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0月22日,國新辦舉行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民航業運輸規模快速增長,安全態勢總體平穩,服務品質穩步提升,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深化改革全面推進,行業總體發展符合規劃預期,綜合實力位於國際民航前列,正在努力實現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一是運輸規模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民航仍保持較快發展速度。2015—2019年,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1%、10.7%和4.6%。中國民航航運輸規模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二位,並逐年縮小與第一位的差距。
二是航線網絡通達性大幅提升。「十三五」以來,民航局以樞紐建設為牽引,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引導航空公司優化航線網絡布局,航線網絡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境內通航城市已達234個,國內航線4568條(包括港澳臺航線111條);境外通航65個國家的167個城市,國際航線953條。
三是行業安全水平持續保持世界領先。中國民航堅守安全底線,堅持對安全隱患「零容忍」,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深入開展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的作風建設,安全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運輸航空已連續安全飛行121個月、8669萬小時,連續18年確保空防安全。
四是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十三五」以來,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著力完善國際和區域樞紐機場功能,大力提升大型機場容量,增強中小型機場保障能力,新建成一批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全面構建由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3大世界級機場群,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10大國際航空樞紐、29個區域樞紐和非樞紐運輸機場組成的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現代化機場體系,有力支撐了航空運輸需求的快速增長。
五是運輸服務品質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民航局大力提升航班正常水平,航班正常率已從「十二五」期末的67%大幅提升到2019年的81.6%,連續兩年超過80%。連續五年開展服務質量專項行動,重點推行「無紙化」乘機、開通12326監督投訴電話,實行機票退改籤階梯費率標準等,努力為旅客創造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和服務品質。
六是深化改革全面推進。「十三五」期間,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促發展,推動行業改革向縱深發展。確定了10個方面、40項專項改革任務、158項改革舉措,形成「1+10+N」的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總體框架。「十三五」以來累計安排各項改革任務1544項,2017—2019年的改革任務完成率分別達到93.6%、94.5%和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