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用「次世代」概念發布了這臺小米電視3,60寸大屏也是小米目前發布的最大屏幕。整機的亮點頗多,主機屏幕分離設計,4K LGD屏幕等等,共同使得這臺60寸大屏幕成為小米當下售價最高的電視機,售價4999元人民幣,其中主機單獨售價999元人民幣。一向走性價比路線的小米這次在電視上又引入了怎樣的創新呢?
分體設計
小米電視3在整體設計上的一大亮點就在於分體設計。主機與屏幕的分離有一種桌上型電腦的即視感,不過這樣的做法的確有獨到之處。電視並不像手機是高替代品,據網絡數據,目前電視更新周期大約為96個月,即便進入智能時代,整體的更新頻率也不會低於3-5年。而整機中屏幕的升級率非常緩慢,在上到4K屏之後,日常的觀看行為對屏幕的要求在較長時間內並不會有大跨步的更新。因此小米將屏幕和主機分離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在屏幕不再成為用戶更換電視的情況下,讓用戶可以單獨購買升級頻率較高的CPU等硬體。
而雷軍打的第二個算盤是小米系統的普及率的問題。因為一塊屏幕只要插上小米電視主機就可以運行小米電視MIUI,算得上一個自帶音響的加強版小米盒子。在主機售價比較低的情況下,一些無需更換自家電視屏幕的用戶則有可能會選擇這樣的更新方式。
外觀
今年來,電視機的設計走向多為纖薄、無邊框概念,小米電視3在在這一方面也做了足夠的努力。但主機與屏幕分離的設計其實為屏幕的厚度留足了發揮的空間,屏幕最薄處僅11.63mm,約等於兩個iPhone 6s的厚度。在側邊則有紅色裝飾,背部用了大塊的金屬拉絲面板,但是背部其實是日常使用的視覺死角,所以這樣的設計只是為了提升第一眼的品質感。
小米電視主機同樣主打金屬元素,整體扁平修長。主體大部分都為音響,在正中央處的按鈕則設計成了彈珠式,突出金屬光澤。主機豐富的接口都位於機身後方,也方便與電視屏幕連接。
電視的另外一大接觸頻率極高的部件就是遙控器。現在遙控器的主流風向就是極簡風。小米電視3的遙控器正面按鈕非常「吝嗇」,但已經承載了可能遇到的所有交互功能。而手握持面則有較大的弧度,貼合感很好。
系統
小米電視3搭載了基於安卓系統定製的MIUI TV系統,系統UI延續了之前簡潔風格,沒有重大更新。功能塊採用了統一的圓角矩形,UI色調則與手機MIUI異曲同工的高飽和。對於首次使用小米電視的用戶來講系統操作沒有太高的學習成本。整個主頁面非常強地突出小米的電商系統和硬體生態,這種內置硬廣有點煩人。在智能互聯功能方面,支持了手機、平板、筆記本的無線投屏顯示,兼容Airplay、Miracast、WiDi、DLNA等。小米電視3採用了藍牙4.1,可搭配了藍牙遙控器,當然,在開機時會出現幾秒延遲以進行適配。
交互方面則主要通過遙控器進行,配套的遙控器並不支持語音功能,因此所有的交互只能通過遙控器按鍵進行,當遇到需要輸入用戶名等長字條輸入的情況時,這樣的操作其實有點點累。
同時,用戶也可以使用手機應用「投屏神器」來充當遙控器,直接遙控電視、搜索和點播影片、投射手機照片和錄像、安裝管理電視軟體、實時截取電視屏幕等。小米電視3的手機應用「投屏神器」反而支持了語音搜索,並可同時支持多個手機配對。
生態
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小米電視3的內容已經全面全面升級,增加了83%,匯聚四大牌照方:iCNTV+GITV+芒果TV+華數TV。在實際體驗中你會發現這個數字的尷尬。首先這幾牌照的內容是在小米電視中能夠搜索到,基本上除開競品比如樂視的獨播內容以外,網絡中大部分的資源都已經被涵蓋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能免費看。
如芒果TV下老牌的綜藝《快樂大本營》就不是免費可看的,用戶只能預覽視頻前8分鐘,必須購買會員才能看完整內容。其次荔枝TV下有許多電影的版權,也是需要通過購買包月VIP才能觀看。
遊戲中心已經擁有多款遙控器可以玩的遊戲,也有搭配小米手柄的遊戲,但是遊戲數量並不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在使用過程中,我下載了大富翁,只是玩了一圈,就被提示要收費才可以繼續遊戲,而在遊戲下載頁面並沒有顯示需要購買的內容。
應用商店中,影音視聽、圖書資訊、教育學習等APP資源較為豐富,其中少兒作為單獨的一類進行放置,布局優先級可見一斑。電視作為家庭的娛樂中心其實也自然承擔著親子互動的功能,這樣的布局其實也符合家庭用戶的需求。
智能家庭是將家中的電視與小米其他智能產品相連接,就可以查看路由器的影片、管理淨水設備、打開空氣淨化器,甚至查看手環信息和運動數據,這一切都可以通過電視屏幕來查看,進一步強化了電視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地位。
配置
小米電視3的配置還是非常強勁的。內置四核的Mstar 6A928專業智能電視處理器,GPU則採用4+4核Mali-760 MP4,內存方面採用三通道的2G DDR3+8GB eMMC 5.0 高速快閃記憶體。這樣的配置足以保證播放效果。在音頻解碼方面,內嵌最新杜比音效(Dolby Audio)技術虛擬環繞聲效果,包含虛擬環繞聲、對白增強、低音增強、自動音量調節等多項杜比音效技術。視頻解碼方面則內置 Mi-Player 全格式播放器,支持 RM、FLV、MOV、AVI、MKV、TS、MP4 等全部主流格式。
如果你對這些數據並不太了解的話,那四字總結就是:完全夠用!
屏幕
決定著電視好壞的更為直接的觀感當然是這塊屏幕,4999的小米電視3拋開999的小米主機,4000塊都砸到了這塊屏幕上,這麼說你就知道這塊屏幕的重要性了。那麼這塊屏幕表現究竟怎麼樣呢?
先從數據上看一下:60英寸真4K原裝LG屏,178°廣視角,8毫秒響應速度,新增MEMC運動補償。
首先我們需要對4K進行一個解釋。圖像的大小可以用像素解析度來表示,例如1920*1080的解析度就意味著圖像是由水平方向每行1920個像素以及垂直方向每列1080個像素組成的。這樣一來,4K圖像就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4096個的圖像,即4096*2160。但4K也有各種各樣的衍生解析度,其中一個UHDTV標準的物理數據值是3840*2160,屬於4K解析度範疇,但低於我們慣常說的標準4096*2160。
而小米電視3宣稱的真4K的實際解析度為3840*2160,這也是小米電視這塊屏幕支持播放的解析度的上限。在測試中,我們反覆拿了4K片源的測試樣片進行播放,其中4096*2160解析度的視頻無法播放,畫面提示為「無法播放超過4K的視頻」,而3840*2160及以下的解析度的視頻則播放流暢。
這一點意味著4K發燒友在選擇片源時需要特別注意解析度的問題。不過現在4K視頻並沒有普及開來,能搜到的視頻有限,更多的高清視頻集中在1080P或2K解析度中,這種解析度的播放則是毫無壓力的。
另外一個關注的焦點就是這塊屏幕的質量究竟如何呢?送測的小米電視3為工程機版,我們用網絡中常見的屏幕評測軟體對送測的這臺小米電視3(工程機版)進行了分析,實際結果如下:
首先如果是色彩豐富的圖片,整圖畫面顯得非常銳利清晰,色彩略微偏暖討喜。在播放高清視頻時也能清晰地感受到畫面的張力
用更為嚴苛的色彩過渡測試時,一些小問題就開始暴露:
上圖細節放大100%之後的細節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一些過渡並不夠自然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越少,屏幕素質越好。
另外一大問題則在於屏幕四周存在的「陰影」,當屏幕為純白色背景時這一情況尤為清晰。屏幕左上角放大到100%時,能夠看到邊角處的顯示比靠近屏幕中心的部分更暗。
但是這塊屏幕的總體素質還是不錯的,準確的色調加上巨大的屏幕尺寸,使得在播放時呈現的效果算得上驚豔。如果不是對待屏幕嚴重苛刻的用戶,初初感受這塊屏幕就會被60寸的高清顯示所震撼,下圖為播放3840*2160解析度視頻的實拍,播放過程流暢,色彩明度都達到了較好的水準。
小結
與國外傳統大廠LG、夏普、SONY的同級產品而言,4999元的價格幾乎算是「腰斬」,小米電視3依舊走的是高性價比的路線。對於普通家庭用戶而言,小米電視3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日常的視聽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滿足,60寸的電視放在客廳也顯得十分大氣。當然這塊屏幕並不算完美,如果你對屏幕顯示的要求十分苛刻,那麼可能更高價位臺階的產品會是你的首選。不管怎麼說,4999買到一塊4K 60寸的電視的確已經是性價比之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