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陳若泰(化名),成功的人和教成功的人,還是會過面的,在一檔電視節目中。
彼時,馬雲的阿里巴巴剛起步,遠沒有現在的名氣和地位;而陳若泰,卻已經作為「華人成功學第一人」,穩坐嘉賓席。
陳若泰自信滿滿:「三個月賺到一百萬」、「三十五歲以前退休」、「人生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豪言壯語中,夾雜著一股濃濃的雞湯和叫賣的味道。
「成功學」第一人給出的成功方法簡單到令人髮指,每天大聲地喊出來不少於20遍的「我要成功、我要成功……」,那就離成功就不遠了。
他最後甚至送給馬雲一句話:「謙虛是持續成功的保證。」
我曾被「成功學」那些從未聽說過的新奇理念、詳實案例、豪言壯語震撼過,甚至身體力行地每天對著鏡子大喊「我要成功」,但在被家人同事怒吼「神經病」且發現「然並卵」之後,徹底放棄。
這兩天,在小區附近,發現又有人在兜售所謂的「成功學」,此人講了一通,發現效果不好後,舉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劉備一個編草鞋的,持之以恆地堅守著自己的事業,最後成功地換來了一塊江山!」我差點「卒」了,樂的,氣的!
決定作此篇,給還在執迷不悟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一些發自肺腑的忠告。
希望每個人,都能早一點脫離白日做夢。要知道,命運能夠給你的,價碼其實早已標定。
到現在,馬雲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成功人士了;而陳若泰,卻依然在兜售著自己的成功學,近況一般。
一、成功的定義與標準
暫且將「成功學」定義為:傳授快速成功秘訣的「學問」吧。
1、財富是成功的標準嗎?
受經濟發展和一些不良價值觀的影響,現在一說到「成功」,很多人往往就自然地把它與財富、地位畫了等號,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用一生兌現對國家承諾的「天眼之父」南仁東算不算成功?成名之前,靠讀大學的老婆供養的李安導演算不算成功?家境一般卻生活幸福的人算不算成功?受人尊敬與愛戴的人算不算成功?攻克難題算不算成功?學業有成算不算成功?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人眼中也有一千種成功的理解。正因為人們可以自由的定義成功並追求自己理解的成功,我們的生活才如此妙趣橫生、多姿多彩。
2、成功有標準嗎?
這個世界上的成功,有沒有標準?是否存在一把刻度精確的標尺,去測量一個人是不是成功了,成功的程度有多高?
這倒讓我想起了情人之間經常問的一句話 「你究竟有多愛我?」也仿佛讓我看到了被問者組織詞彙的窘迫或轉移話題的尷尬。
用有形的尺度測量無形的價值觀,除非腦子有毛病,正常人誰會去做這種根本做不到的事?
一個既沒有統一標準,又沒法測量的東西,現在有人卻告訴你:有一套統一的方法,可以讓所有的人都得到它,這不是在瞎扯淡麼?
而「成功學」兜售的,卻正是這套瞎扯淡的「讓所有人都能快速成功的秘訣。」
結論:既然人們對成功的定義各不相同,也沒有標準測量成功及其程度,那自然不會有統一的秘訣,可以讓所有人都成功。
二、「成功學」的邏輯錯誤
「成功學」內部是自相矛盾的,存在著無法自洽的邏輯性錯誤。
1、「成功學」導師基本不成功
假設「成功學」兜售的「成功的秘訣」是可行的,那麼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必然是「成功學」導師,簡單說來就是,陳若泰必然要比馬雲成功。
然而,事實呢?
更為殘酷的卻是,除了金字塔尖的幾個生活還算富足外,絕大部分傳授或學習「成功學」的人,卻在過著入不敷出接近崩潰的生活。雖然從表面上看來,他們衣著光鮮,侃侃而談。
而塔尖的那幾個,獲得「成功」的方式卻也不是依靠自己的理論體系,而是演講、賣書、賣影像資料。我實在想不出這與街頭的書報亭老闆有什麼不同。
而這,就可以算作「不可超越的成就」? 「巨大的成功」?
當然,如果有人說:我的成功就是在大會堂裡當書攤老闆。那我無言以對,只能請你快快離開我的文章,我實在無法容忍靠扭曲思想和精神毒害叫賣產品。
2、成功的秘訣不會輕易告訴你
假設成功真有秘訣,「成功學」導師又不是你的至親至愛,他憑什麼以幾千塊錢或「一萬九千八」這樣的「低代價」傳授給你。
按照常理,如果一個人知道成功的秘訣,他必然先去追求這世界上最大的成功,成為最成功的人。而現在,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卻在苦口婆心的求著你這個毫不相干的人來學他的課,買它的書。
《青春之歌》真是本好書,因為裡面有句話,叫做:「滿嘴的仁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
成功學喜歡講案例,尤其喜歡用極端的案例來證明理論。但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極端個案無論如何都不會具備「放之天下而皆準」的普世性的。
同時,鑑於」成功學」導師慣於吹噓的嘴臉,這些個案的真實性頗值得考究。
結論:傳授「成功學」的導師基本不成功,成功的導師從不使用自己的秘訣方法,「成功學」存在著無法自洽的邏輯性矛盾。
三、扭曲的成功價值觀
以下口號都是」成功學」的常用「秘訣」:
成功就是賺很多很多的錢;成功等於永遠只做第一名;心有多大,舞臺便有多大;成功,靠的就是強烈的動機、充足的理由和堅定的信念,精神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成功者的行為就是平常人眼裡的變態,賺錢的秘訣是變態;別人照顧你老公,你就去照顧別人的老公。
對於這些單一、極端甚至反社會的價值觀,竟然會有千百萬人深信不疑、趨之若鶩,有些時候,我甚至隱隱有些佩服他們的「洗腦」技能。
但恐怖的是,被用來「洗腦」的價值觀,卻是扭曲的。
擇其一二「」秘訣辯駁之:
1、成功就是賺很多很多的錢?
在我參與的唯一一次培訓中,500多人的大廳內,講師用最高的分貝對著人群大喊: 「你們想不想一年賺一百萬?」
臺下齊聲高喊:「想!」
講師繼續喊:「大聲點,連想都不敢想,你怎麼能賺一百萬?再來一遍,你們想不想一年賺一百萬?」
臺下的聲音更響亮了:「想!」
當周圍全在鬥志昂揚、歇斯底裡時,人就非常容易受感染,我記得剛開始我並不好意思,而進入狀態後,我徹底地放飛了自我,幾近「癲狂」。
每次回憶這些,都恨不能給自己幾個耳光。導師有什麼能力讓每個人都賺一百萬,要知道,那一共是五個億,有這五個億,他至於在臺上張牙舞爪跳大神?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憑「一百萬」斷定我的成敗,因為我追求的成功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有沒有一百萬,並不影響我自己的成功。
2、成功等於永遠只做第一名?
這是哪個範圍的第一名,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這又是哪個方面的第一名,權力、財力、學問還是所有方面?
就算我想認可這個觀點,但中國的第一名卻只有一個,難道其他13億人就全是失敗的?這是什麼狗屁邏輯,狗屁價值觀。
曾有學員對」成功學」的導師做出了評價:「他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圖景,但如何才能達到,卻沒有告訴我們。」簡而言之,前途很美好,道路還要自己走。典型「畫餅充飢」的套路。
結論:」成功學」宣揚扭曲的價值觀,它畫了一張大餅,並且調動起人們吃餅的強烈願望,但卻沒有告訴人們如何將「畫餅」變成「真餅」,這世界上,有人能把「畫餅」變成「真餅」嗎?
四、」成功學」堪稱邪教組織
「成功學」與邪教的套路如出一轍,玩的是造神、拜神、信神那一套。
1、造神
子虛烏有、虛張聲勢的頭銜是」成功學」導師的標配。一張名片的正反面上全部印上頭銜,似乎還覺得意猶未盡一般。
以陳若泰老師為例,這位曾在臺灣被指控 「非法吸金」的人物,經過一系列的包裝、洗白後,在國內粉墨登場,他在某經管網站中這樣介紹自己: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國際級的演講推廣大師、國內收費最高的激勵培訓專家、當今國際上繼卡耐基、拿破崙、希爾、安東尼、羅賓之後的第四代勵志」成功學」大師,也是世界華人中唯一一位國際級勵志」成功學」大師。
在東北搞過傳銷的「成功學」導師翟賭王(化名),包裝自己的名頭有:
國學應用大師、書道家、演講家、國際TAT(思考力、行動力、表達力)學術體系創始人、軍黨委辦公室主任之子、美國國家大學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國際人才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十大國學應用金牌導師。
根本無法驗證真偽的頭銜,卻給這些導師戴上了神一樣的光環,讓大量不明真相缺乏懷疑精神,又迫切需要發財致富的人為之痴迷。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些頭銜絕大部分都是自我標榜子虛烏有,這就是一群騙子。
看看他們的專業水平吧:二進位是萊布尼茨是根據《易經》的八卦發明的;網絡來源於老子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團」字是一個「口」字加一個「才」字,「隊」是一個「耳」加一個「人」,所以團隊應該是一個口才好的人領導一群用耳朵聽話的人……
原諒我發出了槓鈴一般的笑聲。
2、拜神
「成功學」的組織有一套幾乎照搬邪教組織的拜師儀式,包括倒能量水、敬能量茶、跪拜叩首、高喊口號等。
而在其組織內部,更是形成了一整套繁瑣的流程儀式,我親眼見過某」成功學」公司的日常儀式:早上八點準時集合,齊跳兩遍《眉飛色舞》,大聲朗讀《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然後邀請到場客戶和上月銷售冠軍上臺,銷售人員們分別對他們鞠躬;接下來是一個多小時的自我激勵:「買車、買房,乾乾幹!」和「我是XXX,今天一定要拉到一個單。」
實際上,「成功學」公司的流程儀式,總體上還算是溫柔的,而某些學了「成功學」的人士,在應用上卻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貴州遵義有一家裝修公司,每天強制員工加班到晚上九點,以實現他們的「成功」夢不說,而對未完成銷售任務的員工,懲罰措施竟包括喝尿、吃蟑螂、喝馬桶水、剃光頭、皮帶抽鞭子......
好像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
3、信神
「成功學」導師宣揚心誠則靈的思想,鼓勵學員盲目崇拜、盲目服從,以達到控制學員並從學員身上「割韭菜」的目的。
陳若泰的著名口號就是「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衝!」而學員在思想被麻痺之後,自甘墮落到令人痛恨的程度:
「導師是天上飛的一條龍,我們是地上跑的一群豬,怎麼追也追不上。」
邪教組織的邪惡之處在於控制人的思想,而」成功學」也是,它們都在利用人性的弱點達到自己發家或其他不可告人目的。
幾乎所有的邪教組織都在利用人對死亡的恐懼,進而兜售自己的歪理邪說;而」成功學」,則利用學員對於金錢的渴求,達到導師吸金致富的目的。
結論:從本質上說,成功學堪稱邪教組織。
結語
「成功學」給你畫餅,向你暗示,讓你唱歌跳舞,對你自我激勵,它戳中你的興奮點,讓你認為找到了秘訣可以快速成功。
但它從不告訴你:只有努力認真的工作,不斷的自我成長,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適度激勵自己或許是件好事,但激勵卻不是激進。
從現在開始,任何時候退出「成功學」,都是及時的,千萬別再等到一無所有負債纍纍的時候。
其實,這個世界上,只要價值觀正確,哪有失敗的人:
對那些有自信心而不介意於暫時成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懷著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別人放手,而他仍然堅持;別人後退,而他仍然前衝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每次跌倒,而立刻站起來;每次墜地,反會像皮球一樣跳得更高的人,沒有所謂失敗!——雨果
珍愛自己,遠離」成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