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城市,博物館情況如何?12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實地了解觀展情況。
「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是成都博物館剛開啟的展覽,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參觀。走到成都博物館門口,工作人員便提示記者出示健康碼,測試體溫。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成都博物館早已開啟全面消殺工作,保持每天三次對全館進行消殺,館裡實行100%新風吹送和夜間強排風。
同時,館內每日接待參觀人數為每日人數上限的75%。此外,入館觀眾務必佩戴口罩,並出示健康碼和進行體溫檢測,健康碼為綠碼和體溫不超過37.3℃者方可入館,並且也嚴格要求觀眾在展廳參觀時,全程佩戴口罩,並主動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館內已經做好了嚴密的疫情防控措施,市民和遊客盡可安心看展。
在四川博物院,這裡的公共服務部副主任王瑞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所有進出人員都需出示健康碼。」王瑞昌說,對於因故無法出示健康碼的市民,他們也根據青羊區疾控中心的要求,制定了相關表格,觀眾如實填寫即可。
走進館內大門,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安檢口旁設立了全自動熱成像測溫篩查系統,王瑞昌表示,若有市民出現體溫異常,該設備會發出警報。「你看,這位市民進館時,就出現了體溫異常。」他指著屏幕上的熱成像圖片舉例。當天,工作人員立即將這位市民帶到館外專門設立的隔離區休息,過了幾分鐘,見其體溫正常,才重新進入,「有時因為運動,會出現臨時體溫偏高情況,這種我們理解。如果市民體溫確實存在異常,我們也會及時與社區聯繫。」
博物院內,張先生帶著妻子和8歲的兒子,正安靜參觀張大千藝術館,「此前在網上預約了,今天本來想取消的,但博物館相關措施做得比較好,所以我們參觀還是很放心的。」張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最近通過電視和網絡看到很多醫務人員奮戰在一線,「有醫生的堅持、市民的配合,還有我們自己加強防禦,我相信我們會一起打贏這場戰役。」
帶著父母過來參觀的李先生表示,「我此前先過來了解過,不僅是博物館內,成都市各大公共場所的防疫工作都做得比較好,才放心帶父母出來。剛好父親喜愛字畫,也想讓他出來放鬆放鬆。」
紅星新聞記者邱峻峰曾琦攝影報導
編輯 喬雪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