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由劉詩詩和朱一龍主演的《親愛的自己》這部講述都市青年在經歷事業、家庭、愛情等現實圍城下拼搏、改變和成長的勵志劇開播,《以家人之名》這部從預告片開始就被各種熱搜「包圓」的家庭治癒劇也就宣告正式大結局了,雖然這部的大結局略顯倉促。可不管你對這部劇是從一開始的滿心期待到後來的失望棄劇,還是從始至終都對這部劇懷著看下去的熱情,這部劇都已經結束了。
有網友統計這部劇從官宣定檔到大結局連續31天登上微博熱搜榜,熱搜詞條更是多達267個,即使這樣還是有可愛的網友抱怨這麼多熱搜我卻沒能等到一個「小哥槍戰」的熱搜,也是real搞笑了。
有些沒有追劇的網友表示自己雖然沒在電視上追劇卻在微博熱搜裡追完了大部分劇情,那些中途棄劇的觀眾說自己雖然棄劇了但是熱搜卻多到讓他追完全劇的程度,不過熱搜多了有利也有弊,熱搜太多讓也讓一些本來對劇有些興趣的人產生了一些「厭煩」,就是有點「逆反心理」聽多了本來很喜歡也變得沒那麼喜歡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部劇雖然高開低走,豆瓣評分也從開播的8.6跌至大結局後的7.0,但火也是真的火,吐槽歸吐槽但追劇的時候絕對的「真情實感」。
其實這部劇到後面有很多人開始吐槽劇裡人設劇情不合理,覺得以家人之名這個電視劇的名字不符合內容。但是仔細想想,以家人之名其實就是利用自己是家人這個身份去做一些事情,不過這件事可能是愛也有可能是「道德綁架」。
以家人之名的愛
凌爸雖然劇裡一直都是一個「工作很忙」的狀態,但是卻不能否認他是實實在在的愛著凌霄和尖尖他們的,他的愛有點不拘小節,更貼近我們現實生活中爸爸這個角色。其實大部分家庭裡爸爸的永遠都是「愛的無聲無息」,不會輕易讓子女感受到,他們總是一副嚴肅又苛刻的樣子,對你的決定給與一些他的經驗之談,即使支持你他也是默默的。
李爸在劇中表現的愛更像「媽媽」,他對所有孩子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對孩子們更多的是「縱容」,甚至還會為了凌霄責怪凌爸,像極了孩子被爸爸責罵在一旁護短的媽媽。他對每個孩子的愛是肉眼可見的,放在明面上的,讓每個孩子都能輕而易舉感受到的,即使你不是我親生的但是進了這個家門你就是我的「孩子」。
尖尖對待大哥和小哥的溫暖如煦,像春日的暖陽所以她輕而易舉的收穫了兩個哥哥,也讓兩個哥哥走出了「童年陰影」。大哥和小哥的愛更多的是知恩圖報,就像所有長大後的孩子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一樣,所以他們才會對拋棄自己的母親說出「我會把我所有最好的東西,給從來不曾拋棄我的人」和「他們疼我,你為什麼不疼我」。他們以家人之名去保護著「養育」自己長大的人。
以家人之名的綁架
而從出現開始就被全網罵的陳婷,甚至在大結局裡她選擇了出國,也讓網友憤憤不平的表示「她不是坐著鶴走的,我絕對不看結局」。
陳婷的愛是貪婪索取,以家人之名的各種「綁架」,我和你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你就得聽我的,我不會欠你什麼即使我去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但是我是你的家人和你有血緣關係你就必須無條件原諒我,其他人對你再好他都不是你的家人只是代替我照顧了你的「旁人」。
趙光華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血脈,他沒有像陳婷那樣無底線的去索取子秋的愛,他只是想用金錢去綁住子秋這個有血緣關係的兒子,至於其他的他不是很在乎,我要的只是一個「繼承者」。
這一點從子秋不願意改姓他就斷了子秋的經濟來源,即使子秋可能會因為沒有經濟來源而發生一些不可逆轉的事情。如果說陳婷以家人之名的愛過於壓迫,讓人窒息,那麼趙華光以家人之名的愛就是過於冷漠,更像是一種利益交換。
還有賀梅那樣默默守望的愛……各種不一樣的愛交織出複雜的人生。誰可悲可憐?誰罪大惡極?其實世間百態有過之而無不及,存在即為合理,可不就是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告訴我們血緣關係是不可能因為什麼就不存在的,就像陳婷、趙華光、賀梅他們即使生而未養,可血緣卻是切切實實存在的,他們可以以家人之名進行一些「道德綁架」,但卻可能成為真正的家人。
真正的家人,是心疼對方,愛護對方,能夠互相支持與理解,這樣哪怕沒有血緣,也應該是家人。不能以家人之名,為所欲為,應該以家人之名,做真的家人。
不知道你所理解的家人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