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啟示錄:品牌忠誠度,一門可以學得會的玄學

2020-12-2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1886年,可口可樂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誕生,如今,名列2020年《財富》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榜單第12位。品牌忠誠度,由消費者長期反覆地購買使用品牌,並對品牌產生一定的信任、承諾、情感維繫,乃至情感依賴而形成。可口可樂的成功離不開品牌忠誠度,那麼,品牌忠誠度應該如何塑造呢?

在商業世界裡,有這樣一條定理:「維繫1名老顧客的成本比獲得1名新顧客成本要低很多」。

低的這部分成本,來自於老顧客的忠誠。可口可樂,作為史上最偉大的品牌之一,擁有著一群非常忠誠的老用戶。他們為什麼忠誠?如何塑造他們的忠誠?

一、為什麼忠誠?

1985年,可口可樂宣布更改配方,推出「新可口可樂」。

在正式發布前,進行了19萬人次的口味盲測,其中喜歡新口味與喜歡老口味的人數比例是55∶45。

從口味上來說,「新可口可樂」味道更好。但是真正更改為新口味後,卻遭到成千上萬消費者的反對,每天打到公司的投訴電話超過8000個,後來不得不更換回原有的口味。

對於這次口味的更改,消費者反饋最多的詞彙是「背叛」。我們想想,「背叛」這個詞一般什麼時候會用呢?被愛人背叛、被戰友背叛、被夥伴背叛……背叛,來自於極強親密關係的人。

元氣森林推出新口味,會讓人覺得「背叛」麼?

——不會,就是要不斷推出新口味應對消費者口味變化呀!

蒙牛牛奶升級配方,會讓人覺得「背叛」麼?

——不會,消費者一定非常歡迎把普通牛奶免費升級為「特侖蘇」。

一種含水和糖99.5%的糖水為什麼會和「背叛」「忠誠」這些詞彙搭上邊?為了掰扯清楚,我們用不同理論,從不同的側面來看下這門玄學。

1. 成本理論在經濟學的角度,做選擇時要衡量成本和收益

顧客對「可口可樂」忠誠,是因為忠誠的「收益」大於「成本」。

什麼是成本?經濟學中對成本的定義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好衡量的成本是看得見的,比如姜太公公對印象筆記忠誠度極高,因為不想放棄多年的筆記、摘錄;不好衡量的成本是看不見的。比如使用習慣、情感依賴、自我表達等。

在看得見的角度,「新可口可樂」味道更好。在看不見的角度,「新可口可樂」破壞了消費者的記憶、使用習慣、自我認同等(後文會詳細說明)。

2. 認知失調消費者具有保持自己認知一致的傾向

為了避免發生認知失調,消費者會儘量保持自己的行為一致。

「認識失調:當人們有關的認知因素(包括對行為的認知)發生矛盾時,為了保持它們之間的平衡或協調,就會改變自己原有的行為或信念、態度。

人們會盡一切可能減少認知不協調感。不協調是一種「消極驅力狀態」(一種令人厭惡的情況)顧客對「可口可樂」忠誠,是因為要避免自己出現言行不一致。

如果我不對可口可樂忠誠,那我為什麼不買味道一樣的百事可樂?如果這次不買可口可樂,那我上一次為什麼要買?

3. 損失厭惡損失的感覺,比獲得的感覺更加強烈

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

顧客認為可口可樂推出「新口味」是背叛,是因為產生了損失的感覺。1985年,可口可樂推出「新口味」的同時宣布「老口味」會徹底消失,這激起了消費者的「損失厭惡」。

如果採取其他方案,這個案例也有可能不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營銷慘案」。

比如不大肆宣稱「新口味」,而是慢慢的更改配方,或者推出的「新口味」是一個單獨的子品牌,不影響「老口味」的售賣。

4. 小結

當消費者有多種品牌可以選擇,一股股神秘的「向後拉扯的力量」,防止他放棄忠誠,防止他做出改變。對於可口可樂「忠誠用戶」來說,這種力量來自看不見的成本、對損失的厭惡、對自己言行一致的期待。

二、如何塑造忠誠?

可口可樂如何塑造忠誠?為了簡化說明,我們將人的大腦分為3部分:

  1. 「反射」大腦:冷了要穿衣服,餓了想吃飯……這個大腦,負責這些不用思考的部分;
  2. 理性大腦:高考答題,密室逃脫,權衡利弊,邏輯推理……這個大腦,負責這些高智商的內容;
  3. 情感大腦:這個大腦負責哈哈哈,嚶嚶嚶,嗚嗚嗚,「氣死我了」。

每一個「大腦」都會產生忠誠,下面介紹可口可樂是如何利用這三個大腦的:

1. 「反射」大腦

如何利用「反射」大腦塑造忠誠?

利用非條件反射,也就是無需後天建立,先天性的條件反射。天氣好,自動就會心情不錯;優美的音樂,可以讓人放鬆;一些元素可以激發消費者腦中「思維定式」。

使用這些元素就可以使用其附帶的「聯想」,讓品牌更具有穿透力。

那麼回看可口可樂是如何做的呢?

添加咖啡因、古柯鹼等成分,刺激神經中樞,幫助祛除困意並恢復精力;添加大量的糖分,幫助人體補充能量,元氣滿滿;使用棕色的飲品顏色,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讓人感覺到清澈和涼爽。

在產品設計上,使用各種味覺和感覺的刺激物,激活既有的非條件反射。

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口味、審美等會發生變化。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則會造成大的失誤,20世紀60年代初,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逐漸提高,對糖分的需求降低。

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28%的美國民眾在關注著自己的體重。

皇冠可樂公司推出了健怡皇冠可樂,減少了可樂中的糖分。很快成為了健康可樂中的行業第一,而可口可樂則在3年之後才推出產品來應對。

2. 「理性」大腦

如何利用「理性」大腦塑造忠誠?

創建條件反射——也就是通過後天不斷重複、大量曝光。

品牌可以提供溢價、解決信任問題、解決認知問題等……我們常說要建立品牌資產,說到底,就是「品牌聯想」——品牌和功能或者情感訴求之間的關聯。

那麼回看可口可樂是如何做的呢?

——創造的獨特的名字、商標、包裝等條件反射。

消費者可能記不得可口可樂的宣傳語、廣告,但是這個商標、這個名字成為了記憶中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擁有一個強大商標,而要擁有強大的商標,我們自然必須正確地用基本的學術觀念來理解這種生意的本質。我們可以從心理學的入門課上學到,本質上,我們要做的生意就是創造和維持條件反射。「可口可樂」的商標名稱和商標形象將會扮演刺激因素的角色,購買和喝下我們的飲料則是我們想要的反應。——整理自《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

3. 「情感」

大腦如何利用情感大腦塑造「忠誠」?

可口可樂是一個非常好的KOL(意見領袖),它非常擅長於迎合時代的情緒,跟隨者大眾文化的變遷,針對每個大的歷史事件,發出自己的聲音。

  • 二戰的軍用飲品:珍珠港事件之後不久,可口可樂就發布了一條特別命令:「不管我國的軍隊在什麼地方,也不管本公司的代價有多大,我們一定保證每個軍人只花5分錢就能買到一瓶可口可樂」;
  • 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快樂飲品:可口可樂將宣傳策略定位「輕鬆快樂」,雖然現實日益艱難,但是只要一瓶可口可樂,就可以暫時讓自己從現實中「解脫出來」;
  • 種族鬥爭中發聲:1971年,可口可樂推出經典廣告《山頂》。他們找來了大約200名世界各國的年輕人,在山頂唱道:「我想給全世界買可口可樂」。強調可口可樂品牌對不同時代、不同種族的人的溫暖陪伴。

這些營銷策略,和可樂口味無關、和可樂銷量無關、和可樂是啥無關,完全從「情感」大腦出發。

三、總結

可口可樂,作為史上最偉大的品牌之一,擁有著一群非常「忠誠」的老用戶。

1. 為什麼忠誠?

當消費者面對多種品牌的選擇,一股股神秘的「向後拉扯的力量」,防止他放棄忠誠,防止他做出改變。對於可口可樂來說,這種力量來自看不見的成本、對損失的厭惡、對自己言行一致的期望。

2. 如何塑造他們的忠誠?

利用非條件反射、創建條件反射、製造身份認同和情感共鳴……

#專欄作家#

姜太公公,微信號公眾號:grandpa_jia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老流氓,終身學習者。致力於研究產品方法論,解決小白PM的疑難雜症。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情感驅動——可口可樂品牌年輕的秘密
    品牌營銷中,我們不僅要向用戶推廣產品並使之購買,更主要是建立情感驅動,建立長期連接,以此創造長線價值,延長品牌壽命。2019年世界品牌價值排行前十名中,可口可樂依然在榜,僅次於大熱的科技巨頭。把」歌詞瓶」、「暱稱瓶」、」反轉瓶」、「肥宅快樂水「玩得這麼溜的品牌竟然134歲了?其他的孫子輩品牌,健力寶、哇哈哈、雀巢咖啡早就被90,00後嫌棄了。為什麼可口可樂還能這麼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 揭開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決策秘訣
    利用消費者對可口可樂這個現有品牌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可以實現快速盈利。多品牌決策可口可樂在中國地區銷售三種品牌果味碳酸汽水,其中比較相近的是擁有橙、蘋果、葡萄、青檸、西瓜等八種口味的芬達和有蘋果、葡萄、荔枝、西瓜四種口味的醒目,另外就是檸檬味汽水雪碧。
  • 可口可樂新總部大廈:為可樂品牌代言的辦公場所
    而這一次,可口可樂與全球知名建築公司Gensler合作,對總部進行了大規模重建。煥然一新的總部,聯同可口可樂的工作文化一起,成為其品牌的「最佳代言人」。    2010年,時任可口可樂CEO的穆特爾肯特(Muthar Kent)曾表示,這個價值1880億美元的品牌如果想要繼續發展,就不能忽視辦公環境的建設。
  • 可口可樂:「我」並不擅長做可樂,只是一家賣「汽水」的廣告公司
    他就是可口可樂。我非常喜歡這個品牌,單看這個譯名就特別牛。很多新的品牌都拼不過他。比如說Airbnb雖然他也是很會做營銷,但是中文名竟然叫愛彼迎,實在是有點土。很多人很好奇100多年來可口可樂是怎麼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第一品牌?他保持活力的理由又是什麼?
  • 可口可樂快樂販賣機,打造營銷新標杆
    看著可口可樂包裝的辣眼紅、飲料的那種神秘深沉棕.你一定不知道——「聖誕老人」是可口可樂的註冊商標,電影植入廣告是可口可樂發明的(此處應有感謝),《商標法》是可口可樂長期訴訟的產物,明星代言是可口可樂提出的品牌戰略(此處應有掌聲),二戰是品牌國際化的助力,總統是可口可樂的品牌天然代言人.這些都是可口可樂長盛不衰的秘籍啊!
  • 零度可樂下架,可口可樂為什麼要終結這個擁有一大批粉絲的品牌?
    其實這個舉動也可以被看做是可口可樂在2015年提出的「One Brand」戰略的延伸,他們希望形成更簡潔的品牌形象,為消費者提供更簡單的選擇,所以決定將旗下各種口味的可樂都統一在「可口可樂」這個大品牌之下,在保留各個產品特色的同時,又可以延伸每個產品的吸引力。可口可樂將產品統一包裝,利用顏色進行區分,並在包裝上分別標註出各自的特點,比如是否含糖,又有多少卡路裡。
  • 可口可樂賣得那麼好,為什麼還要繼續打廣告?
    在很多人看來,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已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品牌,是不是可以不用打廣告了呢?難道停止廣告人們就真的不買可口可樂了嗎?為什麼它還要一如既往地花這麼多錢繼續打廣告呢?我剛畢業的時候接觸過一個90後的年輕編輯,每一次和她吃飯她選可樂必然選百事,即時服務員給她可口可樂,她也會專門換成百事,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消費者就是這樣——他們有很多理由喜歡一個品牌,因此廣告公司必須想不同的廣告策略去影響這些多元的消費者。
  • 可口可樂學中文
    從1979年正式回歸中國大陸市場算起,可口可樂在中國已經度過了整整四十年。學中文是我們來這裡做的第一件事情。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逐步理解著中國文字背後的淵源和思想,也從文字上更好地理解了自己 。「可」是關於一起奮鬥的人們的歡歌笑語。
  • 成王敗寇:揭秘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怨
    當時模仿可口可樂的飲料品牌相當的多,光「C」字開頭的可樂,就有下面這幾款: 美軍可以不要蛋肉,但不能沒有可口可樂。
  • 印到你骨子裡的「可口可樂」,品牌營銷的真正霸主
    這段時間,我關注了一條很有趣的商業新聞:為了慶祝可口可樂品牌成立 134 周年,可口可樂公司正式發布了一套全新的中文字體,叫做「在乎體」,包含了6700多個漢字,將近1000個其他字符。任何個人,只要不是商業用途,都可以拿去用。這條消息一發布就引發了熱議。我在文稿裡放了一張圖,你可以看看他們這套字體。
  • 營銷界關於可口可樂的秘密(這是個套路文)
    你一定不知道——「聖誕老人」是可口可樂的註冊商標,電影植入廣告是可口可樂發明的(此處應有感謝),《商標法》是可口可樂長期訴訟的產物,明星代言是可口可樂提出的品牌戰略(此處應有掌聲),二戰是品牌國際化的助力,總統是可口可樂的品牌天然代言人.這些都是可口可樂長盛不衰的秘籍啊!
  • 可口可樂砍掉一半殭屍品牌,川普也要「哭了」?
    報導稱,可口可樂執行長詹鯤傑(James Quincey)周二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該碳酸飲料巨頭將在全球範圍內淘汰其他表現不佳的小型品牌,並指出旗下幾百個品牌中超過一半是單一國家品牌,規模很小或幾乎沒有規模。詹鯤傑認為,在淘汰上述小型品牌方面,「我們不夠果斷。」可口可樂於2013年收購了ZICO,2016年推出ZICO椰子水,並在麥當勞合作售賣。
  • 可口可樂3年砍掉超1500個品牌 可口可樂中國今年實現正增長勢頭強勁
    品牌瘦身是今年可口可樂繞不開的話題,12月11日,針對2020年可口可樂淘汰一半品牌的說法,可口可樂大中華區企業品牌及公關傳播總經理王星蓉表示:「可口可樂正持續推進組織變革,以加速轉型成為一家『全品類』公司,組織結構更加扁平的同時成立新的品類團隊。
  • 可口可樂股價打6折,現在可以入手嗎?
    論品牌和分銷,可口可樂也許仍然會佔領市場第一一段時間,甚至一直是這個非酒精行業的老大,但失去產品特色的單純的分銷是讓資本市場缺乏想像力的,是否會繼續被資本市場寵愛很難說。如果你去親身體驗過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可口可樂總部博物館,你就會體會到可樂的文化是源於那個秘方,這個它最大的智慧財產權和品牌價值,放在一個密室保險柜裡,你可以模仿,但永遠不會和它一樣。
  • 可口可樂將停產椰子水品牌Zico 或放棄部分可樂品種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5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消息,飲料業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將停產該公司的椰子水品牌Zico
  • 設計又有新字體可以用了,滿滿中國風,可口可樂在乎體
    可口可樂至今已經是134年的老品牌了,自從1979年正式回歸中國大陸市場,可口可樂在中國也已經度過41年。在2019年,可口可樂公司官方在40周年之際,除了推出眾多廣告片,更是宣布與「好字在」合作共同設計了一套可樂字體——「在乎體」。
  • 快觀察丨零度可樂下架,可口可樂為什麼要終結這個擁有一大批粉絲的品牌?
    與其讓人們在這兩種無糖可樂間搖擺,不如現在給它們重新定個位,也順帶簡化了原味可樂粉絲的選擇——要麼有糖,要麼無糖。而至於公司為什麼沒有選擇表現不佳的健怡可樂,可能還是跟它的品牌地位以及定位有關。健怡可樂在 1982 年推出,不使用可口可樂配方的修改版,而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配方。
  • 可口可樂中國進化史
    從做商品到做品牌,可口可樂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播放的第一支廣告,以「分享」為品牌傳播基調,以聚餐為可樂的主要飲用場景。由此打開了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新局面,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作為一個九零後,我對可口可樂的最深的印象並不是它的紅身鋁罐,而是塑料大瓶,每逢重要的家庭聚餐,大人會給小孩們五塊、十塊的去買聚餐飲料,總少不了大瓶的可口可樂。不管男女老少,可樂總是最相宜的。可以說,是可口可樂描繪出了我對「家」,對「團圓」的一種想像。
  • 可口可樂同性戀廣告為何會遭受強烈抵制?
    可口可樂最新「Love Is Love」同志廣告遭到匈牙利保守派抵制,目前有2.5萬人支持撤下該廣告。而隨後可口可樂方面則強勢回應:「我們一直支持LGBTQ社群,並相信不論同性還是異性,每個人都有愛他們想愛的人的權力,我們追求包容、多樣和平等,更會一直堅守這個理念。」
  •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logo的變化
    在推出新LOGO的同時,可口可樂西班牙還推出了由可口可樂廣告總監 Flo Heiss 執導的60秒電視廣告《品嘗你最美好的時刻》。在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女主打開一瓶可樂暢飲時,她的舌頭帶她去海灘尋找記憶,與朋友聊天聚會…事實上,這是一項特別針對年齡在15到21歲之間的年輕人的活動,目的是產生品牌之愛,並表明可口可樂在消費者最美好的時刻隨時陪伴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