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得知太子被冤後,是如何報仇的: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2020-12-22 天下有景

中國的歷史悠久,上下5千年歷史,這其中也湧現出來許多位傑出帝王。尤其是漢武帝,其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功績,可謂是流芳百世。不過,漢武帝加強中央權利的政治制度,鞏固了西漢的統一。但同時他也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那就是巫蠱之禍,巫蠱之禍帶來了許多的禍事,其中就導致太子被株連,漢武帝得知這件事情後,十分生氣,,伏屍百萬人口。

所謂「巫蠱」,是古代的一種巫術,就是用稻草扎一個稻草人,上面寫著他的名字插著容嬤嬤的針,這樣是為了詛咒那個人沒有好下場。這件事情的起因要從陳阿嬌說起,她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原配皇后。因為從嫉妒衛子夫得到了漢武帝的恩寵,便想到了巫蠱之術來詛咒衛子夫。

當皇后詛咒衛子夫事件東窗事發後,漢武帝十震怒,廢除了陳阿嬌皇后之位,而且下令全力追查,被追查出來的人幾乎都被株連了,以示效尤。到了漢武帝年邁的時候,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這位年老的皇帝寢食難安,整天幻想自己被別人行了巫蠱之咒,有人在詛咒自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開始胡思亂想,見風就是雨了。公孫敖,抗匈名將公孫賀被人告發行「巫蠱之術」,因這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被逼無奈,起兵謀反,最後連同皇后衛子夫也一起遇難了。漢武帝為了給太子報仇,藉由巫蠱之術懲戒了陷害太子等人,無一生還,伏屍百萬。

雖然這位漢武帝被巫蠱之術所迷惑了,但是後來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重振官場,整頓朝廷。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代帝王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已經很不錯了。

相關焦點

  • 漢武帝得知太子被冤後,是咋給太子報仇的: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縱觀古代四百餘位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幾位,是史學家公認的幾位傑出皇帝。尤其是西漢中興之主漢武帝,其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功績,可謂極度亮眼。不過,在創下一系列豐功偉績的同時,漢武帝在晚年也不可避免的犯下了幾個重大錯誤。其中影響最惡劣的是巫蠱之禍,它不僅令太子一黨慘遭株連,還加速了上層貴族之間的矛盾。
  • 巫蠱之禍害死太子,漢武帝是如何報仇雪恨的?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公元前92年,已經65歲的漢武帝,越來越多疑易怒。只因在休息時見一男子鬼鬼祟祟,便懷疑其圖謀不軌。於是緊閉長安城門,發動三輔騎士,大肆搜索上林苑周圍數百裡。由此巫蠱事件於此爆發。最初朱安世向漢武帝告發,公孫賀和陽石公主私通,埋小木頭詛咒漢武帝時,事情還屬於可控階段。漢武帝只是斬了公孫賀一族。以及和陽石公主相關聯的人。但是當事情牽扯到太子時,一切就都朝無法控制的局面發展了。漢武帝身邊的寵臣江充,一直以來都和太子不和。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太子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一看不對勁,江充一溜煙跑到了長安,為了躲避妹夫的追殺,名字都改了,從江齊改成了江充,然後跑到漢武帝面前告了一狀,把趙劉家的醜事全給爆了出來,比如劉丹跟姐姐還有父親劉彭祖的妃子有不正當關係。這一告,正中漢武帝下懷,正想收拾各地的藩王,找不到藉口呢,這簡直就是給自己的神助攻。
  • 衝冠一怒為紅顏,歷時20多年,發動8次戰爭,伏屍百萬,流血千裡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不過是他投降清朝的美麗藉口而已。真正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人是努爾哈赤。他為了一個女人,發動四次戰爭,就是要保護自己的未婚妻。當然了,努爾哈赤不是莽夫,他堅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經過多年準備,努爾哈赤報了奪妻之恨。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劉據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作為導致劉據身死的罪魁禍首,她是首當其衝的被漢武帝清算。前91年,巫蠱之禍剛剛過去不久,漢武帝在有些之人的引導下,他幡然悔悟,知道自己冤枉了兒子劉據,由此大徹大悟下,他化悲憤為怒火,下令將罪魁禍首江充誅殺,並夷滅其三族。
  • 巫蠱之亂時,汙陷劉據的江充等人下場如何?漢武帝:一個都不能剩
    漢武帝6歲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29歲才有的長子劉據。相比較十幾歲就做父親的其他帝王們而言,漢武帝可謂是「老來得子。」因此,武帝備感欣慰,加上同衛子夫正處於濃情蜜意之期,所以沒多久就確立劉據為太子。見到神奇女子後,漢武帝輕輕一掰,小女子雙手馬上展開,並且露於手心一對精美玉鉤。而小女子又生得豔若桃花,武帝即刻笑納,後賜封婕妤。也就是著名的「鉤弋夫人。」
  • 漢武帝鐵了心,一定要殺鉤弋夫人,立其子劉弗陵為太子
    劉旦在太子劉據死後,急於上位,於是,上書漢武帝,自願回到長安,進皇宮擔任保衛,希望能被立為太子,誰知,此事觸怒漢武帝,漢武帝派人殺死劉旦的使者,並削其封國三縣。 劉胥為人奢侈,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而且行為沒有法度,所以,成為太子,他也沒戲了。
  • 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是漢武帝的最愛,漢武帝為什麼要殺她?
    問:衛子夫可謂「千古一後」,是漢武帝的最愛,漢武帝為何要殺她?答:衛子夫被譽為「千古一後」,是因為她有「引賢之功」。因她而來的人才賢臣改變了整個漢朝的命運。 漢武帝的最愛並不是衛子夫不管是剛進宮那會,還是死後,衛子夫都算不上漢武帝的最愛。
  • 漢武帝為何要處死太子劉據,逼死摯愛的皇后衛子夫?
    但是就在漢武帝執政的晚期,卻處死了自己的摯愛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到底是什麼原因,可以讓漢武帝痛下殺手,給自己落下一個殺子的罪名?本文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作為大漢朝的皇后,劉徹的妻子。在劉徹成為一代帝王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漢朝掃除匈奴的過程中,衛家無疑是首功。其中衛青和霍去病在劉徹的一手提把之下,成長漢朝開國以來最傑出的將領。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劉據之死,但為何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多病,胡巫們說此病系被宮中之人行巫蠱之術詛咒而致,因此漢武帝責令繡衣使者江充負責將下至宮女、宦官,上至太子、皇后、皇帝本人的居所、辦公場所,刨地三尺全都要翻騰一遍,一定要尋找到蠱物。漢武帝的龍椅下都被挖了一遍,最後在太子劉據的東宮發現了桐質木人。
  • 漢武帝是怎麼折磨他的丞相的?
    武帝劉徹為太子時,他入選太子舍人,陪侍太子遊宴射獵,混得很熟。公孫賀不是讀書人,沒有廟堂之才,但是,英雄何須讀書史,馬上自可建奇勳。公孫賀為騎士時,就曾多次隨軍出徵,屢立戰功。武帝即位後,遷為太僕,官列九卿。武帝拔擢他至高位,除了他是老熟人外,還有一層關係,即公孫賀後來娶了一個身價驟貴的夫人,此女即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大姐衛君孺。既為皇帝連襟,當然倍受寵信。
  • 最是無情帝王家,也有難以忘懷的愛情(1)
    都說「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然而感情的魅力,就在於不分貴賤都能為之動容,即使是鐵石心腸以冷酷出名的帝王家,也有真摯動人的感情。我們講三個故事。限於篇幅,今天先寫第一個。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一個歷經重重磨難的囚犯登基為帝。從卑賤的囚徒一躍成為西漢的皇帝,這段經歷簡直超乎想像。年輕的皇帝此時並沒有皇后,群臣紛紛請求請立權臣霍光之女霍成君為後。此時的霍光正是權勢滔天之時。
  • 漢武帝為什麼立非親生的劉弗陵為太子?
    況且以漢武帝的精明,怎麼會被人輕易戴上綠帽子,假若他有一絲疑慮,不僅是鉤弋夫人活不了,劉弗陵也會死於非命。那麼為何漢武帝要立劉弗陵為太子呢?一、漢武帝疑心病很重但凡雄主,到了晚年,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方面,人無完人,另一方面,人老不講筋骨為能,哪怕是漢武帝也有糊塗的那一刻。
  • 害死太子劉據的奸臣江充下場如何?漢武帝:滅其三族
    後來,劉丹決定,乾脆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將江充滅口。 江充聽到風聲後,一溜煙兒跑到長安,來了個豬八戒倒打一耙,向漢武帝上書,揭發劉丹糜爛的生活及在趙國的種種枉法行為。漢武帝平日最忌憚諸侯王們對朝廷陽奉陰違,在封國奸邪害物,驕橫放縱,於是馬上派人緝拿劉丹。 劉丹被治罪,急壞了劉彭祖。
  • 巫蠱之亂:漢武帝為何要對太子下手?
    漢武帝一生大有作為,但在他在位時又上演了一幕幕巫蠱鬧劇,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無數大臣都成為巫蠱的犧牲品,史稱「巫蠱之亂」,它成為漢武帝一生洗不清的汙點。  公孫賀是當時漢朝丞相。為了替兒子贖罪,他答應為漢武帝捉拿陽陵大盜朱安世。
  • 衛青家族因蠱術而垮臺,漢武帝的皇后、太子因此而死
    漢武帝晚年時身體不好,因此懷疑是身邊人利用巫蠱之術迫害自己導致的,當時在宮廷裡也有不少失寵的嬪妃利用巫蠱之術相互陷害對方。總之,由於在秦漢時代這一風氣的流行,最終成為這場禍亂的開端。這裡實際上有一個疑點:朱安世作為一個民間俠客,他是如何知道他們在馳道上埋藏木人的事情?根據《資治通鑑》記載:上居建章宮,見一男子帶劍入中龍華門,疑其異人,命收之。男子捐劍走,逐之弗獲。上怒,斬門候。冬,十一月,以三輔騎士大搜上林,閉長安城門索;十一日乃解。巫蠱始起。
  • 巫蠱之禍中,漢武帝和太子為何兵戎相見?
    時間一長,這種情況就被別有用心的奸邪小人利用。一些人開始在漢武帝面前詆毀太子收買人心,圖謀不軌。雖然事後劉徹處死了一些詆毀太子的內侍大臣,但很多事情都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漢武帝已經年邁,周圍的人都在說太子的壞話這讓他心裡多少還是狐疑不已。公元前106年,大將軍衛青去世,太子劉據在朝中失去了強有力的後援。
  • 太子劉據全家明明被殺了,漢武帝是怎麼確定劉病已是自己曾孫的?
    劉據是衛子夫之子,曾為西漢太子,後因巫蠱之術被陷害致死,因漢武帝一向對巫蠱之術有所忌憚,所以此事牽涉甚廣,劉據和他的四個子女,兩個皇孫均在這場事故中遇害,那時候的劉病已尚處於襁褓之中才得以倖免於難,被放在後來在郡邸獄,恰逢公元前87年遇到大赦,才被其祖母家撫養,生活有所好轉,又在公元前74年,被霍光等大臣接到宮中,先是受封為陽武侯,後繼位為皇帝。
  • 劉據:漢武帝的太子,死於巫蠱之禍
    漢武帝十六歲那年,父皇景帝劉啟永遠的離開了他。大漢帝國這副沉甸甸的重擔一朝壓在了少年劉徹稚嫩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