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郭風丨林啟賢:葉笛聲中憶良師

2021-02-19 莆田作家

小秘密:點上方「莆田作家」 ↑,可免費訂閱哦

首屆《莆田作家》優秀小作者評選活動

候選作品①丨候選作品②丨候選作品③

歡迎大家點擊以上候選作品,為自己喜愛的作品鄭重投票

(投票截止時間:3月27日24:00)

  今年1月29日是郭風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1月20日起,《莆田作家》微信公眾平臺(ptzj2014)特別推出「百年郭風」專題,陸續刊發系列文章,緬懷這位從莆陽大地走出的傑出文學家。

  投稿郵箱:ptzj2014@163.com。

葉笛聲中憶良師

看到《莆田作家》上諸位文友的文章,覺得我也應該為「百年郭風」寫些什麼。

郭老家在書倉巷,他父親又曾在縣巷住過,與我父親算是近鄰,頗多交往,後來我大姐夫與他又是莆田同宗,我們算是世交。

我小時候就喜歡郭風的散文詩,曾手抄過他的《葉笛》、《水兵》、《夜宿泉州》等文章,我的這本讀書筆記就定名為《葉笛》,最近才從莆田找出帶到廈門。我中學時的文風深受他影響,我發表在《福建青年報》的處女作「秋風」就是散文詩。60年高考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的高考考生文集中有一篇我寫的文章也是散文體裁。當時還有一篇文章文體相近,因確定為該屆高考福建省考生優秀文章後未公布考生名字,一中語文組的陳國榮老師三次到我家問我是不是我寫的,我說不是,他還不相信,後來才知道是章武兄寫的。

郭風先生是著名的作家,但從《中國作家書畫選》中,我才知道他也是書法家。於是,先父林遠堂的詩集《一鳴集》、我的詩集《銀帆集》,我就先後請他題籤;在我五十初度時,他還為我題寫了「浩然正氣」四個大字,落款時把我的名字誤寫為我大哥啟榮的名字,他要重寫,我連忙說就這樣繼續好了。原來他與先父、我大哥曾是中山中學(今莆田五中)的同事,時隔多年,他還記憶猶新,才會誤寫。

我多次到郭風家,第一次是我到福州上大學後,先父要我去拜訪他,後來又去了幾次,有一次還寫了篇文章「在郭風家作客」,發表在《莆田政協報》上;後來有位研究郭風的作家要編選寫郭風的文章,郭老還親筆寫信給我,要我把該文複印交給那位作家。郭老是莆田四中的校友,學校也曾要我向他徵求校慶紀念冊用的文章,他也如約交了稿。

我最後一次見到郭老,是在莆田一中建校慶典(應該是90周年)上。原來一中請一位莆田縣領導陪他,剛好兩位都是熟人,我上前問好,那位領導就要我陪郭老。當時一中負責後勤的一位年輕的女教師不認識郭老,硬要把他坐的椅子搬到主席臺上,郭老沒說什麼,他的兒子很生氣,我把他兒子勸住,也把我的坐椅讓給那位女教師搬走,才平息了一場風波。他已是耄耋之年,又是名人,卻不與女教師計較,可見他平易近人。

又近龍眼樹開花的時節,葉笛聲聲,郭老,我們懷念您!

-END-

郭風(1917年-2010年),原名郭嘉桂,回族人,祖籍福建莆田,1936年畢業於莆田師範學校,1944年又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曾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名譽委員、福建省文聯名譽委員、福建省文學院名譽院長,原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

2010年1月3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4歲。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了散文、散文詩和兒童文學的創作事業,迄今已結集出版作品50多部。

2003年、2007年,福建省文學藝術界先後兩次舉辦祝賀郭風文學創作70周年活動和祝賀著名作家郭風90華誕活動,郭風獲得了福建省文學藝術界「德藝雙馨」的崇高評價。

百年郭風丨曾元滄:牽牛花♬

百年郭風丨許培元:故鄉高唱葉笛歌♬

百年郭風丨翁志軍:葉笛聲聲♬

百年郭風丨夢奇:穿越時空的笛聲♬

百年郭風丨葉笛(朗誦:黃貝熙)♬

百年郭風丨潘真進:郭風先生的人格境界♬

百年郭風丨郭雪冰:淡淡的風♬

百年郭風丨肖海英:在童話世界中永生♬

百年郭風丨黃明安:一隻貓的童話♬

百年郭風丨李燕:心底往事被春風喚醒♬

百年郭風丨潘真進:心靈和文體的自由展開

百年郭風丨易振環:追求理想的起點

百年郭風丨林春榮:先生,你還好嗎

百年郭風丨吳建華:永恆的回憶♬

百年郭風丨曾少敏:園頭與郭風的多重緣

本期責編:汪洋心丨排版:慕白

《莆田作家》是莆田本土純文學新媒體平臺,每天推送原創精彩文章,歡迎莆仙作家、文學愛好者賜稿。作品體裁不限,原創首發優先。投稿請附個人簡介及照片。投稿郵箱:ptzj2014@163.com。

(欲知更多詳情,請回覆:投稿或合作)

這裡不喧譁,只為給你一片寧靜。感謝你的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百年郭風丨許培元:故鄉高唱葉笛歌♬
    今年1月29日是郭風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1月20日起,《莆田作家》微信公眾平臺(ptzj2014)特別推出「百年郭風」專題,陸續刊發系列文章,緬懷這位從莆陽大地走出的傑出文學家。九十年代,我先後結集出版了《荔城放歌》和《海峽鄉音》,郭風先生已年逾八十,他認真地審閱了樣稿,為我先後寫了兩篇序言,熱情洋溢地充分肯定了我的鄉土散文,讓我有點受寵若驚。我的書房裡有郭風贈送的《四書五經》上中下冊精裝本,還有一套四本的《二十五史精華》精裝本,另有一本《孫悟空在我們村裡》,第三頁有郭老寫的四個字:「郭風自存」。我知道郭老贈書的原因,他鼓勵我要研討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名著。
  • 鄉音丨林啟賢:莆仙戲的鼓聲
    圖丨新華社 初三返鄉,當天晚上我就到興化府城隍廟看戲,看久違了的莆仙戲。在莆仙戲的鼓聲裡,我又一次領略了濃濃的家鄉年味。在莆田市(含仙遊縣),不論是山區、平原,還是沿海、市區,只要有宮廟、堂觀,現在大都有戲臺,沒有的則屆時搭戲棚(戲臺),常年累月都不時有莆仙戲演出,年節猶多。我從小就是個戲迷,這與父母喜歡看莆仙戲有關。
  • 林啟賢:我的出書簡歷
    第三本書是《林啟賢詩詞書法選》,我已屆花甲之年,電腦掃描我的詩詞書法作品照片成書,由原中國楹聯學會會長馬蕭蕭先生和鄉賢林振新先生分別署籤。△作者簡介:林啟賢,1943年2月生,福建莆田人。中學高級教師,己退休,現常住廈門。
  • 郭風百年丨肖海英:在童話世界中永生♬
    今年1月29日是郭風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1月20日起,《莆田作家》微信公眾平臺(ptzj2014)特別推出「百年郭風」專題,陸續刊發系列文章,緬懷這位從莆陽大地走出的傑出文學家。在童話世界中永生2010年1月3日,在天亮前那個叫凌晨的時光中,他化作草尖上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慢慢滑下草尖降臨大地,靜靜地融入泥土,但是他璀璨的光芒依然一直照徹著敬佩他的每一個人。
  • 夜讀丨「郭師傅」的最美堅守
    」的最美堅守》,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郭師傅」16年軍旅生涯的故事。▾  點擊收聽  ▾剪輯丨黃世傑在既有險境又有仙境的雪域高原,有這樣一個身影,只見他拿著扳手一股勁兒鑽進遠火底盤下,庖丁解牛般給裝備做起了 「手術」。
  • 探杭州生命禮敬園:致敬「無言良師」 生命在愛中延續
    中新網杭州12月6日電(錢晨菲 汪旭瑩)移植受者代表李志軍在生命禮敬園中向著紀念碑深深鞠了一躬,這是他對「無言良師」——遺體捐獻者們的由衷致謝。6天後,便是他「新生」的一周歲生日。在各醫學院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老師」。
  • 百年湖美丨「白芒」般的水彩畫家金家齊
    金家齊給女兒示範寫生白芒也有遲到的春天。對於他而言,生命中的厄運不僅考驗了他的意志,也給他的作品帶來了一種更加凝重的張力和的更多鮮活的魅力。金家齊的藝術人生,不僅呈現出不折不撓、堅忍不拔的特質,也給「百年湖美」的歷史文化中,注入了一種「白芒」的精神。
  • 詩歌丨答案在風中飄揚
    這是為您推送的第2831篇文章詩 和遠 方答案在風中飄揚blowin' in the wind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它在這風中飄揚
  • 怎樣遇到自己的良師
    這時我才發現,自己這個有十幾年淘碟(兩千多張)的愛好,原來現已成為一門學問,能將自己的一些心法教給別人,何樂不為? 回顧自己的淘碟看碟史,要說最深的收穫,就是認識了許多很棒的劇中人,很大程度上,他們被我視為生命的良師,學習他們怎樣做一個如其所是的自己,學習怎樣做一個與他人、與世界連接的人,學習怎樣將一件事做到足夠好,他們的精神,漸漸滲入我的骨髓,變成我生命的一部分。
  • 紀錄片《良師》播出時間主要內容 紀錄片《良師》觀後感心得體會
    今年9月10日,紀錄片《良師》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熱播,從不同的角度生動展示了現實生活中人民教師的動人事跡,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紀錄片的播出,不僅吸引到教師群體與家長們的關注,更使全國觀眾共同回憶起成長歲月裡一份份珍貴的師生情誼。
  • 三月怎不憶江南?小品吳冠中!
    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弄 李賀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巘紅嵯峨。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江南春絕句 杜牧千裡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紀錄片《良師》獻禮教師節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監製的紀錄片《良師》,將於9月10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首播
  • 紀錄片《百年巨匠》騰訊、愛奇藝、搜狐熱播
    參加紅軍後,在反圍剿中書寫標語深得讚賞。毛澤東稱他為馬背上的書法家,並請他為抗日軍政大學題寫校名。舒同出生入死一路奔波,常常在事業巔峰時迅速跌落到谷底。極度鬱悶時,只有在書法中得以平復。1981年,舒同當選中國首屆書法家協會主席。舒體字開發安裝在電腦,他的書法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應用。《百年巨匠——舒同》片段
  • 精闢句子,良師培養之恩
    3.良師培養之恩。一個人所受教育,從啟蒙開始,教師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無論學文習武,還是士工農商影戲科研,如遇良師導引,終身受益或決定方向前程。恩師之恩當銜環相報。4..兩個人在一起能做最多的事,就是陪伴。我幹我的,你幹你的,有兩三個小時的晚間黃金時間,他們都是獨享的。
  • 閱讀筆記丨長相思兮長相憶
    相思相憶難相見,這是阿珩和蚩尤。長相思之小夭和相柳初見時,她是清水鎮那個狡黠聰慧又滿嘴謊話的醫師玟小六,他是鎮外山中幾千將士的統領將軍相柳。一個內心冷漠看透世事,一個眉眼冷峻寡言少語,機緣巧合下相識,相知。
  • 杜牧唐詩「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郭」啥意思
    唐代詩人杜牧筆下有最為明麗的春天,一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將千裡江南的春日盎然展現在眼前,令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杜牧這首《江南春》,筆下的春天色彩明麗,筆觸所至之處,鶯歌燕語,桃紅柳綠,這是春天最為經典的色彩。而後面的兩句唐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更是呈現出了江南的煙雨濛濛,朦朧之美溢於言表。
  • 《百年雙十》第五稿披露珍罕歷史照片
    《百年雙十》各分章目錄(第五稿)《百年校園》張美華《童年的雙十印記》1953屆蔡金獅等 《人性的光輝》1953屆陳神民《在雙十中學的日子》巫日辰《李永裕和雙十中學》1957屆初中陳復授《捐資興學千秋業》1959屆高中蔡金虎《卓婭中隊的啟迪》1959屆高中李箐華
  • 別後憶相逢,猶恐相逢是夢中
    別後憶相逢,猶恐相逢是夢中蘇小曼-
  • 紀錄片《良師》獻禮2020年教師節
    紀錄片《良師》將於9月10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首播,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良師》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監製,拍攝內容涵蓋德、智、體、美、勞、特殊教育、網絡教育等諸多教育領域,通過真實記錄的影像,講述人民教師普通卻不凡的動人故事,體現人民教師立德樹人、傾心教育的情懷,讓更多人了解人民教師的信仰與忠誠、責任與擔當。
  • 紀錄片《良師》:致敬那些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於2020年9月10日首播紀錄片《良師》。首集故事中,張桂梅的故事令觀者動容感嘆,在當今社會,的確還有許多這樣的好老師,在為學生們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