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公寓5》結局口碑反彈,國產季播劇終於逆風翻盤了?

2021-02-12 脫氧硬糖

從豆瓣開局4.5,到大結局19萬人打分評分6.2,《愛情公寓》結局逆風翻盤了,但國產季播劇真的從此翻紅了嗎?

昨日,《愛情公寓5》網播會員版大結局, 曾小賢胡一菲、呂子喬陳美嘉身穿西裝和婚紗,在證婚人張偉和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宣讀誓詞、交換戒指、甜蜜擁吻,走入人生新階段。

主角們挨個站在鏡頭前,跟角色說再見。

伴隨著歡樂的結婚進行曲,陪伴大家長達10年的《愛情公寓5》也結束了。

這個大結局來得並不容易。十年前《愛情公寓》的橫空出世有多驚豔,最終季的開播便面臨多大的質疑。

但在開播後豆瓣評分一度跌至4.5之後,劇集後半段口碑明顯回升,結局評分回到了6.2分,已然逆風翻盤,不僅成為愛奇藝第四部熱度超過9000的爆款,也多次登上貓眼、雲合數據、Vlinkage、骨朵熱度排行榜等榜單的劇集榜首;其微博話題#愛情公寓5#閱讀量達57億;知乎上也有61%用戶進行推薦,並連續20餘日登上知乎熱榜。

無論你是否喜歡這個大結局,事實就是:這個國產情景喜劇最後的爆款的大結局,完成了真香逆襲。

劇評人認為,中國電視史眾多經典IP中,只有《愛情公寓5》以及《鄉村愛情》等少數幾個系列真正實現了季播,並在多季開發之後商業價值依然堅挺。

而多數季播劇似乎都中了季播魔咒——續作口碑下滑、熱度下降。相比之下,季播劇在美劇工業中已經成為成熟概念,日韓劇中也不乏成功的季播劇案例。

為什麼國產劇總難以擺脫季播魔咒?到底是季播模式遭遇水土不服,還是季播劇的方法論有問題?隨著國內流媒體的發展,季播劇會成為國產劇的趨勢嗎?

國產季播劇為什麼火不過三季?

「季播劇在國內並不是近年來的產物,過往國劇其實不乏成功的季播劇先例。」劇評人介紹,國內最早推出季播概念的是情感喜劇,由於情景喜劇一開始借鑑的就是美劇模式,因此很多都是多季開發,1993年的《我愛我家》第一季首播40集,1994年第二季續播80集;03年的《炊事班的故事》共播出三季;05年的《家有兒女》共播出四季。

00年後崛起的《愛情公寓》與《屌絲男士》也是季播概念。

此外,《還珠格格》、《少年包青天》等古裝電視劇,也採用了季播概念,展昭一直是釋小龍,包拯從周杰、陸毅換到了鄧超。

網劇崛起後,季播劇一度備受視頻網站看好,並在不少IP劇開發時做了嘗試,比如盜墓系列、鬼吹燈系列、九州系列、法醫秦明系列等等。但除了國產情景喜劇較能延續熱度外,國產季播劇普遍因為版權、主創、質量參差不齊等多種原因,沒能在後續開發時保持熱度和口碑。

一是創作品質無法保持,觀眾快速審美疲勞。

比如早期經典網劇《暗黑者》《靈魂擺渡》、《心理罪》等。

從口碑來看,《暗黑者》第1季豆瓣評分為8.1分,第二年推出的第2季斷崖式滑到6.7分,四年之後推出的第3季持續下滑到6.3分。

《靈魂擺渡》從8.4分降低到7.7分,相對來說口碑損耗較小,但豆瓣評分人數卻從第一季的4萬+減少到第三季的2萬+,關注度下降明顯。

《心理罪》第一季7.7分,第二季6.5分,熱度同樣出現下滑。

劇評人認為,上述幾部劇集都採取了季播劇開發模式,第一季均以新穎的甚至獵奇題材和故事,快節奏的敘事、強有力的視覺衝擊力快速吸粉,但在後續幾季的開發中,內容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在持續降低,加上創作「尺度」收緊,作品可看性下降了,結果觀眾很快審美疲勞。

廣告植入也是國產季播劇口碑下滑的原因之一,精品劇大戶正午陽光開發的季播劇《歡樂頌》第一季豆瓣評分為7.4分,第二季只有5.4分,最大槽點就是植入廣告太多,加上被質疑情節注水、節奏拖沓、人設坍塌,以及部分演員的演技過於油膩,影響了系列口碑。

二是主演大換血。

劇評人認為,觀眾追劇,一方面追的是劇情,一方面是在追星,或是追CP,對於季播劇來說,換人是大忌,往往會失去很多忠粉。

《還珠格格》第一部紅極一時,第二部由原班人馬出演,口碑總體延續。但是到了第三部,原班人馬走了一大半之後,整部劇的口碑和收視率就都快速回落。

《琅琊榜》從第一季的9.3分到第二季的8.5分,儘管口碑依然出色,但由於演員大換血,讓劇集觀感與第一季割裂感較重,沒能維持高人氣。

還有很多劇集是以上問題是交叉出現。例如今年開年播出的網劇《將夜2》,核心角色寧缺的飾演者從陳飛宇工換成了新「道明寺」王鶴棣。不僅如此,公主李漁、道痴葉紅魚等人氣配角也從童瑤、孟子義換成了不知名演員。除此之外,作品劇作品質也遭受了較大爭議,認為不及第一季貼合原作和打動人,結果豆瓣評分從7.4下滑到5.4。

三是開發缺乏規律,熱度無法延續。

例如2015年大火網劇《無心法師》,本應該抓住熱度乘勝追擊,可劇集直到兩年後才推出第二季,加上張若昀金晨等飾演的人氣角色不再回歸,對其關注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豆瓣評分從8.3降到6.2,熱度也出現一定下滑。

由於季播劇模式不成熟,國內還催生了一批「偽季播劇」,這些劇集明明可以用一季播完的內容,卻偏要以季播形式放到第二季播出。

例如古裝劇《大唐榮耀》第一季北京衛視平均0.59、安徽衛視平均0.49的收視率,原本聲勢正佳,但由於原本具有連續性的故事被砍成兩季,第二季再開播的時候,因為熱度缺乏延續,兩家電視臺的收視率都只有0.2+,熱度嚴重下滑。

劇評人認為,除了創作上的原因之外,國產季播劇問題不斷背後,也有國劇不同於美劇的製作環境原因,因為電視劇發行有嚴格的審查制度,所以電視劇都是全拍完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審查。

過審後,電視劇一口價整部賣給電視臺或視頻網站播出,賣出去,對片方來說就是贏了。播出後的口碑,收視率等不定性的風險因素後期基本都是由購買方承擔。

有些劇集製作時根本沒有季播規劃,形式上季播,實際是拍一部剪兩部,導致國產季播模式始終無法成熟。

那麼國外是否有成熟的季播劇方法論可以借鑑?

美劇季播劇成功不奇怪,日劇韓劇怎麼做到的?

相較於國產季播劇步履艱難,美劇作為季播劇模式的來源,早已完成了季播的穩定輸出。《老友記》10季、《權力的遊戲》8季,幾乎所有熱門美劇續集都輕鬆超過了5季,每一季都受到觀眾的熱捧。

季播劇模式的出現是美國電視臺根據每年觀眾季節性的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開發的電視劇播出形式。通常以年為單位,從該年9月至次年4月為一個播出季,中途冬歇期停播數周;每周固定時間播出一集;部分為邊拍邊播,根據受眾調查情況隨時做出續播、修改或停播的決定。

公共臺的美劇,一季二十多集。有線臺和流媒體美劇則多為十集上下。

「但美劇季播模式也意味著一場生存大挑戰,」劇評人介紹,之所以美劇多半短小精悍,少有注水和堆砌,是因為任何美劇都隨時面臨理論上的被砍風險。

傳統美劇模式為電視臺先預訂試播劇、試播劇會被送到電視臺高層手上,還會舉辦小規模的看片會,通過後才獲得正式預定。即使這樣也不安全,在每一季的電視劇進入冬歇期時,電視臺會查看電視劇在季播當中的表現,只要收視率不過關,電視劇會立馬被砍掉,其中不乏高口碑劇集如《不死法醫》、《螢火蟲》等,有些劇集表現過差,甚至會播放數集就直接被砍,換其它劇集頂上。

劇評人介紹,「季」是美劇電視臺試錯的最小單位,本質上一種風險管控。但也是由於季播模式,令美劇更容易產出鴻篇巨製,對於獲得多季續訂的劇集來說,通常會在保留第一季精髓的同時故事又不斷發展,新的支線不斷生長,最終形成統一的世界觀。

例如《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口碑和收視相對一般,但隨著第一季男主被殺帶動故事節奏加快、人物快速成長,劇集世界觀不斷拓展,可看性也持續提升,到了最終季已經成為全球爆款。

而邊拍邊播模式則促進了美劇與熱點結合,例如美劇《傲骨賢妻》是以法律案件和庭審為主的律政劇,其案件則始終與社會熱點相切合,從比特率到無人駕駛汽車等等。在其衍生劇《傲骨之戰》拍攝時,正值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第一季的劇情就是以川普當選為背景展開的。美劇《國土安全》則是不斷結合全球反恐形勢調整每季主線,從而確保劇集長青。

在亞洲,韓劇原本較少採用季播模式,少數季播劇也出現了間隔時間較長、陣容改變等情況,例如KBS電視臺2009年推出的李秉憲、金泰熙、金素妍、鄭俊浩等演出的諜戰劇《IRIS》,由於李秉憲出演好萊塢電影等原因,2013年才推出第二季,且主演大換血,變成了張赫、李多海等主演,最終收視、熱度和口碑都出現大幅下滑。

但近年來由於美國流媒體巨頭網飛Netflix與韓國電視界合作的增多,季播劇開始不斷出現新的成功案例。例如第一季大獲成功的古裝喪屍劇《王國》已經確定3月開播第二季,韓星全智賢據傳不僅會在結局登場,還將在第三季出演關鍵角色。

Netflix與韓國JTBC電視臺聯合打造的政治題材劇集《輔佐官》已經播出兩季,且第二季口碑進一步提升。據稱金惠秀、趙震雄、李帝勳等主演的《信號》也將在今年開拍續集。

由於這種模式不僅在韓國本土叫好叫座,在全球市場也獲得成功,未來會有更多類似《輔佐官》和《王國》這樣「網飛出品」的季播韓劇不斷出現。

而日劇則早已形成了獨特的季播劇特點。

相對於美劇以年為單位的季播模式,日本則是按季度播出分春、夏、秋、冬四個檔,每部劇大約在10-11集左右,收視評價高的電視臺就會順勢啟動原班人馬開播第二季。

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長壽劇《相棒》,作為日本著名的冬季劇,看新一季的《相棒》,對很多日劇迷來說已是固定的「過冬」方式。相棒就是「搭檔」之意。這部刑事推理劇講述的,是水谷川飾演的老警官杉下右京和搭檔一起偵破疑難案件的故事。

該劇最初於2000年以兩小時單集電視劇方式播出,2002年10月起改為連續劇方式登場,第一配角從寺脅康文、及川光博、成宮寬貴,到現在的反町隆史,收視長期霸居排行榜前列。最新的第18季首播即取得16.7%的高收視率。因為人氣太旺,還衍生出5部電影版,也都票房大賣,因此被不少日劇迷稱其為「21世紀日本國民劇」。

作為一部長壽劇,《相棒》劇本的另一大特色是「時代性」。不以本格推理吸引觀眾,而是扎紮實實走社會推理派的路子,選取契合時代特色,反映社會當下熱點問題的題材,許多故事都與日本社會現實緊緊關聯,結局或喜或悲,結局永遠是杉下右京和搭檔去老闆娘的小館子喝兩杯。

還有從9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會推出兩個SP,在長達100多分鐘的時間裡面,穿插類型不同的五個不同類型小故事的《世界奇妙物語》,也是日本另一種類型的「季播」長壽劇代表。

近年來日本電視臺也會推出一些策劃性的季播劇,例如田中圭、原田知世等主演的懸疑推理劇《輪到你了》,於2019年4月14日首播。講述了在一座東京公寓中發生的「交換殺人」為主題的懸疑故事,豆瓣評分一路飆升至8.6分,在懸疑達到最高點時故意嘎然而止,《輪到你了 反擊篇》在同年6月30日回歸,從而成為一時現象劇,引發了一輪亞洲推理迷的狂歡。

國產季播劇會一直逆風翻盤嗎?

由於和美國以及日韓等國家制播模式的不同,上述成功經驗並不能直接套用在國劇季播模式中,那麼國劇是否能探索出獨特的周播劇經驗呢?

《愛情公寓5》的逆襲答卷是:情懷牌。

往季中出現的經典人物:Lisa榕、黃寶強、七爺等通通亮相,連大家一直好奇的樓下小黑都現出了真身;還有「彈一閃」、「山寨機」、「一口鹽汽水噴死你」等經典元素都得到了重現,甚至美嘉的最後一記如來神掌都打了出來。

韋正如此努力地填坑,當然是為了讓本季的風格、人物性格都能得到延續,去滿足粉絲的情懷,用大結局和觀眾說再見。

雖然也有網民質疑存在販賣情懷的問題,但從這些實打實的數據來看,《愛情公寓5》是成功的。

業內人士認為,《愛情公寓5》不會是季播劇故事的終結,隨著國劇環境的變化,已經具備了打造季播劇的條件。

季播劇的核心價值是成功的故事模式,以及第一季作品帶來的流量基礎、關注度和觀眾緣,說到底是創造了一個原創IP,可供參照的是美劇成功季播模式:第一季是投入季,憑藉精良的製作和故事在觀眾心中形成良好印象,打下良好的口碑基礎後,如果第二季、第三季還能保持相當甚至更高的水準,就會持續迎來「收穫」季,迎來商業價值的持續升級。

從國內情況看,已經播放到12季的「鄉村愛情」的第一季豆瓣評分為7.5,播出12年以來,目前豆瓣均值依然能保持在7.0分,因為合家歡電視劇陪伴了無數國民成長,加上發展過程中注入了網際網路基因,在主流受眾群體之外又收穫了大批95、00後觀眾,「情懷分」加成下,已經成為新一代國民劇。

其成功背後首先都是喜劇,覆蓋受眾交廣;其次塑造了一眾性格極致的角色,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最後是主創和演員沒有變動,一致的創作基因延續了觀眾緣。

還有一類小而美的網劇,也傾向於用多季開發的模式來打造持續熱度,例如近年來的甜寵劇《雙世寵妃》《奈何boss要娶我》等,這類主打甜寵風的小成本劇集,在第一季成功吸引垂直品類受眾之後,往往會趁熱啟動下一季的開發,用相同基因的內容能持續投餵這類受眾,還能在宣發上節約成本,所以深受平臺喜愛。

而在大製作IP劇方面,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之後,國產劇已經開始形成新的方法論,比如第一季大獲成功的《慶餘年》,一開始就規劃有三季,與男主張若昀已經籤署了五年合同,網紅編劇王倦已經開始寫第二季劇本。

而正午陽光的《大江大河》第二部也已經啟動,原班人馬和原版主創上陣,同樣備受期待。

劇評人指出,季播劇成功的根本在於品質把控,面對日益理性的觀眾和更為嚴峻的市場,賣情懷收割流量紅利的模式已經失效,為季播續命的唯一方式是持續輸出穩定的優質內容,劇迷才會持續買單。

而隨著國內季播模式的日益成熟,優秀的製作人才並不缺乏,創作經驗也正在持續積累中,可以預料到的是,只要能保持住季播劇優勢,在這個全民娛樂爭奪注意力的時代,季播劇總能有它在中國市場紮根的土壤。

相關焦點

  • 《愛情公寓5》逆襲,《鄉村愛情》長紅,國產季播劇翻身了?
    從豆瓣開局4.5,到大結局20萬人打分評分6.2,《愛情公寓》結局逆風翻盤了,但國產季播劇真的從此翻身了嗎?昨日,《愛情公寓5》網播會員版大結局, 曾小賢胡一菲、呂子喬陳美嘉身穿西裝和婚紗,在證婚人張偉和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宣讀誓詞、交換戒指、甜蜜擁吻,走入人生新階段。
  • 《愛情公寓5》收官口碑回升 逆風翻盤書寫完美結局
    作為《愛情公寓》系列的最終季,《愛5》不僅延續經典為粉絲提供情懷滿足,更大膽創新給觀眾帶來驚喜觀看體驗,給十年的青春陪伴,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點。也因此,《愛情公寓5》自開播起就收穫超高熱度,截至1月12日上線當日20時,已有535萬人預約觀看;上線後16小時,在愛奇藝站內就突破9000內容熱度,創下了最快突破的記錄,之後的最高值更是高達9656;截止2月11日晚,站內專輯點讚量已突破700萬,且還在持續增長中;泡泡虛擬社區的瀏覽量,登頂愛奇藝熱播劇歷史排名TOP1;首集彈幕數、互動劇評論數全都刷新歷史記錄,互動劇單集吸引了36
  • 豆瓣評分觸底反彈,《愛情公寓5》就能洗白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備受爭議的《愛情公寓5》早已完結,圍繞著它的各種聲音卻還沒有消失。今天無意中上豆瓣刷了一下,發現《愛情公寓5》的評分居然暴漲,從當初最低的4分漲至現在的6.7分!不可思議啊!在抄襲疑雲的籠罩中,《愛情公寓5》施施然登場,第一集就把我們雷到了,居然動不動就跳歌舞?在這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我仿佛看到了美國上世紀初的鶯歌燕舞大片。這操作,真真是妙極了。
  • 豆瓣6.9分,《愛情公寓5》口碑強勢反彈,說明了什麼?
    還記得今年曾被罵成狗的《愛情公寓5》嗎?今天瞅了一眼豆瓣評分,《愛情公寓5》評分居然漲到了6.9!從剛播出的4分到現在的直逼7分,這個過程看起來簡單,其實非常難。如果說是《愛情公寓5》團隊僱水軍洗白,也是不太靠譜,畢竟這個劇早播出完結了,熱度消散已久,沒必要去花這個錢。基本上,口碑的反轉,多少反映了這個劇的真實水準:佳作談不上,爛劇也不至於。情懷這東西,有用歸有用,但絕非萬能靈藥,當年的《愛情公寓》大電影(豆瓣3.2分)就淪為了笑柄。
  • 《愛情公寓5》成功的背後:愛奇藝科技與內容的賦能與反哺
    上周,國產劇集市場中跨越十年的系列作品《愛情公寓5》超前點播迎來大結局,至此,國民IP《愛情公寓》迎來最後的狂歡。從開播到完結,《愛情公寓5》所收穫的成績,讓行業認識這部十年國民IP的生命力。強大的用戶基礎,讓市場認識到了網劇行業的大有可為。
  • 愛情公寓5終於開拍了,最終季卻湊不齊原班人馬!
    愛情公寓自從2009年播出以來,廣受觀眾的喜愛,並保持著每一兩年一更新的速度,群眾呼聲一直很高。但是自2014年愛情公寓4播出後,愛情公寓5的續拍一直沒有消息,這也急壞了一大批劇粉,每年都有很多網友喊話讓愛情公寓續拍。
  • 《愛情公寓5》的口碑票房同步上升,多虧了大力,舞蹈和房子?
    現在《愛情公寓5》已經完美結束,導演韋正也宣布不會有愛情公寓。相信這也是導演韋正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愛情公寓5》的劇情發展結束了對長跑整部劇的熱愛,愛情公寓被拆除。嗯,《愛情公寓5》的口碑一直不好,在《愛情公寓5》的宣傳片階段,當時的導演韋正也發布了一些小道消息,不過,通過網友的反饋和點評,可以看出不少問題已經出現。現在《愛情公寓5》經歷了許多考驗,經受住了觀眾的審視,現在,他已經到了口碑的底部,逆風反彈並增長,網絡媒體得分達到6.7分,作為一部電視劇,他已經成為一部高分作品。
  • 《愛情公寓5》催淚收官 熱度驚人口碑上演逆襲
    由華策克頓旗下辛迪加影視、愛奇藝聯合出品,韋正執導,婁藝瀟、李佳航、孫藝洲、李金銘領銜主演,張一鐸、成果、萬籽麟主演,陳赫特別出演的都市喜劇《愛情公寓5》已於2月11日會員收官。作為一部歷經十年的經典系列劇,《愛情公寓5》作為系列最終季,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
  • 愛情公寓5結局公寓被拆遷是怎麼回事 還會不會有第六季
    《愛情公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部劇了,自開播到今,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支持。雖然愛情公寓5播出之後,沒有預想的那樣火爆,但是最終也是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而最近在愛情公寓5結局裡公寓拆遷,那麼愛情公寓不再會有第六季?愛五結局公寓拆遷是怎麼回事?
  • 《愛情公寓5》單了4季的張偉終於有了愛情,但全劇的味道卻變了
    《愛情公寓5》離開的人演員的換血,尤其是一些演員的離開,是最被關注的一個問題。用劇中的臺詞來說:在愛情公寓,每個人都有去留的權力。走的,我們歡送;來的,我們歡迎。新來的人愛情公寓已經很久沒有加新人了,主演幾乎都已經在第一季出現。除了第二季只加了悠悠和羽墨這兩個主角,第三季也只加了諾瀾這一重要配角,第四季更是幾乎沒加新人物。
  • 《愛情公寓5》喜迎結局,口碑收視率喜人,再見了我們的青春
    當初看《愛情公寓》的時候,許多狂熱粉絲都是些青春年少的小哥哥小姐姐,他們相繼經歷了畢業、工作、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在這期間像極了《愛情公寓》系列一樣,犯過錯誤、受過冷落、受過質疑,但是他們依舊頂著壓力,活出了自己的人生。《愛情公寓5》結局了,不過它的口碑卻有了質的變化,從剛上線時的4.8分上漲到了如今的5.6分。
  • 《愛情公寓5》還是熟悉的配方,結局太狠,第六季沒希望了
    《愛情公寓》作為情景喜劇,是繼《我愛我家》和《家有兒女》之後,引起全國熱度的一部以年輕人愛情友情為主題的情景喜劇,隨著網絡Ip的盛行,最終在第三季達到巔峰,成為現象級影視劇。這裡我們先不談各自演員的演藝歷程,只單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它主打的元素就是愛情和友情,以愛情公寓這麼一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公寓作為生活背景,「最好的的朋友就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隔壁」,一時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流行,俘獲了眾多網友的熱度。《愛情公寓》一下也成為了當時的熱門劇集。
  • 《愛情公寓5》VIP會員催淚收官,熱度驚人口碑上演逆襲
    由華策克頓旗下辛迪加影視、愛奇藝聯合出品,韋正執導,婁藝瀟、李佳航、孫藝洲、李金銘領銜主演,張一鐸、成果、萬籽麟主演,陳赫特別出演的都市喜劇《愛情公寓5》已於2月11日會員收官。作為一部歷經十年的經典系列劇,《愛情公寓5》作為系列最終季,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
  • 《愛情公寓5》播完兩個月,豆瓣逆增到6.9分,比《枕上書》還高
    5#不知不覺,《愛情公寓5》已經播完兩個多月了,《愛情公寓5》的結束也意味著《愛情公寓》這個經典系列的徹底完結。好在《愛情公寓5》的結局還算圓滿,從《愛情公寓》第一季的7個人到第五季的8個人,沒有一個人是孤單的。回想《愛情公寓5》上線的時候,也是相當坎坷呀!雖說關注度非常高,但口碑方面是一塌糊塗。主要的原因就是主演陣容大換血,觀眾們一時間無法接受。
  • 讓粉絲苦等五年的《愛情公寓5》為何收視和口碑遭遇滑鐵盧?
    「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最愛的人在對面」成了愛情公寓裡幾個年輕人關係的最完美概括。在《愛情公寓5》裡,經過多年的愛情長跑,愛情公寓的老住客們紛紛修成正果,他們中有的確定了戀愛關係,有的決定領證結婚。而新住客們的加入也給愛情公寓注入了更多生機和活力。最後,如大家所願,關於愛情公寓,所有的人都有了美好的結局。
  • 愛情公寓5完整版免費觀看 愛情公寓5全集免費在線觀看
    豆瓣知乎評分持續增長 創新劇情引發口碑逆轉《愛情公寓》系列作為國民度極高的大IP,擁有超高的熱度與討論度,觀眾對於其最終季《愛5》的期待值也非常高,但由於不適應歌舞元素,加上三位新人陸續登場,導致《愛5》開播時雖然熱度夠高,但口碑低迷,豆瓣開分僅4.5分。
  • 《愛情公寓5》熱播!傳說中的「愛情公寓」到底在哪裡?
    作為一部情景喜劇,《愛情公寓5》再一次以笑點密集的歡脫劇情收穫了觀眾的喜愛,《愛情公寓》這部劇真的承載了太多觀眾青春回憶與情懷。《愛情公寓5》2009年8月5日,《愛情公寓》第一季在江西衛視獨家首播,這部劇劇情幽默風趣,在名為「愛情公寓」的小區中租住著胡一菲、陸展博、曾小賢、林宛瑜、呂子喬、陳美嘉、關穀神奇七人
  • 愛情公寓5免費觀看完整版 愛情公寓5全集免費在線觀看入口
    豆瓣知乎評分持續增長 創新劇情引發口碑逆轉《愛情公寓》系列作為國民度極高的大IP,擁有超高的熱度與討論度,觀眾對於其最終季《愛5》的期待值也非常高,但由於不適應歌舞元素,加上三位新人陸續登場,導致《愛5》開播時雖然熱度夠高,但口碑低迷,豆瓣開分僅4.5分。
  • 時隔6年,《愛情公寓》最終季來了,第一批90後觀眾都30歲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打出「十年之約,完美收官」口號、曾帶給無數90後青春記憶的《愛情公寓》迎來了最終季。從2009到如今即將開播的第五季,《愛情公寓》走過了十年,看劇追劇的粉絲們也早已從最初對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到進入社會甚至步入婚姻殿堂。
  • 《愛情公寓5》播完後,李金銘不會又「消失」吧!啥時候有突破?
    《愛情公寓5》已經播出十多集了,在沒播出之前,大家還是都很期待這部劇的,畢竟這是大家青春的回憶,但是剛一開播真是讓大家太失望了,口碑急劇下滑,又加上了印度歌舞劇,大家也是開始慢慢的牴觸這部劇,大家都覺得連一部主演都湊不齊,還在這賣什麼情懷,明明第四季結束的時候,諾瀾還是曾小賢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