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和黑龍江流調的難點和挑戰是什麼,發展形勢如何?
從1月2日至1月14日10點,河北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23例,其中石家莊市494例。1月13日0至24時,黑龍江省新增確診病例43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8例。
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這是今天(15日)來自河北的一個好消息,然而,河北除了本土確診病例大幅增加,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河北新增死亡病例1例。除此之外,石家莊市集中隔離點的施工建設情況如何?
複雜嚴峻的黑龍江疫情如何防控?
黑龍江已有綏化市、牡丹江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伊春市出現疫情,而多地病例之間有關聯性。黑龍江疫情又多發現在農村,要阻斷疫情發展,對防控提出了哪些要求?點擊視頻,一起關注。
河北首批患者治癒出院 為什麼這麼快?
今天下午,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為什麼這麼快?
總臺央視記者楊海靈:今天發布會上公布,今天出院的,都屬於發現較早且病症較輕的患者,雖然有一些肺部感染,但治療起來沒那麼複雜,所以成為了首批治癒出院患者。我們試圖向河北省胸科醫院了解更多信息,但出於隱私保護的考慮,沒有得到更多消息。但我在離開醫院時觀察了一下,出院患者中各個年齡段都有,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
在第4場河北省新聞發布會上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正在救治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絕大多數都是通過全員核酸檢測及時發現的。」而最集中的藁城區增村鎮已經連續開展了4輪核酸檢測,第一時間篩出了陽性人員。按照新冠疫情防控「四早」原則,早發現就能早治療,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讓人欣慰的消息。
石家莊預計14號完成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 情況如何?
總臺央視記者 楊海靈:今天(14日)下午石家莊發布會上說,今晚之前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要全部完成。在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時,很多市民對於三天之內能否完成石家莊全員核酸檢測持懷疑態度,但這次我們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
說到原因,首先,從石家莊來說,第二輪核酸檢測可能熟能生巧,檢測效率更高且秩序更好。有一個細節,我們去了一個農村的檢測點,第一輪可能會有很多志願者不停提醒大家,一定要拉開距離,戴好口罩。但這次我們發現他們腳下都有膠帶,把距離隔開,並且人們的交流也少了。而且第一輪檢測時,有很多志願者手工輸入大家的信息,但這一輪開始之前這些信息都已經錄到了電腦上,刷一下身份證就好,效率更高。
外部因素看,就要關注到前來馳援的醫療力量。據了解國家派遣了像江蘇、浙江12支252人的國家檢測支隊來支援河北,主要是來做核酸檢測,所以這一輪核酸檢測,河北省日檢單檢能力達到了110萬,現在是1:10混檢,日檢能力就達到了1100萬。
主要是哪些人群滯留在石家莊?如何回家?
>>>大學生
目前河北省高校放假後,滯留石家莊的大學生共2127人,這些學生主要是因為放假離校後準備參加考試、培訓、實習、打工、中轉換乘等原因未能及時返鄉,這些學生目前被安排居住在比如所在培訓機構、賓館、親戚和同學家等地,一人一策幫大家解決問題,據了解現在已經全部聯繫到位。
>>>農民工
還有一部分是在石家莊打工沒有及時返鄉的人群,一部分滯留在石家莊火車站,目前在石家莊火車站設置了臨時救助點,並且開通了24小時求救電話,救援點能滿足餐飲休息基本生活需求,對於很多石家莊周邊縣市的農民工和需要返鄉的人員,公安也會在他們身體條件達到要求之後,把他們專門送到家,目前已經有325人回到家了。
兩人6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這與對感染者的檢測次數有關,在感染者或病人的「潛隱期」,也就是從無症狀感染者或隱性感染者暴露、感染到病毒開始排毒,這之間的時間叫做「潛隱期」,也可以叫實驗室檢測篩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裡,會發生檢很多次都檢不到陽性,到潛隱期末時才會檢測陽性,這個現象完全可以理解。
河北和黑龍江流調的難點和挑戰是什麼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目前兩個地方的病毒輸入的來源現在還在調查之中,還沒有確認具體來源,有一些線索需要我們去逐條排查。有可能是人員帶入,也可能有由物品帶入。在調查的時候,可能病毒已經不再能檢測出了,或者這個物品已經不在當地了,這時候就難以去斷定到底來源是什麼。
另外,人員也可能隨著時間的延長,他體內的攜帶的病毒已經消失了,已經檢測不到了,那麼這時候建立他們之間的關聯就非常困難。但是現在國家疾控中心和地方的同事,還有其他部門的配合之下,仍然在做非常細緻的調查、摸排和分析的工作。
農村疫情防控的短板是什麼?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農村有它的優勢,在疾病傳播上,特別是在呼吸道傳播、人傳人的疾病中,不像城市人口規模大、密度高、人居距離近,容易促使疾病傳播。但它也有短板,農村醫療條件、醫療服務體系相對薄弱,這使得農村發現病毒傳播,發現感染者的時機不像城市那麼早,那麼及時,這是最大的短板。另外,農村有它特定的社會生活模式,在最開始沒有發現,沒有意識到病毒已經開始傳播時,一些社會活動可能導致疾病快速傳播擴散。還有,農村畢竟不像城市,有完善的條件、各種各樣的設施,在對高風險地區人員進行管理時,比如隔離,會有在條件和設施上的困難,這是在農村防控的一些不利的條件
如何看待變異的新冠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病毒變異有不同方向,有的是對病毒有利,比如有利於它生存繁殖和擴散,有的變異的特徵是對病毒不利。現在看來,這次在英國發生的病毒變異對病毒是有利的,有利於它傳播和進一步擴散,使病毒傳播能力增強、傳染性增強,但在病毒毒力、導致疾病的嚴重性上沒有看到增強跡象。一方面可能要做更長期的應對準備,另一方面,各項措施的力度可能還要再加強,它的傳播能力增強以後,可能過去的一些防範措施會變得不那麼有效。
連續兩天本土確診病例過百,發展形勢如何?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隨著各種防控措施落實,隨著時間往後推移,效果會顯現出來,病例的增長會受到非常大遏制。現在在黑龍江也採取了非常強有力的措施,包括對重點地區的管控,對人員的隔離,特別是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管理。另外也對局部地區也採取了一些管控措施,大規模核酸篩查也已經啟動,隨著這些措施落實,它的控制是可期的。當然還要繼續觀察,因為這次疫情的發現是從1月2日開始的,按照這個疾病的傳播特點,很快就採取了措施,人員的接觸暴露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在一個潛伏期、兩個潛伏期,會看到非常顯著的效果。
面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拐點」何時能來?
警惕新動向!242天後再現本土死亡病例
14日,國內的疫情數字再次更新,數據中的幾個變化引發關注。
首先是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居高不下。
根據國家衛健委通報的數據,13日當天,本土再添124例確診病例,這已經是連續2日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破百。
而據河北省官方的最新通報,從1月2日至1月14日10時,全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523例,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320例。
此外,13日當天,國內還新增死亡病例1例,該病例系河北本土病例。有媒體統計,這是自去年5月17日以來,時隔242天後,首次出現本土死亡病例。
此前一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強調稱,此次疫情老年人多,患有心腦血管基礎性疾病的人員比較多。據統計,河北的確診病例平均年齡是50歲,高於60歲以上的病例佔到30%。遼寧的60歲以上人群佔到了37%,平均年齡達到53歲,對救治工作提出了挑戰。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河北、黑龍江等地暴發的疫情已經波及省外。
12日山西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在晉中市榆次區,為河北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浙江省海寧市13日發現一例石家莊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系杭海城際鐵路某標段員工。
在山東和吉林則出現了黑龍江關聯病例。
「拐點」何時才能出現?
「國內多地報告本土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傳播速度快、患者年齡大、農村比例高等特徵,有的地方出現了社區傳播、多代傳播,防控形勢複雜嚴峻。」
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作出上述提示。
當天,全國多地疫情風險升級。高風險地區已經有2個,分別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和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惠七鎮。
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另一方面,距離2021年的春節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疫情何時能夠迎來「拐點」?春節會否有更大規模的暴發?這些是普通公眾現階段最關心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13日對媒體強調,當前國內疫情呈現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狀態,這是入冬後全球各地疫情大幅度上升,對中國外防輸入造成疫情防控巨大壓力的一種反映。
「經過與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一年多,我們對新冠病毒有了較多的認識,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經印發了相關的防控措施,能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控制,應該不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流行。」他表示。
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本輪疫情的「拐點」還要再等一段時間才能到來。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佔秋1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分析,「河北省在1月2日發現了本輪疫情的第一例確診患者,目前10天已過。一般感染者會在一周左右發病,也有人會在感染14日後才開始發病,最近幾天正是這些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陸續發病的高峰期。」
楊佔秋認為,河北確診病例未來幾天還有可能維持在高位,預計再過一周左右時間新增病例才會逐漸下降。
不過專家也表示,不必對河北確診病例創新高「大驚小怪」。因為石家莊從1月初開始採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密集的核酸檢測和隔離措施,大部分每日新增都已經早處於隔離期間,不會成為新的傳染源。
當務之急:織密防控網!
「春節期間的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同時,春節期間的物流也加大,低溫條件下確實需要警惕進口冷鏈食品和其他貨物被病毒汙染引起輸入疫情的風險。」
馮子健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表示。
用最短時間遏制住疫情蔓延,不光關係到14億中國老百姓能否安心過年,更關係到全國抗疫成果的維護。
全員核酸篩查、對重點村莊實施異地集中隔離、建設集中隔離點、緊急調撥新冠疫苗、多種商業場所關停……連日來,河北、黑龍江等疫情嚴重地區緊急採取了一系列應對舉措。
與此同時,為幫助河北等地儘快控制住疫情,國家衛健委第一時間派出了國家級的專家團隊,與當地的專家團隊一同進駐到定點醫院,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
在加強檢測力量方面,河北省調集了省內的資源支持石家莊、邢臺開展採樣、提供檢測服務。
國家衛健委第一時間調集了預先已經準備好的機動檢測隊,包括浙江和江蘇共10支檢測隊,同時組織派出了北京的1支檢測隊和中國CDC的P3實驗室前往石家莊、邢臺,幫助當地最快時間實現核酸檢測的全覆蓋,還協調建立了火眼實驗室。
另外,為了支持遼寧、河北的救治工作,國家衛健委分別調集了3萬毫升血漿支持兩地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而為了將疫情擴散的風險降至最低,全國多地也相繼加強措施,減少人員流動與聚集。
【來源:央視新聞、中新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