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不迷路,點上方「電影舵主」→點右上角「...」→選「標★」
豪宅、遊艇、美女如雲、酒池肉林、玉體橫出....
看到這些詞,你能想到什麼?
海天盛筵也不過如此了吧,不過和舵主今天說的這部電影還差的遠。
尺度預警!!!
18歲以下的讀者,請速速撤離。
這部香豔的電影,卻有一個非常低調的片名。
低調到就像你硬碟中某個不起眼的「學習資料」——
《他們》
導演保羅·索倫蒂諾。
不知道?
了解一下。
裘德·洛主演的HBO高分劇,最近剛出第二季預告的《新教宗》,他導的。
豆瓣8.2,入圍68屆坎城主競賽單元的《年輕氣盛》,他導的。
同樣豆瓣8.2,獲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奧斯卡、金球最佳外語片的《絕美之城》,也是他導的。
一句話評價:
這是一位把「海天盛筵」拍出藝術性的國際大導。
善於利用胴體,華麗場景,堆砌上流社會的奢靡以及背後的苟且。
到了這部「他們」,就更加放飛了。
感謝為電影提供了大量素材的原型人物——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
靠房地產發家的老貝,在80年代控制了六家電視臺,經營意甲球隊AC米蘭長達30年,締造兩段米蘭王朝。
之後四度擔任義大利總理,是二戰後義大利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在他第二次執政下臺到第三次執政上臺之間的故事。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前總理老貝的私生活非常糜爛。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要屬2010年的那場「bunga-bunga派對」。
現實情況如何?不便透露......
恐怕已經超出了一般電影的取材範圍。
但這部《他們》,卻力求還原。
以這場「亂體」為核心,用虛中有實的情節編織出一張錢、權、色交錯的欲望之網。
通過紙醉金迷,揭開上流社會的下流。
右邊的名為塞吉歐,一位義大利的年輕富豪。
左邊目不轉睛的,是手握重權的大學教授。
他們在一艘遊艇上瀟灑的談生意。
因為這樣不會被拍到。
談判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打官腔。
然後,一個穿比基尼的女人走來。
接著,「船震」開始。
在這個階段,生意就十拿九穩了。
這不,幾分鐘的「船震」後,塞吉歐又拿下了一單。
小塞就是成功靠「拉皮條」上位的那種商人。
手握數不勝數的性資源。
環肥燕瘦,花紅鳥綠。
成人雜誌、綜藝節目、夜店舞臺……都只是菜單。
官員的床,才是她們的最終歸宿。
美女,美女,還是美女。
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單調」。
可以看出,小塞已經麻木。
畢竟,每天都吃海鮮,吃不膩也得吃出痛風。
他需要新的刺激,新的目標,新的徵程。
所以他帶著全部財產,進軍首都羅馬。
這一次,他想徵服的不是更多的女人。
而是一個老男人。
是的,他就是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
這個國家最有權有勢的人。
小塞的作戰計劃很明確:首先是想盡辦法和總統搭上線,然後謀個一官半職,進入政界,從乙方進化成甲方。
不能強求,只能色取。
沒有人脈,可裙帶多得是。
小塞針對老貝好色這一點,散盡畢生家產租下總理家附近的一棟大別墅。
每天召集性感辣妹,縱情聲色。
這招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用欲望追逐欲望的貓鼠遊戲。
小塞計劃會奏效嗎?
不用我劇透。
相信你心裡也有了答案。
但導演本人並不打算老老實實的講個故事。
雜亂的線索,一閃而過的角色,單是拍一場肉慾橫流的夏日派對,就佔用了10分鐘的片長。
既然導演這麼喜歡拍,我們就來聊聊:
為什麼「海天盛筵」在導演羅·索倫蒂諾的鏡頭下,就顯得這麼高級呢?
乍一看,它只是大型羞羞MV的拍攝現場。
群模亂舞。
電影在義大利上映時,影評者就看不下去了。
說導演在拍攝X挑逗方面有點太過了,是對女性身體的剝削。
保羅·索倫蒂諾則理直氣壯地回應:我不同意。
它代表十年前的某個特殊時期,一個智力成分相當有限、身體作為溝通工具的時代。
這是一個事實,我只是把它投射在螢屏上。
字裡行間——暗示某些電影是故意創造欲望;而我的電影,只是誠實地反映欲望。
區別何在?
在激情過後。
當音樂戛然而止,藥效褪去,欲望發洩殆盡。
那群人怎麼樣了?
他們集體站在陽臺上,遠眺殘陽落日,哀悼過去的一晌歡愉。
有疲倦,有不舍,有傷感。
放縱已成過眼雲煙。
徒留下淳樸的願景:
真渴望人生永遠如此。
想看的,後臺回復片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