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只需一念,便是天堂
轉身一念,竟是地獄
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
置於天堂地獄之間
只在一念
一念善意即是天堂
一念惡意就是地獄
善惡之念就在一瞬
上一秒天堂
下一秒地獄
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且看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先生如何用版畫描述的。
《蜘蛛之絲》 周東申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寓言故事《蜘蛛之絲》中的犍陀多,在世時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只做過一件好事,就是他沒有故意去踩死一隻小蜘蛛。一天,他在地獄底層突然看到一條垂下的蜘蛛絲,他想:「我的救星來了。」於是舉手牢牢抓住那根絲向上攀爬,並且對其他罪犯厲聲喝道:「這是我的,你們下去!」瞬間,蜘蛛絲斷了,犍陀多又重新落到地獄的最底層。因為他的心仍然處在黑暗中。——周東申
有「鬼才」之稱的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在1918年發表了《蜘蛛之絲》,在故事中,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寓意描寫得淋漓盡致。很感嘆芥川對於中國文學、西方文學和宗教文化的理解,博學多才加之他身似乎並不奇怪。而且,在其理解之下,用自己的筆力解剖這個社會,解剖社會的漏洞和黑暗,令讀者為之慨嘆。在那絕望中尋找希望,可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至少對於芥川是這樣的。
局部一
在《蜘蛛之絲》這件作品中,犍陀多在生與死的選擇之中,還是走錯了一步棋,如若犍陀多沒有一己之私,心中懷有眾多受苦受難的同命人,那結果就全然不一樣了。
蜘蛛絲在故事中具有象徵色彩,有助於表現主題。蜘蛛絲是善念善行的象徵,蜘蛛絲即善念善行,是脫離地獄的唯一途徑。犍陀多因一念善心救了蜘蛛,所以得到了出離地獄的蜘絲,又因生起自私心,善念善行中斷,所以蜘蛛絲斷開,犍陀多重又墜入地獄。這一象徵很好地表現了自私導致人毀滅的這一主題。作者想要傳達的是:善念雖小可造天堂,自私心雖小可墮地獄。
局部二
周老的版畫作品抓住了整篇文章的精髓,只見犍陀多抓住蛛絲往上爬,期待早日脫離地獄,忽然往下一看,蛛絲的下端,有數不清的罪人,簡直像一行螞蟻,跟在自己後面,正一意在攀登上來。見此情景,犍陀多又驚又怕,有好一忽兒傻不愣登張著嘴,眨巴著眼睛。周老把犍陀多吃驚地表情刻畫的惟妙惟肖,生動傳神。
這時的犍陀多心中已經有了惡念,唯恐這麼多人把蛛絲墜斷,連累自己脫離不了地獄,下一句話幾乎脫口而出:「嘿,你們這幫罪人,這根蛛絲可是咱家我的!誰讓你們爬上來的?快滾下去!滾下去!」
只見犍陀多帶鐐銬的雙手緊抓蛛絲,帶鐐銬的雙腳使勁向上蕩著,把蛛絲也帶了起來,想把下面得罪人們甩下去。下面的罪人們高舉著雙手,仿佛在祈求犍陀多不要拋下他們。
局部三
在周東申先生的畫面中,舞臺劇光束一樣的背景分割,讓整個畫面極具有戲劇性,向上伸著的手形態各異,粗糙且猙獰,抓搶的手勢與突出的筋脈都透著情緒,恰恰因看不到身體與面孔,更像極了罪惡的慾念。蜘蛛絲的刻畫非常細小,捏握住的感覺異常滑稽,加上犍陀多用力勾起的雙腿,僵硬的動作姿勢,都為主人公增添一種「小人」,不坦蕩的形象感受。
犍陀多無惡不作、作惡多端,卻因不忍踩死一隻蜘蛛而得到佛世尊所給的攀逃出地獄的蛛絲,可見,只要心存一絲善念的人,便會得到善報,便是世尊眼中可度化的人。善意可在不經意間被觸及,但惡念往往總在生死一念之間、人性一思之差中被映射得滿目瘡痍、不堪入目。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人行一善、隨手可施,惡念卻萬萬不可有,因其惡果總是令人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