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倫敦陷落》影片宣傳海報
2016年剛剛上映的《倫敦陷落》影片是2013年的《奧林匹斯的陷落》的續集,主要人物仍然是前作中出現過的。在《奧林匹斯的陷落》影片中拯救總統的特勤局特工麥克·班寧,這一次又要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再一次充當這樣的美式英雄,將總統班傑明·阿瑟從恐怖分子的魔掌中拯救出來。不過,這一次美式英雄的舞臺不再是自家院裡的白宮,而是英國首都倫敦。影片中,不僅倫敦被恐怖分子炸得一塌糊塗,而且來到倫敦參加英國首相葬禮的西方主要國家元首都被一一暗殺。本文就來審視這部影片交戰雙方的武器裝備與戰鬥戰術——
主要故事情節
在恐怖分子襲擊白宮事件之後一年,菲律賓的一個酒店遭到炸彈襲擊,結果造成146人死亡的慘劇。西方情報機構認定這一事件與白宮襲擊同是軍火商阿米爾·巴卡維幹的,因此由美國出面對其進行了無人機定點清除。誰知,行動的時間正好碰上巴卡維家裡辦喜事,造成了嚴重的附帶損傷——巴卡維的女兒被炸死,巴及其兒子卡姆蘭在襲擊之後不知去向。
2年後,英國首相突然神秘去世,隨即準備進行國葬。美國總統傑明·阿瑟決定親自去倫敦參加英國首相的葬禮。但是,這一舉動遭到特勤局局長琳妮·雅各布的反對,特勤局方面擔心因時間太緊沒法做好安保工作。最後,總統阿瑟仍決心前往倫敦,雅各布只好服從決定。雅各布的手下麥克·班寧,這一次也是倉促間離開將要生產的妻子執行這一任務。
當總統一行人到達倫敦時,西方主要國家的首腦們已經陸續抵達,並通過不同的路線向舉行葬禮的教堂集中。誰都沒有想到,就在英國方面極其嚴格的安保措施面前,會出現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隨著不斷的爆炸和槍擊,除了美國總統外的西方國家首腦們一一被殺死,倫敦的地標性建築物也同時遭到嚴重破壞。一時間,整個倫敦一片狼藉。伴隨著指揮控制和監視系統以及軍用和民用通信系統的癱瘓,英國警方和軍方對襲擊事件一時根本就無法做出有效反應。這邊,美國總統剛到達教堂門口,正與英國方面的迎接人員交談時就遭到了襲擊。假扮成警察和安保人員的恐怖分子突襲了負責外圍安保的英國警方人員,與美國特勤局特工展開激戰。恐怖分子打算將總統綁架後,在全世界面前直播將其斬首的過程。班寧等特工拼死作戰,終於掩護總統上車撤退到了專門負責運輸總統的直升機——「陸戰隊一號」上,但特工們死傷慘重,只剩下班寧一人。原來,這一切都是巴卡維在幕後操縱的。巴卡維在女兒被無人機炸死後,就一直準備發動一場針對西方國家首腦的襲擊。英國首相也是被巴卡維以下毒的方式謀殺的,然後他就利用各國元首來參加葬禮的機會將他們全部殺害。此刻,巴卡維在葉門首都遙控指揮著這一切,而他的兒子卡姆蘭則來到倫敦具體指揮實施襲擊。
包括在白宮的副總統和幕僚們都認為總統已經安全了的時候,地面上突然射來的防空飛彈使得形勢再一次發生逆轉。「陸戰隊一號」和隨行的「陸戰隊二號」、「陸戰隊三號」,先後被防空飛彈擊中墜落,特勤局局長雅各布也在直升機墜機時負重傷死去。班寧只得帶領總統徒步逃命,前往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位於倫敦的安全屋。到達安全屋後,班寧和總統見到了軍情六處的傑奎琳。然而,正當他們得知副總統已經派出突擊小隊來接應後不久,就發現恐怖分子已經追殺到了安全屋。班寧帶著總統繼續撤退前往美國大使館,而傑奎琳則負責前去揪出英國指揮層內的「內鬼」。班寧和總統駕車來到美國大使館附近後,又遭到恐怖分子襲擊,車被撞翻,總統也被抓走。此時,由英國特別空勤團(SAS)和美國特種部隊組成的救援小隊趕到,與班寧匯合。
與此同時,美國方面通過追查巴卡維在倫敦的軍火公司的信息,找到了其在倫敦的大本營——一座尚未建築完成的大樓。班寧和特種部隊隨即前往該處,並與那裡的100多名恐怖分子發生激戰。班寧趁恐怖分子被特種部隊吸引住的時機,自己偷偷潛入大樓內,在恐怖分子即將行刑的危急時刻將總統救下。二人逃跑過程中,又被恐怖分子兩面夾擊堵在走廊內。此時,班寧讓SAS指揮官引爆了自己安放在燃氣管道上的炸彈,恐怖分子都被炸死,二人提前躲入小房間內倖存下來。負責追查內鬼的傑奎琳,此時也查到內鬼居然是英國專門負責反間諜任務的軍情五處處長約翰·蘭開斯特。蘭開斯特是因為英國大量削減防務預算而感到悲觀,因此被恐怖分子收買。此後,美國方面通過追蹤巴卡維的衛星電話信號,對其發動定點清除行動,將其炸死。
恐怖分子在倫敦發起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
執行安保任務的英國警察
班寧用P229E2手槍向恐怖分子射擊
影片中的武器裝備
《倫敦陷落》影片中出現的武器裝備很多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型號,如MP5A3和MP5K衝鋒鎗、蠍式衝鋒鎗、HK416突擊步槍、G36C突擊步槍、PSG-1狙擊步槍以及AK系列突擊步槍等,但也出現了一些較為少見的型號。片中有些關於武器裝備的細節也是值得探討一下的。
影片中班寧使用的是西格-紹爾P229E2手槍,其在片中的表現非常顯眼,多次在與恐怖分子的對射中擊中對手。P229手槍是在P228 9mm手槍基礎上研製的,兩者在外觀上差別很小,尺寸也相同。P229主要是改進了P228的槍管和套筒設計,以發射0.40英寸史密斯-韋森手槍彈和0.357英寸西格手槍彈。P229可靠性很高,便於操作,射擊準確,儘管價格較高,但得到了執法人員的青睞。P229有很多改進型號,其中就包括P229E2手槍。P229E2手槍在2010年的美國SHOT SHOW槍展上首次亮相。該槍縮小了握把尺寸,扳機向後移動13mm,從而使手掌較小的人使用更方便。此外,還對其他一些細微之處做了調整,如改進握把處的紋理,採用一體式握把後墊板配置等等。影片中,班寧除了少數時候使用自動武器外,基本上都是在用P229E2手槍,可以說該槍為這位美式英雄添色不少。
德國總理(女總理)來到倫敦時,先是在白金漢宮參加歡迎活動。誰知,前來參加歡迎活動的英國儀仗隊內卻突然衝出兩個人,向德國總理及其警衛人員瘋狂射擊,將其全部被打死。這兩名恐怖分子使用的是英軍的制式自動步槍——L85A2自動步槍。L85自動步槍和L86輕機槍組成SA80槍族,是英軍的制式武器,裝備英軍已經很長時間了,但該槍族不斷曝出可靠性差等問題,因此英國軍方高層決定對SA80槍族中的L85A1步槍進行改進,HK公司獲得這份改進合同。這一改進項目的成果就是L85A2自動步槍,但改進後的L85A2在阿富汗戰場的使用似乎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嚴重的沙塵造成該槍仍然出現很多可靠性方面的問題。英國媒體和民眾再次掀起對該槍的不信任輿論狂潮,不過英國軍方的調查卻認為該槍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士兵保養維護不夠造成的,因此又努力給該槍加以正名。在此後的伊拉克戰爭中,L85A2的聲譽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使得該槍在英軍中的地位得到了加強。影片中,英軍儀仗隊中的恐怖分子正是使用這種武器殺害了德國總理,但問題是,一般來說儀仗隊使用的武器都是特製的不具備發射能力的型號,這些恐怖分子能夠使用普通槍械把儀仗用槍給替換,說明英國方面的管理措施有太大漏洞。
英國儀仗隊內的恐怖分子用L85A2自動步槍向德國總理射擊
恐怖分子用MGL榴彈發射器射擊
恐怖分子使用「毒刺」飛彈向直升機開火
影片中,恐怖分子開始向美國總統一行發起攻擊時,有一名恐怖分子使用榴彈發射器擊毀了數輛總統車隊的車輛,顯示了很強的威力。這種榴彈發射器就是南非的MGL 40mm榴彈發射器,其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可攜式多發裝填榴彈發射器,由南非阿姆斯科公司(後改名為米爾科姆公司)在1981年研製成功,並在1983年投產。該榴彈發射器採用6發轉膛結構,可以一次性裝填6發榴彈,並且具備以每秒2發的射速在3秒鐘內打完6發榴彈的能力,其打擊能力要比單發裝填的榴彈發射器高得多。MGL榴彈發射器有多種改進型號,如MGL MK-1、MK-1S、MK-1L等。MK-1S和MK-1L在美國被稱為MGL-105和MGL-140榴彈發射器,其與原型的主要區別是在護手四周增加皮卡汀尼導軌,外觀顏色則採用沙漠色,此外還配上了紅點瞄準鏡,以代替原來的OEG準直式瞄具。2005年10月下旬,美國海軍陸戰隊與米爾科姆美國公司籤訂了一份生產200套左右MGL-140榴彈發射器的合同,其軍用型號被命名為M32榴彈發射器,並於2006年3月裝備駐伊拉克的美軍陸戰隊。MGL系列榴彈發射器的最新型號是XRGL榴彈發射器,其不僅能夠發射原來的40×46mm榴彈,還可以發射新的40×51mm榴彈,射程也相應增加到800m,瞄準鏡也改為具備雷射測距功能的新型號,提高了作戰性能。
《倫敦陷落》中,美國總統一行人好不容易登上「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又遭到了恐怖分子預先埋伏的防空飛彈的襲擊。總統機隊的3架直升機隨即被一一擊落,最後只能徒步逃命。恐怖分子使用的擊落這些直升機的武器,正是FIM-92「毒刺」防空飛彈。「毒刺」防空飛彈是美國研製的一種單兵可攜式防空飛彈,最初被命名為「紅眼2」,是美國第一代單兵可攜式防空飛彈FIM-43「紅眼」的後繼型號,後來改名為「毒刺」。「毒刺」與第一代FIM-43「紅眼」相比較有兩個優勢。第一是採用第二代冷卻錐形掃描紅外自動導引頭,可以提供全方位探測和自動導引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毒刺」可以在飛機迎頭飛來時即進行攻擊,往往在飛機投彈或開始向地面掃射之前即將其擊落。第二個優勢是「毒刺」安裝了一套綜合AN/PPX-1 IFF(敵我識別)系統,可以對目標機進行敵我識別,以避免誤傷現象,當友軍和敵軍雙方的飛機同時出現在射手視野內時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毒刺」防空飛彈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取得了很大戰果。據估計,從1986年到1988年兩年間,美國向阿富汗抵抗組織秘密提供了900~1200枚「毒刺」防空飛彈。阿富汗抵抗組織使用「毒刺」飛彈系統,據稱擊落了250架蘇軍固定翼飛機和直升飛機。影片中,恐怖分子的多名射手連續攻擊,將總統機隊的3架直升機全部擊落,體現了該飛彈的巨大威力。但影片中的一處細節則出現了紕漏。當一枚飛彈飛向直升機時,影片給出了飛彈的正面特寫鏡頭。在這個鏡頭裡,飛彈有著一副很大的十字舵面——這是不符合「毒刺」防空飛彈的外形特徵的。「毒刺」飛彈採用的是很小的鴨式舵面加摺疊尾翼的布局,其舵面和尾翼都很小,根本不像片中畫面有那麼大的舵面。更重要的是,「毒刺」防空飛彈採用被動紅外或紅外/紫外製導方式,這就需要其導引頭通過透明整流罩來捕獲目標機的紅外或紫外信號,如此才能進行自尋的攻擊。而影片中的飛彈彈頭上卻根本沒有透明整流罩,不知這樣一來導引頭如何工作?製片方顯然對「毒刺」防空飛彈的基本特徵缺乏了解,才犯了如此低下的錯誤。
這枚飛彈的外形不符合「毒刺」的特徵,是影片中的一個紕漏
影片中出現的英國為國葬準備的飛行儀式,這些飛機是美制F/A-18戰鬥機,而事實上,英國並沒有這種戰鬥機
影片中,英國方面為首相國葬進行準備,有4架飛機編隊飛行的畫面。出現在畫面中的飛機是美制F/A-18戰鬥機,而英國軍隊並沒有裝備這種戰鬥機。F/A-18戰鬥機的主要用戶是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以及加拿大等國。顯然,製片方是隨便找來一個美軍飛機編隊飛行的鏡頭來「湊數」了。
影片中雙方戰術剖析
如果不考慮現實可行性的話,恐怖分子無疑是實施了一場極其完美的襲擊。他們首先通過被買通的軍情五處處長,獲得了各國元首前來參加英國首相葬禮的詳細行動計劃,然後制訂了非常有針對性的行動方案。對於首先在白金漢宮參加歡迎儀式的德國總理,他們安排了儀仗隊內的恐怖分子使用被替換成普通槍械的「儀仗用槍」將其射殺;對於前來參加國葬還不忘和情人約會的義大利總理,恐怖分子則將其所在的教堂炸毀;加拿大總理的座車在經過檢查站時,被扮成警察的恐怖分子安裝了炸彈;日本首相乘坐汽車趕往教堂卻被堵在橋上,恐怖分子就派出滿載炸彈的汽車衝上橋後引爆將橋炸毀,使日本首相因車輛落入河中而溺亡;法國總統從泰晤士河上乘船前往目的地,恐怖分子就派出滿載炸彈的船靠近後將其連人帶船一起炸掉。上述行動不僅將元首們殺害,而且摧毀了不少倫敦的地標性建築,造成了巨大規模的破壞和混亂。除此之外,恐怖分子侵入倫敦的鐵路、電力控制系統,將其全部癱瘓,並且利用軍情五處處長提供的授權代碼將英國警方的指揮控制系統也全部癱瘓,直接造成倫敦的更大規模混亂和軍警無力對襲擊做出快速反應。
對於恐怖分子來說,惟一的岔子出現在美國總統這邊。本來,美國總統按計劃是由機場出發,乘坐英國方面提供的裝甲車前往葬禮舉行地——聖保羅大教堂。但是,美國特勤局正是因為此次前來倫敦有些事發倉促而臨時改變了行動計劃。他們放棄了原來乘坐裝甲車的計劃,而是臨時通知英國方面改為乘坐「陸戰隊一號」直升機前往教堂(一般說來,美國總統出行時除了「空軍一號」座機外,還有備份機和遂行保障的重型運輸機,後者負責運輸總統乘坐的防彈車和直升機)。這一改變使得恐怖分子喪失了在路上截擊總統車隊的機會,使其只能選擇在總統離開直升機後乘車到達教堂時才下手。如果不是班寧等特勤局特工冒死保護並且付出慘重犧牲,總統阿瑟很可能就在教堂門前就被綁架了。
恐怖分子發動襲擊時使用了大量炸藥
恐怖分子將炸彈吸附在加拿大總理的車底下
倫敦的很多地標性建築物遭到破壞
正如特勤局長雅各布所說的那樣:「這件事(指恐怖襲擊)要幾年時間籌備」。如此大規模的襲擊,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物資準備是不可能做到的。首先,來看看投入襲擊的人員方面。在英國方面對國葬安保情況的評估會上,軍情五處處長提到前一年度有約350名英國公民來往於英國和敘利亞之間,而且其中有一小部分退伍軍人。這些人都有可能是受到「伊斯蘭國」這樣的極端組織極端思想的鼓惑,換句話說,他們也有可能就是受極端組織派遣潛回英國伺機實施破壞的人員。除了這些人員外,還有一些並未出過國但同樣受到極端思想影響的人,也可能成為潛在的恐怖分子。這些人員加在一起也可以構成一支可能的恐怖分子武裝隊伍,在數量上是可以滿足這種規模襲擊的需要的。但是,這麼多的與極端組織或極端思想有聯繫或受影響的人員,是如何組織到一起呢?要知道,這樣的人員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被重點關注的對象,也是各國國家安全部門監控的重點。既然英國方面都可以統計出其公民前往敘利亞的人數,那麼這些人的身份只要通過出入境記錄是可以查清楚的。而在國內沒有出過國的人員,只要是因信仰不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員自然更容易引起注意)也會被安全部門加以甄別後篩選出重點,進行監控。如此一來,這些人員之間只要出現橫向聯繫,就會立即引起英國安全部門的注意,進而採取可能的有效應對措施。更不可思議的是,作為國家象徵之一的儀仗隊裡也出現了恐怖分子,這實在是太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儀仗隊這樣的敏感的極其重要的單位,其人員也是經過層層篩選的,出現影片中的情況,而且一下子出現2名恐怖分子,這是要經過長期準備的。
其次,片中的恐怖襲擊涉及到大量的物資準備。影片中的恐怖分子行動時,不僅動用了大量爆炸物用來炸毀預定目標,而且集中使用了大量槍械、榴彈發射器,甚至使用了若干具「毒刺」防空飛彈。這麼多武器彈藥集中到倫敦,想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是極為不易的。最後,恐怖分子依靠一、二個人就癱瘓英國警方的指揮控制系統和鐵路、電力控制系統,以及所有的軍用和民用通信系統也是極難做到的。不管是警方的指揮控制系統還是民用的鐵路、電力控制系統,都是一個非常複雜而且具備較強防禦能力的系統。雖然此類系統往往存在很多的漏洞可以被攻擊者利用,但是這樣的漏洞是很難被局外人知道的。針對如此複雜、且具備很強防護能力和恢復能力的控制系統進行攻擊,是需要極強的能力和一定的時間的。即使有軍情五處處長提供的授權代碼也難以實施,因為他不可能掌握所有系統的控制權。通信系統特別是軍用通信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體系,其包括不同工作體制和不同工作原理的眾多通信手段。比如說,軍用通信系統既包括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通信手段,也包括各種有線、無線通信和衛星通信,特別是軍隊為了防止過分依賴網絡,仍然裝備著大量不依賴計算機的電臺,這樣的系統一般人是無法徹底將其癱瘓的,至多只能迫使其降級使用而已。因此,影片中設置的所有通信系統短時間內全部癱瘓的情節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恐怖分子侵入倫敦的鐵路控制系統,將其癱瘓
大街上遍布的英國警察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
在建築物頂部警戒的英國警方狙擊手
班寧等特工拼死掩護總統撤離
恐怖分子的行動計劃雖然不夠具備現實可行性,但是其在銀幕上的「表現」確實不錯,反觀英國方面的戰術表現就形成天壤之別了。因為首相突然死亡,而且各國首腦都要來倫敦參加葬禮,倫敦就實行了據說最為嚴格的安保措施。從影片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街上到處都有警察和安保人員在巡邏和駐守重要地點,狙擊手也被派到建築物的高處進行警戒——看起來安保措施確實夠嚴密的。然而,當恐怖分子的襲擊開始之後,英國方面包括警方和軍隊的表現卻幾乎什麼措施都沒有採取。我們沒有在影片中看到任何一支機動的警方或軍方的部隊增援各出事地點。對於安保力量的部署,最重要的並不一定是有多少警察已經上街,或者是有多少保鏢跟著重要目標,而是一旦出現緊急情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什麼反應。對於擁有較強火力及人數較多的恐怖分子來說,部署在目標附近的常規性安保力量並不會構成太大威脅,因為安保力量需要保護的目標太多,而且也太分散,這就導致安保力量在每一處都可能處於兵力較少的狀態。而能夠以隱蔽狀態突然發起攻擊的恐怖分子,往往能夠克服這樣的抵抗。此時,部署在目標附近的安保力量更多的作用體現在拖住恐怖分子,而打擊恐怖分子的任務將主要由機動增援的部隊來擔任。影片中,英國方面卻似乎根本就沒有機動部隊存在,恐怖分子在各處動手之後,整個倫敦似乎成了無人控制的城市,到處都是交戰,就是看不到機動部隊向各處恐怖分子發動進攻。這樣的形勢,單靠警方是難以完成任務的,一般都需要軍隊提供部分兵力的支援,特別是能夠擔負反恐任務的特種部隊,如英國的SAS等,當然也需要數量上佔優勢的常規部隊。一旦部隊投入,就會對恐怖分子形成壓倒性優勢。整部影片中,英國方面都沒有採取這樣的措施,只有軍方的高級指揮官在指揮部裡著急。
影片中倒是有英國的SAS出場,還是和美國特種部隊混合編組的,但這支部隊卻沒有在第一時間投入機動攻擊,反而只是在影片最後充當了攻堅部隊。特種部隊最擅長的是進行突襲作戰,而不是像常規部隊那樣進行攻堅作戰。片中的SAS向恐怖分子的大本營發動攻擊時,自己的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而且作戰過程中沒有任何支援火力進行支援,結果最後打成僵局。如果不是班寧隻身潛入救下總統,估計阿瑟就會被直播砍頭了。影片中如此設置情節,無非是為了給美式英雄拯救世界創造更大的舞臺,但在軍事方面的表現則失掉很多。
猛戳閱讀原文,更多輕兵器知識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