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首條赴韓整形失敗援助熱線昨開通
向受害者提供醫療修復和法律援助
●在韓國整形醫院接受治療的外國人中,中國人佔60%。
●首爾江南區181家註冊的醫療機構去年前11個月裡,接受治療的中國人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15%。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近年來,中國人赴韓整形風潮愈演愈烈,但關於醫療糾紛和修復難的問題隨之而來,許多受害者苦於無處維權。
昨日上午,滬上首條赴韓整形失敗援助熱線正式開通,匯聚滬上多名知名整形專家和律師,包括來自市第九人民醫院、華山醫院、中山醫院等著名醫院的11名整形外科醫生,他們將為赴韓整形出問題的人士提供會診、修復等醫療援助以及法律援助。
赴韓整形中國人數上升
現年32歲的丁女士成為該熱線援助的第一位患者。去年9月底,她在網上找到一家赴韓整形中介,繳納了5萬元手術費、2萬元的出行費用後,在中介的帶領下前往韓國某私人診所做了鼻整形手術,當時一同前往的還有五六名女性。手術在前往韓國的第二天就進行了,第三天她便返回上海。
「術後一個星期,我就發現自己鼻子紅腫、疼痛,還不時有血水流出,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植入假體的部分發炎,醫生建議儘快將假體移除。」此時,丁女士後悔不已,找到中介後,中介堅持表示如果修復或移除的話需要再交一筆費用,考慮到費用和時間問題,她只好作罷。
儘管有過與丁女士類似遭遇的人並不少,然而赴韓整形熱近年來仍在持續發酵。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統計數字顯示,在韓國整形醫院接受治療的外國人中,中國人佔六成,首爾江南區181家註冊的醫療機構去年前11個月裡,接受治療的中國人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15%。
赴韓整形「回爐率」高
「由於語言不通,求美者對韓國醫院的醫療水平、醫生的專業技術等都沒有很好的了解,造成了赴韓整形『回爐率』高的局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孫寶珊教授提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顧客在獲取信息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行業中存在的「潛規則」致使一些中介公司通過網絡編造虛假的網站,騙取消費者的信任牟取利益,「他們根本不是整形醫生,也不懂得有關方面的知識,實際上,通過中介公司赴韓做整形手術要比直接在當地做手術貴得多。」
援助熱線參與律師機構的代表王海指出,由於整形失敗後的修復手術難度相對較高,中國部分醫院不願接受,有些受害者最後甚至遭到毀容。同時,在韓國維權的成本大,是普通中國人所無法接受的。因此,不要輕信網絡上的虛假網站或者盲目聽從「黑心」旅行社發布的信息。
王海提醒消費者,如果要赴韓國做整形手術,一定要通過正規的機構進行諮詢,通過國內代理機構進行赴韓整形,並事先與其籤訂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消費者可以選擇在國內將代理機構作為第一被告,赴韓整形的醫院作為第二被告,在出現問題後進行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