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樓神器」引上千網友留言!杭州馮阿姨特地來電感謝樓下老教授...

2020-12-22 瀟湘晨報

陳女士最近很煩惱,買的新房還在裝修,她和老公還有3歲的孩子租房住。樓下鄰居幾次上來提意見,說樓上太吵,陳女士和老公覺得自己是正常居家過日子,孩子管了,已經很小心了。可沒想到,樓下鄰居裝了震樓器,每晚8點震到凌晨。陳女士很煩惱,發帖在網上求助。詳見《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昨天,家住清波苑的馮阿姨看到快報打來電話,說自己看了這篇報導也很有感觸,「還想感謝我樓下教授夫婦對我們的包容。」

馮阿姨67歲,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家裡兩個小孩,孫子10歲,孫女7歲,兒子兒媳都忙,白天馮阿姨和孩子在家待得最多。

馮阿姨說,現在兩個孩子長大了,都很乖,樓上樓下鄰居都蠻喜歡,可早兩年,正是淘氣的時候,樓下住了一對老教授夫妻,搞藝術的,中國美院退休。

馮阿姨家三室一廳,140多方。馮阿姨說樓層間隔音不是很好,樓上人家洗澡、衝馬桶,在樓下水譁譁的聲音聽得清晰。

馮阿姨說,她到樓下教授夫妻家去過,他們在客廳擺了張大桌子,平日在家寫寫畫畫。孫子孫女也都在客廳玩耍。

馮阿姨說,大概4年前,孫子6歲,孫女3歲,愛跑愛跳,根本管不牢,有時候孫子從沙發往地板上跳,「咚」一聲,自己聽著心裡都跟著打鼓,心想樓下的老教授夫妻肯定要懊惱的。

雖然人家一次也沒找上門,但馮阿姨知道肯定有影響,一直心懷歉意。

有一次在樓下花園,正好碰到樓下奶奶,人家很和藹地問,「家裡有點吵,兩個孩子難帶吧?」

馮阿姨很難為情,「吵著您了,真不好意思啊。」

樓下奶奶依然笑呵呵的,「孩子小,都一樣,我家小孫子也淘。」

人家越客氣,馮阿姨越覺得過意不去。

「那麼大的小孩子確實難管,你剛和他說不能這樣,他答應得好好的,你一轉身,他就又跑又跳了。我們也頭疼啊,只能儘可能降低噪聲。」

她給孫子孫女買了厚厚的襪子,給家裡的桌子椅子也都套上了腳套。

圖片

馮阿姨家的桌椅全都戴上了腳套

馮阿姨說,現在兩個孩子大了,懂事了,對他們的要求是在屋子裡不要跳。就算練琴、吹葫蘆絲,也不要超過晚上8點,葫蘆絲就到外面公園吹。「說實話,你吹得好聽還好說,別人也許是享受。吹得不好,嗚嗚啊啊的,可別提多難聽。」

圖片

家裡的瑜伽運動墊也選了很厚實的

這幾年,每一次家裡聲響大了些,第二天馮阿姨見到樓下老夫妻都要主動道歉,「昨天吵著您了。」教授夫妻很體諒,「沒關係。」

馮阿姨老家建德,回老家會帶些特產:草莓、橘子、土雞蛋,經常記得多帶一些,給樓下送去。

「他們太客氣,每次都要買兩大包零食回送上來,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再送他們東西,因為他們的回禮比我送的還多。」

馮阿姨說,對樓下教授夫妻,她和兒子兒媳一直很感恩。「杭州有句老話,鄰居好,賽珠寶。我們就是遇到珠寶了。」

馮阿姨是老底子杭州人,從小住南星橋,那時候左鄰右舍都很熟悉,有吃的喝的相互分享,隔一兩裡地別人家的事也都知道。「一家吃東西,很多小孩子扒著窗臺看。」馮阿姨說著哈哈笑了,「現在住樓房,鄰裡之間陌生了許多。」

馮阿姨說,也許很多人都在懷念過去,其實現在大多數鄰居也都是通情達理,好說話的。

說到快報上這位求助的年輕媽媽,馮阿姨覺得,首先態度很重要。「樓下到樓上說了兩次,就對人家態度不好,這個不利於解決問題吧?

「從小我爸爸常念叨一句話,前半夜想想別人,後半夜想想自己。就是大家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遠親不如近鄰,這話真是不假的,有矛盾大家互諒互讓,有事情也好搭把手,相互照應。」

昨天快報官微刊發了這篇報導後,閱讀很快突破10萬加。近千位網友留言討論,講述自己的理解和經歷。

樓上為什麼會吵?從評論區來看,很多人家樓上有小孩子,愛跑愛跳愛扔東西,跳繩也是常見的活動之一。

@童十六:我們樓上那家人才好笑,孩子還不會走路,喜歡在家扔重物,扔了馬上撿,撿了馬上再扔!也不知道扔的什麼鬼,聽起來很有分量,響得要命!

@芒果:我的樓上也是小孩子,三四歲,除了睡覺就是一天跑到晚,煩死了。

@Future' 未來:我家樓上孩子就這樣,跑來跑去每次能跑十來分鐘。

@柳三續:每天都懷疑我家樓上住著一整個東非大草原,這奔跑跳躍的歡實勁兒。

有的因為樓上是群租房,聲音來自關門、走路、挪桌子等。

@請別和我說話:我家樓上每天椅子拖來拖去不說了。

@=。=:我們家樓上也一樣,大人也一樣,三更半夜重手關門。

@包容容:大晚上12點了還在跑動,明顯是大人的腳步聲,拉凳子各種,怎麼辦?

@SUN:樓上合租五戶怎麼辦啊,持續半年了,樓上各種聲音。

也有分析房屋隔音和建築結構的。

@斐:說白了就是房屋質量問題,隔音好的房子不存在這種問題。

@琵琶欄:樓板太薄。

@方志根:空心預製板的老房子隔音本來就不好。

@☆星:臥室頂面裝修必須做吊頂加隔音棉。

有人講述自身經歷,提供解決方法:

@ qiqi:拖動椅子有聲音可以貼腳墊,小朋友跑跳可以鋪地毯或者地墊,如果樓下不裝震樓神器,樓上應該永遠沒法感同身受吧。我反正搬進新家第一件事就是全屋鋪好地墊,以防貓子們跑酷吵到樓下。

@丸子同學:我們家樓上是合租房,一到晚上各種拖凳子敲東西的聲音吵得不行,後一天我直接買了地毯和凳子腳套送上去,從此世界清靜了。

@小白Carol:震樓器這種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還是得先自己檢討下,畢竟可能有些人確實很敏感,不行孩子活動區域鋪上墊子,再找社區三方一起溝通解決下。硬碰硬解決不了問題。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樓上小孩吵鬧,樓下神器震樓!上千名網友留言有類似遭遇,有人甚至...
    都市快報訊 今天中午,《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震樓器」現象真的值得好好想想……》這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有網友覺得,還是鄰裡之間溝通不夠,大家都退一步,以和為貴就好。網友幫住在樓上的陳女士想了一些辦法:樓上有小孩的住戶可採取鋪地毯、墊桌椅墊等辦法來解決部分噪音問題。
  • 8點震到凌晨1點,杭州女子受不了求助:樓下裝了震樓神器怎麼辦?
    近日,一位杭州女子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在家中快要被樓下安裝的震樓神器逼瘋,一個星期了,每天從晚8點震到凌晨1點,實在受不了了,希望網友能支招。很多使用震樓工具的人都是出於報復上下樓的心理,究竟這兩家之間有何矛盾?
  • 杭州有句老話「鄰居好,賽珠寶」看看孩子最淘氣那幾年 這對鄰居是...
    詳見《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昨天,家住清波苑的馮阿姨看到快報打來電話,說自己看了這篇報導也很有感觸,「還想感謝我樓下教授夫婦對我們的包容。」 馮阿姨67歲,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家裡兩個小孩,孫子10歲,孫女7歲,兒子兒媳都忙,白天馮阿姨和孩子在家待得最多。
  • 一位年輕媽媽網上發帖求助:「樓下鄰居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
    都市快報訊 一位網友在19樓網站發帖,說自己遇到一件難事,樓下人家裝了「震樓器」,一個星期了,每天晚上從8點多一直震到凌晨1點……記者劉抗核實報導 發帖人陳女士,90後,來杭州10多年,上大學、上班、安家、結婚、生子,今年買了新房,正在裝修,現在和老公臨時租房住。夫妻倆白天都上班,3歲寶寶婆婆在帶。今年7月,陳女士搬進現在的出租房。
  • 男子為治樓下吵鬧於是動用了一個「震樓神器」,是個人才
    男子為治樓下吵鬧於是動用了一個「震樓神器」,是個人才現在的樓房隔音效果真是太差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樓下的聲音大了是不是很煩人?男子小陳就是深受其害。之前和樓下鄰居商量過,但效果不明顯,樓下還是每天那麼吵。
  • 「震樓神器」以暴制暴傷人傷己
    2017年1月2日晚8點多,家住南京金域中央小區的陸女士無奈報警,原因是樓下鄰居用「震樓神器」製造噪音,害得他們一家人沒法睡覺。何謂「震樓神器」?現代快報記者發現,這玩意在網上銷售火爆,而根據買家的評論,不少人買回去就是為了對付樓上(下)的鄰居,達到「以噪音制噪音」的效果。不過,律師卻提醒,這種「以噪音制噪音」的手段不可取,侵害了相鄰權,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
  • 因不堪樓上孩子吵鬧,鄰居裝「震樓神器」反擊,立規矩有多重要?
    1、樓下裝「震樓神器」反擊樓上孩子半夜吵鬧在某小區,樓下的一對老人因不堪樓上鄰居家孩子大半夜吵鬧,在家裡裝上了「震樓神器」進行反擊。事情是這樣的:住在樓下的是一對超過70歲的老夫妻,每天晚上八九點就要睡覺休息了,可是這時候,樓上鄰居家的兩個孩子玩得正是高興的時候,一會拖著玩具滿屋子跑,一會從高處往下跳,一會開門關門震得砰砰響,一會大聲尖叫,通常要玩到十一點多,吵得老倆口根本就睡不著。忍了一段時間後,樓下的老夫妻上樓去找鄰居交涉,樓上的小倆口態度還不錯,表示以後會注意,但安靜了沒過幾天,一切又如常了。
  • ...裝了震樓神器,我該怎麼辦?」「震樓器」現象真的值得好好想想……
    都市快報訊 一位網友在19樓網站發帖,說自己遇到一件難事,樓下人家裝了「震樓器」,一個星期了,每天晚上從8點多一直震到凌晨1點……記者劉抗核實報導 發帖人陳女士,90後,來杭州10多年,上大學、上班、安家、結婚、生子,今年買了新房,正在裝修,現在和老公臨時租房住。夫妻倆白天都上班,3歲寶寶婆婆在帶。
  • 樓上阿姨愛製造噪音屢勸不聽 網推一神器:專制惡鄰居
    有位女網友近期上網發文分享,她說自家樓上的鄰居住著一位阿姨習慣穿鞋大聲走路,又愛移動家具,加上她2個女兒時常在樓上奔跑、打籃球,噪音吵得她受不了,而在樓主老公勸導3次後,對方竟主動加Line,結果每次吵鬧後對方還是裝死不認,令樓主感到崩潰,而貼文一出後,網友們紛紛推薦她使用一款神器,表示這是專門用來對付惡鄰居的法寶。
  • 杭州一女子:樓下裝了「震樓器」我該怎麼辦
    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由於這種小區的居民對鄰裡之間變得極為陌生,有的甚至樓上樓下相互都不認識,不再像之前「散居」的時候那麼隨和和親切,「遠親不如近鄰」這個俗語也漸漸被住房條件改善而被人們遺忘。有些小區的住戶更是把鄰裡關係搞得非常緊張,尤其是樓上樓下的關係有時候幾乎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最近就有這麼一件事兒困擾著來自杭州的陳女士。
  • 嫌樓上太吵,男子竟買來「震樓神器」報復鄰居!
    來源:南京零距離近日,蘇州太倉一名孕婦苦於樓上鄰居發出噪音常常無法入眠,丈夫買來 " 震樓神器 " 進行還擊,周圍鄰居無奈報警。「震樓神器」是一種震動馬達是工業上用于震動篩分的設備,姚某表示他的妻子正懷孕待產,樓上住戶一直在夜間發出噪音導致妻子常常無法入眠,姚某曾多次上門協商卻沒有改觀,一怒之下姚某購買了 " 震樓神器 "安裝在天花板上。
  • 江蘇太倉:「震樓神器」報復樓上鄰居?鄰裡和睦相處還需多多包容體諒
    因為樓上傳來咚咚噪音市民姚某日夜難安他在朋友的慫恿下決定祭出「絕殺」:一款備受推崇的「震樓神器」進入了他的視野>可這所謂「神器」真鎮得住樓上鄰居家的噪音嗎?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4月20日19時40分太倉市高新區派出所接到竇某(女,40歲,原籍揚州)報警稱其位於華僑花園小區居住地的樓下人家噪音很大
  • 靖江小區:樓下買震樓器,從晚上8點折騰到凌晨1點多……
    樓主家裡有小孩,還有患了高血壓的老人,現在每天被震樓器折騰的身心俱疲,但她的遭遇卻並沒有得到網友們的諒解——@冷/雨:你家不吵鬧,人家不會那麼過份,一句話到底,你家先不厚道就怪不得人家!@薄荷M:只能說,活該!
  • 樓下竹竿天天敲天花板,樓上打算買震樓器還擊……杭州兩對夫妻鬧了...
    小張(化名)30多歲,和妻子都是新杭州人,來杭州十多年都是租房,最近總算在餘杭某小區買了套房。他樓下的鄰居是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在這裡住了很多年。今年10月開始,兩戶人家因為戶外空調外機安裝的事起了矛盾,鬧得很不愉快。
  • 樓上太吵,樓下買來震樓器,用後卻發現費電不說還影響其他鄰居休息
    買了震樓神器想提醒樓上業主安靜些,但沒想到用了後反而讓自己家也不得安寧。王女士家在西安市鳳城九路附近,2012年交房後一家人入住小區,一兩年前樓上換了業主,她便偶爾會在半夜被驚醒。「樓上開始吵的時候,我們都已經睡了,每次去找他們也很麻煩,所以我就買了一個震樓神器,想提醒他們安靜一些,但還是無濟於事。」12月15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王女士家中,看到儲物間裡有一個震樓神器,長約3米,頂部有個圓柱形的喇叭,可以抵至屋頂,王女士打開震樓神器後,震樓神器會發出刺耳的「咚咚咚」聲響。
  • 樓上樓下杭州兩對夫妻鬧了近兩個月 民警6個小時解決問題
    小張(化名)30多歲,和妻子都是新杭州人,來杭州十多年都是租房,最近總算在餘杭某小區買了套房。他樓下的鄰居是一對70多歲的老夫妻,在這裡住了很多年。今年10月開始,兩戶人家因為戶外空調外機安裝的事起了矛盾,鬧得很不愉快。
  • 倉前火車站昨晚發出最後一趟列車 老火車站將變身杭州雲城
    那時,他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能夠有機會花上兩毛錢,坐著火車「去杭州」,是一件可以激動上一個星期的事。40多年後,這座老火車站在昨天發出了最後一趟列車,與杭州市民告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兩座站臺到十一座站臺老火車站還將變身杭州雲城如今,老江和他的老鄰居,也住上了夢想小鎮附近的高層新房,從新房的窗口望出去,不僅可以看見老宣杭鐵路和倉前火車站,更可以看見正在施工建設的杭州火車西站。
  • 「感謝您一路的相伴與相助!我先下車了」杭州教了23年英語的馮亦斌...
    他微信朋友圈的最後一段留言是馮老師去世後,他的親人根據他的遺願發布的:「各位親朋,感謝您的一路相伴與相助!我先下車了。祝您旅途愉快,生活幸福!Baby,never give up cause of the warmth from your everywhere!(中文大意:親,為了愛和溫暖,我們永遠堅強!)」
  • 杭州幼兒園用馬路名字命名太隨意?網友:難道叫海闊天空幼兒園?
    19樓網友@sorry讓你久等了爆料:今天路過小區樓下,看到寶寶以後上的幼兒園弄好了,但是看到名字覺得好像隨意了點,直接就是門口這條馬路名來命名了,想問問樓友們,幼兒園命名是都這樣子按照路名來的嗎?純粹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