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人的佛系防疫

2020-11-18 騰訊網

2月下旬義大利疫情爆發之時,正值芬蘭的滑雪假。

先是芬蘭南部2月17-21號這一周放假,緊接著是芬蘭中部和北部2月24-28號這一周放假。

放眼看北歐其他國家,也在同一時間段放公共假期。瑞典是運動假,丹麥是滑雪假,挪威、冰島也是滑雪假。

於是,2月下旬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波北歐人去南歐義大利度假、滑雪曬太陽。大多數北歐父母仍然像往年一樣,帶孩子出去玩、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度假,其中就包括正在爆發疫情的義大利北部。

2月底,這些北歐家庭陸續歸來。出事了。。。。。。

1

北歐「一個也不能少」

先看最嚴重的瑞典。截止3月6號上午,瑞典已確診人數94位,有一半在斯德哥爾摩。

(圖片來自網絡)

可以看出,跟芬蘭一樣,瑞典國內的首例新冠患者確診於1月31日,是來自中國的旅行者。在此之後二十餘天,感染人數為零。

直到2月26日突然爆發,時間線也跟芬蘭一樣。

丹麥首例是在2月27日,義大利義大利還是義大利輸出。也是類似流程。

挪威首例是在2月26日,也是從義大利度假回來。

冰島首例是在2月28日,仍然是義大利度假回來。

看來全球疫情升級,沒有減退北歐人的度假熱情。真佛系。

截至3月6號,北歐疫情匯總如下:

北歐5國

同時淪陷,攜手共進。

真愛兄弟國,

齊肩戰疫。

目前,芬蘭和丹麥確診人數是15、20人,不能說明這兩國不嚴重。大概率的原因是,這兩國政府在控制被測試人數。

在芬蘭,必須同時滿足下面兩個要素,官方才同意你被檢測:

1)出現症狀;

2)從疫區回來(疫區包括中國、義大利、韓國、伊朗、日本),或跟確診人員有密集接觸。

這等於說:

1)如果你從義大利回來,沒出現症狀,則不讓檢測;

2)如果你出現症狀,不是從疫區回來,或沒有跟確診人員接觸,也不讓檢測。

好吧。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自救。用自己的雙手做好自我和家人保護,這才是王道。

2

芬蘭疫情發展圖

3月5號上午,芬蘭官方集中發布又有5位確診。6號上午,再確診3位。一共15位了。

一個多星期時間,芬蘭新增14位患者都跟義大利度假有關。看下圖:

1月28日,確診1號

一位來自武漢的旅行者,32歲女性。1月28日在芬蘭北部確診。已於2月5日出院,後續離開芬蘭。

2月26日,確診2號,赫爾辛基

首位芬蘭人確診。

2月17-21號這一周是芬蘭南部的滑雪假。這位確診病患是一位芬蘭女性,她於2月23日從義大利米蘭抵達芬蘭。在家觀察了兩天後,她主動打電話給醫院求醫,於2月26日下午確診,為確診2號。

她密集接觸的人有兩位

其中一位3月1號被確診,為確診4號。

2月28日,確診3號,赫爾辛基

第二位從義大利米蘭回來的芬蘭人被確診,為確診3號。

她密集接觸的人有15位

其中1/15是一位退休老人,3月1號被確診,為確診5號。他並沒有密集接觸的人。

另1/15是一位6年級孩子,3月1號被確診,為確診6號。這個孩子密集接觸的人有130位

另1/15是一位工作男性,3月2號確診,為確診7號。官方未公布密集接觸人群。

另1/15是一位工作女性,3月5號確診,為確診8號。官方未公布密集接觸人群。

3月5號,確診9號,赫爾辛基

一位工作男性,義大利度假回來。

3月5號,確診10號,赫爾辛基

一位工作男性,義大利度假回來。

3月5日,確診11號,海門琳娜

一個孩子,為確診11號。他們全家這周二從義大利度假回來,周二當天便去做了檢測。

他密集接觸的人群,至少他們全家

????

3月5日,確診12號,坦佩雷

一位44歲男性,義大利回來。為確診12號。

他密切接觸的人有3位

3月6日,確診13號,South Karelia

從義大利度假回來,為確診13號。目前在家隔離。

他密集接觸的人群有三位

3月6日,確診14號,赫爾辛基

一位工作男性,義大利度假回來,為確診14號。目前在家隔離。

有密切接觸人群,但沒公布數量。

3月6日,確診15號,Northern Ostrobothnia

從疫區(中國、義大利、伊朗、韓國、日本)回來,為確診15號。目前在家隔離。

後續:

因密切接觸被要求在家隔離的人數越來越多,包括確診患者也是在家隔離。

3

中國疫情SARS化處理

VS 北歐疫情流感化處理

看著中國政府舉國上下防控疫情:高管控、高隔離、高度言論引導。

再轉眼看北歐人,大家聚在咖啡廳聊疫情是啥,不急不躁。喝杯咖啡,說說想法。根本不覺得這是大事,畢竟致死率不及流感。

病災面前,自然選擇,適者生存,全靠個人免疫力。這或許是北歐人淡定的內核。

北歐幾國的官方做法也是如出一轍:

芬蘭政府:家裡如果有人被官方要求在家隔離,他們的父母、親屬、同居人員可以自由活動,去上班、去上學、去任何地方。官方認為被確診學校過個周末,還可以照常上課。

瑞典政府:「把健康的學生們關在家裡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健康的孩子們並沒有傳播病毒的風險。目前爆發的疫情還沒有與學校的學生們相關的例子。」即使接觸確診人員,要不要隔離全憑自願。

跟中國政府「緊」、「控」的應對舉措一對比,北歐政府的舉措顯得「無腦」、鬆懈。這種落差,讓很多在歐華人一時難以接受。

打個比喻,中國政府在新冠病毒病毒這張考卷上,拿出了10分的態度和努力。一看北歐,才6分。

我想這6分不是因為北歐政府「無腦」,也不是因為他們疫情數據掌控不足。

而是因為北歐和中國的不同,制度、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不同,帶來不同國家在應對疫病的能力、方式和效果上呈現出差異。

這些不同統稱為文化差異吧,決定一個國家在應對重大疫病時的能力、方式、效果存在差異。

4

疫情之下,

北歐和中國的文化差異

在芬蘭生活多年,我對芬蘭政府的公信力一直有信心。

我們要相信芬蘭政府是好人,真清廉。至少芬蘭/北歐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已經是人類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高高度了。

如果連北歐這樣的政府我們都不相信,雖然它也不完美,那這世界上真的沒有可信賴的政府了。

但是,好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好人應對重大疫病的能力、方式和效果受很多因素制約。可以從下面四大因素來看北歐人佛性防疫背後,以及北歐和中國的文化差異:

一、人口居住和聚集方式

中國人口密集,一千平方米的土地上有145個人。芬蘭是多少呢?是一千平方米的土地上才16個人,人口密度極低。在北歐,人與人之間真的是「天然隔離」。

中國家庭喜歡幾代同堂,春節前後喜歡家庭聚集,很容易造成家庭型傳染病。但是北歐人,不僅年輕夫妻不跟父輩同住,孩子到18歲後也是搬出去自己租房住。

至於居住的房子,要麼是別墅,天然隔離。要麼是公寓樓,是沒有中國小區那樣的封閉式管理的,更沒有小區大門,最多每棟樓下的門是需要住戶鑰匙才可以打開。

二、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意識

芬蘭從幼兒園開始就培養孩子勤洗手的習慣,戶外活動結束後,先洗手才能去吃飯。我家孩子3歲4個月,平時從幼兒園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脫衣服、洗手。

芬蘭公共場所相對衛生、乾淨,幾乎每處都會放洗手液。所以在疫病出現後,芬蘭官方就新冠肺炎的通知:不是戴口罩,是要勤洗手。因為對本地人而言,戴口罩是得病的象徵,是防止飛沫傳染給他人。

幾乎每個芬蘭人都知道,打噴嚏和咳嗽時,正確的做法不是用手捂住嘴巴,因為手會碰觸很多東西,傳染給他人。而是要用手肘處的衣服捂著口鼻,以免飛沫亂飛。

平時能夠做到這樣的公共衛生意識,得益於芬蘭國民的高素質。畢竟25-64歲的芬蘭人,有44%受過高等教育(OECD)。

三、醫療規模和資源

在芬蘭,平時去看個小病都要排隊幾小時,或是要預約到幾周以後。可想而知,重大疫情真的來了,人均能有多少資源。醫護人員數目,床位數目、醫療設備、藥品等等都是問題。

還有,像芬蘭這樣的小國家是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應對機制。通常而言,沒有重大疫病經歷的國家也就缺乏相應機制。中國乃至WHO的應對體系都是在SARS之後建立起來的。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應對機制肯定落後。

我想芬蘭政府前期的應對措施,可能是需要時間來準備、來調動資源。今天芬蘭政府已經開始徵用賓館來作為隔離房間了,各地政府也在當地對醫學隔離場所進行調研。

四、經濟結構和電商發展

芬蘭當下不能採取隔離,還有經濟因素。依靠人際互動的經濟模式,一旦隔離會給芬蘭企業帶來重創。

不像中國到處手機支付、電商、外賣,大大減少了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接觸。這在歐洲國家根本實現不了。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要相信芬蘭政府和北歐國家的做法不過是他們考慮到國家經濟發展、社會制度、醫療規模和資源等等因素後,作出他們認為的當下最優解。

政府需要時間。逐漸防護升級。

我們市民繼續做好自我防護。

留言告訴我,你怎麼想?

——NEVER END——

《疫情之下,試讀懂芬蘭和北歐》

相關焦點

  • 青春|佛系少女不佛系
    主動也就算了,居然還當眾跟人表白?」允時瞥了她一眼說道:「你別瞎說話啊,買賣器官是犯法的,我可從來沒有跟誰要過什麼面子。」故心有點惱,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她走遠,為發洩心中的憤怒,她在原地用力地跺了幾腳,完全沒注意到身後朝她走來的何柏傑。謝允時總是這樣,對什麼都是一副不在意的樣子,難怪大家都說她是佛系少女。
  • 莫名其妙被「佛系」刷屏了!來看你是哪種佛系屬性?
    注重身體健康的一群人深刻明白「抗衰」要從身體開始辦張健身卡,不關心健身教練說的腹肌每天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開心了佛系吃貨語錄:「不就是為了生存,何必在意那麼多」佛系化妝講究一切從簡、妝效隨緣防曬粉底二合為一,腮紅口紅一支搞定陰影高光都隨心情這類化妝用戶的特點就是特別不燒錢
  • 馮提莫:佛系少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你說你喜歡森女系 而我多了一個G 就像LOVE 去掉一半變 loli'親愛的小夥伴你們好呀,今天七囍要跟你們分享的歌曲是馮提莫的《佛系少女吉他譜了解一下:談談小編對這首歌的理解吧:馮提莫的《佛系少女》一經發布就因為動感的節奏迅速火遍網絡,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還有那佛系的歌詞就像說著每一個隨緣的年輕人的日常,讓人有強烈的贊同感。《佛系少女》為馮提莫單曲,發行於2018年2月18日。
  • 是時候試試這幾款佛系遊戲了
    ,給大家推薦幾款佛系遊戲,放鬆、護眼兩不誤。1.Under Leaves「樹蔭之下」,這遊戲名字聽起來就超佛系好麼!?這是款填色遊戲,玩家們可以為森林、大海、叢林以及各種場景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除了填色,遊戲還包含了解謎元素,玩家們要為小豬、狐狸、鱷魚等一眾畫風可愛的動物找到屬於它們的東西。遊戲特惠,目前售價10塊。
  • 佛系大學生還得向我們佛大看齊
    ,what is 佛系?佛系,顧名思義代表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一切隨緣」為精神指導的生活態度——LOVE&PEACE看到這你是否有一種熟悉感?  「佛系」大學生正是我們佛大本尊啊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佛大三校區的佛系表現。
  • 專訪|羅予彤:「佛系女孩」並不佛
    羅予彤,原名羅澤麗,很多人因為「武大校花」這個標籤認識了她,在芒果TV
  • 鄭鈞佛系回應劉芸被罵登上熱搜!「佛系」用英語怎麼說?
    鄭鈞的佛系回復最近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話題。在新一期播出後,劉芸成了網友討伐的對象。輪佛系,金正鋒必須有姓名!「佛系」這個詞來自於一篇網絡熱文,之後開始掀起了各種「佛系」造詞,如「佛系生活」、「佛系交友」、「佛系帶娃」等。「佛系」,顧名思義,就是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一切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 神魔之塔騰訊版攻略 北歐神系卡牌推薦
    ——神魔之塔騰訊版中國神系卡牌推薦  在之前的文章,哦木已經為玩友們推薦了一些《神魔之塔》中國神系的卡牌,但在這款遊戲中,除了中國神系外,還有著北歐神、希臘神等系列卡牌,卡牌得當的話在,河蟹系列的卡牌一樣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薄暮就為大家推薦幾張北歐神系的卡牌。
  • 得了吧,「佛系梗」刷爆朋友圈,「佛系喝茶」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佛系是個什麼梗?筆者通過各種調查發現——隨手舉例:佛系健身:在跑步機上走一走就行了,不費勁兒;佛系員工:甲方用回初稿也ok,我只求平平安安下班。佛系學生:考過了就是緣,不過就是命;佛系買家:好的不好評,差的不差評,買東西隨緣。
  • 不是吳昕搞不懂「佛系」和「狼系」,而是「佛系」已經不吃香了
    「佛系」這個詞曾經非常流行,在重新討論這個詞之前,先回答一個問題:吳昕佛系嗎?久而久之,吳昕就被人們貼上了「佛系」的標籤。所以,你還覺得吳昕「佛系」、「不求上進」嗎?「佛系」這個詞最早源於日本的某本雜誌,後來泛指指的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態度,曾幾何時,「佛系」非常流行,但時代在變,人們的審美眼光也在變,沒演技的「小鮮肉」不再流行,實力派演員越來越得到推崇就可以說明,人們越來越崇尚強者。
  • 佛系追星和普通追星有什麼區別? 娛樂圈有哪些佛系明星?
    最近,相信不少網友的朋友圈被「佛系」給刷屏,「佛系青年」、「佛繫戀愛」、「佛系健身」、「佛系坐車」……
  • 佛系少女!
    話說回來,就在我們標榜自己是佛系女孩的時候,敢問,佛同意了嗎?立地成佛嗎?不存在的。哪個佛沒有故事,沒有一段激蕩的人生?只有在紅塵中經受了無數的洗禮,付出了足夠的努力,才有資格看破紅塵,立地成佛。    我們最熟悉的唐僧,難道不是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普度了眾生才修成的佛嗎?我們最喜歡的孫悟空,難道不是忍受著緊箍咒的痛,打遍了天上地下的妖魔鬼怪才修成的佛嗎?
  • 知人 | 清華姐姐來啦—「佛系」女孩的不佛系生活
    俗話說,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正是因為大一開始盡力而為的做好每一件事,才為她日後參加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夯實基礎,成為她保送清華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 「我認為需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態度,無論大學畢業是選擇讀研還是就業,這一點都是非常重要的。」段樹文認為學習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能讓自己在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必備素質。
  • 你是所謂的被動系佛系女生嗎?
    最近有一個說法是在女生中有一些種類是被動系佛系女生,所謂被動系佛系女生是什麼呢?有網友們就給出了這樣一種答案!所謂的被動佛系:抽獎從未中過喜歡的人不喜歡你想買的東西買不起去旅遊又沒錢想出門沒朋友約想發個動態,不知道該編輯什麼
  • 佛系男友請滾蛋
    一直以來,鋼鐵直男都是被女生們吐槽的對象,但自從隨著「佛系」一詞出現,女生們終於有了準確的可描述的更值得吐槽的直男細分領域:佛系男友。膚白貌美的7分小姐姐:我男票是個典型的佛系男友,我們相處三年,每天都是在考慮吃什麼,因為他永遠都會回答我:都行、隨便。大山子佩服:三年,每天聽三遍,這句話可以聽3285遍,小姐姐的忍耐力是可以的。在佛系這個詞沒有出現之前,有非常多的男生們喜歡把都行、隨便掛在嘴邊。美其名曰:喜歡你,讓著你。
  • 佛系情侶修煉手冊!除了井柏然倪妮,娛樂圈的佛系情侶竟還有他們
    除了我尊敬的陳獨秀先生,橘子皮以及皮一下很開心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佛系!!OK,沒有為什麼,就是很符合我的心態,丟張圖感受下!娛樂圈其實說起來不是一個佛系的地方,炮火硝煙的,一點也不佛系。但是總有特別的存在!娛樂圈有這樣幾對情侶,在別的情侶忙著秀恩愛,炒熱度的時候,他們低調行事,不從眾,過著自己的小生活,可以說非常佛系了!
  • 「佛系」和佛教有很大差距
    2017年12月,因網絡傳播,「佛系男子」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該詞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佛系飲食」等一系列的詞語。耀澤法師說:「所謂『佛系』,只是一種調侃,它指的是不焦躁不執著,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
  • 佛系媽媽 VS 普通媽媽!網友:我媽是鬥戰勝佛
    有網友說與其被氣死不如做個「佛系媽媽」什麼是「佛系媽媽」?佛系媽媽:哦,去吧,正好讓我們娘倆清靜清靜……  6  佛系媽媽:難看也不要緊,能吃就行~  8  佛系媽媽:破那個費幹啥?省省吧,孩子興趣班費還沒交呢……  10
  • 爸媽的「佛系生活」
    □ 馬亞偉祖父去世後,老宅沒人居住了,家人商量著要把留下來的東西分了。精明的五嬸虎視眈眈,生怕自己在分東西上吃了虧。老爸和老媽卻淡定自如,每天就是種菜養花,根本不操心這事。那天我去老宅,看到五嬸正在院子裡打量。
  • 佛系英語,看透也說透
    有人說,90後不是「佛系」了,所謂佛系 就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面對什麼都不爭不搶、無所謂的平和心態。佛繫戀愛愛情這種東西隨緣吧你來就好,我都行佛系遊戲遊戲輸了不要緊,隊友坑了不生氣娛樂而已,開心就好何必那麼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