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的開始,給出了一個複雜的道德問題。
姜子牙就身處於這道選擇題中:救一人還是救蒼生?
如果殺死九尾狐妖,天下人都會得救,但是蘇妲己會死;如果不殺九尾狐妖,那就能夠救下蘇妲己,但世間必將生靈塗炭。
姜子牙受到師父的質問時,並沒有認為天下人就比蘇妲己更重要,他想救蘇妲己,也想救這芸芸眾生,他想讓戰場上的怨靈魂歸故裡,他想更多的百姓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
一把鎖把九尾狐妖和蘇妲己綁在了一起,這道鎖把一人生死和天下利弊綁在了一起,想要救蘇妲己,則天下必將遭受動亂,想要救天下,蘇妲己就會死。而姜子牙也一直在尋找問題的答案。
最後的最後,姜子牙最終斬斷了鎖,也斬斷了天梯,他或許明悟了:不應是在救一人和救蒼生中做選擇,而是應該嘗試去解決這道選擇題出現的原因。打破天梯和鎖鏈,蘇妲己的命運和天下就不再有關聯了,安定天下,不再需要以蘇妲己的死作為代價,鎖斷,蒼生得救,蘇妲己也得救。姜子牙以一己之力破開天梯和鎖鏈,破開規則,實現了真正的救天下。天道不公,就抵抗規則,奮起反抗,做自己的神。
文章《景王問政於管氏》表達的也是同樣的意思。
景王問政於管氏:「殺一人以利天下,可以嗎?」
管氏說:「不可以。」
景王問:「為什麼呢?」
管氏說:「殺人的應當是法律,不應肆意剝奪任何無辜之人的生命。」
景王問:「殺了他可以挽救一萬個人的性命,也不應該做嗎?他無辜,一萬個人也無辜。一個人的無辜, 和一萬個人的無辜,誰重呢?」
管氏說:「一樣重。」
景王笑。
管氏繼續說:「殺戮無辜,有害國法。害國法而不知,卻以為行的是理所當然的事,臣私下裡為國君擔憂。」
景王正色道:「那寡人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呢?」
管氏說:「是誰要害這一萬人,就懲治誰。如果是另外一個人,就招募勇士除掉他;如果是一個團體,就 令執法機關敲掉它;如果是天災,便去抗災;如果是人禍,便去問責;如果是制度,便去改革。」