀詩歌特別有感情,安排他和另一女生參加學校的詩歌朗誦比賽。不巧的是那時老師病了,沒法指導,在知道即將有可能取消他們表演的節目時,我電話了老師,主動請纓,承擔了訓練他們的任務。我推掉了工作,連續幾天給他們輔導,最終在學校的朗誦比賽中他們得了一等獎。

從此以後,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就像開了掛一樣。從入學時一個字不會寫,第一個月還是倒數,一下蹦到了全班第七名。分析其中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早期讓孩子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做作業快速高效,因而有了很大提高。

到了初中,孩子進入了一所福田區的私立學校。當時班裡一個熟悉的同學都沒有,孩子也變得不太愛上學,經過溝通和分析之後發現,原來是因為他不愛住校。於是我果斷決定每天接送他上學,從南山中心區到福田區,風雨無阻,讓孩子能夠每天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同時在學校的教育下,他潛力爆發,一下從入學的班上第二十五名到了全年級第一。

這麼好的成績,按當時政策,兒子依舊不能參加深圳公立學校的招生,痛心之下,為了孩子,我們選擇了再次搬遷,全家從深圳搬回北京。其中曲折、困難不用贅述,當時只是覺得古代有孟母三遷,作為現代人,我們更得支持孩子

到了北京,教委給派位到了北京一所普通初中讀初三,它的校訓是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再差的孩子老師都能找到你的某個優點去表揚你,因此對孩子也產生了很大的鼓勵。且一個班只有16人,就配備了7名老師。開學第一次考試兒子語文不及格,因為兩地教材不一樣,進度不一樣,老師主動提出不懂的就直接找他們問,我買了全套的北京初中教材,一門一門地問好北京的進度,深圳進度比北京慢一些。物理沒學過的我就自己輔導。

我提前給孩子打了「預防針」,說我們要回北京,北京比深圳難,(孩子知道要轉學到北京後網上百度了一份海澱區的數學,語文卷子,發現自己考分很低。)兩地教材有差距,又會出現一批陌生的同學,但是在這麼溫暖的集體中,有這麼人性化、天天鼓勵你的老師,你一定能跟上的。同時我每天陪他步行上下學,路上幫他分析學習的得失,教導他同學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兒子努力了兩個月,期中考試就考了全班第一。

但是,中考前的4月29日,兒子在學校運動會上摔傷了,斷了韌帶,體育只能選擇免考,直接少12分,同時很快就是一模,孩子開始猶豫:「我都受傷了,路都走不好,要不我就請假不考了」。我堅決地說:「不行,努力了這麼久,怎麼能為這個小小的傷就放棄呢?」於是我給他講了霍金,講了張海迪。最後他決定去參加考試,一模全區180多名。

有了這樣的成績,兒子收到了北京市十二中的異校推薦面試函,拄著雙拐去參加了面試並被成功錄取。於是兒子進入了豐臺區唯一一所市重點高中----北京十二中。他們的口號是學習交給學校,家長只管孩子生活,兒子在其中學習,如魚得水。學校規定高二高三必須上晚自習。我們家在方莊,堵車時經常一個小時到不了。為了孩子,我們再次選擇了搬遷,住進了學校附近的房子裡。

兒子在十二中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就從中考時幾個實驗班的最後一名,到了高一的期中考試時的全年級第五,成了年級前幾中唯一一個非最強班的孩子,也是唯一一個不是十二中初中部畢業的孩子。到了高二下學期,兒子甚至還考到了全年級第一名。

兒子在學校參加了物理競賽,在老師的指導下打進了北京隊。但參加競賽有個缺點,需要要停課四個月,孩子自己願意一試,我們選擇尊重他。在其他同學紛紛退組時,他依舊堅持了下來,只是最後很遺憾,孩子考試發揮不好,最後只摘得銅牌。

兒子是堅定的清華粉絲,一門心思就想考清華,這一打擊對他自信心損害極大。於是這時我向他講述了我自己的經歷,我曾經高一時被學校選出停課一年去考少年班,結果最後沒能考上。但時我沒有氣餒,也沒有自卑,而是接著回去讀高二,最後高考也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績。同時因為這次挫折,我明白了世上沒有天才,天才都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機遇這也讓我在後來的工作中百折不撓,任何挫折都不能讓我失去信心。這次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於是他慢慢從沮喪中恢復了,同時立志要裸分考上清華。

想起當時,剛回到北京第二個工作日就是學校的期中考試,他停課四個月,影響還是巨大的,只考了60多名。這個時候,我們請了專業的心理醫生給他減壓,十二中也派出老師專門給他補課、訂計劃、不停地鼓勵他。他振作起來,在期末考試時考到了第六名,一模到了第四名,後續也一直穩定在前五。高考時兒子正常發揮,全班第四名。實現了「裸分考上清華」。

總結兒子的學習奮鬥經驗,我認為家人的陪伴、鼓勵是最好的教育。「孟母三遷」是很有必要的。需要陪伴著孩子度過每一個轉折困惑期,對孩子適當地減壓。

但考上清華大學只是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到了清華更需要努力,兒子現在依舊會拿出比高三還拼搏的精神來學習。但我還是給他減壓,談到清華強手如雲,我告訴他只要盡力了就行,不必強求很高的績點與排名。成功的因素很多,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努力了,就人生無悔。

我告訴他,進了清華,要交一個好友,談一場戀愛,拜一個名師,這才不枉讀一次大學。要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標,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愛國愛黨,學成以後報效祖國,這才不負清華學子的稱號。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招生 圖文 | 遊嘉誠媽媽 封圖 | 苑潔 編輯 | 曾妮

相關焦點

  • 沙溢與孩子現身機場:最好的教育,是高質量的陪伴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沙溢曾經發文說,認為陪伴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有父親的陪伴,真好北京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說:父愛缺失或者父親缺位的家庭,孩子往往缺乏自信,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差,過於敏感,容易焦躁、孤獨,產生情感障礙,動手能力和學業成績也相對不夠理想。而那些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會比較的有安全感,而且因為有了父親的言傳身教,更容易從父親身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創造力、想像力,求知慾、好奇心和自信心得到充分激發,擁有更多的生活經驗。
  • 陪伴,是你給孩子最好的假期教育
    顏如晶曾在《奇葩說》上說:「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地變。連續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1到20歲你不看了,就永遠都看不了了。」成長不可逆,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陪伴孩子成長的那些美好時光,錯過了就是永遠。
  • 看完清華學霸媽媽定的「家規」,我跟孩子說了一聲「對不起」
    從古至今,"無規矩不成方圓"便一直是人們對待孩子教育的普遍共識。一說到家規,許多媽媽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比如制定了孩子多久能玩一次手機、下次考試需要進步多少名等等,而今天的這位清華學霸的媽媽,雖然也制定了家規,但不同的是,她制定的家規不針對孩子,而是針對自己。
  • 《媽媽是超人第三季》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當被問到爸爸媽媽的職業,安迪乾脆利落地回答「拍戲的」,令人忍俊不禁;安迪的夢想是「長大當警察」,這個問題根本難不倒黃聖依;令人意外的是,6歲的安迪更喜歡「和大人玩」,理由居然是「因為小朋友們太幼稚了」。這樣的大人話被安迪一本正經地說出來,實在是太有喜感,而黃聖依也很了解兒子的特點,承認「大人比較跟他談得來」。
  • 世界上最好的一段話(說得真好)
    每每到了天氣放晴時,老太太就唉聲嘆氣,說:「這麼大的太陽,雨傘不好賣,大兒子的日子肯定不好過了。」可天一下雨,她又想起了二兒子:「這麼大的雨,我那老二的草鞋如何能賣得出去啊。」人一旦讓自己的心情生病了,就會很難痊癒,心中的負荷也就越來越重。
  • 清華學霸放棄科研想進娛樂圈?他追的到底是夢還是錢?
    你說要是你喜歡音樂,那你也可以把唱歌當做業餘興趣,為什麼一定要進圈呢? 放棄自己擅長的領域,強行往一個自己不擅長的圈子靠,為什麼? 如果說,潘超一開始的夢想就是音樂、娛樂圈,那為什麼還要進清華選擇科研項目,而不是去報一些高等的音樂學院之類的呢?
  • 耐心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父母的耐心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02《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在飛花令環節出口成章,戰勝其他兩位才女,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甚至連北京師範大學的康震教授都大呼慚愧!慚愧!陪伴能讓孩子能感知愛學會愛,也能讓孩子更加茁壯成長。03作者果農在《我的事業是母親》中這樣寫到:「陪伴孩子成長,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樂時光,是一件多麼值得我們感恩的事情啊!」
  •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馬皓文用他獨特的方式引導孩子興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孩子成長,這正好與教導主任所重視的「唯升學率觀念」相反。兩種不同的教育觀念,製造了影片最主要的戲劇衝突,從而也引發廣大觀眾探討一個很有價值的主題:對孩子而言,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清華排第一靠的是什麼?
    文/俠客談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是基礎,而大學則是容納和收集教育的一個地點。雖然北協會有所變動,但是還真的是比很多的大學都要厲害得多。而北京大學作為北京在經濟類、法學、生物學方面,有著「王牌專業」的領域,但是很多人也是對其有著一些程度的不認可。
  • 賭王女兒考上清華,路人笑說「飢不擇食」。何超欣為什麼能進清華?
    賭王女兒考上清華,路人笑稱「飢不擇食」,何超欣憑啥能進清華?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大學數量已經突破3000所。雖然大學數量在全國位於前列,可是,要是論質量的話,也只有為數不多的「985」能與世界名校抗衡。
  • 清華博士媽媽裸辭陪娃「小升初」,中產培養精英只能死磕
    這些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從金錢到精力,傾盡所有。 01 周知方出生於2000年10月25日,現在19歲。他的父母為清華計算機系的同班同學,90年代初隨著出國潮來到矽谷,分別在谷歌和甲骨文工作,育有相差兩歲的一女一兒。
  • 這位媽媽說,這10件事兒千萬別對孩子做!
    來聽聽她教育理念吧!要是比較得多的話,小朋友就會沒有信心,他的潛力不敢讓父母看到。自我肯定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是自我肯定力低的小朋友,他們可能會去欺負別人,看不起別人。玩具玩了兩三個禮拜,他們就會不喜歡了,丟在一邊,玩具不會成為他們永久的朋友。我記得有一個家長跟我說,女兒不喜歡洗澡,我想獎勵她(玩具)。
  • 範瑋琪夫妻倆,悉心陪伴孩子,開放式教育值得大家學習
    現在的範瑋琪就像一個全職媽媽一樣,時刻都陪伴著孩子,丈夫陳建州常常也會在自己社交網絡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愛妻與兩個兒子的親子時光。範瑋琪常常會陪兒子們在自家的豪宅別墅玩沙堆城堡。而兄弟倆也很好奇媽媽範瑋琪的"創作",睜著大眼睛,聚精會神的看著媽媽操作的樣子顯得十分呆萌可愛,隨後也跟著一起上手玩了起來,拿著桶倒沙的同時小心翼翼怕沙子濺到自己身上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 清華博士求職多次遭拒:有人說學歷歧視,有人說學歷並不代表能力
    青睞985、211畢業生是對其能力和自律的認可進入21世紀,全國各類大學擴招,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普及教育,211、985高校在每個省的招生比例已高達20%-30%,甚至更高。因此,除非中小學階段未能接受到正常的學校教育等很特殊的情況,智力和學習能力很強的學生,考上985、211根本不是大問題。也許有人會說,我早些時候貪玩去了,上大學了才努力不行嗎?
  • 17歲女生在校墜亡,曾交200萬學費:學校再貴,教育也得親力親為
    但父親並不心疼這筆錢,因為他覺得能把女兒送到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值!可一夜之間,毫無預兆,孩子沒了。學校稱事發地點監控已壞,無從得知真相。好不容易盼到周末,本來可以回家撒撒嬌,可等待他的永遠都是父母各種理由的缺席。發展心理學裡有一個概念叫「依戀理論」,簡單說,是指孩子對父母有著與生俱來的依戀;這種依戀在嬰兒時期和童年階段表現得特別明顯。
  • 清華教授說女兒正成為「普通人」,希望孩子開奶茶店:你還真信啊
    孩子只要喜歡,做什麼職業都值得高興,值得被鼓勵。那讓你的孩子,出了大學就開奶茶店,一做一輩子,你願意嗎?一位清華教授,就願意。但你還真的信啊?所以,這樣兩個人的女兒,在媽媽劉瑜的眼裡,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你信不信?這句話出自清華教授劉瑜,最近一篇演講文《我們的社會充滿成功學,但沒有"失敗學"》。
  • 從北上廣考上清華的非小鎮做題家是什麼樣子的?優秀的00後來了
    她思維敏捷,表達能力超強,一口氣能說半個小時不停。就光這一點,就已經秒殺了各年齡段80%的人了吧。 邊邊的高考成績上海市排名200多,加上強基計劃的成績,邊邊考入了清華哲學系。邊邊對自己的高考成績並不十分滿意,她說自己數學才考了130多分,要是數學成績再高一點,就能裸分進清華了。
  • 清華學霸放棄學業想進娛樂圈?甄子丹批評的好
    你說要是你喜歡音樂,那你也可以把唱歌當做業餘興趣,為什麼一定要進圈呢?放棄自己擅長的領域,強行往一個自己不擅長的圈子靠,為什麼?有的童鞋可能會說了,人家自己選自己的道路,對得起自己不就行了,你管那麼多呢?
  • 《我是山姆》陪伴是最好得愛
    hello大家好,我是無話不說的電影主講武寵影,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星期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親子電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是不能少的,趕快一起看起來吧!他與露西相互陪伴,建立共同的生活目標。好父母需要始終如一,需要耐心,需要聆聽,即使聽不進也要假裝聽。
  • 這些經驗值得媽媽收藏!
    老牧用對小小牧的方式總結了以下值得所有爸爸媽媽收藏的小方法,都是親身經驗。以下方法對還「有得救」的爸爸管用,那些「沒得救」的就不用看了,因為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小小牧三歲了,老牧作為他的爸爸一直也在不斷學習,小小牧的媽媽也在不斷充電,以適應這個小傢伙,子不教父之過,那麼如何做好一個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