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心
圖/網絡
最新一期的《浪姐》公演結束,雖然最終還不知道是哪位姐姐暫時離開舞臺,不過美輪美奐的舞臺呈現,火藥味十足的舞臺角逐已經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就在前幾天,藍盈瑩因為沒有選擇白冰加入自己團隊,以及在節目編排上一開始沒有考慮吳昕的現實情況而「逼哭」吳昕而罵上熱搜,於是 很多人說:藍盈瑩好勝心太強,也有人生說:藍盈瑩有野心沒有錯,但不適合做管理者。
不過,也有人認為,在這場角逐裡,藍盈瑩只是遇到了一個太佛系的隊員,而雞血派跟佛系派本來就不搭,所以這事兒也不怪她。
相反,雖然不是隊長,但是共情能力超強的阿朵,則被大家稱讚:雖然不是隊長,卻一直在充當隊長的作用——一方面遇到霸氣又強勢的隊長的時候,她可以溫柔地提建議;另一方面,當隊長袁詠琳提議將隊長換為她的時候,她又堅決地回絕並溫柔地安慰袁詠琳:「這是你的功課」。
任何人遇到阿朵這樣的隊員,都會感到心安。
從兩個人的表現和評價來看,做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似乎並不容易。
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人性是不完美的,因此人所創造的一切事物,包括人設計的社會也不可能完美。
所以,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舞臺上,也必然不存在完美的人事和完美的管理。
不過,卓有成效的管理依然有章可循。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現代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代表作,出版半個世紀以來經久不衰。書中的很多理念已經成為了管理常識,以至於我們「日用而不知」。
在本書中,德魯克重新定義了「管理者」,提出管理者就是組織中的知識工作者,而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就是管理好自己,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人人都是管理者」「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的 CEO」。
那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今天我們來看看三個方法。
有效的管理者能夠使人發揮長處,而不是緊盯著別人的缺點。為了實現目標,必須用人所長。
在這一點上,藍盈瑩一開始沒有做到,想讓吳昕嘗試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樂器,這才招來很多罵聲。
相反,倒是她們的舞蹈編排老師,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了吳昕會下豎叉的技能,並且讓舞臺效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要學會用人所長。
德魯克在書中講了一個林肯總統大膽用人所長的故事。
林肯總統在南北戰爭中,大膽任用了一個嗜酒貪杯的將軍為北方軍的總司令。這是因為他知道,雖然格蘭特將軍嗜酒,但只有他才能夠在戰爭中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格蘭特將軍受命後,不負眾望,打贏了關鍵戰役,扭轉了南北戰爭的局面。
實際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人的發展本來就是不平衡的,每個人有優點,勢必也有缺點。
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別人、克服別人的缺點,而是幫助每個人充分發揮個人所長、幫助他們取得個人成就。
對此,德魯克總結說:
一個組織不可能依靠萬能的天才來達成績效,而只能依靠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只有「讓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組織,才是好的組織。
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當怎樣用人,才能發揮他人長處呢?彼得·德魯克總結了4個原則:
總之,用人所長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是一個組織工作是否有效的關鍵。
時間是最特殊的資源,因為它沒有彈性,不管你對時間的需求有多大,它的供給永遠不可能增加。
對於有效的管理者來說,時間永遠是最短缺的,因此想做到卓有成效,就必須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藍盈瑩,她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對節目的訓練上,她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卓有成效的時間管理者,會做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她用1.5公斤沙袋進行訓練的方法,其實也是暗含著對時間的充分利用,將力量的訓練融入到了節目的訓練當中,一舉兩得。
那德魯克的時間管理方法又是怎樣的呢?
第一步,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
也就是記錄時間耗用的實際情形。 有了對於時間花銷的記錄,就會發現自己的時間效用是不是很亂,是不是經常用到那些無所謂的小事上面,有了時間耗用的記錄樣本,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管理者在時間的利用上就會有進步。不過管理時間也必須持之以恆,否則又會浪費到其他的狀態上去。
第二步,做系統的時間管理。
系統的時間管理,側重點應該是做那些具有生產性的事情,而不是非生產性的和浪費時間的事情。那如何區分這兩種事呢?你可以這樣來區分:
第三步,要堅持要事優先。
管理者面臨的任務通常是又多又雜的,其實,不只是管理者如此,現代社會,哪個人又不是每天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任務呢?
但事實卻是很殘酷的:我們多數人即使在同一時間內專注致志地製作一件事,也未必能做好,如果想同時做好兩件事,那就更難了。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集中個人所有的才能,於一件要務上。
決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一項任務,必須帶領全隊人員作出科學有效合理的決策。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在3人成團後,面對並不佔優勢的節目,迅速做出一個有效決策是每個隊長的任務。這個時候,她們就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優勢、特長、需求、反饋等等作出合理的決策,才能保證自己的團隊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用最大的可能性獲得勝利。
在她們做決策的過程中,恰恰反映了決策的5個特徵:
第一,問題的性質——選擇哪種呈現方式進行表演,以期獲得勝利,進入安全團;
第二,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所有人都參加,每個人必須都付出努力;
第三,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及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能被接受——個人感覺藍盈瑩在這裡的表現可圈可點,她已經做出了妥協和讓步,而且也讓節目的最後呈現的效果不錯;
第四,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決策做好,開始排練;
第五,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有效性和正確性——在排練的過程當中,邊練習邊修正。
這就是決策的5個特徵,或者說是要素。
不過,對於管理者來說,最費時的並不是決策本身,而是決策的推行。如果一項決策不能落地,那就不是真正的決策,而只是一項良好的意願。如果一個管理者天天只忙於做決策,而沒有去執行決策,那恰恰說明他是一個無效的人。
想做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僅僅讀一本書肯定是不夠的,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也提到:「真正重要的不是趨勢本身,而是趨勢的轉變」,無論你是想在職場中乘風破浪,還是在自我管理上做出成績,這本書都可以帶給你一個方向。想做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自我管理當然也算),也不在於你掌握了多少管理學的知識,而在於你實踐了多少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