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石榴花開耀目的時候,五月就來了。伴著蒸蒸暑氣,榴花傲然朗照於厚綠枝葉其上,不愧是花神!
自古花神眾多,在文人墨客的千年演繹中,還出現了神仙版本。按照排序,五月花神乃鍾馗——就是那個以捉鬼除妖而盛名於民間的鐘馗。
PS:鍾馗還是文曲星,即魁星。按照傳說,鍾馗乃唐高宗年間才子,曾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卻因貌醜驚嚇了武后而不被授予功名。鍾馗憤而跳入東海,玉皇大帝深憫其人,賜硃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所謂魁星點鬥,拔得頭籌是也。
清乾隆 粉彩百花錦地開光十二花神雙耳大瓶
觀復博物館藏
(最左側正是:穿紅袍、頭簪石榴花的鐘馗)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唐·韓愈·《題榴花》
寫作此詩的昌黎先生適遭貶謫,訴慨嘆於筆端,卻無意間留下了描寫榴花的千古名句。一個「明」字,點亮了叢蔭的片片疊影,吸引著萬道灼灼目光。難怪,流行於隋唐的單色紅裙被稱為石榴裙呢!
唐代 周昉繪《簪花仕女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中間觀鶴,最右側戲犬的仕女都穿石榴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石榴裙並不是用石榴花染成的,而是用紅花,即《天工開物》中所記述的「紅花染」。
紅花於夏日開放,需在清晨還有露珠的時候採摘——這時,紅花的刺較軟,不扎手——經「碓搗」成漿後,加清水浸漬,入布袋擰絞去掉黃汁;然後再用淘米水淘洗,蓋上青蒿停置一夜,捏成餅狀,陰乾存放。如此製成的紅花餅只須用鹼水清洗幾次,待紅色素溶解出來,即可染色。
清代 竹柄紗地堆綾加繡花鳥石榴扇
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榴花的詩作,相對於韓文公的觸景抒情,還是文衡山的《青玉案》更簡白舒暢 :
庭下石榴花亂吐,滿地綠陰亭午。
午睡覺來時自語,悠揚魂夢,黯然情緒,蝴蝶過牆去。
駸駸嬌眼開仍,悄無人至還凝佇。
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薴,不受些兒暑。
寥寥數語,閒適恬靜的夏日午後幽景浮至眼前,歡喜脈脈。
此時此刻,觀復博物館(北京)展廳入口的石榴花正嬌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往期文章連結:端午佳節話香囊
點擊圖片,聽馬霸霸講國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