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七天的假期,預見到扎堆出行旅遊的困難結果,我還是決定留在家裡過一個舒舒服服的七天假期。看電影一直是我的愛好,這次假期裡一共有三部電影上映霸屏國慶檔,對我這個影迷來說是莫大的喜事了。三部電影我會逐一觀看,寫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更會用心去體會創作者們的良苦用心。能夠在觀影過程中捕捉到每一個閃光點是我的榮幸,這次就從剛看完的《我和我的祖國》開始吧。
我和我的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這是國內主旋律電影第一次通過七個故事的形式來講一個大大的故事,七個故事七個普通人,七個感人淚下的故事,平凡人於不平凡的一生。而這七個故事所共同的則是為了這個國家,普通人所做的不普通的一切,這些事情也許偉大也許並不起眼,可對於當事人以及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講感觸至深,以至於潸然淚下。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對於曾經遭受列強欺凌壓迫和戰火蹂躪的中國人來講,是天大的事情。在開國大典即將舉行的《前夜》,為了解決電動升旗杆制動裝置的耐用性問題,北京的普通百姓爭相拿出自己家中最貴重的金屬器物作為升降裝置制動器的鑄造原材料。實際上,那年為了籌備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經過了大規模整修和大掃除,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單憑簡陋的工具和人們的熱情就整整清理掉20多萬噸垃圾,平整道路並修復天安門金水橋以及長安街周邊建築物。這才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氣壯山河的一聲宣告,和那鼓舞無數人心的紅旗緩緩升起。為了彰顯新中國的氣魄,才特意不採用人工升旗而是採用電動升旗系統,這對剛剛結束戰事的北京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在生產企業全部停工無法恢復生產,冶煉材料緊缺的情況下,完成這套電動化升旗系統的難度不可謂不大。因為當時能夠焊接出來的旗杆只有22米無法達到最理想的34米高度,最終不得不將旗杆高度定為22米,即便遇到如此多困難也要確保升旗儀式萬無一失。「你以為升起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這句話所蘊含的深意令觀看影片的我久久不能平靜。
你以為升起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
《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在茫茫戈壁灘上,被稱作生命禁區「死亡之海」的羅布泊,一道耀眼的閃光過後,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宣告著新中國真正掌握了原子彈核武器技術。而幕後英雄們,必須遵守國家最高機密保密規定,即便是身邊的親人也不能透露任何消息,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主人公高遠在實驗過程遭遇強輻射,他生命最後的時刻,雖然見到了愛人,但卻不能傾訴愛戀之情,任由眼淚在心中流淌。劇中人物高遠正是那年在羅布泊參與「596工程」鄧稼先、于敏、林俊德等核武器專家科學家們的代表。他們為了新中國擁有自己的核保護傘,戰天鬥地捨生忘死完成了一項項在當時幾乎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壯舉。
敬無名英雄們!
《奪冠》女排奪冠在那個時代,給予國人極大的激勵,人們感到自豪重拾自信。自從許海峰奪得奧運金牌後,中國的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高漲,而在國際賽場上嶄露頭角奪得冠軍更是那個年代乃至現在體育健兒的目標和夢想。女排精神,頑強不放棄,即便遇到實力強大的對手也要拼勁全力,在新中國發展建設的過程中,這正是各行各業奮鬥不息的精神動力。
女排精神至今依舊在影響著我們
《回歸》講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交接儀式。為了這一天,我們等待了155年。正如電影中中方談判代表所說,為了這一天我們連一秒鐘都不想再等!這一天我們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一天香港翻開了新的篇章。為了國家統一民族解放,中華民族仁人志士為之奮鬥已有百年,曾經因為國家羸弱被列強侵佔的領土,現如今收復主權即是洗刷百年前的恥辱。影片中雖然展示的僅僅是一場交接儀式,但是其涉及不為人知的細節,鬥爭博弈更是驚心動魄,因為在這個時候即便再小的事情也是關係國家主權尊嚴的事情,不容有失。
為了等待了155年的回歸,必須做到分秒不差
《北京你好》2008年北京,那年沒有什麼比奧運會更牽動中國人心的大事了。開放的中國看世界,世界也在看開放的中國。雖然那一年自然災害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為了達成親人的夙願,不遠千裡來到北京看奧運開幕式的孤兒令人同情。雖然能夠參加第一屆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非常難得的機會,但是那種感同身受的痛苦與同情是這個民族最樸實的情感紐帶,為了這個做出一些犧牲人們覺得值,這種情意遠比一張奧運會的門票分量要重得多。人與人之間更珍貴的是相互體諒的情感,同情與尊重並舉。
我們依舊在一起
《白晝流星》中突出的是迷途知返的少年,國家堅持開展的民族扶貧攻堅工作,以及少數民族人們對援助幹部的信任。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給予大力扶持,派駐幹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的事例實在太多太多。而當有遇到生活困難的家庭,父母不在身邊照看,他們的子女沒人照料管教只能任由其在社會上野蠻生長,犯下錯事被勞動教養成為不被信任且放縱的人,他們的未來不能也不應被這樣毀掉。少數民族群眾對派駐幹部的信任,體現在將這兩個無人看管的孩子交給李叔照看這件事上,即便再次犯錯,只要他們迷途知返,寬容地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仍然能夠感化人心。
為了這些迷途的人回家,多少人辛勞付出
《護航》以餘旭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殲-10戰鬥機飛行員。為了完成國慶閱兵護航的使命,公認優秀的飛行員卻不能夠在國慶閱兵典禮上飛越天安門廣場上,準備了很久期待了很久,卻只能作為備飛。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對於優秀的飛行員和士兵來說,是很殘酷的事情。能夠排除個人感情,肩負重任圓滿完成任務的人。
雖不能如願,但翱翔天際的心依舊赤城
現如今的中國,我的祖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但依靠自己的力量養活了近14億人口,6年累讓8239萬人擺脫貧困,還向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提供各種援助,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著。這盛世如你所願,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