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為何要略去30分鐘內容,逼的觀眾要三刷,為電影票房?

2020-09-07 天天一起看電影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電影,我是喜歡看電影的笨熊。

不知道有多人看完諾蘭的《信條》後不是一頭霧水,一臉懵逼的。《信條》之所以難懂倒不是說裡面的劇情有多麼的複雜,就是007式的諜戰故事,而是人諾蘭不按照套路出牌,省略的了大部分的說明性質的內容,導致一刷很難看懂。



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影片會給人一種紀實節目般的真實感,壞處是信息太少,非常考驗觀眾的智商,還有就是觀眾不能錯過任何一個鏡頭,因為很有可能錯過了一個鏡頭後面二十分鐘的內容就會看不懂了。



這裡笨熊簡單的講解一下影片裡的「逆時空」這個關鍵設定,看懂了這點基本上就能跟上電影的節奏了。



首先《信條》裡的穿越時間的原理和《復仇者聯盟4》《終結者》等電影裡穿越的原理是不一樣的,其他的電影是通過人物穿越時空從而達到回到過去的效果。而《信條》改變狀態的不是人而是時間。



假如時間是河流人就是河流上的船,復聯《終結者》等穿越時空的方式是調轉引擎改變船的航行,讓船逆流而上,最終時間回到從前。

而《信條》裡的穿越時空不是改變船的航行,而讓河水逆流,讓水上的船跟著水流一起逆流,從而實現穿越。



因為是逆流,所以當《信條》的主角在穿越時空的時候一切事物就呈現了倒放的狀態。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主角他們穿越的方法不是「咻」一下就能實現的,而是要是要以逆流的狀態經過同樣的時間,也就是說假如主角要回到10分鐘前,就要逆流10分鐘,這個狀態下他們是要佩戴特殊的口罩來保持呼吸的。



​當到達想要的時空後進入「大閘門」(影片裡的時間機器)從另外一扇門出來,出來後就是10分鐘前的世界了,時間開始正常流失,這才算完成一次逆時空旅行,這時也不用再戴口罩了。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說法,因為要只是逆流的話,那主角早就因為汽車爆炸而被火烤到全熟,而不會因為爆炸而被凍傷了。



影片裡逆時空的方法是通過改變熵的狀態而實現的。熵最初是熱力學裡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混亂程度,後來被其他學科引用,這裡為了方便理解笨熊這裡用個合適影片的說法。



宇宙萬物所有物體都有自己的熵能量,這個能量是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增加的。《信條》裡通過「大閘門」能開啟熵減狀態,依靠減少熵來實現逆時空。



這裡補充一下,這個熵減世界不是平行世界,而是莫比烏斯環狀態,這個點懂不懂無所謂,不影響看電影。



​所以汽車爆炸那段是影片裡先展示正常熵增加下的情況,這樣的爆炸在逆時空產生對應的效果。假如爆炸的產生的高溫有100個熵能量那逆轉狀態下就產生-100的能量,也就是正情況下溫度有多高逆狀態下就有多冷,所以逆時空的主角被爆炸的高溫凍傷了

所以在正世界裡的人被逆子彈擊中後傷口不是慢慢癒合,而是不斷的惡化,要治癒只能進入逆時空狀態,影片裡女主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



理解上面兩點基本上就能看懂《信條》各種「倒放」的劇情了。



最後補充一點就是為什麼逆時空的人不能碰正時空的自己,因為接觸會導致湮滅,逆時空和正時空的兩人就像是電的正負極,只要碰一起會出爆出火花。反派就是想利用這一點製造一個波及全球的逆向爆炸,讓正反能量發生反應毀滅世界。



《信條》150分鐘的時長不算長,不知道為何諾蘭不安排多點時間,影片完全可以增加30分鐘,在影片裡給觀眾解釋逆時空和熵的設定,免得看的觀眾看完後懷疑自己的智商,感覺自己是在人間湊數。



反正很多影迷為了看懂《信條》已經安排二三刷,這應該是諾蘭不在影片裡解釋設定最直觀的好處了——增加票房!



最後笨熊問大家個問題;觀看《信條》時你從哪裡開始放棄思考的?

笨熊和你一起看電影,喜歡這篇文章的歡迎【關注】【收藏】【點讚】以及【吐槽】(☆_☆)


相關焦點

  • 美國觀眾開車4小時去影院看《信條》|一周票房&電影
    一周票房上周周票房達到8.02億。在中國內地,《信條》遇到了已經上映了三周的《八佰》的猛烈狙擊,最終惜敗,只能屈居周末票房榜的第二位。其中,差距最小的是周五(9月4日)《信條》首映當天——即便在排片佔比達到42%的絕對優勢下,即便在IMAX的票價遠比一般影廳昂貴的前提下,《信條》5694萬元人民幣的票房仍稍稍低於《八佰》的5719萬元人民幣。票房差距最大的一天是周六(9月5日),《八佰》拿下9211萬元人民幣,《信條》則為8026萬元人民幣。
  • 三刷都看不懂諾蘭的新片《信條》,要怪就怪身高190的女主太搶眼
    不僅如此,該片的票房成績也達到25.12億,算是賣好又賣座了~~在《八佰》的熱度褪去一些後,諾蘭的新片《信條》終於在9月4號在國內上映,20多萬觀眾迅速給出7.8的高分。只是這部片子的票房成績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上映7天,至今票房成績也才3億不到。
  • 克里斯多福·諾蘭透露,為何要將電影的名字,取名為《信條》
    由於《信條》是第一批上映的電影之一,所以許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部電影中。如今,隨著影院的重開,我們也很好奇,為何克里斯多福·諾蘭要將這部電影取名為《信條》。考慮到電影的熱播,再加上影評們的討論,克里斯多福·諾蘭也透露了,他是如何給這部顛覆時代的大片命名的。
  • 諾蘭新作《信條》今日上映!觀眾看懂或沒看懂,都要二刷三刷
    看懂的看不懂的,都要二刷三刷首映禮上,看完電影的觀眾都興奮不已,為第一時間解鎖前所未見的銀幕奇觀而激動萬分。電影以逆轉時空拯救世界為核心故事,又極具顛覆性地打造出正逆交織的時間線,嚴謹縝密的回文敘事結構暗藏無數細節梗和彩蛋,很多觀眾看完都後勁十足,第一反應是要二刷三刷,「沒怎麼看懂」的要再去重新看一遍,看懂一些的也要把錯過的細節在補回來。
  • 信條:三刷之後,那些仍然懵逼的地方
    《信條》,不愧為一部燒腦巨作!連續刷了近乎三遍,然而有些東西,依然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糊裡糊塗。相較於初次觀影,多刷能夠看清楚更多的東西。而且對於這類燒腦的科幻神作,多刷應該是基本操作,同時也是對「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一種致敬!
  • 《信條》中國票房破2億,諾蘭的票房魔力能否持續?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9月7日,經歷過周末兩天,《信條》在中國內地上映四天票房突破2億元,雖然還不及《八佰》(已上映18天,票房24.16億元)的零頭,但是朋友圈裡已經被不少諾蘭粉曬出的票根刷屏。作為中國電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大片,《八佰》不負眾望在上映首日拿下1.41億票房的佳績,但是《信條》在國內首日票房僅為《八佰》的4成(5701.1萬票房)。
  • 《信條》不敵《八佰》,票房下滑嚴重評分暴跌,觀眾水平不行?
    58%,而亞軍《信條》票房佔比僅有26%,諾蘭的票房號召力要敗給管虎了嗎?在網上,關於電影《信條》最多的三個字就是——沒看懂,難道是觀眾水平不行導致自己被諾蘭的電影勸退?最搞笑的一個話題莫過於有網友問:「如何假裝自己看懂了電影《信條》?」
  • 《信條》男主「逆時空」問候 觀眾患「信條後遺症」掀二刷熱潮
    今日曝「年度神作」版預告,國內評論盛讚影片為「今年最接近神作的電影」,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逆時空」向中國觀眾獻上問候,像極了觀眾觀影后患上「信條後遺症」的表現。影片豐富的細節引發大量觀眾的熱議,掀起多刷熱潮。該片上映首日勁收6231萬票房,一舉創造諾蘭導演作品內地開畫紀錄,延續「諾蘭出品」的佳作品質。這部年度必看大片值得每位觀眾到影院觀賞!
  • 諾蘭新片《信條》為何票房不高?看不懂還是190cm女主更好看
    一些專業的up主為了徹底解析這部片子,甚至刷了9遍,才總結好處萬字解析。不得不說,要看懂諾蘭導演的這部片子,真的要懂太多東西,比如物理的相關知識,一些相關的歷史事件,甚至是一些深層次難懂的理論等等。就這點上,為何《信條》票房不及《八佰》?
  • 《信條》熱映後勁十足 觀眾多刷無限解鎖觀影樂趣
    影片自上映以來備受觀眾熱議,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大家樂於通過多刷從電影中不斷發現全新細節梗和彩蛋,令《信條》成為當之無愧的電影「富礦」,值得深入挖掘。這個周末一起再刷《信條》,收穫別樣解謎樂趣吧!《信條》變身電影「富礦」 引爆多刷挖掘樂趣電影《信條》自9月4日上映以來,始終成為媒體、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解析劇情到討論「逆轉時空」可行性,再到揭秘拍攝幕後、品評演技配樂等等,
  • 《信條》票房遇冷,三四線城市沒有「諾神現象」
    被譽為全球電影市場救市作品的《信條》,這樣的票房走向多少有些不盡如人意,而伴隨著《花木蘭》的強勢登場,《信條》的整體票房勢能或將面臨消失殆盡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信條》的失利是由於它在三四線城市的嚴重「失守」。
  • 看完《信條》首映的提醒:不要試圖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諾蘭都已經懶於跟觀眾討論電影中知識點的分歧了,所以這次他終於借影片一個科學家之口說出了心聲:不要試圖理解它,要去感受它。就是不知道看完《信條》的觀眾,對計劃年底上映的最新一部007抱以什麼樣的期待。因為諾蘭似乎把間諜電影拍到了極致,比如誰會想到動作戲要以倒著拍的方式來展現呢?
  • 看完《信條》首映的提醒:不要試圖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諾蘭都已經懶於跟觀眾討論電影中知識點的分歧了,所以這次他終於借影片一個科學家之口說出了心聲:不要試圖理解它,要去感受它。那就別總是糾結能不能看懂電影涉及的知識了,而是到大銀幕感受一下疫情之後的視聽盛宴吧(牆裂推薦看IMAX版)。
  • 信條丨 不要試圖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而《信條》這部影片,影評呈現的卻是觀眾對於這部影片的解密答疑的熱切,甚至對於一些觀眾來說,直白些就是,《信條》到底講了什麼。所以,這篇說是影評,倒不如說是我與各位就《信條》這部影片劇情、邏輯、深意的一次討論。就好比一位觀眾所說,影評,對於別的電影是劇透,而對於信條,那是對答案,那麼各位可以對答案了。
  • 克里斯多福·諾蘭《信條》超預期,IMAX票房破紀錄
    諾蘭的電影又與其他難懂的藝術片、文藝片不同,他喜歡在電影裡暗藏許多解謎線索。他一邊用深刻的劇情、炫麗的畫面和出彩的配樂為觀眾編織謎面,一邊又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書寫謎題的答案。在《盜夢空間》裡,女主角艾倫·佩吉飾演的艾裡阿德妮是一位「造夢師」,為團隊打造夢境迷宮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艾裡阿德妮(Ariadne)這個名字取自於希臘神話裡一位國王的女兒,她愛上了要去迷宮裡斬殺牛頭人的忒修斯,於是交給忒修斯一個線團,幫助忒修斯順利走出迷宮。因此,在希臘神話中,艾裡阿德妮也被稱為「迷宮的主人」。
  • 《信條》熱映話題不斷後勁十足 觀眾多刷無限解鎖觀影樂趣
    影片自上映以來備受觀眾熱議,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大家樂於通過多刷從電影中不斷發現全新細節梗和彩蛋,令《信條》成為當之無愧的電影「富礦」,值得深入挖掘。這個周末一起再刷《信條》,收穫別樣解謎樂趣吧!《信條》變身電影「富礦」 引爆多刷挖掘樂趣電影《信條》自9月4日上映以來,始終成為媒體、觀眾熱議的話題,從解析劇情到討論「逆轉時空」可行性,再到揭秘拍攝幕後、品評演技配樂等等,
  • 諾蘭《信條》全球遭遇滑鐵盧,內地扛起半邊江山,國慶你三刷嗎?
    上映半月有餘的諾蘭導演新片《信條》,雖然已經穩坐北美票房冠軍四個禮拜了。但是在上個周末,《信條》北美僅僅斬獲340萬美元,同比下跌26%。作為一部飽受我等粉絲期待的巨作,北美票房成績確實感人!不過還好,有內地粉絲的支持,二刷,三刷不在少數,更有傳言十刷的,只為看懂電影情節,腦補細節。因此,內地市場已經支撐起其半邊江山。
  • 9月首周末票房榜:《信條》略遜《八佰》,第3名僅1700萬
    首先,從題材上來說,兩部電影都更是男性觀眾的菜。其中,由於疫情原因,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地的大影院並未開放,而在這種情況下,《信條》仍創下了IMAX史上最佳九月周末全球票房紀錄實屬不易。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票房成績對於諾蘭的電影來說是大打折扣了,想要讓成本高達2億美元的《信條》回本,看來光靠拉長戰線可能還是不夠。
  • 9月首周末票房榜:《信條》略遜《八佰》,第3名僅1700萬
    其中,由於疫情原因,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地的大影院並未開放,而在這種情況下,《信條》仍創下了IMAX史上最佳九月周末全球票房紀錄實屬不易。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票房成績對於諾蘭的電影來說是大打折扣了,想要讓成本高達2億美元的《信條》回本,看來光靠拉長戰線可能還是不夠。
  • 諾蘭新片《信條》太難懂,觀眾腦子不夠「燒」了
    意外的是,因為在150分鐘的片長裡塞滿了各種有關時空逆轉的物理知識和科幻設定,很多觀眾都無奈表示,看不懂,腦子不夠燒了。有的觀眾坦言自己相當專注地看完全片,但還是不太明白,需要二刷;有的觀眾表示,大概的原理懂了,但有些細節理解不到位;還有的觀眾說,「我的腦子覺得我看懂了,但是我沒法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