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一個山東人,模仿河南人生活在廣州

2020-11-04 娛樂的影視兔

在繁華的廣州裡,有這麼一部劇,從20年前開始拍攝,將廣州的日常生活拍攝進劇本裡,記載了廣州這20年來的點點滴滴,從BB機到大哥大,帶到智慧型手機。時代在變化,而這部劇也跟著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裡面的演員們。有的已經演不動了,退了下來,如康伯、康嬸飾演者,有的已經不再踏入演藝圈了,像四嫂黛安娜的飾演者,而有的已經走了,不再回來,像老二康祈宗等。

時代在變,而該劇不變的是它那永恆的初心。它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寫實劇,將發展的廣州,從每一個角落都描繪進去;將生活在廣州的外地人,和本地人相處的過程記載著;將廣州文化從單一的,發展到多元化。

在《外來媳婦本地郎》主線康家裡,有這麼一個人,她不是廣東人,為了工作而定居廣州,這一定便是一生。在四個康家媳婦裡,二嫂蘇妙嬋潑辣出彩、三嫂黃菲顏值擔當、四嫂黛安娜異國風情,唯一失去風採的是大嫂香蘭,從一開始的「憨」和「土」,一直陪伴著她,一直陪了整整20年。

一個山東人,模仿河南人生活在廣州!

大嫂香蘭的飾演者叫丁玲。她是山東青島人。

在1992年,廣東話劇院決定去青島招生。聽到這個消息的丁玲,馬上報考了這個招生班。那一年,她孤身一人來到陌生的廣州,讓她沒想到的是,原本學習完要回家發展的丁玲,來到廣州後便沒回去了,成了半個廣州人。

在學習的那三年裡,丁玲有一定的藝術天分,她個性也是個上進的人,每天起早摸黑地學習。經過三年的勤奮努力,她獲得了一個留在廣州發展的機會。

進入話劇圈的丁玲,沒有得意洋洋,而是虛心向老前輩學習。在話劇圈裡,有天賦是一回事,沒有個人的勤奮,不會有太多的成績。

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丁玲迎來了人生第一個轉折點,《外來媳婦本地郎》劇組正在找人,丁玲自告奮勇地推薦了自己,她原本想出演的角色是三嫂幸子,因為《外來媳婦本地郎》最初的設定是老三康祈耀是男一號的位置,相對的,他的媳婦幸子也是女一號的位置。

為了能夠讓《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導演看上自己,丁玲還特意打扮了一番,和導演交談過好,導演對她的表演也很滿意,可惜幸子的位置已經有人選了,是比丁玲更漂亮的人,她便是劉濤。

為了把握機會,丁玲退而求其次讓,選擇了大嫂香蘭的角色。就這樣,《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一演便是20年,生動地塑造了一個深入人心的螢屏角色,深受觀眾的喜歡。

導演對大嫂香蘭設定,扎著馬尾辮,搭配土土的衣服,時不時來個「俺」,和老大康祈光一樣的「憨」,但她是個不嫌苦,不怕髒,心地善良的人。

進入《外來媳婦本地郎》演出,也是演出了丁玲的人生,她孤身一人來到廣州,作為一名外地人,深有體會到本地人和外地人相處的過程,從磨合再到融洽。作為一名外地人,最大的問題是語言上的問題,語言不通很容易產生誤會。

作為一名地道的山東人,丁玲模仿了河南人講話,一講便是20年,但丁玲笑笑地解釋,「很多人一見我就說:哎呀,你的河南話說得很好。我都回答他們:其實地道的河南人一聽就知道我是屬於那種模仿的。」

有人問過丁玲,《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大嫂香蘭這一角色還會演多久?

丁玲沒有回答,誰能想到《外來媳婦本地郎》可以演到20年之久呢?又有誰能說《外來媳婦本地郎》何時能結束呢?

所以,她沒有答案!

相關焦點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在康家生活20年,依舊說普通話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時代的產物,也是記載廣東這20年來的發展歷程。在20年前,大批外來人員來廣東務工,大面積的人口流動,勢必有著文化差異,那個時期,文化交流是個熱門話題,本地人和外地人如何相處,顯得急迫和需要。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變成下一個康嬸,媳婦「熬」成婆
    其中,在這些文化劇裡,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劇有著二十一年的拍攝時間,從2000年開播到現在為止,它從未真正停播過。《外來媳婦本地郎》用生活的方式,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來,也許有人會問,《外來媳婦本地郎》何時會結束呢?答案是它是一部生活劇,我們的生活何時才能結束?其實,它的答案是不會的。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演了20年的土媳婦,她的顏值被低估了
    單單從《外來媳婦本地郎》劇名可以看出,故事講的是本地郎和外地媳婦的故事,故事的開始是土生土長在廣州的康伯有四個兒子,除了老二康祈宗一早結了婚,其餘三個還是單身的,當三個單身兒子帶著外地女朋友去見康伯時,康伯心裡是不接受的,在康伯眼裡,只有本地的姑娘才是好的。
  • 《外來媳婦本地郎》香蘭:讓人意外的不老女神,20年後成功逆襲
    除了廣東,就連廣西一帶的人也喜歡追看。甚至連外來工作者,想學粵語,這劇也是不二之選。更沒有人想到的是,20年過去了,這部講述康家人家長裡短的故事還沒完結。《外來媳婦本地郎》似乎用它持久的生命力在告訴我們,時間會過去,但有些情懷則永遠都在。康家大家長康伯堅持要讓兒子娶本地媳婦,可偏偏不能如願以償。
  • 《外來媳婦本地郎》香蘭:讓人意外的不老女神,20年後成功逆襲
    沒有人能想到,在2000年一個尋常周末,一部《外來媳婦本地郎》橫空出世,馬上就紅了起來。從首播到爆紅,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除了廣東,就連廣西一帶的人也喜歡追看。甚至連外來工作者,想學粵語,這劇也是不二之選。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年老裝劇透,這是要迎來大結局了嗎?
    它就是廣東人和廣西人喜歡看的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出生於1976年,出演《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時候,她才24歲,那時的她正值青春年華時期,但她的對手戲是比她大十幾歲的康祈光,為了能夠把這十幾歲的差距去掉,導演們精心設計了香蘭的外形,以「土」裝來遮掩她的年華。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21年堅守崗位,只為守護「康家」
    最後康伯接受了外地媳婦這個不可改變的事實,但康伯依舊希望三個外來媳婦能夠學習本地文化,避免在生活常識差異、習俗等帶來的不便。《外來媳婦本地郎》沒有過多的燒腦劇情,用生活裡常見的話題來引起觀眾們的共鳴。在《外來媳婦本地郎》火起來的時候,三嫂幸子飾演者劉濤接到了瓊瑤劇組的熱情邀請,而劉濤考慮再三,她選擇退出《外來媳婦本地郎》,選擇了實力更加強大的瓊瑤劇。劉濤的離開,讓《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主演們第一次有了危機意識,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康家」,少了一個成員,對於康家而言,都是一次沉重的損失。
  • 現實中《外來媳婦本地郎》香蘭和蘇妙嬋情同姐妹,裡面有恩也有情
    一度成為晚飯的下菜劇,也是外地人學習粵語的語言「教材」,直到今日,依舊有不少觀眾喜愛《外來媳婦本地郎》。在《外來媳婦本地郎》演員裡,有這麼一位演員,在《外來媳婦本地郎》選角色時,她一直默默無聞,連導演組都沒有注意到她。她就是大嫂香蘭飾演者丁玲。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只為一個承諾,她願意放棄發展機會
    21年過去了,《外來媳婦本地郎》裡的演員們一個個演員不是過世了,就是不演了,能夠堅持下來的演員已經不是很多。但有一個演員,只為一個承諾,在劇組待了21年,也拍了21年的戲,她就是大嫂香蘭的飾演者丁玲。來自平凡,忠於初心!在1992年,生長在青島的丁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得知了廣東話劇院在那招生。抱著對藝術的熱愛,丁玲第一時間選擇了報名。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三嫂一起出演《痕跡》,兩人不止是感情好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沒有多少因素影響該劇,這部劇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外來媳婦本地郎》可以說是部經久不衰的老劇,很多廣東人都看過,前來廣東務工的外地人也喜愛這部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最大的特點是貼近生活的主題,人的一生遇到的事很多,讀書的時候、談戀愛的時候、分家的時候等等,《外來媳婦本地郎》通過家常式的拍攝手法,讓觀眾看完後,有種感覺,貌似這事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 《外來媳婦本地郎》大嫂香蘭,守護康家20年,放棄了許多機會
    觀看了20年的我們這些人已經很多棄劇了。我們已經不再年輕,也有的可能不再觀看它。但是,當我們看到它的名稱時,我們也會在無意中記住追憶起它那場景來。這就是本地粵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曾經值得驕傲的劇!相比前面三個,大嫂香蘭顯得「弱」了許多,一副不聰明的樣子,還穿著比較「土」。在20年中,我已經成為「康」家的一份!自2000年以來,康氏家族扮演成員經常聚在一起,甚至一起生活了數月。即使在拍攝其他戲劇或廣告時,他們一群人也會結伴而去。
  • 《外來媳婦本地郎》四個外來媳婦現實裡的老公,有一位是億萬身家
    在2000年11月4日這一天普通的日子裡,《外來媳婦本地郎》悄悄的在珠江臺播放,這一播就是20年。從一個小小的廣州生活劇,慢慢發展到家喻戶曉的經典劇。 《外來媳婦本地郎》有「光、宗、耀、祖」四兄弟,他們對於娶了外地的媳婦,那麼現實裡的這幾位媳婦,她們現實裡的老公是誰呢? 大嫂香蘭扮演者丁玲的老公張琳 1976年出生的丁玲是山東青島人,是國家級別的三級演員。丁玲的老公也是演員,更是國家級別的一級演員,和丁玲是同鄉。
  • 《外來媳婦本地郎》四個外來媳婦現實裡的老公,有一位是億萬身家
    在2000年11月4日這一天普通的日子裡,《外來媳婦本地郎》悄悄的在珠江臺播放,這一播就是20年。從一個小小的廣州生活劇,慢慢發展到家喻戶曉的經典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不斷更替著它的內容主旨,從廣州本土文化發展到廣州時尚,該劇講述了愛情、親情、街坊友情等方面,是一部有著不一樣的情景喜劇。
  • 《外來媳婦本地郎》四個媳婦來自哪裡,看了這麼多年還不知道吧?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情景喜劇,該劇的宗旨是將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碰撞體現出來,通過康家的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趣事而體現出來。四個外地來的媳婦和四個本地丈夫及康伯康嬸等人發生了有趣的故事,從而突顯了廣東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外來媳婦本地郎》四個媳婦來自哪裡,看了這麼多年還不知道吧?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情景喜劇,該劇的宗旨是將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碰撞體現出來,通過康家的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趣事而體現出來。四個外地來的媳婦和四個本地丈夫及康伯康嬸等人發生了有趣的故事,從而突顯了廣東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看了二十年的《外來媳婦本地郎》,相信很多觀眾還不知道這四位外地媳婦來自哪裡。這次,小編為大家介紹這四位媳婦(其實是五位)。
  • 《外來媳婦本地郎》香蘭,和康祈光演夫妻,現在看失去了夫妻相
    它就是20年前,陪著了我們整個童年的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當時,廣州外來人口越來越多,和當地文化相交流、碰撞。而當時的導演看準了這個交融時刻,用一家姓康的家庭來體現出來。康家長輩康伯一直認為兒子娶媳婦都娶本地的好,康伯每次都嘮叨著本地媳婦的好處。事與願違,四個兒子沒有一個聽從老父親的話,娶了都是外地的媳婦。
  • 《外來媳婦本地郎》實在人康祈光,聽媳婦話不是怕,而是一種尊敬
    這部劇還在前行,誰也不知道它能走到哪一步,也許是一代接著一代,也是在某一個時刻,它就停下從未停止的腳步了。它就是廣東、廣西都曾經喜愛的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劇情很簡單,簡單到讓人舒服。生活在廣州西關一帶。到了康伯這一代,家族開始沒落。而默默無聞的康伯希望他的兒子們能夠把曾經輝煌過的康家再度崛起。康伯認為兒子們娶當地媳婦,在事業上能夠幫助到兒子們的事業。認定了這個道理,康伯便不厭其煩地對未成婚的兒子們,講述娶本地媳婦的各種優點。聽得兒子們不敢反駁,也不贊成。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家第二代媳婦裡,誰才是符合廣東理想兒媳
    一部劇,講述一個人生。曾經的20年前,有這麼一部喜劇,它把廣東文化融入劇中,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匯聚在廣州這個繁華的地方。它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沒有一部劇能夠像《外來媳婦本地郎》這樣,劇裡的演員一演就是20年。一個演員有多少個20年,可以說該劇的演員已經將這部劇看作自己的「家」了。在過去的20年裡,有不少老演員已經走得走、不演的不演,但老的演員不在了,新的演員慢慢加入進來,為《外來媳婦本地郎》新添血液,增加新活力。
  • 《外來媳婦本地郎》黛安娜,一個佛系的德國女孩,只求心中的真實
    該劇在20年前上映,有過幾年的輝煌,蟬聯廣東衛視6年之久,成為廣東乃至廣西一帶人的青春回憶。它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劇情其實很簡單,講述了姓康的人家,家中娶了三個外地媳婦,從而導致了許多故事發生,從上海的三嫂幸子瞧不上本地人,到大嫂香蘭的「憨憨」入場,再到美國來的黛安娜,講起話來,簡直是雞同鴨講!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家二代四人現實是哪裡人?尤其是老二康祈宗
    它就是喜劇高分作品——《外來媳婦本地郎》!  《外來媳婦本地郎》講了康家裡的長輩康伯,他一直期望「光、宗、耀、祖」四兄弟裡的康祈光、康祈耀、康祈祖三人娶本地媳婦。為此,康伯每次吃飯時刻,總是要嘮叨幾句,也讓兒子們記住康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