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11-19 天山網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人類發展、深刻把握世界大勢提出的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把自身發展同世界發展緊密聯繫的博大胸懷和務實擔當。《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專設「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兩個專題,系統闡明了人類社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何去何從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在保持健康良性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當前,「一帶一路」建設面臨全新的國際環境和輿論氛圍,我們要充分挖掘和深化綠色「一帶一路」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邁進。

  綠色「一帶一路」抓住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存關切焦點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隨著全球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峻,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點和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綠色發展成為各國共同的關切和追求的目標。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擁有複雜的地理條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很大,必須加快推動綠色發展。中國通過綠色「一帶一路」倡議,將循環經濟、節能減排、能源清潔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開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內容納入「一帶一路」合作,使「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事業,不僅為世界搭建了互利共贏的發展新平臺,更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佔據了道義制高點。

  綠色承載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綠色「一帶一路」蘊含著各國相互合作的交匯點。從新型大國關係到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從「一帶一路」倡議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一直積極而富有誠意地探索並完善包容並蓄的處世之道。通過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以環境領域切入,找到各國的生存關切,保護共有的地球家園,輻射並加強更多領域合作。

  總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多的綠色公共產品,實現高質量的綠色發展,有助於「一帶一路」建設順利實施。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2017年環境保護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的《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努力將綠色發展的成果經驗帶到沿線國家發展事業之中,搭建起全球共同的發展價值,積極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綠色「一帶一路」把準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共生脈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應該堅持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對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共同保護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園,共同醫治生態環境的累累傷痕,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人類家園,讓自然生態休養生息,讓人人都享有綠水青山。這鮮明地指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和主張。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著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倡導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存生活方式,引領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推動形成了包括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等。我們將自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和實踐成果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繪製好「一帶一路」的「工筆畫」,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將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和成功實踐融入「一帶一路」,將美麗中國建設融入清潔美麗世界建設,將中國綠色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推動形成以綠色發展為紐帶的和諧共生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必將推動全人類以綠色為紐帶,構築起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

  綠色「一帶一路」提供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包容發展平臺

  綠色「一帶一路」以包容性發展為核心理念,具有更強的國際示範作用。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以開放為導向,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提倡的是求同存異、兼容並蓄,致力於打造不同文明共融的利益共同體,充分體現了開放合作、平等協商、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的包容性發展精神。

  依託綠色「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正在探索基於生態文明理念的綠色治理體系,為當今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的沿線大多數國家避免走「先汙染、後治理」老路,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也要通過推動中國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同世界各國分享。「一帶一路」沿線後發國家當前面臨先發國家一度經歷的十字路口,處於求發展與求生態的歷史轉型期。而中國以「一帶一路」為紐帶,為沿線後發國家帶去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魚與熊掌可兼得」的可行治理路徑和包容發展平臺。綠色「一帶一路」作為基於中國的實踐探索而分享給沿線國家的一種全新發展路徑,這無疑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重要的意義,必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注入動力、提供支撐。

  綠色「一帶一路」描繪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理模式願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這深刻闡明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的重要關係,為「一帶一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之下推動完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全球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需要各個國家攜手同心、加強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提供給世界作為解決全球治理問題的公共產品,是以中國自身的發展實踐經驗為藍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倡導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堅持合作共贏、互利互惠。

  「一帶一路」從倡議走向實踐、從願景變為行動,正通過採取一系列務實的綠色行動,逐漸顯現出積極的成效、廣闊的前景,孕育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開闢了我國參與引領全球開放合作的新境界。藉助綠色「一帶一路」平臺,中國將生態文明意識帶到沿線國家和地區;藉助綠色「一帶一路」平臺,中國通過推動並引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承擔更多的綠色發展責任,帶動當地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藉助綠色「一帶一路」平臺,吸引沿線的政府、企業、社團、民眾等不同主體,學習借鑑中國綠色治理行動,探索當地因地制宜綠色發展路徑;藉助綠色「一帶一路」平臺,推動構建新型的國際關係,推動建立更具代表性、包容性、開放性和公正性的全球治理體系。

  過去幾年的成功實踐證明,綠色「一帶一路」是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解決當今世界難題的「中國鑰匙」,成為中國實際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路徑,成為推動全球發展合作的機制化平臺。

相關焦點

  • 劉虹飛:淺論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步。近六年的實踐表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有利於加強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鑑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有利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地評線】中安時評:「綠色絲綢之路」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徵程
    」,彰顯出始終不渝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擔當。習近平主席視頻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時重申與世界各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進一步宣示了堅定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姿態和務實行動,體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負責任大國擔當。中國倡議並務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出有目共睹的重大貢獻。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三、深刻領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重大意義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順應了歷史潮流,回應了時代要求,凝聚了各國共識,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繪製了藍圖,對中國的和平發展、世界的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不同時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張。
  • 十四五規劃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議稿全文蘊含著深沉的人民情懷、民生情懷以及中國共產黨對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歷史擔當,有宏大的國際視野,讓人切實感受到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舉措,也讓世人從盛世中國的高質量發展、高起點規劃中看到更多希望。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心的東方大國,中國制定的未來發展規劃,不僅於本國本民族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同樣對世界各國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構建務實合作平臺 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未來幾年,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級商協會的加盟,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將攜手眾多會員企業,共同投入「一帶一路」建設,助推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第二屆絲綢之路工商領導人(西安)峰會上,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更進一步,正式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了發展目標。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
  • 國際人士熱議:中國彰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彰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國際人士熱議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由中土集團、中鐵十九局聯合承建的烏本戈立交橋,是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是坦尚尼亞首座立交橋項目。2020年9月30日,烏本戈立交橋實現通車。圖為烏本戈立交橋鳥瞰圖。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
  • 做好政治文獻對外翻譯與傳播,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次論壇旨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的多語種翻譯和傳播,就如何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做好政治文獻對外翻譯和推動國際話語權建設進行多學科研討。本屆論壇下設四個議題,分別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闡釋、翻譯與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對外闡釋與傳播」、「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經驗研究」等角度,為進一步加強政治文獻外譯能力和國際傳播能力,為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話語權,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建言獻策。
  • 「進博精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們從習主席的精彩演講中體悟到一種冉冉升起的「進博精神」,而它也必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新的精神指引與推進動能。 「進博精神」彰顯出中國領導人深厚的歷史學養與人文底蘊。中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國的領導人也往往具有深厚的史學功底與洞見。
  • 中國加強國際合作打造更廣平臺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人類命運與共,單邊主義沒有出路,團結合作是人間正道。面對疫情大考,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合作成果逆勢上揚,不僅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經受疫情淬鍊,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更顯光輝。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如今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此時更需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團結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專題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6月28日期間的講話、演講、發言9篇,是全卷收入篇數最多的專題之一。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把握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
  • 推動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圖源:新華社)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明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方向不斷前進的原則、理念和目標。關於「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謀篇布局早已啟動。
  • 求是網評論員:將亞投行打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亞投行的成立,有效增加了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推動了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進程,改善了亞洲發展中成員國的投資環境,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積極提振作用。同時,順應了世界經濟格局調整演變的趨勢,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這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倡建亞投行的遠見卓識,證明了多邊主義的旺盛生命力,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次偉大實踐。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德傳播的兩大原則
    「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於當前中國對外政策具有統領作用,正確義利觀和亞洲新安全觀可以視為命運共同體的『雙翼』,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一帶一路』倡議則是兩大重要『抓手』。」(王帆、凌勝利,2017:4)對德傳播該理念的重點在於讓受眾有意願了解諸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實踐平臺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相互聯繫、與歐盟發展的相互聯繫等,因此,筆者通過文本分析、對話調研等形式總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德國的傳播現狀以及在此基礎上初探對德傳播該理念的兩大原則。
  • 習近平: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2020年11月20日,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尊敬的穆希丁總理今年,亞太經合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開啟2020年後的合作願景,我們達成了共建亞太共同體的目標。我們應該以此為新起點,開啟亞太合作新階段,延續亞太地區強勁發展勢頭,迎接亞太地區共同繁榮未來,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第一,堅持開放包容。
  • ...產學研協同推進 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
    未來將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合作,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  抗疫貢獻加速中醫藥國際化  記者了解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統籌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開展中醫藥抗疫國際合作。
  • 「學習時間」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
  • 弘揚「上海精神」 深化團結協作 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原標題:弘揚「上海精神」 深化團結協作 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尊敬的普京總統, 尊敬的各位同事: 感謝普京總統和俄方作為輪值主席國為本次會議所做的精心準備。俄方認真履行主席國職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中方對此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