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屆艾美獎頒獎典禮結束,《權力的遊戲》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分獲劇情類與喜劇類的「最佳劇集」,《王冠》女主打敗吳珊卓獲得劇情類視後,而「小惡魔」則第三次獲得「最佳男配」的獎盃。
作為美劇屆最大的獎項,第70屆艾美獎的頒獎典禮於今日在美國洛杉磯落下了帷幕。《周六夜現場》的科林·喬斯特與麥可·徹是本屆典禮的主持人,科林的女朋友「寡姐」斯嘉麗·詹森也前來捧場,與她一同出現在紅毯上。
「我的第三座獎盃了!」
本屆艾美獎上囊括了不少第一次拿到提名的新人,包括《權力的遊戲》中的「詹姆」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我們從小聽著他的歌看了世界盃的瑞奇·馬丁(《美國犯罪故事》);《巴裡》、《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與《美女摔角聯盟》則是第一次入選艾美獎。而吳珊卓更是因在《嗜血嬌娃》中的表現創造了歷史,成為艾美獎上首位獲得了「女主」提名的亞裔演員,雖然她沒有最終獲獎。
《權力的遊戲》錯過了去年的艾美獎,今年不能缺席了,除了以22項提名領跑,獲得了整個頒獎典禮上的最具分量獎項——「劇情類最佳劇集」,還讓「小惡魔」彼特·丁拉基第三次獲得了一座「最佳男配」的獎盃,他在獲獎感言中感謝了正坐在臺下的喬治·R·R·馬丁老爺子。這部HBO的當家門面劇22項提名中了6項,包括「最佳服裝」與「最佳配樂」等,可謂是不來則已,來了沒跑。
出演女王的福伊拿到了劇情類視後
吳珊卓的「劇情類視後」獎項,則是輸給了在《王冠》中飾演伊莉莎白二世的克萊爾·福伊,福伊還在獲獎致辭中特意致敬了她,以及感謝了自己在劇中的「丈夫」,「第11任神秘博士」馬特·史密斯;而劇情類的「視帝」獎項,則是頒給了《美國諜夢》中的馬修·瑞斯。
福伊今年全面開花,艾美獎到手,她主演的《登月第一人》今年10月即將在全美公映,很有可能成為奧斯卡學院獎的有力競爭者之一;而她在明年上映的新作《蛛網中的女孩》中,更是接替魯妮·瑪拉出演女主「Lisbeth」,將《龍紋身的女孩》系列影片延續了下去。
劇情類「最佳女配」是《西部世界》本屆的唯一一個獎項
以21項提名,和《周六夜現場》並列第二的《西部世界》,則讓桑迪·牛頓首次獲得了這個類別中「最佳女配」的艾美獎,這也是本劇在本屆艾美獎上的唯一獲獎。
喜劇類中的「最佳女主」則是不孚眾望,給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中的蕾切爾·布羅斯納罕,她此前曾出演過《紙牌屋》中的妓女,還獲得過「最佳客串女演員」的艾美提名。在頒獎致辭中她說,「我愛《麥瑟爾夫人》這部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女人終於可以再次發聲了,我們需要投票,如果你還沒註冊,趕緊拿起手機!」;而劇中的「酒保」艾利克斯·布諾斯汀則是「最佳女配」的獲得者。
繼今年年初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類」劇集,與這個類別中「視後」的雙料肯定後,《麥瑟爾夫人》又獲得了今晚分量第二重的獎項——「最佳喜劇類劇集」,11項提名中還拿到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選角」等在內的7項大獎,實至名歸。
「麥瑟爾夫人」獲獎毫不意外
前SNL明星「史小芳」比爾·哈德爾因新劇《巴裡》,獲得了喜劇類的「最佳男主角」,而同劇組的亨利·溫克勒則是獲得了「最佳男配」的獎項。
限定類劇集方面,雷吉娜·金因《美國重案》第三季獲得了「最佳女主」,「電影咖」傑夫·丹尼爾斯因參演了《無神》,獲得了這個類別的「最佳男配」,《無神》還帶來了一座「最佳女配」的獎盃,頒給了梅裡特·維沃。曾經在《歡樂合唱團》中青澀出演的達倫·克裡斯,轉眼間已經因《美國犯罪故事》,獲得這個類別的「最佳男主」獎盃了,讓人不禁感慨。
這個類別的「最佳劇集」,則是頒給了有佩內洛普·克魯茲出演的《美國犯罪故事:刺殺範思哲》(第二季)。而被粉絲們戲稱為「低配版」馬特·達蒙——傑西·普萊蒙主演的《黑鏡》第四季第一集(服裝特別像《星際迷航》的那集),獲得了「最佳電視電影」的獎盃。
《巴裡》一舉拿下喜劇類男主和男配
在典禮現場,蒂娜·菲帶領現場觀眾緬懷了包括剛剛去世的伯特·雷諾茲、明星主廚安東尼·鮑代恩在內的一眾已離開我們的電視人們,「能在美劇行業工作是一種榮幸……我們挑戰你們的假設,溫柔地送出壞消息,有責任總是告訴你們事實,當我們最喜愛的節目中,有演員離世時,就像是失去了一個朋友。」
主要獲獎名單
最佳劇情類劇集:
《美國諜夢》
《王冠》
《權力的遊戲》(獲獎)
《使女的故事》
《怪奇物語》
《我們這一天》
《西部世界》
最佳喜劇類劇集:
《亞特蘭大》
《巴裡》
《黑人一家親》
《抑制熱情》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獲獎)
《矽谷》
《我本堅強》
最佳限定類劇集:
《沉默的天使》
《美國犯罪故事:刺殺範思哲》(獲獎)
《天才:畢卡索》
《無神》
《梅爾羅斯》
最佳電視電影:
《華氏451度》
《弗林特》
《帕特諾》
《信箋故事》
《黑鏡》第四季第一集 (獲獎)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傑森·貝特曼《黑錢勝地》
斯特爾林·K·布朗《我們這一天》
艾德·哈裡斯《西部世界》
馬修·瑞斯《美國諜夢》(獲獎)
米洛·文堤米利亞《我們這一天》
傑弗裡·懷特《西部世界》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克萊爾·福伊《王冠》(獲獎)
伊莉莎白·莫斯《使女的故事》
埃文·蕾切爾·伍德《西部世界》
凱麗·拉塞爾《美國諜夢》
吳珊卓《嗜血嬌娃》
塔提阿娜·瑪斯拉尼《黑色孤兒》
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安東尼·安德魯斯《黑人一家親》
特德·丹森《善地》
拉裡·戴維《抑制熱情》
唐納德·格洛沃《亞特蘭大》
比爾·哈德爾《巴裡》(獲獎)
威廉姆·H·梅西《無恥之徒》
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帕梅拉·奧德隆 《更美好的事》
蕾切爾·布羅斯納罕《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獲獎)
阿麗森·詹尼《極品老媽》
伊莎·芮《不安感》
翠西·艾利斯·羅斯《黑人一家親》
莉莉·湯普琳《同妻俱樂部》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天才》第二季
達倫·克裡斯《美國犯罪故事》第二季(獲獎)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梅爾羅斯》
傑夫·丹尼爾斯《無神》
約翰·傳奇《耶穌基督萬世巨星現場音樂會》
傑西·普萊蒙《黑鏡》第四季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傑西卡·貝爾《罪人的真相》第一季
蘿拉·鄧恩《信箋故事》
米歇爾·道克瑞《無神》第一季
埃迪·法可《法律與秩序:真實重案》
雷吉娜·金《美國重案》第三季(獲獎)
莎拉·保羅森《美國恐怖故事》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配角:
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權力的遊戲》
彼特·丁拉基《權力的遊戲》(獲獎)
約瑟夫·費因斯《使女的故事》
大衛·哈伯《怪奇物語》
曼迪·帕廷金《國土安全》
馬特·史密斯《王冠》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配角:
阿麗克西斯·布萊德爾《使女的故事》
米莉·博比·布朗《怪奇物語》
安·唐德《使女的故事》
琳娜·海蒂《權力的遊戲》
桑迪·牛頓《西部世界》(獲獎)
伊馮娜·斯特拉霍夫斯基《使女的故事》
喜劇類劇集最佳男配角:
路易·安德森《小丑夢搖籃》
亞歷克·鮑德溫《周六夜現場》
提圖斯·博格斯《我本堅強》
託尼·夏爾赫布《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基南·湯普森《周六夜現場》
亨利·溫克勒《巴裡》(獲獎)
喜劇類劇集最佳女配角:
莎姬·貝茲《亞特蘭大》
艾利克斯·布諾斯汀《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獲獎)
艾迪·布萊恩特《周六夜現場》
貝蒂·吉爾平《美女摔角聯盟》
萊斯莉·瓊斯《周六夜現場》
凱特·邁克金農《周六夜現場》
勞裡·梅特卡夫 《羅斯安家庭生活》
梅根·莫拉莉《同妻俱樂部》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配角:
傑夫·丹尼爾斯《無神》(獲獎)
布蘭登·維克特·迪克遜《耶穌基督萬世巨星現場音樂會》
約翰·雷吉扎莫《韋科慘案》
瑞奇·馬丁《美國犯罪故事》
埃德加·拉米雷茲《美國犯罪故事》
麥可·斯圖巴《巨塔殺機》
芬·韋特羅克《美國犯罪故事》
梅裡特·維沃(左)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
阿迪納·波特《美國恐怖故事》
梅裡特·維沃《無神》(獲獎)
佩內洛普·克魯茲《美國犯罪故事》
萊蒂希婭·賴特《黑鏡》
莎拉·巴萊勒斯《耶穌基督萬世巨星現場音樂會》
朱迪斯·賴特《透明家庭》
喜劇類劇集最佳客串女演員:
蒂娜·菲《周六夜現場》
蒂芬妮·哈迪什 《周六夜現場》(獲獎)
簡·林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瑪婭·魯道夫 《善地》
莫莉·香儂《威爾與格蕾絲》
旺達·塞克絲《黑人一家親》
喜劇類劇集最佳客串男演員:
斯特爾林·K·布朗 《神煩警探》
布萊恩·科蘭斯頓 《抑制熱情》
唐納德·格洛沃 《周六夜現場》
比爾·哈德爾 《周六夜現場》
林-曼努爾·米蘭達 《抑制熱情》
卡特·威廉士《亞特蘭大》 (獲獎)
劇情類劇集最佳客串女演員:
維奧拉·戴維斯《醜聞》
凱莉·珍妮特 《使女的故事》
切莉·瓊斯 《使女的故事》
黛安娜·裡格《權力的遊戲》
西西莉·泰森《逍遙法外》
薩米拉·威利《使女的故事》 (獲獎)
劇情類劇集最佳客串男演員:
F·莫裡·亞伯拉罕《國土安全》
卡梅隆·布萊頓《心靈獵人》
馬修·古迪《王冠》
羅恩·西法斯·瓊斯《我們這一天》(獲獎)
傑拉爾德·麥克雷尼 《我們這一天》
吉米·辛普森《西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