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 小心前方有妖氣,《西遊記》妖怪全紀錄

2021-02-12 鳳凰讀書計劃

當童年回憶穿上西域的新裝,用獨特視角看西遊迷人的「反面角色」。《西遊記》裡真正有趣、有性格的,正是這些迷人的「反面角色」。

前方高能有妖氣,火眼金睛大搜集!《西遊記》妖怪全紀錄,首次齊整亮相!

出處:《西遊記》第三十二回至第三十五回。

原形:太上老君座下看守煉丹金爐的童子。

外貌:頭上盔纓光焰焰,腰間帶束彩霞鮮。身穿鎧甲龍鱗砌,上罩紅袍烈火然。圓眼睜開光掣電,鋼須飄起亂飛煙。七星寶劍輕提手,芭蕉扇子半遮肩。行似流雲離海嶽,聲如霹靂震山川。威風凜凜欺天將,怒帥群妖出洞前。

洞府:平頂山蓮花洞。

法寶:七星劍:仙家兵器,堅不可摧。

芭蕉扇:一扇便能產生火焰,那火焰是五行中的靈光火,蔓延極快,水淹不滅。

紫金紅葫蘆:高叫對手姓名,一旦對方答應,立即被吸入葫蘆之中,一時三刻化為膿水。

故事梗概:金銀童子原本是看守金爐與銀爐的童子,被觀音菩薩借調,下凡變成妖魔,更名為「金角大王」與「銀角大王」,佔據洞府,成為唐僧西行路上的劫難。

起先金角大王並不出手,一切事務都交給了兄弟銀角大王以及手下的嘍囉,直到孫行者、者行孫、行者孫三輪搦戰,成功將銀角大王裝進了紫金葫蘆,生死未卜,金角大王只好親自點兵列陣,與孫悟空戰鬥。

武藝上,金角大王鬥不過孫悟空,但能發揮人海戰術的優勢,利用洞府中三百小妖,包圍悟空一番混戰,不防孫大聖吹出一把毫毛,變化出無數分身,立刻擊潰了這些妖兵魔將。金角大王見大事不妙,先抽出了芭蕉扇,扇出滿山火焰翻騰,燒得悟空躲進了蓮花洞中。悟空待金角大王回來,疲累難耐的時候,悄悄偷走了他的法寶,轉頭再戰,金角大王不敵,逃往壓龍山去了。

金角大王在壓龍山集結妖兵,打算捲土重來,可他的羊脂玉淨瓶早就落在了孫悟空的手裡,悟空趁其不備大喊金角大王的名字,金角應聲,立刻被裝進了瓶子。就此孫悟空收服了兩個妖王,掃平了他們的洞府。可太上老君突然駕臨,直言兩個妖王是他看守丹爐的童子,由觀音菩薩安排在此,如今任務完成,他便帶著兩個童兒和法寶回到天界去了。

出處:《西遊記》第四十回至第四十二回。

原形:牛魔王與鐵扇公主之子。

外貌: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戰裙巧繡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胎。雙手綽槍威凜冽,祥光護體出門來。哏聲響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電乖。要識此魔真姓氏,名揚千古喚紅孩。

洞府:枯松澗火雲洞。

法寶:三昧真火:於火焰山煉成。金木水火土五輛小車。

兵器:火尖槍。

故事梗概:離開了烏雞國,師徒一行進入了鑽頭山的地界。先有一團紅雲騰起,隨後見到一個被吊在樹梢上的小孩,自言被強盜打劫了莊院,求唐僧搭救。唐僧心軟,趕緊讓徒弟解開繩索,還令悟空背著他走,結果在半路上便颳起一陣怪風,將唐僧擄走了。

原來這個妖怪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名叫紅孩兒,號稱聖嬰大王。孫悟空與牛魔王是結義兄弟,這樣一算紅孩兒就是他的侄兒,不如前去認個親,領回師父就罷了。可是紅孩兒才不認這個叔叔,舉槍便刺,還噴出三昧真火,燒得豬八戒抱頭而逃。這三昧真火非比尋常,龍王降下傾盆大雨也無法澆滅,而且滾滾濃煙更加厲害,燻得孫大聖也得退避三舍。

龍王降不住,只好去請觀音菩薩。誰知紅孩兒早在空中看見豬八戒往南去了,立即猜出他們的意圖,於是自己變成觀音模樣,坐在路邊守株待兔,就此擒住了八戒。孫悟空為了救人,變成牛魔王的形貌,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過去他變成妖怪的親近之人,從未被妖怪自行識穿,可紅孩兒到底聰明,很快發現不對,用一個生辰時刻的問題就試出了真假。

這一番來往,孫悟空實在沒討到什麼便宜,只能親自前往南海,找觀音菩薩來救場。菩薩在淨瓶中準備了一海之水,又命惠岸行者(木吒)向其父託塔天王借來三十六把天罡刀,化作一座千葉蓮臺,這才動身。

淨瓶中的海水淹沒妖洞,千葉蓮臺則誘敵自投羅網,即使小妖魔野性難馴,也有五個金箍兒套住頭頂和手足,限制了他的行動。此戰一敗後,再也沒有火雲洞的聖嬰大王,只有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了。

出處:《西遊記》第五十四回至第五十五回。

原形:蠍子。

洞府:毒敵山琵琶洞。

兵器:三股叉。

故事梗概:女兒國的國王看上了相貌俊美的唐僧,要與他結成婚姻,將他永遠留在西梁女國。唐僧心中不願,但聽從孫悟空的計策,先假意答應,騙得國王在通關文牒上蓋了大印,開城門送出三個徒弟。就在唐僧要悔婚上路的時候,路邊突然閃出一個女子,掀起一陣旋風,將唐僧攝走。

這個女子就是蠍子精。所有的蠍子都帶毒,而且其身體形狀像極了琵琶這種樂器,因此她的洞府便叫做毒敵山琵琶洞。她將唐僧抓進洞府,卻不是為了吃肉求長生,而是要和他成親。

孫悟空跟著旋風找到妖洞,打將進去,女妖便揮起一柄三股叉迎戰,她以一敵二,與悟空、八戒纏鬥多時,不分勝負。蠍子精將身一縱,使出一個倒馬毒樁,那正是蠍子的尾刺,在孫悟空頭上蟄了一下。這可厲害了,強如齊天大聖也要捂著頭喊疼。孫悟空自認修為甚高,天上眾神的兵器、雷劈火燒都不能傷他分毫,居然被一個妖怪蟄得疼痛難忍,未免太失面子。

後來觀音菩薩前來指點,說這蠍子曾在雷音寺聽佛祖談經,把如來佛的手指蟄了一下,連佛祖都難忍這種疼痛,更別說其他人了。要降服這隻蠍子精,只有天宮裡的昴日星官能夠勝任。昴日星官也就是昴宿,屬於二十八星宿之中的白虎七宿,而星宿與五行陰陽、動物相對應,昴宿便被稱為「昴日雞」。因此,昴日星官的本相是一隻雙冠子大公雞,正是蠍子的剋星。

蠍子精一見昴日星官的本相,立即被嚇回原形,震懾而死。

出處:《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至第五十八回。

原形:六耳獼猴。

外貌:與孫悟空同音同相。

故事梗概:唐僧從蠍子精的洞府中得救,帶著徒弟們繼續上路,走在荒野之中,又遭遇了一夥強盜。孫悟空不聽勸告,縱惡行兇,打死了許多強盜,唐僧怪他不服管教,此時師徒之間嫌隙已經滋生。悟空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有妒忌之意,唐僧更是屢屢以緊箍咒懲戒,最終孫悟空被趕出了取經的隊伍,帶著一腔怨氣跑去落迦山找觀音菩薩訴苦。

六耳獼猴便在此時趁虛而入,先變成悟空模樣,給唐僧送水。唐僧餘怒未消,不肯接受他的侍奉,六耳獼猴立即變了臉,打暈了唐僧,搶走包袱行李,飛到花果山,變出師徒幾人的替人,揚言要自行去取經,成正果。

真的孫悟空得到消息,前去與假悟空對峙,兩人從花果山打到南海落迦山,從落迦山戰到南天門,又從南天門鬥至十八層地府,諸天神佛誰也分不出來孰真孰假。只有地藏王菩薩座下的一隻神獸諦聽發現了假悟空的身份,但不敢說破,因為這「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地府中的鬼神都不是他的對手,因此諦聽只能請他們去西天佛祖面前辨個真偽。

佛祖自然看出假冒悟空的乃是六耳獼猴,屬於混世四猴之一,不在五仙、五蟲這十種眾生類別之中。「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孫悟空正是其中的靈明石猴,而六耳獼猴能知千裡外之事,故而可以模仿悟空,與他同音同相。

六耳獼猴被戳穿了真身,驚懼欲逃,卻被如來的金缽盂罩住,顯出了原形,最終被孫悟空一棍打死。

出處:《西遊記》第五十九回至第六十一回。

原形:羅剎女。

外貌:頭裹團花手帕,身穿納錦雲袍。腰間雙束虎筋絛,微露繡裙偏綃。鳳嘴弓鞋三寸,龍鬚膝褲金銷。手提寶劍怒聲高,兇比月婆容貌。

洞府:翠雲山芭蕉洞

法寶: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

故事梗概:羅剎是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鬼,據說男性羅剎模樣恐怖,女性則貌美惑人,專門吃人血肉。但是隨著佛教故事對印度神話的吸收和改編,羅剎也逐漸從惡鬼的形象變為佛的護法神、地獄的獄卒等正面形象。傳入我國之後,在民間一些故事中,羅剎成了醜陋的代名詞,即使是原本美麗的羅剎女,也多以恐怖、醜惡的形象見諸書籍。

《西遊記》當中的羅剎女被尊為鐵扇公主,但從書中的描寫可見她的容貌並不好看,「兇比月婆容貌」中的「月婆」並不是指月亮,更可能是與羅剎一樣來自於印度神話中的醜女符號。

鐵扇公主擁有一件法寶——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火焰山附近的居民都要依靠她休養生息。唐僧一行想通過火焰山,也必須去求她,可有紅孩兒的仇怨在前,鐵扇公主身為紅孩兒的母親,怎肯善罷甘休?一扇將孫悟空扇出五萬裡,撞進靈吉菩薩在小須彌山上的禪院。

悟空向靈吉菩薩求來了定風丹,教芭蕉扇扇不動他,鐵扇公主卻關了洞門不肯應戰。悟空只好變成小蟲,混在茶水中鑽進她的肚子,亂踢亂打,逼迫她借扇。鐵扇公主疼痛難忍,只好答應,可是孫悟空借到的卻是一把假扇子,越扇火越旺,把他腿上的毫毛都燎著了。

出師不利吃了大虧,悟空氣憤不止,土地神提醒他,要借到真正的芭蕉扇,還得從鐵扇公主的丈夫——大力牛魔王身上下手。

出處:《西遊記》第六十回至第六十一回。

原形:大白牛。

外貌:頭上戴一頂水磨銀亮熟鐵盔;身上貫一副絨穿錦繡黃金甲;足下踏一雙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間束一條攢絲三股獅蠻帶。一雙眼光如明鏡,兩道眉豔似紅霓。口若血盆,齒排銅板。吼聲響震山神怕,行動威風惡鬼慌。四海有名稱混世,西方大力號魔王。

洞府:翠雲山芭蕉洞、積雷山摩雲洞。

兵器:混鐵棍。

故事梗概:牛魔王曾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號為「平天大聖」,本來二人頗有交情。但在取經路上,先有紅孩兒被佛門收服,後有鐵扇公主受傷、玉面公主被驚嚇,在牛魔王看來,孫悟空已經如仇敵一般,他不僅要興師問罪,還要將孫悟空打死,方能雪恨。

二人纏鬥百十回合,不分勝負。碧波潭的龍王突然派人來請牛魔王赴宴,於是牛魔王便要求停戰,自己跨上闢水金睛獸前往碧波潭。孫悟空尾隨在後,找機會偷走了牛魔王的坐騎,變成他的模樣,從鐵扇公主手裡騙到芭蕉扇和使用的口訣。

宴席散後,牛魔王發現自己的坐騎不見了,頓時醒悟過來,忙回芭蕉洞問清事情來龍去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變成豬八戒的樣子,又把扇子從孫悟空手裡騙了回來。孫悟空發現上當,氣憤難當,又與牛魔王大打出手。這時,真的八戒前來助陣,火焰山土地神又帶著無數陰兵擋住牛魔王的退路。一時間眾人鬥得天昏地暗,牛魔王以一敵眾,鏖戰一日一夜仍不顯疲頹。這時,玉面公主召集了一百多個妖兵一哄而上,打得悟空等人措手不及,竟讓牛魔王能夠得勝回府。

然而勝利維持得極為短暫,孫悟空一行很快捲土重來,牛魔王不敵,變成天鵝逃生,但這根本無法騙過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變成一隻海東青追趕天鵝。二人不斷變化,從禽鳥到猛獸,一路爭鬥不休,最終牛魔王顯出本相,乃是一頭巨大的白牛,頭如峻岭,角似鐵塔。孫悟空帶領著金頭揭諦、六甲六丁、護教伽藍,眾神合力也無法戰勝他。直到五臺山、峨眉山、須彌山、崑崙山的潑法金剛、勝至金剛、大力金剛和永住金剛等重重佛兵天將將他重重圍堵,託塔天王和哪吒太子出來助陣,才最終降服了大力牛魔王,鐵扇公主也交出了芭蕉扇。

出處:《西遊記》第六十五回至第六十六回。

原形:彌勒佛座下黃眉童子。

外貌:蓬著頭,勒一條扁薄金箍;光著眼,簇兩道黃眉的豎。懸膽鼻,孔竊開查;四方口,牙齒尖利。穿一副叩結連環鎧,勒一條生絲攢穗絛。腳踏烏喇鞋一對,手執狼牙棒一根。此形似獸不如獸,相貌非人卻似人。

洞府:小雷音寺。

法寶:金鐃:堅不可摧,上下兩部分相合可以封鎖他人,被鎖之人三晝夜之內化為膿血。

人種袋:形似一個白布搭包,拋出便能裝人。

兵器:狼牙棒:敲磬的槌兒所化。

故事梗概:黃眉老佛原本是彌勒佛座下的司磬弟子,趁彌勒外出偷了法寶,跑到取經路上,變化出一座小雷音寺,自己化身為如來佛祖,而他手下的小妖則變成了滿座羅漢金剛。

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真假,見到「雷音寺」三個字倒頭就拜,以為到達了目的地,可以完成使命。孫悟空心存懷疑,很快發現是妖物假冒,但還沒等他掄開金箍棒,就被一副金鐃鎖住,無論他如何在內踢打,也不能脫身。

好在眾護法神請來了二十八星宿,其中亢金龍將自己頭頂的角變得如針尖一樣細,從金鐃的縫中穿了進去,但這金鐃十分神奇,即使穿入的角變大,上下兩部分仍能緊緊貼住,仿佛是長在上面的皮肉一樣。孫悟空只好把自己縮小如一粒芥子,在亢金龍角尖鑽了一個小孔,藏身其中,星君費盡力氣終於拔出了角,如此才將孫悟空帶出了金鐃。

脫身之後,悟空一氣之下用金箍棒將金鐃打得粉碎,又帶著眾星宿圍殺妖魔。黃眉老佛渾然不懼,使一根狼牙棒力戰眾神,即使沒了金鐃,他還有別的法寶。只見他從腰間解下一條舊白布搭包,往天上一拋,瞬間將孫悟空、二十八星宿、五方揭諦等眾神全都裝了進去。

這個白布搭包其實是彌勒佛的法寶——人種袋,即使孫悟空請來了真武大帝座下的龜蛇二將與五大神龍、國師王菩薩的徒弟小張太子和四大神將,任憑他們武藝如何出眾,都逃不過人種袋的法力。

所幸彌勒佛主動現身,告訴悟空這個黃眉老佛的來歷,他使用的兵器狼牙棒,原是敲磬用的樂槌。因為忌憚黃眉老佛有人種袋在手,彌勒佛與悟空並不與他正面交鋒,而是變化出一片瓜田,引誘黃眉吃下悟空變成的熟瓜,在他腹中作怪,終於讓他認輸投降。

出處:《西遊記》第七十五回至第七十七回。

原形:金翅大鵬雕。

外貌:金翅鯤頭,星睛豹眼。振北圖南,剛強勇敢。變生翱翔,䳛笑龍慘。摶風翮百鳥藏頭,舒利爪諸禽喪膽。這個是雲程九萬的大鵬雕。

洞府:獅駝城。

兵器:方天畫戟。

故事梗概:雲程萬裡鵬稱得上是《西遊記》中背景最高貴的妖怪,論輩分,如來佛祖都得稱呼他一聲舅舅。這是因為大鵬與孔雀都是鳳凰的後代,而孔雀曾吞下佛祖,後被他剖開背脊而出。諸佛有好生之德,佛祖又曾在孔雀腹中,如同母親懷胎一般,因此將孔雀尊為佛母,成就了孔雀明王。大鵬鳥作為孔雀的兄弟,自然是佛祖的舅舅了。

在獅駝嶺三大妖王之中,大鵬雕的本事最大,也最為狠辣,不僅五百年前便把獅駝城內的人類全部吃光,而且在孫悟空變成小鑽風混入妖洞的時候,也是他發現了破綻,抓住了悟空,扔進陰陽二氣瓶內。幸虧悟空有觀音菩薩送的三根救命毫毛變成金剛鑽,打通了瓶身,逃出生天。

後來青獅與白象出師不利,都敗在孫悟空的棒下,只能認輸投降,抬著轎子送唐僧越過獅駝嶺。大鵬鳥便出了個主意,讓小妖組成長長的護送隊伍,把悟空幾人與唐僧隔開,等到了獅駝城的門口,突然發動偷襲,三個妖王對上三個師兄弟,小妖則趁亂擄走唐僧。這一招果然奏效,就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都不是大鵬鳥的對手,師徒四人全都被抓,而且還被架上了蒸籠。所幸悟空的元神出竅,召來北海龍王護住了他們,才不至於喪命。

最終,悟空親到靈山請來了如來佛祖,佛祖帶著文殊、普賢二位菩薩,收服了自己的坐騎青獅與白象,而大鵬鳥也被如來帶回了西方。

雲程萬裡鵬的形象來源於印度神話中的迦樓羅,祂是天龍八部之一,翻譯到漢語中有金翅鳥、大鵬鳥等不同表達。傳說迦樓羅為人形鳥翼,飛行能力極強,傳入中國後與另一個神話形象——《逍遙遊》中翼若垂天之雲的鵬發生了融合,於是民間常將祂稱為金翅大鵬雕。在印度神話中,迦樓羅每天要吞吃五百條毒龍,後因毒素累積而死,留下了一顆純青的琉璃之心。

出處:《西遊記》第八十九回至第九十回。

原形:九頭獅子。

洞府:竹節山九曲盤桓洞。

故事梗概:黃獅精戰敗之後,逃往竹節山九曲盤桓洞,跪倒在九靈元聖面前,哭訴自己的洞府被三個和尚闖入,奪去三件神兵,還打死了一眾小妖。

九靈元聖本是太乙救苦天尊座下的神獸,原形是一隻九頭獅子,在圖畫中以小兒面孔呈現,代表著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他對唐僧一行十分了解,立即明白黃獅精說的是孫悟空、豬八戒與沙和尚。他先是埋怨了黃獅精幾句,說他何必去惹那大鬧天空的刺頭,但既然欺負了自家的徒孫,九靈元聖點齊手下將領,大張旗鼓要去替徒孫出氣。

九靈元聖座下聚集了許多妖眾,大小首領清一色都是獅子成精,有猱獅、雪獅、白澤獅、狻猊獅、摶象獅、伏狸獅,其中白澤與狻猊都化用了神獸的名字。例如狻猊屬於龍生九子之一,形如獅子,喜好煙火,所以常常被裝飾在香爐上。而白澤本來是一隻獨角羊的形象,傳說它出現在東海邊,知道天下間所有的精怪種類。但隨著時光流逝,白澤的形象趨向於兇猛的獅、虎一類,慢慢被人們當做了獅子的同類。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獅子本身就是奇異、祥瑞的動物。在古代,中國境內並沒有獅子這一物種,約在東漢時期,獅子經由安息國進貢到了洛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獅子一開口,百獸噤聲,可謂當之無愧的獸中之王。

東漢正是佛教傳入中國之時,而獅子與佛教的關聯也十分密切。佛教中將講經傳道的法音比喻成獅子吼,以彰顯震懾群魔、洗滌心靈的作用。由此,獅子成為了莊嚴神聖的護教神獸。自東漢開始,就有雕刻獅子形象用來鎮邪驅魔的習俗。我們現在看到門前擺的石獅子,就是從那時流傳演化而來的。

在《西遊記》的故事裡,連孫悟空也不是九靈元聖的對手。他只好一個跟頭翻到東極妙巖宮,找到九靈元聖的主人——太乙救苦天尊,這才成功收服了九靈元聖。

出處:《西遊記》第九十三回至第九十五回。

原形:玉兔。

外貌:缺唇尖齒,長耳稀須。團身一塊毛如玉,展足千山蹄若飛。直鼻垂酥,果賽霜華填粉膩;雙睛紅映,猶欺雪上點胭脂。伏在地,白穰穰一堆素練;伸開腰,白鐸鐸一架銀絲。幾番家,吸殘清露瑤天曉,搗藥長生玉杵奇。

洞府:毛穎山兔穴。

兵器:藥杵。

故事梗概:唐僧一行到達舍衛國中,正走在街道上,忽然被一個繡球砸中,原來當天正是天竺公主拋繡球選婿的日子,而唐僧就此被選為駙馬。當然,布金寺內的姑娘既是天竺公主,那麼拋繡球的公主自然是假的。只因這位公主的前世是月宮中的素娥仙子,與玉兔有一掌之仇,後來素娥仙子下界投胎為天竺公主,玉兔便偷偷離開月宮,下凡報仇。

然而,在報仇之外,玉兔也看中了唐僧的十世修為。他事先用妖風捲走公主,丟在布金寺,自己變化成公主的模樣,招贅唐僧為駙馬。但他心知唐僧的徒弟厲害,故意裝作害怕,不肯與他們見面,只由國王出面為三個徒弟送行。孫悟空讓唐僧假意答應,自己變成一個蜜蜂躲在唐僧耳邊,一見公主,立即認出這是妖邪冒充,現出本相便要打。假公主便解了衣服,搖落首飾,從御花園土地廟裡掏出一根藥杵,精赤著身子,與悟空在半空打鬥。由此可見,玉兔本相未必是個女子,也有可能是只雄兔。

玉兔精不是孫悟空的對手,逃亡南方的毛穎山,化作一道金光鑽進洞穴之中。孫悟空詢問土地神,可他只知道山上有三個兔穴,並沒有什麼妖怪。「毛穎山」代表了一個典故,唐代文人韓愈曾寫下《毛穎傳》,說的是兔毛製成的毛筆,因此「毛穎」成了兔子的別名,而三個兔穴顯然化用了「狡兔三窟」這個成語。

後來孫悟空終於從洞口的巨石下找到了玉兔精,卻聽見天上有人喊「棍下留情」,抬頭只見太陰星君帶著姮娥仙子乘彩雲而來,請求他留下玉兔的性命,讓她們將玉兔帶回廣寒宮。待太陰星君收服了玉兔,孫悟空便回到天竺國王面前,告知他真正的公主身在布金寺中。

長按下方二維碼 下載鳳凰FM

  搜索《有妖氣:西遊記妖怪圖典》

收聽本書更多內容

《有妖氣:西遊記妖怪圖典》

  五色神石 / 著

 呂洋 / 繪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2020-06

古典名著《西遊記》的演繹中,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從西天取得真經。八十一難故事的主角便有大大小小的妖邪精怪。本書從《西遊記》中的這些妖怪入手,以別致視角解讀了這部古代小說巨著,不但對妖怪們的動物原形、故事梗概、身份後臺、歷史背景、文化涵義等進行了細緻剖析,而且以唯美的極致筆觸勾勒出妖怪的面目情狀,是一部閱讀收藏兩宜的中國古代妖怪圖鑑。

要讀書,更要發聲!不論你是想吐槽還是有疑惑,有觀點還是想表達見解,都歡迎私信我們暢所欲言。

伴讀君微信號:bandujun001

關注鳳凰讀書計劃公眾號,點擊下方寫留言,即可分享精彩讀書感悟。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分享知識是一種快樂。

相關焦點

  • 童書·新書|有妖氣:西遊記妖怪圖典
    《有妖氣:西遊記妖怪圖典》五色神石著,呂洋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從西天取得真經。八十一難故事的主角便有大大小小的妖邪精怪。本書從《西遊記》中的這些妖怪入手,不但對妖怪們的動物原形、故事梗概、身份後臺、歷史背景、文化涵義等進行了剖析,而且以唯美的筆觸勾勒出妖怪的面目情狀。
  • 【獨家】「有妖氣」:開拓中國原創動漫市場的「小妖怪」
    「妖」是極其叛逆的東西,不服天地管束,在CEO周靖淇眼裡,這個名字最適臺那些愛好動漫的年輕人,他更將自己和同事們比作動漫行業的「小妖怪」,公司成立之初,周靖淇就曾宣布:「我們就是來攪渾水的,就是來搗亂的」。到如今,「有妖氣」已經匯聚了近萬名漫畫家、數萬部漫畫作品與近百萬讀者。網站以海量的用戶積累,強勢的市場行銷,及自發的活躍原創漫畫工作者們為後盾,從事原創漫畫的網際網路創作、營銷、推廣及商業化工作。
  • 西遊記最善良的妖怪之:從不擾民卻被滿門抄斬,仁義妖怪不獨活!
    直通車:西遊記中特憋屈的妖怪之:善良又模範的三大仙在憋屈中死無全屍!西遊路上還有這麼一個妖怪,基本沒做過什麼壞事,從不擾民,吃喝靠買,人民評價很高,但是因為偷了點東西卻被滿門抄斬,按現在的話講就是處罰太過頭了,每每讀到這一篇,都為這個善良的妖怪感到不值。楊角風評西遊記最善良的妖怪之:從不擾民卻被滿門抄斬,仁義妖怪不獨活!
  • 西遊記裡有幾個妖怪?
    關於全妖怪的原型共有96個、西遊記+後西遊記+西遊補共135個   西遊記裡一共有96個 傲來國界: 一、坎源山髒水洞: 1 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簾洞: 2 蛟魔王(復海大聖) 3 大鵬魔王(混天大聖) 4 獅駝王(移山大聖)
  • 孫悟空能一眼識別出妖怪,卻辨不出真假唐僧,這是為什麼
    在《西遊記》中,取經團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遇到無數的妖怪,哪個妖怪都逃脫不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比如在黃峰嶺,黃風怪颳起一陣惡風,孫悟空用「抓風」之法,抓了一把風聞出了腥氣味,便料定前面有妖怪。在「三打白骨精」時,那白骨精三次變化,都被孫悟空睜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出來了。
  • 臺灣有個最不可思議的「妖怪村」
    ▲妖氣森森的飯店這裡保留了先前留下的日式建築,打造以妖怪為主題的日式街坊,在經營概念上也直接以日式和風呈現,該區的店家皆身穿和服,店內的擺設、販賣物品也環繞著「妖怪」及日風擺設,每一棟屋子幾乎都有一種妖怪的主題
  • 為什麼《西遊記》裡的妖怪都有拖延症?
    在《西遊記》裡,妖怪抓住唐僧一定要洗剝乾淨/請來親朋好友/準備洞房花燭,直到猴子請來救兵……這都是典型的拖延症造成的後果老王最近在研究西遊記,他說看過《西遊記》的人應該都有這麼個印象:不知道哪個傢伙說吃了唐僧就能長生不老,所以每個妖怪都想吃唐僧。
  • 《西遊記》中哪個妖怪死得最冤?
    那黑熊真箇得了正果,在菩薩處鎮守普陀,稱為大神,是也虧了行者。(《西遊記》第二十六回)第三種,是以白骨精、蜘蛛精、蟒蛇精為代表的自生自滅類妖怪,他們沒什麼後臺,神仙也看不上他們,結局基本就是被打死。行者道:「他是個潛靈作怪的殭屍,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西遊記》第二十七回)第一種和第二種妖怪沒啥可冤的。
  • 西遊記第28回誇妖怪對月酌酒,兩腋風生,這究竟是誇還是罵呢?
    這裡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下西遊記第28回,是唐三藏一行人遇見了白骨精之後的一回,也就是說因為三打白骨精,三次打死唐僧眼中無辜的路人,孫悟空已經被唐僧逐出了師門。我們要知道,孫悟空在西遊記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西遊記就是因為孫悟空的出生而起,而且在最後如來佛祖的獎賞上,孫悟空也是取經的徒弟中唯一成佛了的徒弟。
  • 西遊記筆記
    西遊記表面上是取經,實質上代表了以孫悟空為首的集團進行階級改良的運動,他一路上走過的妖魔鬼怪,其實就是社會上的妖魔鬼怪,吳承恩是有進步意識的,他看出道教和佛教其實都不能改變社會,所以就以孫悟空這個鬥爭英雄,先鬧天宮,摧毀舊體質,又以取經來創造新體質。實質上是地主內部一些改良派的運動,也可以反映當時人民的普遍願望。
  • 西遊記妖怪實力排名揭秘,西遊記裡的妖怪名字大全
    西遊記妖怪實力排名揭秘   TOP11:靈感大王   亮點:水底戰鬥力高,而且通過描述牛魔王似乎是自行修煉得道,並沒有強大的後臺、主人,牛魔王有弟弟如意真仙、兒子紅孩兒,可推測牛魔王來自一個頗為興旺的妖怪家族,另外牛魔王交友廣泛,名氣頗大,在地仙中可算一位名副其實的絕世梟雄。
  • 西遊記中有三個妖怪,沒有後臺,但最終也沒被打死
    西遊記的各個角度已經被詮釋得稀爛了,似乎沒什麼新意可解讀的了。比如我們都熟悉的那個觀點,但凡有關係有後臺的妖怪,最後都得以生還,被主人叫走,哪怕做盡壞事也一筆勾銷;而那些土生土長,沒有後臺沒有關係的妖怪,最終都死於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或者被豬八戒一耙打死。所以很多人拿這個說事。
  • 西遊記裡的妖怪及實力等級一覽表
    其實他本身實力倒也一般,主要是有一個沙塵暴的絕招太狠,把猴子都吹到須彌山去了,最後還是靠了靈吉菩薩的定風丹才搞定了他。 實力評定:B+ 7、白骨精 終於有女妖精登場了,可是這位卻一點也不嫵媚可愛-_-……大概《西遊記》裡最出名的妖怪就是她了吧……就實力而言,雖然能一會變姑娘一會變奶奶一會變爺爺,但都在猴子棍下走不過一回合。
  • 《西遊記》中有哪些心地比較善良的妖怪,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西遊記》中有哪些心地比較善良的妖怪,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西遊記》中有哪些沒有殺生,很少做壞事的妖怪?玉皇大帝為了平衡三界勢力,促進各方共同健康發展,和如來佛祖、太上老君兩大巨頭商議,擬定了取經大業。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西遊記》中有96個妖怪,其中有五位最厲害,第一名可吊打孫悟空
    大家對《西遊記》都非常熟悉,那麼你知道裡面用過有多少個妖怪嗎?一共出現過96個妖怪。他們成為了唐僧師徒西行路上的絆腳石,也是他們讓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成佛。在早期孫悟空剛開始大鬧天宮的時候,一人可抵擋十萬天兵天將,讓人看著大呼過癮。但自從被壓在五指山下,感覺能力就衰退了不少。
  • 西遊記的九九八十一難不過是場戲,精怪都有後臺,真妖怪下場最慘
    有人評價《西遊記》說「《西遊記》不過是如來佛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罷了,《西遊記》中所有的妖怪都有後臺,只有唯一一個真妖怪下場最慘」這句話說的確實是事實。在西遊記中,所有的精怪都有神仙或者菩薩做後臺,唯一一個沒有後臺的妖怪反而成為了孫悟空的發洩品。
  • 少年《西遊記》課 | 齊天大聖一共打死了多少個妖怪?
    今天,我們來看看,究竟有多少妖怪是被孫悟空的金箍棒給打死的。等你看了我總結的數據以後,你可能就會對齊天大聖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嘍。好,閒話少敘,我先來報個總數吧。從唐僧踏上取經徵程,到最後到達靈山,這一路上,總共遇到了多少妖怪呢?我們來盤點一下。
  • 西遊記之再世妖王PV預告,孫悟空煙燻妝搶鏡,人設模仿哪吒?
    畢竟預告中除了許多雜兵類型的妖怪外,像金角大王、獅駝王、九尾狐等諸多經典妖怪都相繼登場。 而且在預告的結尾處,更是有隻神秘妖怪發出「萬妖源於我」的低語,並且直到預告結束該妖怪都沒有露出真容,
  • 西遊記後傳,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到底有沒有用?有沒有識破過妖怪?
    每天更新一集西遊記後傳電視劇的感悟,都是看完之後,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疑問,與大家共同探討。(本文是我根據電視劇西遊記後傳所寫的娛樂之作)一起閒話西遊後傳。在西遊記後傳中, 孫悟空一次使用過幾次火眼金睛呢?印象當中是不是每一次使用都發揮識破妖怪的作用?那麼現在我們的說一說這個火眼金睛。一、火眼金睛的來歷。原著說,孫悟空被放入老君爐內,爐火叫做「六丁神火」(不是三昧真火,三昧真火是紅孩兒的。詳見第17回)。
  • 盤點《西遊記》中那些沒背景而沒被亂棍打死的妖怪!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啦,吳承恩筆下的西遊折射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帶走了,沒背景的妖怪都被亂棍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