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白人女孩,18歲時與一個非洲鳳凰男未婚先孕,生下一個黑人兒子,21歲離婚,23隨一個爪哇人改嫁到印尼,生下一個混血女兒,幾年後又離了婚。。。兩次婚姻均以失敗告終的單親媽媽,拉扯著兩個混血孩子(還不是一個爹的),你肯定以為這是美劇《緋聞女孩》中的角色,或者一個愚蠢又自甘墮落的姑娘。
可惜,她遠沒你想得那麼糟。相反,她聰明能幹,拿到了人類學博士,是印尼經濟研究專家,參加過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她目光遠大,對孩子們的教育不拘一格又從不懈怠,培養出了兩個高材生:女兒是夏威夷大學的博士,兒子歐巴馬,當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笑起來的時候,歐巴馬像極了他的媽媽
歐巴馬曾說過,一生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就是母親,一個來自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白人女子,「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擁有最高尚靈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她」。
她一生中用過4個不同的名字,每個名字都代表著她的一段特殊人生。按照《時代》周刊的描述,她是一位「夢想家」。
斯坦利・安・鄧納姆
她1942年11月29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老爸是加州伯克利分校的高材生,打過二戰,是一個家具商人,哪裡有生意就舉家遷過去。老媽是個金領,先是在波音公司工作,搬到夏威夷後,又成了夏威夷銀行首位女副總裁。
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一直想有個兒子的父親還是把自己的名字「斯坦利」給了她,帶著父親的殷切希望,她一直用著這個男孩名。從幼兒園到中學,每次自我介紹時,斯坦利都要強調自己並不是男孩。
小姑娘繼承了父母的智商,四處搬家照樣當學霸。據當年的好友回憶,她是一個聰明安靜的女孩,對未來充滿憧憬。
巴拉克・H・歐巴馬夫人
斯坦利16歲隨父母搬到夏威夷後,開始自稱為「安」。在當地大學的俄語課上認識了來自非洲肯亞的老巴拉克・歐巴馬。
老奧是夏威夷大學第一個非洲留學生,智商超群,撩妹技能也是一流,他經常發表演講,多次接受報刊採訪,成為學校當之無愧的焦點人物,擁有了一大批「粉絲」,安也是其中一個。1961年2月2日,相識數月後,兩人在毛伊島結了婚,安這時已經懷孕3個月了。
▲18歲結婚的安
1961年8月4日,安生下了獅子座的兒子歐巴馬。
婚後不久,安就發現了老奧的渣男本色。原來,他在肯亞已經有老婆孩子了,來夏威夷後騙安說他是自由身。生下兒子後,安退了學,全力帶孩子,老奧卻甩手去哈佛大學繼續攻讀經濟學博士。也許是這些原因最終促使安放棄了婚姻。
1964年1月,安向身在哈佛的老奧提出離婚,做了她那個年代大部分女人不敢做的事情:嫁給一個非洲男人、生下他的孩子並且離婚。
雖然離婚了,但安從來沒有在兒子面前講過老奧的壞話,還盡力向小歐巴馬傳達父親的愛。她聰明地向小奧解釋父母的離婚:他們三人有三個關係,爸爸媽媽的關係,爸爸和兒子的關係,媽媽和兒子的關係,現在結束的只是爸爸媽媽的關係,爸爸媽媽還是會愛他。
10歲那年,老歐巴馬來看兒子,也是父子唯一一次見面,小奧和爸爸有了小爭吵,安還特意勸和,說「你不應該生你爸爸的氣。你爸爸非常愛你,他只是有點固執。」正因為有這麼大氣的媽媽,在歐巴馬的成長過程中,父親雖然從小缺席,形象卻很美好。
10歲的小奧與父親
S・安・鄧漢姆・索託羅
離婚後的安在爸媽的幫助下,一邊帶著兒子,一邊重新讀書。在歐巴馬差不多2歲時,安回到了學校。
▲單親媽媽也給了小奧一個快樂的童年
4年後,安獲得了學士學位,同時印尼留學生洛洛・索託羅向安求婚。23歲的安帶著小奧再嫁,跟著男方回了印尼老家。3年後,和洛洛生下女兒瑪雅。
安在印度尼西亞繼續做著人類學調查,歐巴馬就在她旁邊玩。歐巴馬回憶說,「我童年大部分都在鐵匠家裡,在鍛造爐邊度過。當媽媽對鐵匠做訪談時,我就在門外找野狗、追小雞。媽媽會帶我看制陶作坊,看紡織工人。」
安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雖然經濟條件有限,她也咬牙送孩子去上當地學費超貴的雅加達國際學校。自己每天凌晨四點就起來教歐巴馬學英語,一直學習三個小時,七點再分頭去上班和上學,幾年如一日。歐巴馬在回憶錄裡說,他那時困得沒法起來,媽媽就會說,「小鬼,你以為教你我就很輕鬆嗎?」歐巴馬說他小時候很懶,都是被他媽媽和外婆兩人逼著讀書,逼他超越自己。
有位在印尼工作過的美國人伊莉莎白·布萊恩特說,在當地美國人的聚會上,安會帶兒子來,教他和每個人握手。說完客套話,歐巴馬自己坐在沙發上,自己看帶來的一本英文書,所有孩子裡,只有他能安靜地坐著看書或者聽大人談話。
安最重視的是孩子的品格,時常告誡歐巴馬,人生最重要的是誠實、坦率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她經常帶民權運動的書籍、美國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馬哈利婭·傑克遜的錄音,以及馬丁·路德·金的講稿回家,要讓歐巴馬耳濡目染。這一切給歐巴馬留下深刻印象,「她相信,人們雖然擁有不同膚色,但本質是一樣的,人人生來平等」。
安也教孩子們要學會尊重。女兒瑪雅說,「母親不允許說話刻薄,或者驕傲自大。如果我們說了什麼人的壞話,她就會試著從對方的觀點來重新來談這件事情,這樣的教育一直持續。」
更重要的是,安教會了孩子自信。一位住在夏威夷的朋友說:「只要談起貝拉克·歐巴馬,她總會說:我兒子很聰明,在這個世界上他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甚至是美國的總統。」她把這種百分百自信灌輸給小奧,有次繼父問歐巴馬:「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小奧張口就說:「當印尼總理。」
安不僅僅是個虎媽,也是個不吝於表達愛的母親。女兒瑪雅說,媽媽是個特別喜歡擁抱孩子的人,一天會說上百次「孩子我愛你。」歐巴馬說,她喜歡把孩子抱在膝蓋上,撓痒痒,或者和孩子們玩遊戲,檢查他們的手,努力找到骨腱和皮膚的奇妙之處,為找到的真相開心不已。」
▲歐巴馬和外公、媽媽、妹妹合影
安・鄧納姆・蘇託羅
1972年,安第二次離婚,但這並沒有妨礙她追求自己的夢想。婚姻不在,事業還有。她帶著擁有非裔和亞裔背景的一雙兒女重返美國,開始攻讀夏威夷大學的人類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她把名字改為「安·鄧納姆·蘇託羅」,並成為一名自由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
▲安在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做研究
三年後,她把歐巴馬留給外公外婆照顧,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己則回到印尼,泡在印尼農村搞研究。她替福特基金打工,捍衛婦女事業,參與協助窮人的小額貸款計劃。隨後還當過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顧問,到過加納、印度、泰國、尼泊爾和孟加拉從事鄉村開發。
她在美國和印尼之間、在孩子和研究中來回奔波。據歐巴馬反映,他已經得到了媽媽100%的愛,所以即使是分離焦慮期間,孩子也不怎麼痛苦。
▲高中時的歐巴馬和媽媽
▲媽媽在歐巴馬和米歇爾的婚禮上
1992年,安終於完成了自己長達1000頁的碩士論文,在卷首上,她寫著:僅以此送給貝拉克和瑪雅,他們很少抱怨母親不在身邊。
▲媽媽和兒子、女兒的合影
但在那個時候,安和歐巴馬都不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安一再感到身體不適,再去醫院檢查時,她獲悉了一個噩耗:卵巢癌,並且已經錯過了治療時機。1995年11月7日,安去世了,年僅53歲。
歐巴馬回憶母親時,總會說「她是影響我一生的人」,從小到大看著媽媽工作、讀書,還要養他和妹妹,「她是那種真的給了我自信,讓我相信自己能做任何事的人。」
就是這個單親媽媽,經歷一輩子風雨,帶大兩個混血孩子,還培養出了一個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