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就這麼簡單。下面說說幾個問題:
尼龍線部分0.8起步(0.6也行,再小就失去使用該子線的意義了),大力馬0.2起步就行。
首先剖析一下各種子線的優缺點:
細的尼龍線,魚不擋口,漂訊真實,所以空槍率低。不過遇大魚則易切線,還容易打卷,使用壽命極短。
粗的尼龍線,魚擋口,產生漂訊後,揚竿的空槍率非常高。不過優點就是偶遇巨物能夠得心應手,相對細尼龍線也不易打卷,使用壽命也長。
大力馬線作為子線使用,缺點遠大於優點。大力馬線過於柔軟,魚雖不擋口,但作為子線使用時,因為過於柔軟致使信號傳遞損耗過大,使漂訊非常微弱,導致漁獲大減,這可是出了大問題了。
缺點還有易打結,還難解;不透明,使魚警惕性增大;比重比水小太多,引起諸多問題。。。。等等等等,貌似除了結實就沒有優點了,因此沒幾個人願意用大力馬做子線。
其實凡事都是相對的,如果利用得當,像上圖所示這樣搭配,就解決了子線使用過程中的絕大部分問題。
末端的幾公分大力馬線,很好的解決了魚擋口的問題,同時尼龍線的主體又不會導致信號傳遞衰減,因為比一般0.2 0.4要粗,甚至信號傳遞更好。同時強度也是幾倍的增加,遇上大物能明顯提升戰鬥力。
有了這種子線,從此告別了用小了子線老被切,用粗了子線老是放空槍的尷尬境地。
還有,大力馬的結實度和耐用度人盡皆知,加上較粗的尼龍線主體,從此不必為子線打結打卷而煩惱了,因此使用壽命也是呈幾何倍數增加,讓你節省不少銀子和綁子線的體力。
用這種子線,主線一定要相應加大,否則萬一掛底後會斷主線丟漂。主線是線組中最不重要的環節。粗一點點就信號傳遞照樣很好。
何況這裡還不用那麼大,按照0.2大力馬0.6尼龍線做子線計算,主線1.0就夠了。只是在主線選擇上注意柔軟度和韌性要合適。
很多人不會打結,認為要把尼龍線和大力馬線連接起來是很難的事情,這裡分享下我自己的綁線技巧。
方法一附圖:
方法二附圖:
成品附圖:
由於末端的大力馬線過於柔軟,適合釣靈一些。一般的尼龍線釣得太靈了,會導致空槍率很高,而這種子線完全不必擔心了,只要是頓口,空槍率非常低。
不止是因為大力馬不怎麼擋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力馬線在魚嘴裡沒有不適感,魚吃進去了一般不會吐。
直接用小號大力馬就好(塗速幹膠,末端留幾公分不塗),我驗證過很多次了。
尼龍線和大力馬的連接是很關鍵的,不但要牢靠,而且要自然,接頭不能太顯眼,也不能把尼龍線給弄彎曲了。
另外,大力馬線的長度也要適合魚情,太長太短都不好。好比同樣的線組同樣的漂,同樣的調4釣2,一個用黃豆大的餌,一個用蠶豆大的餌,他們的水底狀態會一樣嗎?就算我把方法說得再明確,不同的人恐怕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實踐釣魚,這種綁法是非常好用,漁獲也是相當不錯的。
文章部份內容及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