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丨《由理解到創造:中學生閱讀力的有效提升》

2020-12-23 澎湃新聞

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而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關係到他的成績,對他們開闊視野、提高內涵、增加底蘊、放飛心靈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對他的一生,都有毋庸置疑的意義。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本新書,浙江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浙江省首批正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褚樹榮老師是這樣評價的:

在滿屏都是「高富帥」「白富美」的今天,《由理解到創造:中學生閱讀力的有效提升》的作者程載國簡直就是一個農民。不但人像農夫,手中「農活」也拾掇得整整有條。他經營的田園,風光旖旎,一派豐收在望的樣子。我相信這本《由理解到創造》,能讓更多的人愛上閱讀,能讓語文界的同行及廣大學生對閱讀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時還有更多的創造性表達。

新書推薦

Book Recommendation

《由理解到創造:中學生閱讀力的有效提升》

# 圖書亮點

PART-1

「導讀」篇展示了程老師對閱讀,尤其是中學生閱讀的綜合性思考。

PART-2

全書主幹第一至六輯,收錄了程老師閱讀不同體裁的著作後的感受,有詩歌、散文、小說、戲劇,還有人物傳記與學術著作。

PART-3

每一輯留有一篇課堂實錄,可供一線語文教師參考借鑑外。

PART-3

每一輯還貼上了幾篇師生習作,完全體現了「由理解到創作」的宗旨,可供中學生比較閱讀。

出版信息

作者:程載國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出 版 社:寧波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中學語文教學研究著作,主旨是有效提升中學生的閱讀力,可供師生閱讀。全書共分七個部分,「導讀」部分闡述了提升中學生閱讀力的路徑與方略。第一至六輯詳細記錄了作者關於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人物傳記、學術著作的閱讀方法與心得,中外結合,深入淺出,每輯末尾又有「習作展臺」部分(師生習作),體現了「由理解到創作」的宗旨。作者認為,閱讀力與閱讀量相關,但絕不僅限於閱讀量的積累,它是一項昭示人文素養的綜合性指標。它始於理解,成於質疑,重於發現,終於創造。中學生閱讀力的有效提升,取決於充分發掘閱讀的深遠意義,覓得適宜身心發展的優秀讀物,找到切合不同文類的閱讀方法,營造團隊閱讀的樂群氛圍,養成捧卷潛讀的生活習慣,建立善讀能寫的言語自信。

作者簡介

程載國,浙江省餘姚中學高級教師、語文教研組組長,寧波市名師,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浙派名師培養對象,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本科生導師。曾參與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電子教參、《整本書閱讀「學教評」》的編寫工作。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出版個人專著《講臺邊的風景》《陪你開卷》《王陽明詩文賞讀》。主持完成兩項省級課題,設計的兩門課被評為浙江省精品課程,另有九節公開課被「網易公開課」網絡平臺收錄推廣。

圖書目錄

精彩試讀

每一卷書,都有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有九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履歷,而後才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剛調入高中任教那會,我有強烈的自卑感,很多年之後我才意識到那段經歷也是寶貴的財富。不管是備課、教學、命題還是批改作文,我都會有初高中比較的意識。這個文本在初中該怎麼處理,而到了高中又必須如何處理。這道試題放在初中該怎麼考,而到了高中又該怎麼考。哪些書適合推薦給高中生,而哪些書只適合初中生閱讀,語文教師應該有衡量的標準。但這當中又會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閱讀素養高的孩子小學畢業就能讀進去相當有深度的學術作品,而閱讀素養差的高中生,到了高一還連故事性較強的中篇小說都讀不下去。

因為閱讀學科不甚發達,我們國家的閱讀水平分級也是不到位的。就總體要求而言,我覺得由初中到高中,學生在閱讀方面應該實現由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由休閒閱讀到專業閱讀的飛躍。對於中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提升,我覺得完全可以套用羅素的那句名言:「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於閱讀而言,「參差多態」大抵有三方面的內涵:一是能跨語種閱讀,最理想的讀者應該像辜鴻銘、錢鍾書那樣,能熟練閱讀多個語種的讀物,以中文為母語的讀者至少應該做到文言閱讀與白話閱讀兼擅;其次是閱讀的門類不能過於單一,文史哲乃至自然科學著作都要有所涉獵,這一點本書將做詳盡探討;第三則是閱讀活動的展開方式要因人而異,因書制宜,隨時變化,隨地調整。

單篇精讀依然會是課堂閱讀學習之主要形態。在我讀書那個年代,《祝福》《林黛玉進賈府》這樣的經典篇章老師至少要講一個星期。信息爆炸、生活節奏變快在語文課堂上的反映就是我們花在單篇課文教學的均時大大縮減。但對於閱讀水平提升而言,單篇精讀依然重要。因為選入教材的那些篇目,既是美學意義上的典範之作,也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就像學醫的必須反覆接受人體解剖訓練,我們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有賴課堂單篇精讀的薰陶。有人為了突出課外閱讀的重要而將課堂單篇課文教學貶得一無是處,我是無法認同的。

群文互讀能架設課內外閱讀溝通之橋梁。很多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會引入相關、相似、或相反的文本,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這一篇」的特色,只要不喧賓奪主,這樣的比較閱讀往往能讓學生眼界得到開拓,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我還特別提倡將成功的文本和失敗的文本放在一起做比較閱讀,因為這樣學生才能養成鑑別的眼光。

整本書閱讀能奠定厚實的人文基礎。語文新課標出臺之後,「整本書閱讀」這個概念被炒得非常之熱,因為它切中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命門。當代中學生「短甜淺淡」的閱讀傾向十分普遍,很多人除了微博閱讀、微信閱讀之外幾乎不接觸紙質書閱讀。有許多人讀完六年中學,居然沒有完成一部教材之外的整本書閱讀。沒有整本書閱讀奠基,一個人的思想註定不會有深度,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往往浮於淺表。而如果一代人的思想都浮於淺表,這個國家就非常危險了。

閱讀是人類精神成長的主要途徑。只有飲食均衡了,人才能身體強健,精神成長與肉體成長有相似之處。就閱讀而言,人們可以各有偏好。但如果我們要追求精神的強身,我們在閱讀上也不宜過於偏食。經典著作營養程度高,流行讀物可讀性強,二者不可偏廢。文學作品、紀實作品、學術作品各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如果都有一些涉獵,我們的知識結構會更加健全,思想認識也會相對客觀理性一些。

跨媒介的主題閱讀是自主閱讀習慣養成的標誌之一。一個總習慣於閱讀別人推薦的書籍的學生也許會是個好學生,但他恐怕很難有創造性思維。到了高中階段,人的自主意識也會高度發展。他將不滿足於別人薦讀,也不滿足於別人拋來的答案。當他對某一問題特別感興趣之後,他會通過多種渠道搜索各種不同文本形態的信息,還會找來相關的視聽材料,最後他還有本事從這些雜亂的材料中提煉出自己需要的答案。

以往我們在倡導全民閱讀時,大家更加關注的是閱讀總量與閱讀時長,認為只要閱讀總量和閱讀時長上去了,閱讀水平也會隨之提升。其實閱讀推廣者和長期從事閱讀教學的語文教師都知道這是數據崇拜。善於讀書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不善讀書的,兩腳書櫥搗漿糊。班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在讀書上,數量並不列於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的深度。」一個閱讀者,只有對於閱讀的歷史、閱讀的內涵及其文化意義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又能掌握閱讀的科學方法,其閱讀力才可能得到較大提高。

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社長聶震寧先生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全民閱讀推廣,2017年三聯書店出版了聶先生的專著《閱讀力》。在這本專著中,聶先生就著如何提升閱讀力做了諸多精彩的描述與論斷,卻沒有給「閱讀力」一詞下字義。後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聶震寧對「閱讀力」做了這樣的界定:「閱讀力指的是對所讀圖書的理解、運用和反思的能力。具體說可以包括這樣幾項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推斷解釋的能力、整體感知的能力、評價鑑賞的能力和聯想運用的能力。閱讀力其實是教育力、文化力、思想力的一部分。」

閱讀力這一概念的提出有助於解決青少年閱讀水平提升緩慢的難題。阿德麗安·吉爾認為閱讀力實際上是指五種閱讀策略,包括聯結力、圖像化力、提問力、推測力和轉化力。結合青少年閱讀之實情,我將閱讀力分解為專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達力這四項要素,做較為深入的探討。

有讀者可能會質疑我在給閱讀力做概念界定時將寫作納入其中了。這裡我要做一番申說,我們平常所說的閱讀,起始於把書打開,終結於合上書卷。如果都這樣來理解閱讀,那閱讀就變成了一項極其普通的視覺活動了。合上書卷之後遐思品味書中的情節人物,打開筆記本來為該書編寫內容提要,在知乎、豆瓣等網絡平臺發表讀書感言,甚至讀完該書之後有了寫作衝突從而為該書寫就了評論文章,這些活動怎能被排除在「閱讀」之外呢?有鑑於此,本書對「閱讀力」的探討,涵蓋了跟閱讀密切相關的思索與寫作活動。

相關焦點

  • 中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文學作品《洗河》
    到了中學之後,初中生與高中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顯然兒童文學不太適合中學生群體,這時候就需要找一些適合自身年齡段閱讀的圖書。語文考題中多次涉及到文學名著中的作品,提升語文水平,離不開精品圖書的閱讀。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多閱讀課外書對於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將有一定的幫助。
  • 第六屆全國中學生朗誦大會用朗誦向祖國獻禮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趙誠竹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齊徵)10月20日,第六屆全國中學生朗誦大會在北京一零一中學舉行。本屆朗誦大會以「歌頌偉大祖國,歌唱新時代」為主題,旨在提高中學生「雅言誦讀經典,美文立德修身」的自覺意識,提升母語的閱讀和表達水平,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1109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書中配插大量圖示、圖表等,通俗、生動,可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直觀高效地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力圖在區域政府參與競爭、市場競爭存在企業與區域政府雙重主體、成熟市場經濟是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融合的經濟三大方面取得突破。
  • 如何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首先,寫作是通用能力:大學生畢業需要寫論文,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佔總分一半,職場年終需要寫總結,領導匯報需要寫發言稿等等,從校園到社會,從職場到商場,處處需要寫作。寫作創造收入。根據《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顯示,46%的個人公眾號都通過接受委託推廣等方式獲得了收入。而通過寫作實現財務自由的大V也比比皆是。並且,寫作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於此。寫作還可以度人。通過寫作影響他人提升改善?
  • 【新書推薦】2017年,哪些新書值得你我期待?
    另外,在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除了50萬種2016年以來的新書展示,還有185場之多的新書發布會和文學活動等著你來參加,我們從中精選了14場活動,1月12日至14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不見不散!2017值得期待的新書1、《我們的後人類未來:生物技術革命的後果》
  • 高子涵新書登冠軍榜丨主演賀歲片本月在臺灣上映
    文章出處:今日頭條發表時間:2020/01/02高子涵新書登冠軍榜丨主演賀歲片本月在臺灣上映新書在7-11全臺上架新書躍上金石堂排行榜第1名據了解,全球城市形象大使選拔賽指定主持人高子涵,一喜為新書大中華禮儀百科全書系列3《美後主播》躍上臺灣金石堂排行榜第1名,二喜則是由她主演賀歲片《臺北物語2獲利者》將於1月15日首映,有望成為鼠年開年強檔賀歲片。高子涵在片中首度挑戰飾演甜美護理師,表現尤為亮眼。
  • 2021新書推薦 | 第2期
    昨天為大家帶來第1期新書推薦,快來看看今年還有哪些已經出版或即將出版的新書吧!
  • 賈策進老師教你創造漫畫角色,搭建漫畫故事
    圖書簡介  賈老師這次的漫畫新書一套共兩本,包括《人人都能畫漫畫——創造漫畫角色》和《人人都能畫漫畫——搭建漫畫故事》。《人人都能畫漫畫——創造漫畫角色》:從零開始,深入淺出地教你如何從腳本、設定、劇情、潤色等進入你的二次元天地。
  • 【九哥推書】新書榜單精選推薦(一)
    九哥寄語:把新書榜單攏了一遍,選了7本能看的新書幼苗,一起推了吧。另外,經書友反映,上期推薦的那本《懸疑作者求生指南》因為起點屏蔽懸疑兩個字的原因,所以,想看的搜索作者的名字(果玉蠻)才行。小說在日常生活的描寫方面做的不錯,把日本社會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狀態刻畫的很詳細,有效地調劑了劇情推進進度。對於探案劇情,本書屬於帶有社會性的推理破案方式,案情劇情可以自圓其說,亮點不少。至於日娛劇情,個人感受非日娛愛好者不會太喜歡,過於雜亂且陌生。
  • 健康筆記丨如何有效抑制食慾
    健康筆記丨如何有效抑制食慾 2020-07-08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五月新書推薦
    圖書推薦|新書推介|上音考級|音史鉤沉|書評書話樂林擷英|微課堂|活動預告|活動回顧|節日·特輯
  • 淺談新書金手指!
    對於詭奇氣氛的把握,小編覺得老滾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感覺老滾要是什麼時候出繼續一本純靈異類的小說,必然也會大火。當然,老滾最強的依舊是這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腦洞之強,開創的幾個流派就足以證明這一切。新書【萬千之心】依舊如此,金手指也是別具一格:『隨機搜索完成,時空構架完成,系統核心重啟中。』
  • 為了更好的世界 新書推薦
    本周新書推薦,帶你認識自己、認識歷史、認識哲學。一切只為更好的世界。
  •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1207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在過去的四十餘年中,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罕見奇蹟,同時積累了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其中蘊含著多彩的中國故事、雋永的中國智慧、寶貴的中國方案。早期的荷蘭、英國,後來的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在貿易戰中受損或獲利,藉由貿易戰衰落或崛起,書中都有十分精彩的呈現;對中國自清朝以來捲入的貿易戰爭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禍福,本書也有深入探討。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今天,全球正面臨變局,本書為我們理解當下的世界經濟、貿易、金融格局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與借鑑。
  • 為更好的世界 本周新書推薦
    本周新書推薦,帶你認識自己、認識歷史、認識哲學。一切只為更好的世界。
  • 玄幻書單推薦丨聖誕節禮物:3本有趣奇幻小說新書,告別書荒
    沒有什麼特別的禮物送給你,就推薦幾本最近看的新書吧!這部小說是我今年追的第一步玄幻小說,作者構建的世界觀很容易被理解,語言不會很華麗但也不庸俗,很多情節邊看邊出畫面就很過癮。主角沈君子的人設也很討喜,身世是個迷不說,修煉幾年也毫無進展,不但被認為資質平庸,還遭遇同門的冷嘲熱諷和區別對待。自己被別人欺負他基本都是選擇隱忍著,但是遇到外人欺負自己看重的人就必定要睚眥必報。
  • 旅遊福利速遞丨騰衝悅椿溫泉門票買一送一 超長期有效
    旅遊福利速遞丨騰衝悅椿溫泉門票買一送一 超長期有效 2020-03-26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想知道鋼琴家如何理解偉大作曲家嗎丨推薦閱讀《黑白琴鍵上的對話》
    本書是鋼琴教師的*參考手冊,是中高級階段學生的學習指南,還是專業音樂院校學生有效的輔助教材。當然,鋼琴音樂愛好者也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聆聽的樂趣。往期巴赫:1、史懷哲眼中的巴赫丨巴赫的音樂被人演奏的太快;2、史懷哲《巴赫論》丨研究巴赫越多就理解越少丨 德文版序言;3、富特文格勒論巴赫與貝多芬丨巴赫的理智與柔情丨BWV846丨BWV847;4、大提琴家王健談巴赫丨拿我和馬友友比是鼓勵我丨王健父親最鍾愛的曲子丨在現代社會中
  • YouTube如何利用數據智能提升「理解」能力?
    本文是關於YouTube通過數據智能提升「理解」能力的案例剖析。 在這些數據集的支持下,谷歌AI的視頻理解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也給了YouTube更強的視頻內容理解力,賦能其整體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