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日前召開的區委五屆二十五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區委確定了「聚焦新戰略、勇當排頭兵」工作主題。這也意味著,雨花區將開啟全面建設全國一流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新徵程,確保實現「十四五」的良好開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新的一年,雨花區將在發展戰略、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上,始終聚焦「三高四新」戰略,全面對標對表,全力抓好落實落地。緊盯先進位造業、科技創新、改革開放三個高地全面發力。同時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著力提升城鄉品質形象,打造更加均衡更加普惠的民生。
此外,進一步明確雨花定位,發揮雨花優勢,強化雨花擔當。既在長沙和湖南的現代化建設中持續走在前列,勇當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彰顯省會中心城區更大擔當;又放眼中部乃至全國,對標先進,加快發展,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化強區。
▲坐落於長沙市雨花經開區的湖南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產業鏈。
推動先進位造業發展
聚焦「一主一特」產業鏈,持續推進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培育主導企業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形成「核心+配套」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圍繞龍頭項目抓配套項目、補位項目、支撐項目的引進落地,推動大族智控、博眾精工、匯川技術等企業(項目)引進落地,培育更多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強化在建項目全過程管理,推動比亞迪商用車總部、大族雷射二期、可孚醫療新基地、長步道新基地等投產達效。深入推進國家綠色示範園區建設,加快打造湖南省工業網際網路APP平臺、湖南省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平臺,推動科技、人才、技術向園區集聚。加快園區騰籠換鳥,推進「飛地園區」建設,進一步擴展園區發展空間。
▲資料圖。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做好企業轉型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企業創新研發能力。抓好企業「入規、升高、上市、擴面」工作,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
加快創新載體建設,立足軟體業「一帶一基地」布局,打造一批創新應用場景,推動更多軟體企業和技術人才落戶雨花。緊盯商貿物流、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推動新的增長點向高鐵、紅星和雅塘片區聚集。
健全創新體制機制,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對接,建立結對合作長效機制。加大對企業研發項目、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扶持力度,完善人才管理、服務和激勵機制,激發創新活力。
▲雨花高橋區塊是全國唯一以市場主體為載體的自貿試驗區。
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聚焦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內需外需、進口出口協調發展,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積極融入開放格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積極參與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深度融入長株潭一體化、長沙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建設。
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先行先試,推動96項承接改革任務、5項全國首創性改革事項落實落地。高橋區塊深入推進中非經貿合作示範園二期建設,加快龍頭企業引進、服務平臺建設、貿易模式創新等;高鐵新城區塊在現代物流、國際商貿、跨境金融、文化創意等領域實現有力突破。依託經開區打造自貿協同產業園。積極對接省內其他市場,推動「湘品出湘」、走向世界。著力提升開放水平,高水平做好引進來走出去文章,支持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
▲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一期。
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全方位發掘和釋放發展潛力。
持續攻堅片區開發,高鐵片區加快項目建設,加快產業導入,加大片區整治力度,提升站區管理水平。紅星片區加快完成天華地塊掛牌出讓,推動步步高星城天地購物中心建成開業。雅塘片區加快完成徵拆項目清零、基礎設施配套,推進產業項目開發建設。同時,要統籌推進電商物流園穩步發展。
持續抓好項目建設,全面鋪排省市區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和民生項目。
持續推動消費升級,緊盯高橋、紅星兩大市場,東塘、德思勤、吾悅廣場等商圈,步步高、盒馬鮮生等企業,升溫傳統消費,壯大新型消費。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推進企業開辦和註銷改革,加強市場信用體系建設,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圭塘河水清岸綠,煥發著美麗與生機。
提升城鄉品質功能
深入推進精美城市建設,按照「四精五有」要求,統籌推進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老舊社區改造等。加快5G基站、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智慧交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深化農村「五治」工作和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不斷提升精細管理水平,將城市管理、生態環保等事項納入網格化綜合服務平臺,提升網格化管理水平。深化校園周邊、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綜合整治,開展渣土揚塵、夜市規範等專項整治,加強市政設施管護,推動城鄉品質持續提升。
▲12月14日,長沙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砂子塘社區志願者對轄區孤寡老人進行走訪慰問。
構建均衡普惠民生
加快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困難群體、特殊人員的保障和幫扶力度。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貧困人口等群體就業工作。推進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網格志願者巡查。
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
突出示範帶動,持續推進「三零」社區(村)建設,抓實抓好「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形成常態長效機制。
完善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
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城鄉社區(村)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區(村)服務群眾功能,提高鄉村治理效能,提升城市居民小區現代化治理和物業管理水平。
守牢安全底線,牢固樹立大安全理念,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深入推進縣域警務工作,紮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有效防範政府性債務、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各類風險,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雨花。
▲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包裝進行消毒
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緊繃「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這根弦,堅持人物同防,加強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長人員的排查和管控,加強高鐵南站、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賓館酒店等場所監測,落實防控措施。抓好進口冷鏈食品、農產品、水產品市場流通環節管控,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引導全社會增強防控意識、提升健康素養水平,構築疫情防控大防線。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