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來北京的頭一年,北京對我來說,既陌生又新鮮。那年北京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領導對我們剛來北京工作的這些人說。過兩天地壇有廟會,你們去上那溜達溜達。我們幾個人聽了領導說讓我們過兩天溜達溜達,心裡非常高興。我心裡想,來北京這麼多天了也沒出去好好轉悠轉悠。等去廟會的時候早點兒出去!
那年的廟會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五天時間。終於等到那一天了,我一大早就起來了。看著同事還沒有起來,也不想打擾他們。因為我這個人有個習慣,願意自己出去,如果和同事一起出去倆人或仨人,上哪還得商量,自己一個人想上哪就上哪!玩的盡興。
北京地壇公園始建於明代嘉慶九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地壇公園有方澤壇,牌樓,齋宮等著名旅遊景點。我宿舍離地壇公園,也就兩站地,走30分鐘就到了。 到了地壇公園門口,一看表,才八點多鐘。地壇公園門口,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看到許多警察和公園裡的保安,在維持秩序。我順著人流排隊往裡走,走進地壇公園內。兩旁都是廠家搞促銷的流動攤位。來自全國的廠家,甚至臺灣澳門他們也來廟會上展銷他們的產品。每個攤位前都有個促銷員, 促銷員一般都是年輕的姑娘,拿著自己廠生產的產品讓大家品嘗。
在我看來,這些個來逛廟會的人也衝著廠家搞促銷,免費嘗,免費吃來的。許多人圍著攤位前,掙搶著品嘗 促銷員手裡的食物。我順著人流往裡走,公園十字路口一側 搭著一個巨大的戲臺,走過去一看,原來是臺灣高山族的也來展銷他們富有特色的產品,一群十五六歲的高山族小姑娘在舞臺上載歌載舞。穿著高山族的服裝好看極了,主持人也是個小夥子,賣力的宣傳來臺灣旅遊和品嘗臺灣具有特色的小吃。
人們手裡拿著免費的小吃,看著舞臺上表演的節目。讓我想起了北方趕大集的場景。趕大集也是人非常多,集上也是賣著各種小吃。只是不同的這是在北京,看了一會兒他們的表演,我繼續順著人流往前走。忽然前面道上傳來一陣鑼聲,並聽到有人喊皇帝來了,皇帝來了,請讓開請讓開。著實讓我嚇了一跳,順著聲音望去,一隊人馬向這邊走來,一伙人簇擁著頭頂著黃羅傘蓋穿著黃袍的人。原來是廟會上扮演的節目,表演再現了當年地壇公園皇上出嫁祭祀的活動,前面扮演皇上的還有模有樣,讓人引俊不止。
其實廟會上除了展示一些各地的小吃名吃,還有就是老北京的特色手工藝。當年老北京流傳下來的特色手工藝不在少數!像玻璃琉璃手工製作,瓷器烤漆,手工雕琢。這些個流傳已久的手藝得到展現。
北京以他那獨特的歷史文化,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北京也是個現代化的都市,希望北京能保持原有的老北京特色,把傳統文化繼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