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

2021-02-19 觀復博物館

當石榴花開耀目的時候,五月就來了。伴著蒸蒸暑氣,榴花傲然朗照於厚綠枝葉其上,不愧是花神!

自古花神眾多,在文人墨客的千年演繹中,還出現了神仙版本。按照排序,五月花神乃鍾馗——就是那個以捉鬼除妖而盛名於民間的鐘馗。

PS:鍾馗還是文曲星,即魁星。按照傳說,鍾馗乃唐高宗年間才子,曾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卻因貌醜驚嚇了武后而不被授予功名。鍾馗憤而跳入東海,玉皇大帝深憫其人,賜硃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所謂魁星點鬥,拔得頭籌是也。

清乾隆 粉彩百花錦地開光十二花神雙耳大瓶

觀復博物館藏

(最左側正是:穿紅袍、頭簪石榴花的鐘馗)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唐·韓愈·《題榴花》

寫作此詩的昌黎先生適遭貶謫,訴慨嘆於筆端,卻無意間留下了描寫榴花的千古名句。一個「明」字,點亮了叢蔭的片片疊影,吸引著萬道灼灼目光。難怪,流行於隋唐的單色紅裙被稱為石榴裙呢!

唐代 周昉繪《簪花仕女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中間觀鶴,最右側戲犬的仕女都穿石榴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石榴裙並不是用石榴花染成的,而是用紅花,即《天工開物》中所記述的「紅花染」。

紅花於夏日開放,需在清晨還有露珠的時候採摘——這時,紅花的刺較軟,不扎手——經「碓搗」成漿後,加清水浸漬,入布袋擰絞去掉黃汁;然後再用淘米水淘洗,蓋上青蒿停置一夜,捏成餅狀,陰乾存放。如此製成的紅花餅只須用鹼水清洗幾次,待紅色素溶解出來,即可染色。

清代 竹柄紗地堆綾加繡花鳥石榴扇

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榴花的詩作,相對於韓文公的觸景抒情,還是文衡山的《青玉案》更簡白舒暢 :

庭下石榴花亂吐,滿地綠陰亭午。

午睡覺來時自語,悠揚魂夢,黯然情緒,蝴蝶過牆去。

駸駸嬌眼開仍,悄無人至還凝佇。

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薴,不受些兒暑。

 

寥寥數語,閒適恬靜的夏日午後幽景浮至眼前,歡喜脈脈。

此時此刻,觀復博物館(北京)展廳入口的石榴花正嬌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往期文章連結:端午佳節話香囊

點擊圖片,聽馬霸霸講國寶故事!

相關焦點

  • 五月伴夏來,看唐詩裡的五月除了美還有什麼?
    草木繁盛,花香誘人,五月伴夏而來,一切都那麼生機盎然。翻閱詩集才發現古人早就洞察到五月的一切。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所以王維筆下的五月除了田家晚歸圖體現的自然淳樸外,還有詩人歸隱的心境。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在五月裡藏好來自四月的浪漫
    五月你好, 請照顧好我這個小朋友。3.甜甜碎片,叮!屬於你的五月假期已上線。4.晦!在五月裡藏好來自四月的浪漫。5.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6.日常迷信,五月你好,請對我好一點,希望有更多好事發生。
  • 五月已到,從詩詞中賞最美的五月天吧!
    溫暖的陽光灑進心扉,激蕩著心靈深處的溫馨詩行,詩一般的五月如夢似幻,是詩人筆下不衰的美,下面讓我一起欣賞欣賞詩詞中五月詩意的美吧!《白田馬上聞鶯》唐·李白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五月,桑葚漸漸成熟,黃鸝鳥啄食著紫色的桑葚,在桑樹枝條上鳴叫,歌聲婉轉動聽,徜徉在五月的陽光下,閒走在田野河畔,聲聲鶯啼,微風挾裹著泥土的芬芳,氤氳入心,還以為是陽春三月了!
  • 誦讀花開(第44期)亮晃晃的五月||王芳傾情朗誦
    :王芳五月,踏著陽光的腳步,和著端午的節拍,乘著艾蒿的香氣,徜徉在大街小巷,遊走於山水田間。老天爺偶爾使性子,刮陣狂風,下陣暴雨,甚至撂些冰雹,且給五月增添幾分神奇與任性。五月,麥黃花紅,瓜果飄香。擋不住城裡人成群結隊往山裡跑,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忘情。走進大山,尋著艾蒿的清香,一路北往。天高雲淡,空氣裡瀰漫著清新與透亮。呼出濁氣,換回清澈。
  • 雙字飛花令:帶「五月」兩字的詩句,你能接上多少句?
    1.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2.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觀刈麥》3.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韓愈《榴花》4.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歐陽修《漁家傲》5.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李白《長幹行》6.五月漁郎相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