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DIST上海數慧 ,作者DIST
DIST上海數慧
上海數慧——數據與智慧的橋梁
當前,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延伸,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自然資源部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於2019年11月發布,明確了全行業信息化健康有序發展的方向。新冠疫情的大考,促使全行業對信息化工作做出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由上海數慧承辦的2020第十四屆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實務論壇以「國土空間,數字治理」為主題,設立1個主題會場、1個培訓會場、14個專題會場,圍繞100多個議題,邀各位同仁與專家學者同研共進,推進國土空間治理的數位化轉型和現代化治理進程。
會議報名
01
報名時間
2020年5月25日至6月15日(額滿為止)
02
報名方式(以下任選一種)
✧ 網站報名:
打開網站 www.shiwuluntan.com,點擊「會議報名」。
✧ 微信報名: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DIST上海數慧」,點擊菜單欄「實務論壇」報名。
會議日程
日程安排
2020年6月17日下午
培訓專場:14:00-16:30
2020年6月18日全天
大會報告:8:30-12:10、13:30-18:30
2020年6月19日全天
14個專題會場:8:30-12:00、13:30-17:00
專題會場
科技手段輔助城市精細化治理
組織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線
自然資源一體化建設實踐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智能產品線
國土空間安全與規劃創新
組織單位: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社區生活圈規劃
組織單位: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心
未來城市:空間原型與創新設計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大數據專委會、北京城市實驗室BCL、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規劃實施:尋找管制與創新的平衡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委員會、中央財經大學城市管理系
智慧規劃理念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法探討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
基於中臺架構的「新」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線
自然資源一體化創新能力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智能產品線
國土空間規劃中空間感知和數據治理創新實踐
組織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邊界管理
組織單位:空間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會(SPSD)、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
數位化規劃設計:基於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創新與探索
組織單位: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大變革時代下的GIS創新·賦能
組織單位:超圖研究院、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大數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平臺軟體研發分中心
培訓會場/日程安排
主持人:
王芳、李雲鵬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時間:
2020年6月17日14:00-16:30
地點:
二樓宴會廳
✧
國土空間規劃成果質檢與審查
以一套完整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成果樣例數據為例,詳細介紹軟體工具如何輔助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成果數據快速質檢與審查。
✧
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構建與可視化配置
以國土空間規劃現狀評估指標的模型可視化構建全過程為典型案例,介紹指標、模型可視化構建與數位化管理。
✧
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現狀分析、總體設計與行動計劃
結合有關案例,介紹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的現狀分析、總體設計和行動計劃的工作方法與實踐。
✧
規劃和自然資源業務梳理、分析、優化與設計
圍繞「兩統一、七個關鍵環節」,介紹如何理清部門職能、分類規整業務事項、建立業務關係及設計優化業務。
✧
自然資源一體化業務流程資產的快速建模
自然資源的上百項業務能否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有序裝載在系統中?本課程將詳細介紹利用已有業務資產,通過工序化高效快速建模組織、流程、表單、報表以及角色等。
✧
自然資源一體化移動平臺的管理與運維
移動APP能否統一管理、集中使用、安全能否保障?本課程詳細介紹基於數慧移動應用平臺進行APP管理、權限設置、設備認證、文件清除等運維服務。
大會報告/日程安排
上午主持人:
黨安榮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下午主持人:
甄峰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副院長
時間:
2020年6月18日8:30-12:10、13:30-18:30
地點:
二樓百宴廳、宴會廳
_
上午場
_
開幕致辭
元哲起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_
國土空間規劃邏輯和內涵
吳志強 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
_
社會治理與數位化
尹稚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清華大學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
_
後疫情時期的規划行動
王凱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_
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思考
林堅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
_
自然資源信息化總體架構下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周俊傑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處長
_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未來城市?杭州樣本的探索
張京祥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主任
_
基於基礎調查及數據應用管理的國土空間規劃支撐技術體系建設
鄧紅蒂 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研究員、副院長
_
下午場
_
《WeSpace·未來城市空間》發布
龍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員(代清華騰訊聯合研究團隊)
_
空間治理視角下規劃體系運行的關鍵環節
張尚武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副院長
_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展與趨勢
陳雯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
_
機改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繼承與創新的成都實踐
尹宏 四川省推進成徳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原副局長、高級工程師
_
國土空間,數字治理
羅亞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程洋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副總架構師
王亮亮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線副總經理
_
浙江試點:縣域空間治理數位化平臺的德清實踐和思考
沈海峰 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
_
城市三維空間的智能化交互與全流程管控:威海的實現與應用
楊俊宴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東南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
_
利用區塊鏈構建可信商業網絡,助力行業創新
趙洋 IBM資深混合雲架構師
_
自然資源信息化的技術架構演進——SOA、微服務、中臺和PaaS
蘇樂平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總架構師
_
企業架構與數位化轉型
付曉巖 資深企業級業務架構師,國家工程實驗室金融大數據應用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專題會場/日程安排
科技手段輔助城市精細化治理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持人:惲爽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黨總支副書記
地點:二樓百宴廳1
議 程
1
清華同衡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張久君 清華同衡技術創新中心智能計算部負責人
2
推進地方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空間治理決策分析平臺
史未名 清華同衡技術創新中心大客戶經理
3
科技手段輔助規劃從統籌到落實——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建管三維智慧信息平臺實踐探索為例
呂濤 清華同衡詳細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4
大數據助力基層精細化治理——以學院路街區更新數據平臺為例
張及佳 清華同衡城市更新所規劃師、工程師
5
智能建築助推城市轉型升級
王飛飛 清華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
6
清華同衡通用中臺——提升城市數字經濟產業數據要素價值的初步探索
張書嘉 清華同衡專務副院長、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CEO
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線
主持人: 吳曉莉 教授級高級規劃師、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新技術學委會委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健康城市分會委員
地點:二樓百宴廳2
議 程
1
分級分類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支撐體系探討
張耘逸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產品總監
2
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實踐與思考
餘向克 四川省國土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副院長
3
成都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底圖與現狀評估工作實踐
董建華 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空間規劃處處長
4
杭州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實踐探討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5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如何保障高質量發展:廈門實踐與思考
何子張 廈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6
規劃管控數位化傳導體系研究
劉世暉 高級規劃師、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新技術中心主任
7
國土空間規劃下的數字工作協同
張賽男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產品總監
8
三維數位化空間下的規劃實施管控
袁雪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產品經理
9
眾源時空大數據與地理智能在城市片區「生長」模擬中的一點思考
曹芳潔 同圓設計集團城市空間與信息化研究所信息工程師
10
城市仿真與城市智能數字平臺
周祖浩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產品副總
自然資源一體化建設實踐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智能產品線
主持人:金寶軒 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總工程師
地點:二樓百宴廳3
議 程
1
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系統的「四全一化」——全流程、全要素、全監管、全服務、移動化
齊喜盅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總經理
2
深度融合的規劃和自然資源業務協同模型
蔣益娟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產品副總
3
三級聯動的「多審合一、多證合一」雲南改革實踐
唐永紅 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
4
廣州市自然資源一體化融合之路與改革創新
時新華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自動化中心電子政務部部長
5
源自「兩山」理念的安吉自然資源一體化
王愛愛 安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科副科長
6
機構改革整合,政務調度先行——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政務調度實踐
耿瑞芬 濟南市城市規劃諮詢服務中心系統開發部部長
7
自然資源政務服務體系下的一體化和綜合監管
鄭鈞 廈門市規劃數位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8
基於中臺架構的自然資源一體化關鍵技術能力
杜秀清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副總架構師
國土空間安全與規劃創新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主持人:
甄峰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
秦蕭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研究員
地點:二樓百宴廳4
議 程
1
國土空間安全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
翟國方 南京大學城市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
基於空間均衡模型(SCGE)的國土空間規劃模擬框架
沈體雁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3
基於國家安全視角下的我國西部國土空間規劃的幾個關鍵問題
楊永春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
4
流動性視角下的國土空間安全及規劃應對策略
席廣亮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研究員
5
中國南海海洋國土管控與治理研究展望
劉雲剛 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教授
6
生態—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時空分析在縣域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的運用:以四川省威遠縣為例
楊培峰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規劃系教授
7
喀斯特山區空間破碎化情境下國土空間安全提升策略:以貴州省貞豐縣為例
曹建豐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江蘇分公司規劃二所所長
8
面向國土空間安全的城市體檢方法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廣州為例
詹美旭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
社區生活圈規劃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心
主持人:柴彥威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智慧城市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
地點:二樓宴會廳1
議 程
1
社區生活圈視角下的鄰裡中心結構規劃
黃瓴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2
塑造多元成長的社區共同體——上海生活圈規劃探索
奚文沁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所長、歷史文化保護和公共空間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3
基於新城市科學的社區規劃與治理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北京社區研究中心主任
4
健康融入社區生活圈:思考與探索
王蘭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教授、健康城市實驗室主任
5
時空間行為視角的城市社區生活圈規劃研究
孫道勝 博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信息中心工程師
6
社區生活圈規劃實施與運營思考
劉佳燕 博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未來城市:空間原型與創新設計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大數據專委會、北京城市實驗室BCL、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主持人: 龍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員
點評專家:張京祥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地點:二樓宴會廳2
議 程
1
基於多源大數據和智能感知的城市體檢系統搭建
何東全 能源創新中國區主任
2
面向未來的城市公共性與空間設計
劉泓志 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
3
科技戰疫與未來城市建設
劉金松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4
WeSpace·未來城市空間
龍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員
5
科技改變城市戶外生活方式
王錚 Dream Deck聯合創始人
6
技術批評與可能的未來
王子耕 鏡像(Pills-Bills)工作室主持建築師
7
未來城市:空間幹預、場所營造與數字創新
張恩嘉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
規劃實施:尋找管制與創新的平衡
2020年6月19日 08:30-12:00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委員會、中央財經大學城市管理系
主持人:李錦生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委員會主任委員、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級巡視員
地點:二樓宴會廳3
議 程
1
空間規劃體系重構,行業發展路在何方
鄒兵 教授級高級規劃師、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規劃師
2
用途管制的制度成本
何明俊 中國城市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註冊規劃師、《城市規劃》特約審稿專家
3
項目配建設施的底線管控——規劃實施案例剖析
塗志華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鼓樓分局局長
4
基於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試點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探索
袁弘 博士後、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副研究員
5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實施發展
史文正 高級工程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委員會副秘書長、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
6
平衡之困與規劃響應
王偉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國土空間規劃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7
規劃理想與實施困境——關於未來城市的思考
王鵬 教授級高工、註冊城市規劃師、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北大)智慧城市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可持續住區研究中心專家委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慧城市高級顧問
智慧規劃理念下的國土空間規劃方法探討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組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
主持人:徐輝 教授級高級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學術信息中心主任
地點:二樓百宴廳1
議 程
1
新時代空間規劃的理念轉型和技術應對
董珂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綠色城市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
2
新時代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預警評估研究與應用
楊梅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高級工程師
3
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管控和機制傳導
強海洋 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4
面向新全球化進程的國土空間整體性治理框架思考
王偉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國土空間規劃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5
人本循證參與式規劃設計方法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北京社區研究中心主任
6
基於BIM+CIM的城市體檢評估智能系統框架構建研究——以福州市為例
李苗裔 福州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校聘教授、院長助理、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城市體檢課題組成員
7
國土空間規劃的數字邏輯
熊偉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市仿真實驗室項目負責人、武漢市規劃研究院主任工程師
基於中臺架構的「新」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線
主持人:周宏文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新技術應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地點:二樓百宴廳2
議 程
1
基於中臺架構的「新」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
王勇良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技術副總
——大數據:給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五維能力加持」
韓曉峰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技術總監
——智能分析:如何增加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智力值點數
張鴻鍵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高級業務分析師
——三維空間: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三維可視化及可計算能力
楊龍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研發部經理
——雲原生: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為何需要基於「雲原生」能力搭建
韋富傑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技術總監
2
從數據整合到數據治理
王東輝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高級業務分析師
3
大數據分析關鍵技術在自然資源管理決策中的應用
肖飛 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
4
重慶市國土空間信息平臺建設實踐
侯偉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中心研發部部長、正高級工程師
5
面向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信息平臺建設實踐與思考
周曉然 廈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
6
威海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案例實踐
王忠強 威海市城鄉規劃信息中心主任
白富權 上海數慧數據中心運營副總
自然資源一體化創新能力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組織單位: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業務智能產品線
主持人:朱強 寧波市規劃與地理信息中心
地點:二樓百宴廳3
議 程
1
總體設計——數位化轉型下的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發展探討
陳志遠 上海數慧資深諮詢顧問
2
技術架構——自然資源一體化微服務架構
彭功超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技術副總
3
移動優先——從移動APP到移動中臺
孫佳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技術總監
4
數據治理——業務數據治理工藝與實踐
買佳陽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產品經理
5
安全保障——滿足安全等保的安全應用中心
李其雲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資深架構師
6
技術創新——區塊鏈、人工智慧、VR等新技術在自然資源領域的應用探索
張文學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資深架構師
7
工程交付——集中建設、分布部署的山西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
閆鴻劍 上海數慧業務智能運營總監
國土空間規劃中空間感知和數據治理創新實踐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組織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主持人:
鈕心毅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葉宇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地點:二樓百宴廳4
議 程
1
瀋陽國土空間發展戰略的區域競爭與協同分析
王德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2
多源數據和機器學習支持下的空間品質感知與精準治理
葉宇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3
大數據支持下的都市圈網絡韌性研究與規劃思考
程遙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4
基於網絡文本數據的旅遊產品分析與旅遊發展規劃
翟宇佳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5
上海郊區軌道交通對職住空間關係影響(2011-2018)
鈕心毅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6
面向國土空間體系規劃的數據支撐框架研究
施澄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城市規劃學院副研究員
7
結構與洞見:面向城市複雜性的規劃響應初探
沈堯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助理教授
8
國土生態空間的大數據與新技術應用探索
劉超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助理教授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邊界管理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主辦單位:空間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會(SPSD)、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城鄉規劃》雜誌社、復旦大學城市規劃與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學術主席:沈振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金澤大學教授、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空間規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會(SPSD)發起人、指導委員會主任
主持人:蘇海龍 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城鄉規劃》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
地點:二樓宴會廳1
議 程
1
日本城市規劃區域管理中的開發許可
沈振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金澤大學教授
2
分區分類管控生態環境空間,助力可持續綠色高質量發展
史江紅 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致新書院院長
郭偉 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3
城市增長邊界:模擬、評價與研究展望
龍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員、北京城市實驗室創始人
4
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的思路與方法——以福建省為例
葛小鳳 福建省國土資源勘測規劃院規劃一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5
基於邊界管制的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思路
韓青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建築中心副主任
6
規劃體制改革下的環境規劃:功能定位與制度化路徑
包存寬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7
地方高質量發展權與邊界管理創新的思考
譚迎輝 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二所副所長、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8
大都市區多中心功能結構的國際比較和中國策略
李濤 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智慧城市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數位化規劃設計:基於多源異構大數據的創新與探索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組織單位: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主持人:楊俊宴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東南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
地點:二樓宴會廳2
議 程
1
基於人群時空行為解析的總體城市設計策略研究
史宜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研究員
2
城市中央活動區人流模擬與優化:手機信令數據應用探索
王德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任熙元 紐約大學坦頓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3
中國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及績效研究
李迎成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4
基於多源大數據的長三角高鐵「一城多站」演化和站點分類研究
韋勝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城市規劃師
5
基於綜合物理環境效應的城市空間形態優化設計
史北祥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研究員
6
多源大數據融合的西南多丘地區城市特色空間挖掘與營造
朱驍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
7
城市空間的精細化設計與管控:威海數位化城市設計的探索
邵典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
8
四維度大數據解析的城市整體空間特徵與設計應對
張慶堯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研究生
9
基於多源大數據的城市生活圈精準定位與規劃策略
孫瑞琪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研究生
大變革時代下的GIS創新·賦能
2020年6月19日 13:30-17:00
組織單位:超圖研究院、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大數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平臺軟體研發分中心
主持人:蘇樂平 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總架構師
地點:二樓宴會廳3
議 程
1
大變革時代下的GIS產品理念與技術創新
陳勇 超圖研究院助理院長
2
新一代三維GIS技術體系創新與應用
李濛 超圖研究院三維研發中心產品總監
3
新一代三維GIS賦能BIM+GIS應用
王博 超圖研究院三維研發中心產品經理
4
大數據GIS技術體系創新與應用
李少華 高級工程師、超圖研究院產品諮詢部總監
5
人工智慧GIS技術體系創新與應用
盧浩 博士、高級工程師、超圖研究院大數據與AI研發中心產品總監
6
GIS應用框架創新地理信息應用新模式
崔曉東 高級工程師、超圖研究院總工程師
應用體驗
本屆論壇將在會場外設置應用體驗中心,聚焦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相關實踐,歡迎大家親臨現場體驗操作、互動交流。應用體驗具體內容包括:
1
圍繞自然資源規劃、建設、管理全鏈條數位化治理,推出自然資源一體化審批服務、自然資源全生命周期管理、自然資源多維度綜合監管、國土空間保護修復、自然資源資產監管評估等內容體驗。
2
圍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整治三位一體的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數字空間規劃、數字用途管制、數字生態修復、數字工作協同和城市智能模型平臺等內容體驗。
會議報到和入場
因疫情影響,進入會議酒店時,須滿足會議酒店相關防疫要求。
會議報到時 請在籤到處向會務組領取 參會代表證 和 入場二維碼 等。
會議入場時 須按照上海市有關防疫規定執行,憑 參會代表證 和 入場二維碼 入場。
報到時間:2020年6月17日10:00—24:00
報到地點:上海市廣中西路333號一樓大廳
特別說明
本屆論壇屬於公益性質,不收取任何費用。
本屆論壇按照節約辦會原則,不提供火車、飛機等接送服務,參會人員交通食宿請自行安排、費用自理。
會務諮詢
如需會務諮詢,請聯繫上海數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會務組,聯繫方式如下:
✧ 程 婷:chengting@dist.com.cn;
13817254440、021-61016225-8123
✧ 徐周冬:xuzhd@dist.com.cn;
13262533972、021-61016225-8090
原標題:《這場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實務論壇給你發來邀請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