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補選的事情,幫直新聞寫了一個快稿,轉帖在二題。因為寫的快,發布以後發現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說到。這裡本想補充一下。混過一天以後,又有點意興闌珊。這年頭,很多事情想多一點就有點覺得沒勁。人總是往無中生有的深處去想,卻不意識到旦夕禍福。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想到這裡,就覺得整個人頹了!、
我稿裡寫這次補選沒有韓流因素。但後來看,有人說韓粉起了作用。事實上,江啟臣郝龍斌都一再表示支持韓國瑜表示示好。為什麼韓流獨厚江啟臣呢。要說也有可能,便是郭臺銘出來據說就是郝龍斌勸進的。之後郝龍斌再向韓示好也有點刻意了,我記得當時初選時候郝龍斌專門跑到高雄訪問韓國瑜。但政治或許就是這麼現實,你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趕不上了。何況你還敵意在先。
江啟臣其實有與韓保持距離,當初韓出線,要求各地貼合體看板。各地不動。江啟臣先動了,他怎麼動呢,他提出一個韓朱配,然後把自己和韓朱貼在一起。化解了尷尬。朱立倫表示不同意,韓流立刻提出韓江配,江斷然拒絕。江要是當時同意,估計後面也就沒有現在這故事了。
江當選,我們這邊居然沒有賀電。官方文章居然對江當選說了一句「我們注意到」,具體大家去看。我想啊,兩邊溝通怕是出問題了。要麼就是國民黨沒有向這裡通報,現在國民黨的代理主席是一個商人,很多東西不懂,上次有一個中常委還鬧了向民進黨黨鞭柯建銘請益規章方面的事情,貽笑大方,也不怨被柯拿來嘲笑。還有一個,怕是我們這邊,也真的不待見國民黨了。
洪秀柱補選成功,來大陸,有接見,但沒有吃飯。被島內認為已有慢待之意了,吳敦義呢,直接就沒讓去大陸,到江啟臣這邊,連一句祝賀也不說了。雙方漸行漸遠。
而另一方面,我們公開批評藍營的意見領袖趙少康,隨之便是藍營內部大內鬥,各種相互罵,楊志良葉金川直接罵馬英九。傅崐萁要恢復黨籍,年輕人罵也算了,金傅聰也出來插一腳。我觀察臺灣政治晚,真不得見金老師當年風採,這一次,不得不佩服金小刀的言談舉止。另外還有深藍罵正藍。新黨罵國民黨,新黨內部,多小的道場,也鬧分裂。然後全臺罵國民黨。國民黨說什麼都是錯的,如風箱裡的老鼠。
江啟臣能不能有作為呢?很難。
謝龍介說各地主委辭職,這也是規矩,新領導上臺,班子要重組。但問題江啟臣說要組織扁平化,言下之意要精簡人事。江也就一年多任期,如何招兵買馬!
臺中勢力這次也大傷,顏清標家族這麼鐵板一塊的江山,居然被一個從高雄因落選負氣移籍到臺中的嘴炮給直接幹掉。盧秀燕也做的很辛苦,居然也有被彈劾的隱患。唯獨江啟臣獨存。江進軍中央,奧援在哪裡,子弟兵如何而來?難道還要依靠韓國瑜?
外傳朱立倫下屆要選,朱如果選,也很丟人,補選這種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候不出來,等大局抵定才出來。朱再等四年,沒有政治資源,沒有黨職,也基本算結束了。這場大選,使很多人成為笑話,。朱立倫不是笑話,而是悲劇。
韓國瑜彈劾成功,據說也要有可能來選。但韓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下屆他如果選黨主席,國民黨就算徹底泡沫化。韓好好一張牌,坐穩高雄四年,未來不可限量,還能帶著女兒接班。可惜,貪念一時,禍害一世。不過韓也沒有他說的這麼慘,家族那麼有錢,如被彈劾好好就此隱退,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江啟臣現在上任要保韓國瑜也是對的。畢竟是本黨同志,是重要一方諸侯。不能就這麼放棄了。國民黨這些年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立場,講道理卻不講情理。遇到事情就是切割,所以只要對手一帶風向,立刻就隨之起舞。反觀民進黨內鬥,該團結的時候還是團結。而且民進黨絕不認錯。這點國民黨哪裡學的上。
這次國民黨雖然大敗,還是有580萬票。其實不算低。還是有繼續一搏的本錢。但國民黨目前路線混亂,支持者也莫衷一是,更大的問題支持的年青人少,沒有未來。
江啟臣這麼年輕,為人溫文爾雅,過於四平八穩。他能不能拉動年輕人似乎有難度。而且一年後,換屆選舉。壓力很大。
不過好處,是江本人就在立法機構,這樣國民黨中央與立法黨團溝通應該暢通。這是國民黨現在最大的政治資源,還有十五個縣市的地方諸侯,可以地方全在國民黨手上。所以呢,如果路線確定,說不定也能抓住機會。
最後說這種政治氛圍使人短視,尤其疫情期間,過度跟進時事,而不預謀未來的話,就會失去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