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電影叔!
在現實世界中,沒有人能在被迫的情況下得到快樂,尤其是女人。
在去年,韓國有兩部電影引起了熱潮。
一部是羅宏鎮導演六年磨一劍的《哭聲》,一部是樸贊鬱導演時隔七年以後回歸本土的《小姐》。
這兩部電影都是屬於懸疑驚悚片,但《小姐》卻被譽為尺度最大的電影。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從電影的宣傳海報上就可以該片的尺度。
而這部片被韓國判定為18禁,也就是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禁止觀看,而禁止的理由就是這部影片的大尺度,很多網友也紛紛在彈幕中表示:
雖然它被列為十八禁電影片,卻成為坎城電影節的大熱片,在首映的時候創下了最高記錄,同時也在豆瓣給與8.0高分。
這部電影的原故事背景是在1930年代日本帝國殖民統治期的朝鮮,主要講述一名繼承了大量財富的貴族小姐以及覬覦她財產的伯爵以及一個女僕之間的故事。
在影片當中這個繼承大量財產的日本貴族小姐,其實是一個很悲催的人物,從小被姨父領養,又因在後期繼承了母親大量財產,讓姨父產生想要娶她並且吞噬她財產的念頭。
不過這個日本小姐因不願意將自己的一生囚禁在姨父這個又老又變態的人身邊,所以她想到要和其他人結婚,在這個時候一名伯爵出現了。
然而,這個伯爵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也是奔著小姐的財產來的。
他僱傭了一個女僕送到小姐身邊,兩人合謀想把小姐送到精神病院後理所當然的享受小姐的財產。
但不曾想到,女僕在見到小姐後居然被迷住了。
在第一部分的結尾,女僕雖然和小姐在一起,但是最終因選擇金錢而將小姐送到精神病院。
此時,女僕和小姐生活也發生了逆天的變化。
而到了在第三部分,也就是影片接近尾聲的時候。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這部電影是一部大尺度的同性戀影片,但實際上它也包含著一種女性主義思想,是一種女權對男權的反抗。
由於在當時的朝鮮,女權是最低等的,她們處處受控於男人,而在處於這種環境之中,很多女性都想擺脫男人的束縛。
影片中表達的就是這種思想小姐和女僕兩個人傾心並且想方設法擺脫伯爵姨父的束縛。
在影片的最後,小姐與女僕一起將男權符號一一打碎。
比如珍藏所有的低級小說,一一毀掉;
男女的情愛圖,也一一撕掉;
甚至毀掉了放在藏書館門口象徵著男性的蛇雕塑。
蛇雕塑在被毀壞的時候,也就象徵著男權的倒塌。
而對於伯爵,兩人將其迷暈,然後將散夥禮一樣留給姨夫,讓他慢慢去折磨。
最後,兩人將所有帶有男性痕跡的信物全部拋掉,兩人浪跡天涯。
這部戲的樸贊鬱導演也曾坦言:這是一部象徵女權主義的電影。
由於在當時的韓國,性別歧視這種問題是比較嚴重,而通過這部電影想讓女權在韓國有一定程度的突破。
在電影中,有一組女僕幫助小姐逃離大宅的畫面,在逃離的過程中她們翻過矮牆。
而在這個鏡頭過後下一組畫面是小姐和女僕衝破束縛後,踏上自由廣闊的天地、
而這兩組畫面也在說著女性一旦衝破男權社會的枷鎖,她們也得到解放。
也在這個時候,電影的主題也逐漸明朗。
在劇中對於男性角色的刻畫也帶有著批判的意味,在這部劇中女主的大宅內有一個,被稱為舅舅的圖書館。
在這座圖書館中男性們聚眾聽小姐朗讀不堪入目的小說,在電影裡可以化作為男權社會的象徵,在最後女主逃離大宅時選擇燒毀那些讓人噁心的書籍。
這一個個情節都是在控訴著男權主義下女性的地位,女人想要衝破男人禁錮的強烈思想。
可能在現下經常提倡男女平等,但在一些場合下女性還是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但比起那個年代,只要能勇敢站出來發聲,受到的關注與保護要比過去多得多。
但電影叔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是我們是否能真心希望所有人應該被同樣公平的對待,若我們每個人都能朝這個目標去努力,若沒有剝削與壓迫,根本就不會有反抗與鬥爭。
這部電影,恰好說明了這一切。
我是電影叔,一部好電影,一段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