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飛行8000多個小時,3名老飛行員們向戰鷹告別

2020-12-24 中國軍網

6月15日

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為

3名達到最高飛行年限的老飛行員

舉辦停飛儀式

累計飛行8000多個小時、330多天

對於曾建澤、唐靜、劉寶三名空勤來說

是他們的整個青春

他們曾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守衛了祖國海空的安寧

今天是他們達到最高年限

向海空揮別的日子

千裡祥雲襯託瀟灑的身影

萬裏海空留下矯健的英姿

他們將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萬裏海空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這些將知天命之年的老飛行員

都駕駛過3種以上的機型

是海軍航空兵壯大和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停飛儀式上

老飛行員將自己的頭盔摘下

戴在年輕飛行員的頭頂

頭盔的交接

傳承的是老一輩雄鷹的奮飛之魂

堅定的是新一代飛行員的奮飛之志

曾叱吒海空的老飛行員曾建澤

代表停飛的戰友發言

字裡行間全是不舍之情

我留戀曾經遨遊的萬裏海空

留戀伴我一起飛翔的戰鷹

留戀幫我插上翅膀的親愛戰友

感謝甘當藍天鋪路石

為我們託起戰鷹高飛的機務官兵

正因為有了你們

無畏嚴寒酷暑,無畏艱難險阻的付出

才讓我們有了亮劍海空的底氣

空勤家屬

感謝你們的默默付出

是你們用無悔的青春

支持著我們的飛行事業

支持著祖國的國防事業

這其中的艱辛只有她們自己能懂

在她們眼裡

等待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從光榮停飛的那一刻起

他們將永遠的告別戰鷹

但那些駕戰鷹守衛海空的場景

「起飛就是戰鬥」的豪言壯語

永遠都不會忘記

還有那拂曉歸來時灑滿朝陽的跑道

超低空飛行時大海揚起的浪花

將永遠留在回憶深處

圓夢藍天,與戰鷹一生相伴

金戈鐵馬,駕戰鷹保家衛國

從雛鷹試翼、到振翅高飛、再到育鷹翱翔

3位飛行員乘風飛翔

先後執行多次大項任務

在鍾情的藍天上留下了自己的壯美航跡

他們將青春熱血傾注在熱愛的飛行事業上

奉獻給無悔的軍旅人生

書寫了功勳卓越的輝煌篇章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劉飛賢 田健敏 趙寧寧 孫煒捷

責任編輯:張碩

相關焦點

  • 帶眼鏡的「飛行員」?沒錯,這是一場特殊的飛行訓練
    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後艙「飛行員」扶了扶眼鏡,比劃出一個「勝利」的手勢,一架戰鷹滑出跑道衝上雲霄……帶眼鏡的「飛行員」?你沒有看錯,這是一場特殊的飛行訓練——來自空軍航空大學預提飛行大隊政治教導員培訓班的學員們正在體驗飛行。
  • 軍旅人生|兵王項有餘:30載赤誠依舊,晨曦中告別戰鷹
    入伍30年來,他先後參加1998年抗洪搶險、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等多次重大任務,獲評「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機務優秀標兵」「優秀士官標兵」,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冬日的黎明,魯西某地的飛行訓練場上,戰鷹像往常一樣,在機庫裡等待著自己的老朋友項有餘。很快,那個熟悉的腳步聲出現了。
  • 安全飛行超2萬小時 老機長憶15年軍旅生涯
    中國江蘇網訊 看著微信群裡的老戰友們在建軍節當天紛紛曬出當年的「小青蔥」青澀照片,回憶今生難忘的軍旅生活,有著15年軍齡的童徵華也打開自己的手機圖冊,那些珍藏多年的部隊老照片,每一次換手機都被精心移存到一個專用文件夾中。
  • 三千裡錦繡江山長空戰鷹折翼,202座墓碑背後隱藏的秘密
    敵我雙方飛行員的作戰經驗也不可同日而語,美國以及其盟友的飛行員大多參加過二次世界大戰,平均累計飛行時間接近1100小時。而解放軍空軍飛行員累計飛行時間平均不到30個小時。絕大多數解放軍飛行員剛剛放單飛就飛赴沙場,從未有過實戰經驗。 有人把抗美援朝中的中美空戰比喻為「重量級拳擊手與輕量級拳擊手不公平的較量」。
  • 2020年杭州市7名學生考上「空軍飛行員」
    如果他們能順利畢業,4年後將成為一名光榮的空軍飛行員,駕駛戰鷹翱翔藍天,保衛祖國領空。「神舟七號」升天讓他開啟「飛行夢」在儀式上,7名學員胸前佩戴紅花,手拿錄取通知書,臉上難掩喜悅。「感覺跟做夢一樣。」畢業於浙大附中的學生姚昊天說,2008年「神舟七號」 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當時他和爸爸在電視前見證了這一幕,就想如果自己有一天也能飛上藍天就好了。
  • 飛行員飛行小時已嚴重落後,訓練不足釀大禍
    圖片:臺軍的F-16起飛2009年畢業的吳彥霆,已經飛了差不多9年時間,年均飛行小時數大概是115小時,2013年出事時,他正在改裝F-16,因此F-16的機齡大概也有5年時間,年均飛行小時大概是150小時左右,這和我軍三代機飛行員年均飛行小時普遍超過了200小時,有顯著差距。
  • 西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一級飛行員張尚年:展翅雲天,為祖國而飛
    ……金秋時節,川西某空域,天高雲淡,數十架陸航戰鷹低空列陣。西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組織的一場演練正在緊張進行。該旅一級飛行員張尚年坐鎮塔臺,左手握著送話器,右手輕點滑鼠,目光緊緊盯著電子顯示屏上的區域飛行動態圖,沉著指揮空中戰鷹。
  • 美國或迎來首位女性航空母艦艦長 累計飛行時間超3000小時
    艾米·鮑恩施密特生於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94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1996年加入美國海軍航空兵HSL-45直升機中隊擔任飛行員,駐紮DD-973「約翰楊」號飛彈驅逐艦,期間部署到阿拉伯海參加戰備任務。之後再次以HSM-70直升機中隊長駐紮CV-77「布希」號航空母艦參加中東反恐戰爭。累計飛行時間超過3000小時。
  • 美國空軍首位F-35A飛行員飛行時間達到1000小時
    1000小時的飛行員。 在此前一天,第388聯隊在F-35A猶他州測試和訓練場(UTTR)執行四對六戰術攔截演練,時間大約兩個小時,參加演練的賈裡德·桑託斯中校的飛行時間隨之達到了這一裡程碑。 第388戰鬥機聯隊司令史蒂芬·貝默上校說:「這對於維克、我們聯隊以及空軍來說都是一項成就。現在,我們也有了第一個1000小時的飛行員。
  • 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新體制託舉戰鷹奮飛空天
    基地司令員文俊飛說,「特別是習主席視察後,為建設一流基地擘畫了藍圖、立起了標準、指明了方向,我們以重大任務為牽引,深挖新體制潛能、老傳統精華、體系化效能,部隊實戰能力穩步提升。」  某雷達站接到「轉進一等」命令時已近拂曉,指導員李軍火速衝向值班室。  「我們常年擔負二等戰備值班任務,隨著實戰化聯演聯訓不斷深入,緊急轉進一等的場景越來越常見。」
  • 現在,他們是戰鷹合唱團成員;過去,他們大多為領導人開專機
    近日,節目迎來了一支特殊的合唱隊伍——戰鷹合唱團。(本期節目在6月13日晚20:30分,BTV科教頻道《金色時光》播出。)「在唐山大地震的特殊時期,我們前線指揮組和部隊的廣大空地勤人員一起,採取了把飛機起降時間縮短、再縮短的方法,最短的時間只有26秒!甚至在僅有的一條飛機跑道上,實施了對頭起降!」
  • 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機械師何喜時:一心為放飛戰鷹
    本期推出中部戰區空軍的3位「兵王先鋒」,他們是保障一線的修理能手;是守望長空的指控技師;是為戰鷹保駕護航的機械行家。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聆聽他們的強軍故事!何喜時:一心為放飛戰鷹
  • 鉤沉|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長空戰鷹
    雖然同期畢業,同期入朝,但1951年10月入朝時,劉玉堤已經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空3師7團的飛行大隊長了,而孫生祿是空3師9團的飛行中隊長。劉玉堤1951年11月23日一戰成名時,孫生祿還默默無聞。不過年輕的孫生祿成長很快,成了赫赫有名的「王海大隊」僚機組組長,負責掩護王海長機組指揮作戰。
  • 飛行學員的「成人禮」就這麼酷
    9月10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架架戰鷹騰空而起,空軍航空大學初訓基地某團新期班學員首次單飛訓練拉開了帷幕。伴隨著初上的朝陽,首個單飛學員南方滿懷自信地走向飛機。檢查飛機、目視前方、加滿油門、檢查速度方向、柔和帶杆、控制飛機離陸……伴隨著一連串嫻熟的動作,南方駕機起飛。飛機在蔚藍的天空中畫出一道優美的曲線,經過第一輪飛行,他平穩落地。
  • 日本F-35墜海 「空間迷向」的不只是飛行員
    雖然在換裝前,通常會進行全面培訓,但對飛行員來說,在短時間內很難徹底改變舊的操作習慣。因此,不排除在夜航空情處置中,這名三等空佐採用過去在F-4EJ戰鬥機上的做法,結果導致處置不當戰機墜毀。但詭異的是,在衝向大海之前,細見彰裡甚至連彈射座椅的按鈕都沒碰一下。以操作習慣不同推導出誤操作導致墜機,似乎也站不住腳。
  • 飛向世界的「桑巴戰鷹」
    結果,這種「巨嘴鳥」不負眾望,相繼在世界「落地」,成為多國空軍青睞的輕型戰鷹。一機多能,戰場「撿漏」催生的攻擊機型說到現代戰機,很多人都會立即想到噴氣式戰鬥機、轟炸機、加油機、預警機等。但近年來,螺旋槳戰機在噴氣式飛機發展的夾縫裡頑強地發展了起來。「超級巨嘴鳥」攻擊機就是其中的代表。
  • 美國空軍首位F-35A戰鬥機飛行員飛行時數達到1000小時
    據acc網站2020年10月23日報導,美國空軍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第388戰鬥機聯隊的賈裡德·桑託斯中校成為了首位駕駛F-35A戰鬥機飛行時間達到1000小時的飛行員。
  • 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上將:空中拼刺刀,打出中國空軍赫赫威名
    肩負著黨和祖國人民的期望,1951年10月,25歲的飛行大隊長王海率隊飛抵安東(今遼寧丹東)浪頭機場,到了硝煙瀰漫的戰爭前線。剛剛入朝,王海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當時,人民空軍剛組建不久,飛行員平均年齡僅20多歲。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的飛行時間平均只有200多小時,駕駛噴氣式戰機飛行還不到20小時。
  • 戰鬥機飛行員在飛行中如何上廁所?俄美兩國飛行員有不同的措施
    戰鬥機飛行員在飛行中如何上廁所似乎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畢竟戰鬥機座艙實在是太過狹小了,飛行員除了坐著擺不了其他姿勢。對此,俄羅斯和美國的飛行員有不同的措施。  儘管很難相信,在許多小時的飛行中,飛行員避免去使用這個廁所。雖然它算是一個便利設施,但這種座艙中的抽水馬桶得到了飛行員的暱稱「討厭的水桶」。  在運輸航空領域,一切都變得簡單了。在較老的飛機上(例如安-12),該問題已儘可能簡單地解決:貨艙中有一個大的鍍鋅或塑料桶,可以用蓋子蓋上。是的,就是這麼難以想像的原始。
  • 他們,是戰鷹「守護者聯盟」
    清掃車清掃跑道,人工檢查跑道,飛行間隙檢查跑道,道面應急修補,保證戰鷹的順利滑行、起飛和降落。空域守護者他們起早貪黑,用驅鳥車、鈦雷彈、驅鳥槍、二踢腳等各種方式將鳥類驅離場區,保證機場空域的淨空。電臺是他們的陣地,迅速、準確地為飛行訓練提供穩定清晰的信號,給戰鷹指引前進的路。氣象觀察者他們觀察風雲雷電,預測陰晴雨雪,嚴把飛行訓練保障的第一道關口,為飛行提供準確的氣象信息,精心保障每架戰鷹的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