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簡單:
1、臺下無數歌迷再跟唱,歌手是唱的,歌迷是吼的,必然跑調,萬一你跟著一堆歌迷跑調,怎麼辦?
2、常常為了舞臺效果會製造煙火等效果,這就給歌手製造了噪音,弄亂了節奏,怎麼跟得回來?
3、常常開始唱歌前,歌迷的尖叫聲仍有一定的慣性,歌手聽不清楚伴奏,怎麼辦?
所以戴耳塞,最重要的還是隔音。耳機相對於現場都是最近的音源,排除了很多幹擾。
但是最近的音源不等於最準確的音源。這得從舞臺監聽的技術說起。
組過樂隊的朋友可以知道,樂器都要先接上一個回放音箱再接到和音器,最後經過各種設備到音箱放出來給觀眾聽,所以實際是那個回放音箱的聲音是最實時的,仔細觀察你們可以發現,現場表演,每個樂手後面(樂隊除外,他們要跑來跑去)都放著一回放音箱,體積還不小,潘瑋柏的演唱會比較容易看見,五月天DNA演唱會最能說明這點,鼓手唱「慾火燃燒我」的時候,鏡頭明顯可以看見貼著鼓手背後,還放著一個很大的三角音箱。
所以其實戴耳機,只是要聽到別人的聲音起來了,自己要什麼時候進歌。但是要很準確監聽,還是靠那個龐大的回放音箱,因為它直接接在自己設備的輸出上,也只會發出自己設備的聲音。
所以樂手可以坐在離回放音箱很近的地方,清楚的聽到音樂,對耳機的隔音要求就沒這麼高,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耳機就可以了。
但是歌手特殊在不能有一個箱子追著他跑,雖然舞臺一直在努力,觀察就可以發現,那怕舞臺稍微有一個地方突出來一點點,歌手可能會站出去靠近歌迷唱,都會放一個三角音箱在地上配合。舞臺前面那排音箱,就會直接發出歌手話筒接收到的聲音。
但是現場實在太吵了。所以歌手不得不需要一個隔音效果非常好的耳塞。那不意思說那些回放音箱就作廢了嘛?
不是的。注意看就可以發現一般舞臺背後都有一個音箱(樂隊表演很容易看到),音箱外有一個話筒。沒錯,所有耳機接收到的,就是那個話筒收錄到的從音箱發出來的經過和音器整合過的聲音。
和音之後不代表不能調聲,只是讓各種聲音之間不這麼疏離,顯得聲音很假,是一個初步的聲音處理。所以這一個迴路,就使得聲音會慢了一點。
而且調音師會配合舞臺表現調整音樂再輸出,為了讓歌手聽到的聲音不隨著調音師的調音改變而改變,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會導致聽到自己的聲音忽大忽小,嚴重影響歌手音高的判斷。這就要求耳機監聽的聲音要單獨分離出來處理再輸出。
所以,既然放給觀眾的音樂和耳機聽到的音樂是分開處理的,耳機聽到的聲音,和觀眾聽到的聲音,是最不到一樣而且一致的!
那不意思說歌手會跟錯節奏嗎?
不是的,我們平時聽到的所謂虛擬環繞,就是藉助一定的聲音延遲,製造出來的效果,所以耳機的輸出延遲不影響歌手的判斷。但是當聲音簡單時,耳朵就很容判斷出聲音的延遲。比如很多歌手在唱舒緩的情歌,或者自彈自唱時,都會不由自主的把耳機摘下來,看周杰倫比較容易發覺。這時就要靠那些回放音箱作為監聽。一般唱這類個現場也比較安靜,不會因為沒帶耳機而受到幹擾。
所以舞臺使用耳機更多的是隔音,來排除外界幹擾,但是監聽,仍不是最好的一種手段。監聽還是箱子最理想。哪怕是歌手現場整場都用耳機,也要準備好足夠多的回放音箱覆蓋舞臺,應對千鈞一髮的一刻,讓歌手安心演唱。
所以這又說明了為什麼用過定製塞的朋友說沒有監聽風,因為現場調音師是負責調音給觀眾聽得。歌手從耳機聽到的只是一個初步處理的聲音,如果還是那種白開水的監聽風,歌手會不會覺得,這個歌製作得好爛哦,讓我怎麼唱給觀眾聽。還不如給他一個渲染得不錯的聲音,讓他敬情唱吧!!
每日分享全球各種熱議,熱門,頭條,新聞,時事,搞笑,娛樂,音樂,時尚,科技,八卦...等等,歡迎關注!
微信號:Today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