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爆料大S對待助理像對待狗」
「多年友誼毀於一旦,蔡康永公開吐槽大S」
「老友翻臉不認人!蔡康永攻擊大S」
……
這些話題是不是很勁爆?很具爭議?就算知道是標題黨,也很有打開看一看的欲望?畢竟只看標題,還以為大S人品低劣終於現行。
節目組可能也是這麼想滴!其實,全是套路……
比較真實的情況是,不久前蔡康永在某檔節目做演講,提到情感與關係問題,拿了大S舉例:大S只要動動手勢,助理就知道大S要什麼;之後又有一句:和訓練狗相似。
一來二去,漸漸傳成了「大S待助理像對待狗一樣」。等後來蔡康永就此致歉後,似乎又成了蔡康永暗中插刀不講情義。
直到看了蔡康永致歉的長文,才能明白真實的情況是什麼,以及節目組的剪輯有多坑!
大S和助理的互動,本是指明星和工作人員之間很有默契,蔡康永只是藉此舉例,表達男女朋友間是不能效仿他們的。因為情侶的關係,怎麼能和老闆下屬的關係一樣呢?
本來很通順的邏輯,因為「截頭去尾」式的剪輯,就變成了觀眾看到的樣子,難免會引發誤會和爭議。
雖然不是本人的鍋,但蔡康永還是誠心誠意向大S公開道歉,為她澄清事實。大S也沒計較,大方回應「自己天生是箭靶,不怪康永哥」。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多年老友,那麼多年互相扶持,自然不會為這種事傷感情。
當初大S和汪小菲相識49天即閃婚,眾人震驚之餘,也並不看好這對的結合,有網友斷言大S不到一年就會以離婚收場,各種婚變的傳聞更層出不窮。
這個時候,蔡康永率先站出來力挺大S,張口就是「雖然不了解汪小菲,但是信任大S的眼光」,或是「不閃婚也並不見得就好」,還成為大S和汪小菲婚禮的主持人。
大S對蔡康永也很有義氣。
那麼注意維護外在形象的人,上蔡康永的節目時任意被「爆料」,什麼犀利的問題都不在乎,比如當面聊起前男友周渝民。
或者被問:是不是和汪小菲婚後一個月就沒有初次見面時的那種感覺了。
也就是關係好,才敢問這麼多私密話題。
倆人關係能這麼好,還要歸功於小S。
蔡康永和小S,是有名的黃金搭檔,一起共事十幾年,是臺灣綜藝黃金期最閃耀的兩顆明星,連退出《康熙來了》都要共同進退。
得益於倆人天衣無縫的配合,《康熙來了》的名橋段實在太多!
傳播最廣當屬小S款表情包,有誰沒用過的舉個手。
貢獻了現在還在講的金句。
比如,醜男帥哥都會出軌,為啥不找長得帥的?
比如,沈玉琳拒絕他人求愛的回覆,直戳心窩。
不少現在當紅的明星在節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可可愛愛的歐陽娜娜。
以及眾多觀眾時尚啟蒙的那集:高跟鞋女王劉真,和她的500多雙高跟鞋。
由於每一雙都很美,小S毫不客氣直接搶走一雙流蘇高跟鞋。
並當場熱舞表示「這雙鞋是為我而生」!
後來兩人鬥舞也很可愛。
經典無數,金句頻出,所以開播至今17年,停播也有5年的《康熙來了》,依然是不少觀眾的下飯神綜。
著名娛樂八卦基地「八組」,又名「鵝組」,最初就是「康熙來了」粉絲聚集地。
和《康熙來了》一對比,現在的綜藝節目實在退步的厲害。
抄襲、炒作、惡意剪輯……早已屢見不鮮,觀眾連吐槽都懶得。
靠博出位贏得話題度的綜藝節目,和那些靠花邊新聞紅起來的明星有什麼不一樣?
沒有實績在手,不僅禁不住時代的洪流,當下收視就撲街。
曾經臺灣綜藝烜赫一時,可不是靠節目組一連貫騷操作、炒話題、博眼球得來的。
綜藝節目有臺本、嘉賓的節奏要按寫好的劇情走、節目方會故意刺激嘉賓製造矛盾……這些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為了播出效果在節目中製造「爆點」無可厚非。
可試想,如果全部都是演得,觀眾還有什麼看綜藝的必要,直接看電視不香嘛,反正劇本一樣爛。
近幾年綜藝節目裡火出圈的橋段,大都是因為嘉賓的真情流露,而非節目組的刻意為之。
《演員請就位》火了李誠儒和爾冬陞兩位,就是因為他們的真話。
不是他們太毒舌,他們只是講出真相。這在當下的娛樂圈太稀少了,哥哥都是帥的,姐姐都是美的,容不得一點「人間真實」。
楊志剛和自家導演哥哥辣觀眾眼睛那麼多年,只這次有人當面講明。
觀眾直呼大快人心。
明明憋屈那麼久了,為啥一直沒人說出口?其實不能怪網友不敢說,現在很多人包容性太低了,根本不能一點刺激性的言語。
像這次蔡康永和大S的風波,有剪輯的鍋,也有網友小題大做的鍋。因為幾句毒舌就胡亂揣測、隨意抹黑……
《康熙來了》,正是因為夠真實才成為經典。
小S不爽了,一個白眼翻出去,成就一張表情包。
敢當面問「你們都是Gay」嘛?
小S不僅語出驚人,還經常對男嘉賓「上下其手」。有網友戲稱,《康熙來了》又名《小S和她摸過的那些男人》。
趙又廷、劉德華、王力宏……連姐夫都不放過。
觀眾也愛看:明星慌亂中的反應、欲望真實的展露,難得有趣又收放有度。
要是如今小S敢這麼做,一定被噴得體無完膚。
小S負責搞怪,蔡康永負責毒舌,直刺心底的那種。
兩人的言行爭議雖然也不小,但終究把節目做得很成功。觀眾看綜藝,是想窺視鏡頭裡光鮮亮麗的明星,最真實最接地氣的一面,而不是看他們繼續演著「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的人設自欺欺人。
多點真實不好嗎?
阿美想說:
現在看個綜藝太難了,嘉賓這也不能講那也不能說,不僅節目組要端正態度用心做節目,觀眾也該放開觀念,多接受不一樣的聲音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