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辦事處下關社區張家嘴灣值守點,有7名「雙進」女黨員和志願者在值守,被居民譽為下關「七仙女」。
新肺病好「剋星」桂花雲。「剛開始幾天,她做衛生消毒工作時,沒有注意到垸場死角,消毒效果不是很理想。」婦女組長桂花雲總是微笑著說。
疫情發生以來,灣裡實行「封閉」管理。桂花雲主要負責衛生消毒、巡邏、發放、張貼宣傳標語等工作。她身背噴霧器每天衛生消毒三次,每次有四十多斤重的消毒水,來回走了好幾趟累計十多公裡路。晚上,她趟在床上才感覺到腰酸背痛,腳板起了好幾大水泡。
由於經驗不足,消毒效果不理想。桂花雲結合居民提的建議,對全灣的道路進行踩點,總結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消毒方案,確保全灣疫情衛生安全無「死角」。截止目前為止,灣裡未發現一例疑似病人,深受上級領導高度評價。
勇擔當好「保姆」桂楠。「我是黨員,在這關鍵時刻就必須幹在前面。」 桂楠自豪地對她媽媽說。
桂楠是去年底從上海回下關社區的娘家過春節,沒有想到百年未遇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此瘋狂。她二話未說,就把三歲的兒子交給她媽媽照顧,報名參加了灣裡臨時黨支部組織的戰「疫」隊伍。她每天白天除了堅守哨所阻擊疫情,傍晚便走垸串戶為10戶包保對象生活購物統計和四名武漢返鄉重點對象監管提供優質服務。她做到了每天測量體溫統計上報,嚴格執行身體健康狀況排查。
顯身手好「管家」張皓。張皓是一位90後的女黨員,在武穴市司法局工作,也是灣裡最年輕的一名志願者。負責後勤保障組統計、物資訂購和分發等工作。
張皓為了方便、快捷、高效工作,建起了「下關社區張家嘴灣疫情防控小組」群。每天由各片包保黨員根據居民需要生活物質進行分類登記統一採購。第二天,根據採購回的物資進行發放。灣裡有個別居民開始認為她們從中得到「實惠」,物資採購回來以商標和品牌不對反饋說不要,搞得扯皮拉筋事時有發生。
為了化解矛盾,張皓每天晚上八點半之前,就在群裡發布當天的「張家嘴灣物資採購匯總信息」和「張家嘴灣生活物資採購登記信息」,將一百多種類採購的蔬菜和生活各種物資信息核實清楚,做到了「零」誤差,確保居民正常生活沒有受到影響,被居民譽為「好管家」。
重責任好「哨人」吳幼敏。吳幼敏是一名下沉疫情一線的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的「雙進」黨員幹部。疫情期間,嚴格執行隔離工作是包保戶黨員幹部的關鍵任務。平時,因為她長期不在公婆家居住,很多人她根本就不認識。去年底,她跟著老公帶著二個孩子回到武穴街道下關社區張家嘴灣婆家過春節,沒有想到也遇到了讓人討厭的病毒。
為迅速開展包保工作,吳幼敏每天從哨所值班下班回家,就和丈夫張敏一起到包保對象戶熟悉情況,及時提供包保服務。3月4日中午,灣旁邊的梧桐樹大宋酒店員工宿舍裡,有位去年底從武漢來邀請男朋友計劃春節期間去外旅遊的常女士。她被困在宿舍裡42天時間,每天靠吃饃頭和泡麵生活。
常女士跑到哨所找到吳幼敏,並拿去好幾份武漢單位證件要求她放行。吳幼敏給她解釋有關疫情政策。同時,根據常女士現在不能正常生活,及時聯繫超市為她代購了一個電子灶,幫助她解決了正常生活問題,常女士當場向她道了多聲感謝!
像這樣真實感人的故事很多。原社區退休婦委會主任查香雲母子齊上陣戰疫情;學生黨員程玉在疫情期間,她與人合作舉辦「精彩30分」疫情特別節目,每天早晨以豐富多彩的節目,把居民笑得合不攏嘴,好心情常伴居民每一天。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青年志願者潘曉琴是主動請纓參加抗戰一線,和男人們一起一對一比腳踏實地工作,從不示弱。在她們模範帶動下,灣裡和小區湧現出了一大批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催人淚下。
「愛貴?這菜苔和白菜,給你家吃?」灣裡一位77歲高齡的方冬娥奶奶戴著口罩,將自己種植的蔬菜推著三輪車左鄰右舍送給居民,從來不要一分錢。當別人詢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笑道:「我老伴活在時是灣裡一名多年老黨員隊長,現在他去世了。我要把他那黨員的高尚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優良傳統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玉湖路廣濟花園早餐店的女老闆郭林,在疫情初期把自己店裡庫存乾貨海帶、大蒜等雜料物資,免費送給灣裡精準扶貧戶張某生等貧困戶。
患難顯真情,大愛暖民心。志願者七姐妹在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發揮了女青年志願者、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用勤勞和智慧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為家鄉阻擊疫情戰,譜寫了一曲春天的暖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