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sh異型 ,打造中國最專業的異型魚愛好者公眾號。精選全球異型資訊,一手把握!
文章出自愛酷族148期。by 小螺。
攝影、協力:小螺、水世界、天下無敵、臺中臥龍水族、51特區華人異型交流網
文章已獲原作者同意,歡迎分享,請勿轉載。
非常感謝臺灣異型大神螺大授權ifish異型公眾號刊登此篇文章,最近是雷神的產季,後臺很多朋友都對雷神的品種充滿疑惑。我們先來看看臺灣的大神是怎麼說的~~~
L027D黃金雷神皇冠豹的
身世之謎(上)
金線皇冠豹這個品種已於2010年在國際正式發表科學鑑別論文,學名為Panaque armbrusteri,產自塔巴赫斯河(Rio Tapajos)。但很少玩家知道,早在多年前,臺灣玩家就曾經為了這條魚的真實身分爭執不下。是否真有金線紋路的長吻型皇冠豹?這個當年的問號,在今日如同一句玩笑話,但正代表異形文化的民智漸開,許多魚種的疑惑一步步被解開!
小編註:黃金雷神,產自塔巴赫斯河(Rio Tapajos),即是我們常說的『塔雷』。
雷神在亞洲市場上開始有記錄始於2005年,塔巴赫斯河大量輸出皇冠豹到亞洲觀賞魚貿易熱絡的國家,包括香港、臺灣和日本,也因此在三地的資訊交流刺激下,亞洲給予此魚較為清楚的定義,日本稱金雷皇;香港稱金霸皇:而臺灣則由首先販售的店家一水世界,給了黃金皇冠豹的稱號。筆者當時抱著整合各地俗名的方式幫這魚定了一個俗名「黃金雷神皇冠豹」,後來此名廣被消費者所接受;而後期輸入個體越多,更開始了雷神的型態細分與多樣俗名。然而其實在更早之前,這魚可是默默無名而乏人問津。當時臺灣的水族館偶可見到紋路偏金黃的長吻皇冠豹,因為數量稀稀落落,而且環境大多不易觀察魚體特徵,通常被當作畸型或是不夠隆頭的次級金線皇冠豹販售。時至今日,才了解原來這便是早期未清楚定名而流落街邊的黃金雷神皇冠豹!
2005年第一批引進的黃金雷神。
雷神的基本介紹
雷神皇冠豹產地為巴西的塔巴赫斯河域,涵蓋下遊的帕拉省、上遊支流跨入瑪託古魯索省。而塔河為巴西在亞馬遜河以南的三大異形產地之一,由內陸往海口的排列,三河依序為塔巴赫斯河、申古河( Rio Xingu)、投肯廷斯河( Rio Tocantins)。由於河流水域的分割演化,三河各有同屬於不同風貌的異形魚種,如皇冠豹就有金線皇冠豹、黃金雷神皇冠豹、申古白金皇冠豹、投肯木紋皇冠豹。此外,其他屬別也有類似情況,詳如表1。
表1:巴西三河與各屬代表魚種
雷神皇冠豹本種內的細分類主要先區分上遊產與下遊產,而本篇所指的上下遊產是一種廣義性的說法,也就是僅為區分不同類群的界限,並非真的在河域的某一段清楚劃分上遊與下遊。上遊產的具有更長的頭吻部與大型吸盤,背高稍低於背鰭較小的特色顯現出激流鍛化的體格,線條明確而金黃,被認為是雷神皇冠豹中最極致的類型,也被稱為真雷,或者馬雷(臉較長而有馬臉俏皮稱號);下遊產雷神具有類似申古皇冠豹的體型,隆背+高聳背鰭,尤其在大體型個體被發掘後(下遊雷超過45cm紀錄;上遊雷目前約40cm),大型個體遊動的英姿相當扣人心弦。
雷神皇冠豹的基本特徵
與金線皇冠豹一樣色系的體色,紋路走向較為多變;斷斷裂裂的結點與曲折,就像驚閃的雷光一樣犀利,難以著磨。
越接近上遊激流的類群,其吸盤越見方正與大型,可想見如此強力的吸力是為了適應上遊激流不斷衝刷的環境。
以下兩種紋路非雷神所獨有,但卻常出現在雷神皇冠豹成長的過程中,讀者不妨多加觀察這兩種特徵出現的機率多寡。許多時候雷神因為身體狀態不佳,未必具有相當金黃的明確紋路,甚至許多時候於申古白金、投肯木紋,難以立即區分,因此紋路的走向便成為少數可參考的依據之一。新月紋位於眼球後側,可在部分幼魚見到,為環繞眼球後下方的新月型黑色紋路,中成魚則不會保留此紋路。下墜紋位於眼後下側,由頭往尾部方向,此紋路緊貼眼球下方並微上揚後急墜,許多幼魚或亞成魚比較常見到。而在馬雷等紋路偏直線或皆已斷線的個體上則不明顯。
修長或寬扁的頭型,推論是長年的環境條件所演變導致。
待續。。。
如何關注 ifish 異型?
▲長按並選擇「識別二維碼」
也可以手動添加公眾號:ifish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