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男人講究: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其中有啥道理?

2020-12-25 藝述史

民國時期,上海的《民國日報》刊登了這樣一則廣告,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孩,厭棄風月場,想要從良,徵求22到43歲之間的男性,贖身費是二百二十元,條件面談。這個廣告可以吧,那時候呢,普通工人的月工資也就在20元左右,大家可以折算一下啊這個220元價格啊,身價還是很高的。

以前不管是野史還是小說中,流傳著許多煙花之地的愛情故事,還有一句俗語叫「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那麼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何為從良妓?

顧名思義,就是脫離風月場的女性。比如電影《繡春刀》中,主角沈煉身為錦衣衛,暗戀著淪落教坊司的姑娘周妙彤,願意重金為她贖身。教坊司呢,其實就是官妓,但是她們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唐宋時期的官場應酬場合上,少不了她們的身影。

可以想見,什麼情況下男性才會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為風塵女子贖身,不顧流言蜚語、不顧社會地位的差異娶進門,那肯定是有深厚感情基礎的,是不是?

那麼什麼是「過牆妻」呢?

我們都聽過「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這句詩經常被用來形容女性出軌,那麼「過牆」的這堵牆,指的就是家庭的牆、婚姻的牆、道德的牆。

我們都說,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不能容忍。婚內出軌,破壞了婚姻的信任和道德的責任。很多人願意相信賣身風塵的女性有的是迫不得已,出軌呢,則是主觀意願。其實這句俗語呢,也是古代男權社會的產物,只體現出了男性對女性的挑選。放到現在當然不一樣了,無論男女,對待感情不負責、不忠貞,都是踩了現代婚戀觀的巨大的雷區。畢竟選擇伴侶,誰不希望琴瑟和鳴、白頭偕老呢?

我們總說,古人流傳下來的很多東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麼對於這句俗語,要求雙方對婚姻關係認真負責,是哪個時代都不會改變的,而糟粕呢,則是希望無論是整個社會風氣還是每個人,不要將審視和監督的目光僅僅投向女性。大家說,是不是這樣呢?

相關焦點

  • 老話說「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有什麼道理?男人要多注意
    而中國文化又是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歷史已經為人們總結出一些事情,這不俗語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它用簡單、樸素的語言,向我們展現出其中最為精闢的道理。對於中國的婚姻方面,也是有著許多的俗語,而這比較出名的一句則是: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那麼這句話是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讀。
  • 「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何為過牆妻?為何不能娶?
    古代人結婚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古代人在學習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講究,比如說在新婚前,丈夫和妻子不能見面。在妻子的嫁入丈夫家中時可能要邁火盆,或者進行三叩九拜等禮節。古人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句關於娶妻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是過牆妻?為何不能娶她們呢?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道理?男人都應該看看
    娶妻子是一個道理。那「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不是說讓你娶妓女。從良妓,顧名思義是從良的妓女。古時候青樓裡的女子被稱為妓女,現如今,雖然沒有了明面上的青樓,但這一類人群仍舊存在。
  • 老祖宗的經驗「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啥意思?你知道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民間俗語,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一句話老話,「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說。那麼為什麼古人寧願娶風塵女子為妻,也不要「過牆妻」呢?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道理。
  • 俗語:寧娶從善女,不要過牆妻,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能要過牆妻?
    什麼又是「過牆妻」?所謂的從善女,就是以前是妓女,後來或者是被人贖身,或者自己跳出苦海,總之擺脫了皮肉生意的女性。所謂的過牆妻,那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喜歡紅杏出牆的女人,沒事拈花惹草,到處勾引男人。其實從善女也好,過牆妻也罷,本質上都不是什麼好女人,但是為什麼農村青年在結婚時寧娶從善女,不要過牆妻呢?
  • 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可能沒聽過
    而這些傳承了上千年或是幾百年的道理,有些在我們看來是比較適用的,有些則已經不再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了。比如說這一句「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至今讀來也有著一定的道理。由於古代社會的階級性和男性地位的超越性,讓女性承受著太多的不公和磨難。
  • 「寧娶富家奴,不娶窮家女」,你以為是偏見?其實是人性的選擇
    所以,有人說: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車上笑。這就有點極端,有點物質女的感覺了。如果是你,你願意娶這類女孩嗎?古人,關於婚配,也有很多訓誡,比如,娶妻娶德不娶色,還有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古代,重男輕女非常嚴重,一些貧窮人家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會把家中的女兒賣到富人家當丫鬟。在婦人家的丫鬟,地位也是有區別的,這主要看丫鬟服侍的主人在家中的地位。
  •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俗語不但文字簡練,包羅萬象,而且朗朗上口,蘊含真理。在這裡,有一句關於如何選擇妻子的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請繼續往下看。1.「寧娶從良女」。「從良」這個詞語,最初出自唐·蔣防《霍小玉傳》。
  • 俗話說,「寧娶喪夫女,不娶過牆妻」,「過牆妻」為何如此招恨?
    有些老話即使是放到現在,也仍有其積極意義,而有些所謂的處世名言,則與時代精神相悖,應歸之於封建糟粕。比如以前人們常的「寧娶寡婦(喪夫女),不娶生妻(過牆妻)」,就是對部分女性歧視意味非常濃重的一句魔咒。
  • 農村俗語「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旅途」,就告訴了我,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真摯,最無私,最溫暖,最偉大的愛,作為子女就要及時的 行孝,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俗語作為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並傳承,今天筆者繼續為大家分享以下兩則俗語,那麼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其實,這就是「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這句俗語的來歷。二、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所謂的「糊塗」一詞,出自《宋史·呂端傳》中,在《宋史·呂端傳》中有這麼一段話:「太宗欲相端 ,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
  •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
    除了這些求娶的儀式流傳下來,還有一句老話也傳了下來。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一直還是很多老一輩的婚嫁固有觀念,那麼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在舊社會,對於女性有很多戒規禁律,比如說《女德》,比如說七出之條。
  • 俗語:「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啥意思?為何會有這種說法?
    今日,筆者就帶來了一個俗語:「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為何會有這種說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寧娶亡夫寡:古語云「金榜題名大登科,新婚燕爾小登科」,在古代封建社會下,又有著「成家立業」的古老觀念,因此,成親不僅僅是一件人生的大事,而且還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這是因為農耕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靠雙手吃飯,窮人想結婚,必然要付出比較大的經濟條件,因此,有一些人家庭實在是很窮,娶不上黃花大閨女,那麼,便會將目光投向了寡婦,只因娶寡婦基本沒什麼經濟付出,是在承受範圍之內。
  • 「寧窮死,別娶生妻」是啥意思?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三個妻子的地位相同嗎?是否有平妻?
    中國古代一個男人可以有許多女人,可是只能有一個妻子,其餘的女人都是妾或者是通房丫頭。妾是不可以轉正稱為正妻的。這是古代法律明文規定的。古代是否有平妻?這個問題應該出自「三妻四妾」這個詞。平妻有兩種說法,一是商人的外室,二是妾三妻:指一妻,兩個平妻。不要以為這所謂的平妻和妻子有一樣高的地位,平妻也是妾。只不過是高級的妾而已。
  • 俗話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俗話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抗倭名將戚繼光,48歲時為何讓老婆給休了?他太對不起王氏了。諺語俗話,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對後輩有著特別的啟迪與指導意義。有些老話即使是放到現在,也仍有其積極意義,而有些所謂的處世名言,則與時代精神相悖,應歸之於封建糟粕。比如以前人們常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對部分女性歧視意味非常濃重的一句魔咒。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古人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指的是啥?多數人不知道
    俗語:「寧窮死,不娶生妻」,「生妻」指的是啥?有道理嗎?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獄,一輩子雞爭鵝鬥,不得安生,相反的,選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諧和,幸福無窮。如果有了孩子,如果兩個人出現感情裂痕,受傷最大的莫過於孩子了。所以,在選擇配偶的問題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在古代,古人們對於擇偶也有一定的忌諱。比如古人所說的這句俗語「寧窮死,不娶生妻」。那麼這句話中的「生妻」,在古人看來指的是啥呢?
  •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這樣的人群變多了,還有一批人把婚戀當兒戲,他們喜歡朝三暮四,花天酒地,這部分人如果生活的古代可能就是有名的浪子了。畢竟古人的觀念非常保守,有句俗語說的就是古人的婚念觀: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就是指年輕的妻子,妻字還諧音七字,指七出,分別是嫉妒,嫉惡如仇,淫蕩,口舌,偷盜,不孕,不事姑舅,這七出意思就是只要妻子犯了這其中一項就可以休妻。生妻意味著犯了七出而被休掉的女性,後來生妻又指前妻,畢竟是離過婚的,如果在娶難免會有隔閡,所以才會有不娶生妻這句話,那為什麼要寧娶寡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