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為認真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千方百計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為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上海市、區、街鎮聯動,全力推進本市房屋管理各項民生工作。2020年即將過去,這些市民百姓關心的事兒,進展的怎麼樣?
今天,讓我們一起聚焦黃浦區西凌新村,看看TA們有啥「變身秘訣」~
黃浦區西凌新村社區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市較大的危房改造項目,住宅建築面積總計約23.7萬㎡,居民總戶數約3753戶,交通便利,周邊設施配套完善。
由於建成年份較為久遠,40多幢居民樓圍合在一起,多頭管理權責不清,還存在停車難、亂設攤等問題。半淞園路街道通過黨建引領、政府搭臺,小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全方位提升了小區的住宅品質和居民的生活質量。
半淞園路街道堅持「整治、建設、管理」結合,以打造西凌新村區域精細化管理示範區為抓手,實施從平面到立體、從硬體設施到管理機制的全面治理。
1
堅持聯勤聯動,整治有力有效
街道管理辦牽頭公安、城管、房辦、南房物業、環衛、特保等部門,大力整治小區內侵佔公共通道、存在公共安全隱患的違建、佔綠、佔道等頑症,核查違建點位51家,拆除49家,拆除面積280平米,整治多處無證無照經營性點位。
(改造前)
(改造中)
(改造後)
2
改造門頭門崗,整修道路燈光
小區建成年份久遠,門崗和路面破損陳舊,居民對此意見紛紛。街道牽頭小區業委會、居委會、物業和設計公司,多次調研後實施門頭改造,重新配置門崗,不僅使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整體形象高端大氣,還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此外還將老舊破損的水泥路面整改為平整寬闊的柏油路面,還在綠地中央鋪設了步行通道,增設了多處小區指引牌,此外還委託電信公司安裝了智能路燈,使得居民出行更安全方便。
門頭門崗改造前
門頭門崗改造後
小區指引牌
綠地步道
3
打造景觀公園,提升環境品質
為了提升小區的整體居住環境與服務品質,街道在小區中心建了一座雕塑公園,一尊漢白玉「母子同樂」雕塑美觀大方,氣氛溫馨,常常引得居民和路人拍照留念。在雕塑公園對面,還搭建了一座閱讀公園,設置了多處涼棚和長椅,便於居民休閒娛樂。此外,在小區大門外面還建有一座口袋公園,配合小區對面的老年活動中心「樂薈苑」,為社區老人提供了更廣闊適宜的活動空間。
雕塑公園
閱讀公園
4
推進垃圾分類,管理規範有序
小區改造後還改建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廂房,增設了建築垃圾固定堆點,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更方便有序。街道還牽頭綠容所對物業負責人、居委書記主任、廂房管理員開展業務培訓,同時做好監督考評,使小區垃圾分類管理更規範。
建築垃圾固定堆放點
5
堅守為民初心,促進社區發展
為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街道今年起實施服務群眾「點點民生」初心踐行項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基本切入點,通過挖掘、整理、提煉西凌街區歷史人文資料,將小區口袋公園牆面進行整體彩繪設計,融入街區特色元素和建設願景,讓街區可閱讀、有溫度,讓生活在西凌新村小區的居民更了解小區,提升居民歸屬感和幸福感,提升社區凝聚力。
西凌街區口袋公園牆面彩繪
6
停車管理規範,保障生命通道暢通
為有效解決小區停車管理等老大難問題,街道從兩方面入手,通過設立機動車禁停區,增加機動車停車位,確保主要路段路口道路通暢。同時,通過改建多處非機動車車棚,增設多個非機動車臨時充電車庫,有效破解了非機動車停放和充電飛線等難題,使得小區整體停車更加有序便捷,環境更為美觀,得到了小區居民的交口稱讚。
機動車停車區
非機動車車庫內部
7
引入智能物聯設備,全面助力精細管理
半淞園路街道通過搭建「智慧安防」「智慧治理」「智慧養老」和「智慧商業」四大維度的10多個應用場景,破解社區治理難題。西凌新村結合「美麗家園」建設,進一步夯實智慧社區應用場景建設,通過引入智能門禁、智慧物業管理平臺等現代化智能裝置,不僅節省了人工巡查及維護成本,還使得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智慧物業管理平臺
智能門禁設備
半淞園路街道將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切實解決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以工作的實際成效來積極回應社區居民美好生活期盼,持續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來源:上海黃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變變變!解讀西凌新村「蝶變」背後的秘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